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结构化地教促进学生有关联地学——以三下“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教学为例
1
作者 张晶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1期77-80,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和本质的理解与把握,逐步形成结构化思维,有效发展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下“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教学为例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思维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下载PDF
手工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认识图形(一)”为例
2
作者 胡定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第9期158-160,共3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手工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围绕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展开研究,分析手工活动在数学图形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通过设计创意手工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手工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围绕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展开研究,分析手工活动在数学图形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通过设计创意手工活动、引导主动探索手工活动、分组合作完成手工活动及利用实物进行手工活动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图形知识.在小组合作及使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图形知识学以致用,为其日后高效率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活动 小学数学 “认识图形(一)”
下载PDF
初中数学“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策略探析
3
作者 封国雄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第21期143-145,共3页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优化“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方程知识的积极性,也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文章首先论述了初中数学“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优化“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方程知识的积极性,也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文章首先论述了初中数学“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价值,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析了“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策略,旨在增强学生对方程知识的学习质量,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绝唱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崖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人生哲学 真理 自由 灵魂 正义 路程 日常生活 荣誉
下载PDF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以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为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安民 王健 《社科纵横》 2013年第1期158-161,共4页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第一次真正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并提倡人要不断地反观自身,使迷失的自我重新回归到主体的心灵之中。"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要求人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照料好自己的灵魂,过有道德的生活。而处于...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第一次真正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并提倡人要不断地反观自身,使迷失的自我重新回归到主体的心灵之中。"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要求人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照料好自己的灵魂,过有道德的生活。而处于社会转型和价值冲突中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表,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他们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困惑、迷惘、焦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你自己” 大学生 精神危机
下载PDF
文字之作为“认识”论——中国人“进入”世界的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乔清举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1,共4页
一、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互相涵摄:“认识论”与“认识”论 其实,说“进入”在本体意义上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任何人在他还没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已经寓居于这个世界了.这意味着他不必“进”就已经“入”了。可是,我们仍然要讨论... 一、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互相涵摄:“认识论”与“认识”论 其实,说“进入”在本体意义上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任何人在他还没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已经寓居于这个世界了.这意味着他不必“进”就已经“入”了。可是,我们仍然要讨论中国人“进入”世界的方式,这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说不“进”之“入”,不过是一种天然的、自在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中国人 世界 文字 本体意义 自我意识 认识 本体论
下载PDF
认知自然 认识自我——《大二心河》之生态解读 被引量:7
7
作者 季君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3-15,37,共4页
海明威的文学生命力之所以经久不衷,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其作品。随着20世纪下半叶美国自然文学(American Nature Writing)的兴起,海明威作品中的自然世界开始进入了西方批评家的视野,但是目前在国内,据了解... 海明威的文学生命力之所以经久不衷,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其作品。随着20世纪下半叶美国自然文学(American Nature Writing)的兴起,海明威作品中的自然世界开始进入了西方批评家的视野,但是目前在国内,据了解,尚无人将“海明威与自然”作为主题进行挖掘与探讨。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从自然文学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大二心河》进行文本分析,通过揭示作品中表现的人与非人世界(human and non-humanworld)的关系,探讨海明威的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美国 《大二心河》 自然文学 “认识自我” 小说
下载PDF
康德论想象力在“认识的飞跃”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雷德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8,共5页
“认识的飞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从个别向一般的飞跃;二是认识从一般向个别的飞跃。康德认为,灵魂的想象力在这两个飞跃中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第一个飞跃中,想象力的作用在于它产生出“综合”行为,将感性的杂多置于概念之上得... “认识的飞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从个别向一般的飞跃;二是认识从一般向个别的飞跃。康德认为,灵魂的想象力在这两个飞跃中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第一个飞跃中,想象力的作用在于它产生出“综合”行为,将感性的杂多置于概念之上得到统一而形成知识;在第二个飞跃中,想象力的作用则通过构造出“图型”和形象,使概念运用于对象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想象力 “认识的飞跃” 哲学 语境
