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运用”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1
作者 黄雪祥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7年第3期77-81,共5页
《英语》(新标准)中的Language in use单元是整个模块教学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归纳和实践的环节。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是将语法总结等用于语言背诵,将笔头练习等同于复习巩固,将泛读材料等同于精读材料,将模块任务等同于自学任务。教师... 《英语》(新标准)中的Language in use单元是整个模块教学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归纳和实践的环节。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是将语法总结等用于语言背诵,将笔头练习等同于复习巩固,将泛读材料等同于精读材料,将模块任务等同于自学任务。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误区及对策
下载PDF
突出“语言运用”考查
2
作者 俞发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1年第1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语言运用” 北京海淀区中考试卷 考查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 语言表达能力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以中学经典诗文诵读为例
3
作者 彭巧燕 凌晓 《求知导刊》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主要分析当前初中生语言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提出实施经典诵读工程,采取产出导向、任务驱动、实践同行、完善评价等策略,旨在提升初中生的“语言运用”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经典诵读 “语言运用”
下载PDF
“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5期28-30,共3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提及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时,首要的便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便要求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实践中,掌握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规律,进而形成独属于学生自己的言语经验。为此,教师可在具体的教学中积极探寻“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提及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时,首要的便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便要求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实践中,掌握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规律,进而形成独属于学生自己的言语经验。为此,教师可在具体的教学中积极探寻“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建构与运用” 高中古诗文教学 实践与研究
下载PDF
第七节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5
《中学文科(初中语政外)》 2004年第9期22-24,共3页
语言的简明要求:①简洁精炼,不重复不累赘;②准备明白,通俗易懂,不出现歧义,不晦涩难懂。
关键词 第七节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第一单元 语文 “基础知识及运用” 中考
下载PDF
基于语言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艳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4期18-20,共3页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板块、读写任务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建构语言支架,运用语言知识,围绕大单元中的阅读资源展开系统化的学习和探究,在朗读的过程中辨析语言元素,锻炼表达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板块、读写任务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建构语言支架,运用语言知识,围绕大单元中的阅读资源展开系统化的学习和探究,在朗读的过程中辨析语言元素,锻炼表达能力,并在读写任务的驱动下,巧妙运用语言知识,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此达到建构与运用语言的目的。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明确“语言建构与运用”对大单元教学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任务群大单元阅读教学
下载PDF
简谈2002年高考“语言的运用”试题
7
作者 胡重实 《学语文(中学高中版)》 2003年第6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2002年 高考 “语言的运用” 试题 语文
下载PDF
语言综合运用
8
作者 李运生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4年第12期30-32,43,44,共5页
关键词 “语言综合运用” 2005年 高考 语文 专项练习 参考答案
下载PDF
语言的实际运用
9
作者 辛春华 《中学文科(初中)》 2006年第9期14-19,共6页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运用语言;根据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关键词 “语言的实际运用” 中考 语文 专题复习 考查内容
下载PDF
“左权民歌”中无伴奏合唱“语言”的运用
10
作者 陈希 《黄河之声》 2020年第24期13-15,共3页
山西民族民间歌曲众多,其中“左权民歌”以山西文化为依托发展而来,是深植黄土高原,源于现实生活,与山西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等环境关系紧密的民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旋律性强、节奏明快、曲调结构丰富、创作手法多元等特点,是国民... 山西民族民间歌曲众多,其中“左权民歌”以山西文化为依托发展而来,是深植黄土高原,源于现实生活,与山西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等环境关系紧密的民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旋律性强、节奏明快、曲调结构丰富、创作手法多元等特点,是国民情感输出的载体,体现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本文通过探析“左权民歌”中无伴奏合唱“语言”的运用方略,以期为“左权民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权民歌” 无伴奏合唱 “语言”运用
下载PDF
明目标 重积累 强能力 活运用——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复习建议
11
作者 李永红 《学语文(A版)》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剖析近几年中考,考生在“语言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欠牢固、语言表达能力欠火候、古代诗文基础不扎实。如何利用考前的有限的时间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值得研究。
关键词 中考 “语言积累与运用” 复习建议 语文 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专题复习
下载PDF
重庆市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语文试卷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12
作者 罗奎 《学语文(A版)》 2005年第9期54-56,共3页
重庆市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语文试题以书写“品味精彩文章,抒写智慧人生”开始,让学生在浓浓的乡情和墨香之中,完成这份人生的答卷。试题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开放的视野和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 重庆市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语文试题以书写“品味精彩文章,抒写智慧人生”开始,让学生在浓浓的乡情和墨香之中,完成这份人生的答卷。试题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开放的视野和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5年 初中 语文 “语言积累与运用” 文言文阅读 中考 试题分析
下载PDF
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专题训练
13
作者 谢嗣极 《新高考(文科版)》 2004年第1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 专题训练 高考 语文 参考答案
