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画一律”与中国古代图文关系的重构
1
作者 王晓骊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由"图传经史"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图文关系形成了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基本结构。"诗画一律"的提出虽未溢出这一框架,但是它更注重绘画主体的情感表达和诗画共同的审美追求,从而建立以艺术为本位的图文关系。自宋代以... 由"图传经史"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图文关系形成了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基本结构。"诗画一律"的提出虽未溢出这一框架,但是它更注重绘画主体的情感表达和诗画共同的审美追求,从而建立以艺术为本位的图文关系。自宋代以后,对诗意的追求,即诗意空间的营造,成为文人画与诗歌的隐秘联系。然而,重视图像的"言说"功能也可能带来对绘画作品的过度阐释,以诗意为绘画的唯一审美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绘画本体的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关系 “诗画一律” 意空间 “言说”功能
下载PDF
论汉字的形象性与“诗画一律”
2
作者 李彦锋 《艺术探索》 2010年第3期141-143,共3页
"诗画一律"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独有的审美品格,它的形成与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的形象性特质以及长时间使用这种文字所形成的大脑左右半球均势对于诗画的结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诗画一律” 汉字形象性 大脑左右半球均势
下载PDF
中西“诗画一律说”考辨
3
作者 周益民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0-26,共7页
本文由西方18世纪关于诗画界限的争论入手,比较研究了我国古代诗与画的发展轨迹。认为中国古代对于诗画特征的把握,恰恰与西方相反:中国古代的诗与画是从强调各自明显的差异开始,逐步走上以表达作者主观情志为媒介的"诗画一律"... 本文由西方18世纪关于诗画界限的争论入手,比较研究了我国古代诗与画的发展轨迹。认为中国古代对于诗画特征的把握,恰恰与西方相反:中国古代的诗与画是从强调各自明显的差异开始,逐步走上以表达作者主观情志为媒介的"诗画一律"的共同道路的。而这一转变,得力于山水诗画的出现和发展。如果说标榜"文以载道"的正统儒家学说曾以封建的政治教化来禁锢艺术的发展的话,那么,以"心与景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标准的文人诗画则是凭借"寄情山水"求得人的情感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诗一律说” 考辨 王维 比较研究 山水 山水 谢灵运 王微 审美心理
下载PDF
北宋文人画审美精神探究
4
作者 刘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4期18-20,共3页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北宋进入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绘画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画院发展繁盛和文人画思潮影响下士人画观念形成。绘画内容不单表现现实生活,更是多表现对现实生活、人生理想以及自在精神的追求。以苏轼为首的文人士大夫群体在理论...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北宋进入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绘画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画院发展繁盛和文人画思潮影响下士人画观念形成。绘画内容不单表现现实生活,更是多表现对现实生活、人生理想以及自在精神的追求。以苏轼为首的文人士大夫群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文人绘画先河。这一时期美学思想的发展对文人画产生影响,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审美 “诗画一律” 笔墨意趣
下载PDF
试析苏轼文人画创作观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旭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5-29,43,共6页
作为一位诗、文、书、画俱佳的通才,苏轼在美学和绘画创作理论上都有独特的建树,尤其是他提出的文人画创作观,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苏轼开创了文人画创作之先河。然而,纵观他的论著,并没有系统的关于文人画创作方面的著作... 作为一位诗、文、书、画俱佳的通才,苏轼在美学和绘画创作理论上都有独特的建树,尤其是他提出的文人画创作观,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苏轼开创了文人画创作之先河。然而,纵观他的论著,并没有系统的关于文人画创作方面的著作,但其关于文人画的理论却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值得进行深入挖掘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人 “诗画一律” 形似 神似
下载PDF
再论早期书画艺术的图文相关性--从张彦远的观点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邹芒 《中国美术研究》 2020年第4期93-98,共6页
关于早期书画艺术所涉及的图文相关性问题,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做出了深入的阐发:首先,他提出了“书画同体”的观点,不同于后世流传甚广的“书画同源”,错误的着眼于历史起源的共同性论证,“书画同体”则是指绘画和文字是以“河图... 关于早期书画艺术所涉及的图文相关性问题,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做出了深入的阐发:首先,他提出了“书画同体”的观点,不同于后世流传甚广的“书画同源”,错误的着眼于历史起源的共同性论证,“书画同体”则是指绘画和文字是以“河图洛书”作为形上根据;其次,他又主张“书画用笔同法”,认为绘画的线描造型在用笔技法上取资于书,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这既需要捍卫“用笔”原则,又要凸显书写线条的生气之美;其三,他还关注到了“诗画一律”的问题,过去往往以为这是中国画史后半段的产物,但从《历代名画记》的史传记叙来看,汉晋以来就已出现“诗书画”三者互饰交融的创作方式。当图像和文字走向更深度的融合,就应当超越形式上的组合,而接受诗意精神的涵摄。总之,以张彦远为代表的古代画论家,通过强化文字书写在画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为我国图像艺术的发展确立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外来影响的忽略,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关系 “书同体” “书用笔同法” “诗画一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