下载PDF
“认识你自己”:一个文艺学研究的根本命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衍柱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9-65,共7页
文艺学研究的中心是人的问题。“认识你自己” ,这是打开艺术殿堂之门探讨文艺的特点、规律的金钥匙。随着人类对自己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文艺学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
关键词 文艺学 “认识你自己”
下载PDF
认识和发现儿童——教育的大智慧 被引量:3
10
作者 成尚荣 《生活教育》 2009年第6期8-10,共3页
教育需要智慧。其实,教育就应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大智慧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本质是“认识你自己”。卢梭说:“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相对于其他社会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 教育需要智慧。其实,教育就应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大智慧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本质是“认识你自己”。卢梭说:“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相对于其他社会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而言,对于人的“知识”教育学中更是“最为有用的”,然而.事实是,关于人的“知识”又是最不完备、最为薄弱的。教育离开了对人的认识、对人的理解,还有什么智慧可言?还能称其为教育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需要 大智慧 “认识你自己” 儿童 苏格拉底 学科领域 社会实践 知识
下载PDF
苏格拉底的真理:“认识你自己”哲学的历程——从笛卡尔和洛克哲学角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晓丽 《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8,共3页
文章把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放到欧洲近代哲学背景中,以笛卡尔、洛克为例来说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获得真理历程。
关键词 苏格拉底 洛克 笛卡尔 天赋观念 白板说 理性 “认识你自己”
下载PDF
“认识周长”教学路径的重组
12
作者 胡存宏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61-64,共4页
“认识周长”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如何计算周长,更强调的是“认识”。这样的路径重组突出对概念内涵的深度挖掘,指向周长“封闭”的本质,在“周”上面做足文章;同时在重组的过程中还对学生最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再度设计,关注图形“... “认识周长”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如何计算周长,更强调的是“认识”。这样的路径重组突出对概念内涵的深度挖掘,指向周长“封闭”的本质,在“周”上面做足文章;同时在重组的过程中还对学生最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再度设计,关注图形“大小”与“周长”的辨析,在操作中加深理解,体现知识深度内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周长” 教学 路径
下载PDF
“认识分数”单元教学指导
13
作者 张所滨 《江苏教育》 2005年第12B期34-35,共2页
“认识分数”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只让学生认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分数,而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情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 “认识分数”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只让学生认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分数,而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情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先是认识几分之一,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在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学习一些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分数” 单元教学 教学建议 苏教版 三年级 第十单元 上册 小学 数学教学
下载PDF
学习是一种“体验”——“认识乘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14
作者 陆佩香 《江苏教育》 2004年第01B期38-39,共2页
[案例] 教师创设情境:小熊过生日,邀请了很多好朋友。 师:每个小动物都要分到2个苹果。如果来了2个小动物,小熊妈妈需要准备几个苹果呢?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4个。2+2=4。(教师同时板书) 师:那如果来了4个小动物,还是每个人分2... [案例] 教师创设情境:小熊过生日,邀请了很多好朋友。 师:每个小动物都要分到2个苹果。如果来了2个小动物,小熊妈妈需要准备几个苹果呢?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4个。2+2=4。(教师同时板书) 师:那如果来了4个小动物,还是每个人分2个苹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乘法” 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 数学教学 建构主义 认知结构
下载PDF
用好·用活·用足·用新——张齐华老师“认识分数”一课教材处理赏析
15
作者 杨晓荣 汤建琴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6年第6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教材处理 “认识分数” 张齐华 数学教学 小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认识你自己——读《人性的探索》
16
作者 杨桂华 《理论与现代化》 1994年第7期44-44,共1页
自古希腊智者提出:“认识你自己”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探索从未止步。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哲人在探索人性的道路上奔波劳碌,留下了座座丰碑;但是这些探索人性的碑文千姿百态且众说不一。可能因其分歧颇大。
关键词 “认识你自己” 人性论 人性观 人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 思想史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认识自我 西方思想 思想家
下载PDF
论黑格尔“认识的理念”的两个环节
17
作者 杨显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6-18,共3页
在黑格尔看来,理念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它经历生命、认识和绝对理念等三个阶段。理论的理念和实践的理念是认识理念的相互区别的两个环节;由于理论的理念的有限性,所以它必然会向实践的理念过渡;但是实践的理念并不能成为绝对,而只有... 在黑格尔看来,理念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它经历生命、认识和绝对理念等三个阶段。理论的理念和实践的理念是认识理念的相互区别的两个环节;由于理论的理念的有限性,所以它必然会向实践的理念过渡;但是实践的理念并不能成为绝对,而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绝对的理念"。从理论的理念、实践的理念到绝对的理念,这其中蕴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认识的理念” 理论理念 绝对理念 实践理念
下载PDF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18
作者 陈惠芳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6年第10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二年级 上册 教学建议 苏教版 教材分析 小学 数学 乘法口诀 “认识除法” 教学重点
下载PDF
学术理论系统中不能用“认知”取代“认识”——对已发表的六篇论文的阶段性的总结
19
作者 赵璧如 《社会心理科学》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心理学领域中在名词(概念和术语)的使用上普遍流行着一种用“认知”取代“认识”的时髦倾向。这种倾向的发展所造成的概念和术语、理论和思想的混乱对我国学术理论领域中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学 “认知” “认识 学术术语 治学精神
下载PDF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思路和实录
20
作者 徐斌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4年第9期11-13,共3页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一般教材都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
关键词 “认识乘法”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课堂实录 苏教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