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流媒体的国家形象塑造——基于《光明日报》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
1
作者
杨培宇
《科技传播》
2024年第9期101-105,共5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2021—2023年《光明日报》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内容与报道框架进行分析。借助甘姆森和雷恩的“诠释包裹”理论,分析不同报道主题的框架包裹。研究发现报道框架具有如下特点:建构宏观框架,塑造大国形象;注...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2021—2023年《光明日报》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内容与报道框架进行分析。借助甘姆森和雷恩的“诠释包裹”理论,分析不同报道主题的框架包裹。研究发现报道框架具有如下特点:建构宏观框架,塑造大国形象;注重时度效原则,提前预热议题;在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注重正面宣传与报道;善用评论,说理严谨透彻。与此同时,塑造了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冰雪经济的领航者、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框架
主流媒体
新闻报道
“诠释包裹”
理论
国家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共卫生危机与国家形象的媒介话语建构——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考察
2
作者
白星宇
《新闻文化建设》
2021年第3期32-33,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速、有效遏制住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经济秩序逐步恢复。《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体,肩负着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速、有效遏制住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经济秩序逐步恢复。《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体,肩负着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文本为语料,采用“诠释包裹”的分析框架,分析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和它塑过程。研究发现,在自我呈现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塑造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卫者”“世界防疫的典范者”和“全球抗疫的贡献者”的中国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诠释包裹”
话语研究
疫情报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新闻的话语修辞:以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基准点的三角对比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淳
张玉川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1-64,118,119,共16页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环境议题的报道框架存在差异已是共识,但更为重要的是究竟何者更接近真实环境状况。《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国家环境监测网的数据为主,是反映中国年度环境状况的公开报告,相对接近环境真实状况。本文以2014—2018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环境议题的报道框架存在差异已是共识,但更为重要的是究竟何者更接近真实环境状况。《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国家环境监测网的数据为主,是反映中国年度环境状况的公开报告,相对接近环境真实状况。本文以2014—201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基准点,以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成立)至201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与澎湃新闻的环境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利用Ibarra和Kitsuse提出的四个话语修辞维度归纳了两家媒体关于环境议题的五种"诠释包裹"。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与现实环境状况重合率较高,即"事实再现";澎湃新闻覆盖面低,侧重于热点的追踪报道,即"热点追逐"。基于新媒体在环境报道中的特点,传统媒体注重公众话语、拓展传播渠道、重视科学认称等有助于实现环境传播的媒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新闻
话语修辞
“诠释包裹”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原文传递
题名
主流媒体的国家形象塑造——基于《光明日报》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
1
作者
杨培宇
机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科技传播》
2024年第9期101-105,共5页
文摘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2021—2023年《光明日报》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内容与报道框架进行分析。借助甘姆森和雷恩的“诠释包裹”理论,分析不同报道主题的框架包裹。研究发现报道框架具有如下特点:建构宏观框架,塑造大国形象;注重时度效原则,提前预热议题;在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注重正面宣传与报道;善用评论,说理严谨透彻。与此同时,塑造了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冰雪经济的领航者、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等形象。
关键词
报道框架
主流媒体
新闻报道
“诠释包裹”
理论
国家形象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共卫生危机与国家形象的媒介话语建构——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考察
2
作者
白星宇
机构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新闻文化建设》
2021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速、有效遏制住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经济秩序逐步恢复。《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体,肩负着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文本为语料,采用“诠释包裹”的分析框架,分析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和它塑过程。研究发现,在自我呈现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塑造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卫者”“世界防疫的典范者”和“全球抗疫的贡献者”的中国国家形象。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诠释包裹”
话语研究
疫情报道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新闻的话语修辞:以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基准点的三角对比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淳
张玉川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1-64,118,119,共16页
文摘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环境议题的报道框架存在差异已是共识,但更为重要的是究竟何者更接近真实环境状况。《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国家环境监测网的数据为主,是反映中国年度环境状况的公开报告,相对接近环境真实状况。本文以2014—201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基准点,以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成立)至201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与澎湃新闻的环境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利用Ibarra和Kitsuse提出的四个话语修辞维度归纳了两家媒体关于环境议题的五种"诠释包裹"。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与现实环境状况重合率较高,即"事实再现";澎湃新闻覆盖面低,侧重于热点的追踪报道,即"热点追逐"。基于新媒体在环境报道中的特点,传统媒体注重公众话语、拓展传播渠道、重视科学认称等有助于实现环境传播的媒体合力。
关键词
环境新闻
话语修辞
“诠释包裹”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Keywords
environmental news
discourse rhetoric
interpretive package
China’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流媒体的国家形象塑造——基于《光明日报》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
杨培宇
《科技传播》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公共卫生危机与国家形象的媒介话语建构——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考察
白星宇
《新闻文化建设》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境新闻的话语修辞:以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基准点的三角对比
王淳
张玉川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