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0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向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代玉启 董智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民族国家纷纷致力于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研究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视野,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遵循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将国外青年爱国主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民族国家纷纷致力于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研究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视野,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遵循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将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划分为三重向度:知识向度,以学校课程引导青年爱国认知;情感向度,以仪式符号激发青年爱国情感;行为向度,以实践行动深化青年爱国责任。立足我国实际,可探索“知—情—行”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制度化发展,建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持续深化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青年 国外 三重向度
下载PDF
培育国家忠诚与构建人类情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使命 被引量:2
2
作者 叶飞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在民族国家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回应国家发展和应对全球挑战的双重使命,彰显了本土化与全球化、国家视野与人类情怀的融合与张力。经由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国家利益关切的教育,最终走向国... 在民族国家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回应国家发展和应对全球挑战的双重使命,彰显了本土化与全球化、国家视野与人类情怀的融合与张力。经由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国家利益关切的教育,最终走向国家忠诚、民族情感的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同时,促进世界视野和人类共同价值的培育,推动全球危机应对、人类共同繁荣视域下的人类情怀的发展,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题。基于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培育国家忠诚与构建人类情怀的目标导向,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共同价值为核心的价值内容创新,推进情智交融的爱国主义教学,探索知行合一的爱国主义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兼具国家忠诚与人类情怀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忠诚 人类情怀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匡立波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爱国主义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非常丰富。从知—情—意—行的逻辑理路来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从不同方面着手:彰显知国之明,要深入了解爱国传统,广泛开展“四史”教育;涵养爱国之情,要厚植... 爱国主义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非常丰富。从知—情—意—行的逻辑理路来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从不同方面着手:彰显知国之明,要深入了解爱国传统,广泛开展“四史”教育;涵养爱国之情,要厚植爱国情怀,坚持理性爱国;砥砺强国之志,要传承五四精神,勇担强国使命,共筑中国梦;实践报国之行,要保持艰苦奋斗,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目前学界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既有成果研究题材广泛、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元,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爱国主义的微观心理研究、国别比较研究上进一步深入,并加强研究的学术性和理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四史”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5
作者 齐斌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38-40,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从国家认同、党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三重维度入手,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取得理想教育效果,帮助当代大学生成长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文章介绍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从国家认同、党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三重维度入手,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取得理想教育效果,帮助当代大学生成长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文章介绍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细致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维度,总结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存问题,最后从更新爱国主义教育观念、构建完整课程教育体系、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爱国主义实践、壮大爱国主义教育力量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维度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合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双重逻辑、理论内核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亚娟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科学论断既是对历史逻辑的总结,也是对现实逻辑的回应,更是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形成的战略部署。为确保教育、科技...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科学论断既是对历史逻辑的总结,也是对现实逻辑的回应,更是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形成的战略部署。为确保教育、科技、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明确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定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协同发展,促动教育、科技、人才合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倍增效应尽快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教育 科技 人才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曼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学生则是这一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方法深刻理解其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学生则是这一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方法深刻理解其内涵,破解其教育教学困境并激发学生的生态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教育教学要着重从深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生态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理解超越资本逻辑重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纬度进行生态治理,通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人民性启发学生生态担当四个层面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行讲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思政课教育教学 生态担当
下载PDF
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局限与超越
8
作者 滕珺 江竹君 韩思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共11页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以及联合国召开“教育变革峰会”,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话语。它根植于人文主义传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前的前瞻性教育报告一起...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以及联合国召开“教育变革峰会”,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话语。它根植于人文主义传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前的前瞻性教育报告一起,建构起与时俱进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然而,当人文主义与西方个体理性的底层逻辑相结合时,无法解决个体利益争斗和有效的共同体建设等问题,阻碍了人文主义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中华文明中的关系理性能够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未来超越提供思路,培养具备“关系素养”的人来建立真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未来全球教育治理的可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新的教育社会契约 人文主义 关系理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情绪传播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困境与实践进路
9
作者 周美霞 张岚 +1 位作者 肖叶飞 张瑞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在技术赋权作用下大学生表达情绪的特征、途径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情绪传播理论,发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情绪唤醒、情绪分享、情绪共鸣、情绪纾解等环节存在现实困...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在技术赋权作用下大学生表达情绪的特征、途径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情绪传播理论,发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情绪唤醒、情绪分享、情绪共鸣、情绪纾解等环节存在现实困境。为此,高校有必要加快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知”为基,在情绪唤醒中把准爱国认知;以“情”为纽,在情绪分享中厚植家国情怀;以“意”为引,在情绪共鸣中砥砺强国志向;以“行”为本,在情绪纾解中实践报国之行。四个环节相互传导、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传播 爱国主义 青年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10
作者 李涛 于雪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6期76-86,共11页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重点关注的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学...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重点关注的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以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路径等。系统梳理和总结学者们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还能帮助我们把握现状、借鉴经验、推动创新,并最终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载体 教育法治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
