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贞操”之美:二三十年代“废名精神”论
1
作者 戎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废名小说《桥》中有一种"直观典故"的人物语言现象,即人物援引典故对典故原意全然无知,凭字面驰骋感觉和想象,这些典故原意无不与深情、哀伤有关,人物的无知美丽想象与原典的深情、哀伤构成情感反差的互文性。这种语言可称之... 废名小说《桥》中有一种"直观典故"的人物语言现象,即人物援引典故对典故原意全然无知,凭字面驰骋感觉和想象,这些典故原意无不与深情、哀伤有关,人物的无知美丽想象与原典的深情、哀伤构成情感反差的互文性。这种语言可称之为"贞操"的语言。废名小说还有一类"贞操"的女儿,她们天真"无情",与此相契,小说主旨是通向"性真情空"的心灵境界。"废名精神"缘于作家在二三十年代对苦闷人生的审美超脱。"废名精神"以新文学书写中国文人谈心论性的传统,从知识分子切肤的个人关怀出发上升至对人性和生命的终极追思,为新文学注入了形而上品格和超越性情怀;"废名精神"展示的文章之美和言近旨远的趣味,经京派理论家的文学批评,促进了京派美学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桥》 典故 主义 京派 “贞操”之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