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钱谦益“诗史”观念论
1
作者
位云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针对钱谦益诗歌理论中的"诗史"观念,探讨其内涵及背景,以客观评价了钱谦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钱谦益
诗史
“诗史”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清代“诗史”观念下的扬州竹枝词创作
2
作者
吴德馨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清代“诗史”观念要求诗歌描写现实、反映现实、记载现实,在其影响下,清诗的创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以诗为史”的烙印,作为一种特殊文人诗歌的竹枝词也不例外。清代扬州竹枝词较之前代,在保留吟咏风土的抒情本质外,纪实功能逐渐增强,内...
清代“诗史”观念要求诗歌描写现实、反映现实、记载现实,在其影响下,清诗的创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以诗为史”的烙印,作为一种特殊文人诗歌的竹枝词也不例外。清代扬州竹枝词较之前代,在保留吟咏风土的抒情本质外,纪实功能逐渐增强,内容上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形制规模上也从零散创作发展为联章组诗,呈现出方志化的特征。以诗性的笔法作史志的内容,使竹枝词成为一种独特的史志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补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史”观
扬州竹枝词
纪实
方志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汉仪诗史观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卓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邓汉仪认为诗歌应“追国雅而绍诗史”,所以他重视记载时变过程,反映一代兴亡之感,关注民生、民瘼的作品。这既是对传统诗学“诗史”观的继承,又是对国雅本质的回归。邓汉仪还以鲜明的历史意识为诗歌选本张目,借助诗歌总集《诗观》的编纂...
邓汉仪认为诗歌应“追国雅而绍诗史”,所以他重视记载时变过程,反映一代兴亡之感,关注民生、民瘼的作品。这既是对传统诗学“诗史”观的继承,又是对国雅本质的回归。邓汉仪还以鲜明的历史意识为诗歌选本张目,借助诗歌总集《诗观》的编纂,以求“成一代之伟观”,使选本具有诗歌发展史的意义,这是对诗史观的发展。作为康熙前期诗坛旗手,其诗史观对矫正清初世俗诗风,使诗歌创作回归现实主义传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诗
观
》
“诗史”观
清初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伟业戏曲创作的“诗史”化倾向
4
作者
张金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2,共4页
吴伟业戏曲创作与"梅村体"诗史创作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往往只强调戏曲对"梅村体"的影响。而笔者认为,二者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恰恰在于"诗史"观向戏曲创作的渗透,以至于戏曲带有鲜明的"诗史"化...
吴伟业戏曲创作与"梅村体"诗史创作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往往只强调戏曲对"梅村体"的影响。而笔者认为,二者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恰恰在于"诗史"观向戏曲创作的渗透,以至于戏曲带有鲜明的"诗史"化倾向。笔者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编织及思想倾向几个层面,深入探讨吴氏此两种文体创作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伟业
戏曲创作
“诗史”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杜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谢淑颐《杜诗学》考论
5
作者
曾绍皇
周灿
《中国诗学研究》
2023年第2期57-69,共13页
“杜诗学”之名形成于金元时期。金人元好问在《杜诗学引》一文中首倡“杜诗学”之名,拉开了杜诗研究作为“专门之学”的序幕。谢淑颐《杜诗学》一文系原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本科毕业论文,现藏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较为稀见的现代杜诗...
“杜诗学”之名形成于金元时期。金人元好问在《杜诗学引》一文中首倡“杜诗学”之名,拉开了杜诗研究作为“专门之学”的序幕。谢淑颐《杜诗学》一文系原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本科毕业论文,现藏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较为稀见的现代杜诗学史料。谢淑颐《杜诗学》以“杜诗学”标目,虽篇幅不大,但紧扣“诗旨”“诗史”和“诗法”三个关键问题立论,要点突出,自成一体,具有构建杜诗学理论体系的潜在意识。谢淑颐《杜诗学》一文较香港地区叶绮莲《杜诗学》论文更早21年,开现代“杜诗学”研究风气之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淑颐
杜诗学
理论体系
“诗史”观
原文传递
题名
钱谦益“诗史”观念论
1
作者
位云霞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文摘
针对钱谦益诗歌理论中的"诗史"观念,探讨其内涵及背景,以客观评价了钱谦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钱谦益
诗史
“诗史”观
分类号
I207.227.4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代“诗史”观念下的扬州竹枝词创作
2
作者
吴德馨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文摘
清代“诗史”观念要求诗歌描写现实、反映现实、记载现实,在其影响下,清诗的创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以诗为史”的烙印,作为一种特殊文人诗歌的竹枝词也不例外。清代扬州竹枝词较之前代,在保留吟咏风土的抒情本质外,纪实功能逐渐增强,内容上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形制规模上也从零散创作发展为联章组诗,呈现出方志化的特征。以诗性的笔法作史志的内容,使竹枝词成为一种独特的史志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补史功能。
关键词
清代
“诗史”观
扬州竹枝词
纪实
方志化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poetry history in the Qing Dynasty
Yangzhou Bamboo Poem
documentary fea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records
分类号
I207.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汉仪诗史观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卓华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文摘
邓汉仪认为诗歌应“追国雅而绍诗史”,所以他重视记载时变过程,反映一代兴亡之感,关注民生、民瘼的作品。这既是对传统诗学“诗史”观的继承,又是对国雅本质的回归。邓汉仪还以鲜明的历史意识为诗歌选本张目,借助诗歌总集《诗观》的编纂,以求“成一代之伟观”,使选本具有诗歌发展史的意义,这是对诗史观的发展。作为康熙前期诗坛旗手,其诗史观对矫正清初世俗诗风,使诗歌创作回归现实主义传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邓汉仪
《诗
观
》
“诗史”观
清初诗学
Keywords
Deng Hanyi
history of poetry
poet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伟业戏曲创作的“诗史”化倾向
4
作者
张金环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科部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2,共4页
文摘
吴伟业戏曲创作与"梅村体"诗史创作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往往只强调戏曲对"梅村体"的影响。而笔者认为,二者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恰恰在于"诗史"观向戏曲创作的渗透,以至于戏曲带有鲜明的"诗史"化倾向。笔者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编织及思想倾向几个层面,深入探讨吴氏此两种文体创作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吴伟业
戏曲创作
“诗史”观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杜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谢淑颐《杜诗学》考论
5
作者
曾绍皇
周灿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诗学研究》
2023年第2期57-69,共13页
文摘
“杜诗学”之名形成于金元时期。金人元好问在《杜诗学引》一文中首倡“杜诗学”之名,拉开了杜诗研究作为“专门之学”的序幕。谢淑颐《杜诗学》一文系原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本科毕业论文,现藏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较为稀见的现代杜诗学史料。谢淑颐《杜诗学》以“杜诗学”标目,虽篇幅不大,但紧扣“诗旨”“诗史”和“诗法”三个关键问题立论,要点突出,自成一体,具有构建杜诗学理论体系的潜在意识。谢淑颐《杜诗学》一文较香港地区叶绮莲《杜诗学》论文更早21年,开现代“杜诗学”研究风气之先。
关键词
谢淑颐
杜诗学
理论体系
“诗史”观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钱谦益“诗史”观念论
位云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清代“诗史”观念下的扬州竹枝词创作
吴德馨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邓汉仪诗史观及其诗学意义
王卓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吴伟业戏曲创作的“诗史”化倾向
张金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现代杜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谢淑颐《杜诗学》考论
曾绍皇
周灿
《中国诗学研究》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