下载PDF
语文综合题归纳与训练——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4
《中学教与学》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语文 综合题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参考答案 初中
下载PDF
语文知识及运用
15
作者 许更生 黄永俊 陈春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6,共18页
关键词 2001年 中考 语文 “语言知识及运用” 试题 分类例析 参考答案
下载PDF
借助智慧课堂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以《边城(节选)》教学为例
16
作者 肖仁宗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
在借助智慧课堂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建构支架、点拨指导。通过分析整理典型的活动案例,建构有效的鉴赏样式,让学生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进而形成专题鉴赏,是实现在运用中建构语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智慧课堂 “语言建构与运用” 能力 提升
下载PDF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君棠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年第5期30-32,51,共4页
Reading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worldwide and improve English levels. The present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newspap... Reading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worldwide and improve English levels. The present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then proposes making good use of them through such classroom activities as discussing the hot issue and role-playing to provide more authentic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students can have chances to practice four English skills, achieving the ideal teaching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comorehensive ability to use English
下载PDF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体现对语文教学的良好导向——简析2004年河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红樱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年第04X期18-19,共2页
2004年,河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的整体结构上沿袭了近几年传统命题的试卷形式,仍分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但与传统的试题相比较,其考查的内容、命题的角度和形式等方面,均努力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 2004年,河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的整体结构上沿袭了近几年传统命题的试卷形式,仍分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但与传统的试题相比较,其考查的内容、命题的角度和形式等方面,均努力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对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念 “语言积累与运用” 综合理解能力 语文 课程标准 中考 河北
下载PDF
体现课程标准 着眼语文素养——2005年重庆市中考题(非实验区)“语基”部分简析
19
作者 陶益普 《学语文(A版)》 2005年第10期44-46,共3页
2005年重庆市首次实行“二考合一”,即毕业与升学考试同卷,在不改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试卷做了难易度的明显区分,并用“*”将升学题标示出来。“语基”部分共11道题,其中,6、7、8、9、10(7)和11题为升学题。这部分共两个大题... 2005年重庆市首次实行“二考合一”,即毕业与升学考试同卷,在不改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试卷做了难易度的明显区分,并用“*”将升学题标示出来。“语基”部分共11道题,其中,6、7、8、9、10(7)和11题为升学题。这部分共两个大题,即“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与“古诗文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试题评析 2005年 重庆 中考 非实验区 基础知识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古诗文积累”
下载PDF
Language Policy in Nigeria and Nigerian Languag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Non-Monolingual Nations
20
作者 Dare Owolabi Samuel Ayodele Dad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11期1676-1685,共10页
In Nigeria, almost 500 indigenous languages continue to compete with the English language that has assumed the status of a global linguistic code. The contact, in different domains between English and indigenous langu... In Nigeria, almost 500 indigenous languages continue to compete with the English language that has assumed the status of a global linguistic code. The contact, in different domains between English and indigenous languages in the country continues to affect performance in English and contact languages, mak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either English or any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unattainabl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that although no particular document, so named, exists expressing the nation's policy on language, nonetheless, the country has a policy on language that accommodates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as substrates, while the English language holds sway in various linguistic domains. Using a simple descriptive survey with data from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ngui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contact between English and indigenous languages 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who are losing contact with the mother tongue, and also not demonstrating enough proficien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pportunities that competence and maturation afforded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should be latched onto to gain the neede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thus making them effective bilinguals and communicators in a world that is fast becoming a global village, and the inhabitants global citiz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uage policy MULTILINGUALISM BILINGUALISM language contac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