11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完整思想体系,包括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等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论述,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下载PDF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探析
12
作者 黄书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204,共10页
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亲历者,成仿吾通过长期不懈的多样化办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坚持以革命信念、务实精神推进“战火中”的教育实践,注重“结合中国情况”学习苏联高校的办... 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亲历者,成仿吾通过长期不懈的多样化办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坚持以革命信念、务实精神推进“战火中”的教育实践,注重“结合中国情况”学习苏联高校的办学经验,强调在时代变迁中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内涵,倡导用唯物辩证法引领学校教育系统的多维变革,努力探寻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和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发展。置身于中国社会剧变,长期倾情于教育实践变革的深层理论求索,彰显出教育家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马克思主义 教育哲学
下载PDF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逻辑、生发范畴与价值意蕴——基于方法论的视角
13
作者 张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在于,多种类的自然科学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人文科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多样化的定量分析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工具支撑、多元化的大数据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在于,多种类的自然科学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人文科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多样化的定量分析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工具支撑、多元化的大数据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这种转向推动了教育科学在哲学问题求解模式上的变革,促进了对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性的辩护,强化了教育科学与认知科学的不断融合。然而,人类的教育思维模式与教育行为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自然主义方法依然具有一定限度,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不能忽略相关变量在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平衡问题、理论建构与方法驱动之间的张力问题以及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之间的控制问题。未来的教育科学需要建构从思辨到逻辑、从经验到理论、从观察到实验的一整套的系统论证方法,真正夯实自身的“科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自然主义 方法论
下载PDF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胡见前 文学禹 刘旺 《教育进展》 2024年第7期1108-1113,共6页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感性轻理性、缺乏教育内涵提炼、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浓、缺少现代技术的应用以及缺乏地方性红色教...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感性轻理性、缺乏教育内涵提炼、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浓、缺少现代技术的应用以及缺乏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包括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和精神整体机制、提炼红色资源教育的内涵、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以及建立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等,以期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有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探赜
15
作者 李姗姗 郝儒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8-143,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和施行,从法律层面为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高校思政课有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要从整体性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时代内涵、价值基础和法律支撑,从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和施行,从法律层面为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高校思政课有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要从整体性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时代内涵、价值基础和法律支撑,从系统性透视《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总体要求、要素特征、支持保障,从动态性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主体对象、载体创新、具体转化及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规范化的阵地作用,为高水平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高校思政课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意蕴探析
16
作者 刘炳序 宋冠澎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基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并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对于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素材、提升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基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并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对于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素材、提升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教育价值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价值意蕴
下载PDF
专题: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17
作者 檀传宝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1,共1页
爱国主义教育在经验上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业。但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学、教育学意义上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从政治学意义上说,在民族国家存在还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家虚无主义或是对国家特定形态的非批判性崇拜显然都是... 爱国主义教育在经验上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业。但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学、教育学意义上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从政治学意义上说,在民族国家存在还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家虚无主义或是对国家特定形态的非批判性崇拜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但是,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社区、族群的关系,以及本国与世界的关系,又绝非政治生活中的易事。以国家认同为焦点,公民既要理性认识国家及其与世界的关系,也要辩证理解国家与族群、社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意义 历史合理性 国家认同 政治学意义 特定形态 虚无主义 辩证理解
下载PDF
功能主义观照下的法学教育变革:以行政法课程为例
18
作者 杜国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7,共7页
功能主义源自社会学,但其重视整体等特征对法学教育具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在行政法的课程教学中,功能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上,行政法的课程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因应。教师对行政法问题... 功能主义源自社会学,但其重视整体等特征对法学教育具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在行政法的课程教学中,功能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上,行政法的课程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因应。教师对行政法问题的讲授需具有更为综合的知识结构、更为开放的视角、更为实用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行政法课程 法学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
19
作者 冯建军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通过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介绍苏俄教育引入中国。在早期引入的基础上,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涤,李大...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通过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介绍苏俄教育引入中国。在早期引入的基础上,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涤,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教育问题,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张栗原的《教育哲学》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要是作为批判的武器,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
下载PDF
高校退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朋辈引领机制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进路
20
作者 王心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16-119,共4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高校学生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群体。退役学生群体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树榜样、优环境、举旗帜等方面。高校退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朋辈引领机制建...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高校学生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群体。退役学生群体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树榜样、优环境、举旗帜等方面。高校退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朋辈引领机制建构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可以从选优建强朋辈队伍、创造积极的互动场景、推进朋辈间话语转向、提升朋辈引领质效、织密朋辈引领体系网等五个向度构建退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朋辈引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朋辈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