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春食时令菜 舌头也“踏青”
- 1
-
-
作者
张帮俊
-
出处
《就业与保障》
2011年第4期55-55,共1页
-
文摘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诫我们"不时,不食",就是说,不是这个季节的菜果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早已告诉我们要"食岁谷",就是要多吃时令菜。
-
关键词
“踏青”
时令
舌头
《黄帝内经》
经典著作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踏青”诗话
- 2
-
-
作者
刘锴
-
出处
《社区》
2014年第8期42-42,共1页
-
文摘
在我国,“踏青”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即已出现,魏晋时期盛行,唐宋时期成为大众化春游活动。沐浴明媚的春光,人们结伴春游,在踏青中赏春景、感春意、沐春风,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做些荡秋千、踢足球、放风筝、竞龙舟、采百草、狩猎等运动,以消灾驱邪,健身壮体。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踏青诗句。
-
关键词
“踏青”
诗话
春游活动
先秦时期
魏晋时期
唐宋时期
名胜古迹
大众化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踏青”诗话
- 3
-
-
作者
刘锴
-
出处
《上海企业》
2011年第4期93-93,共1页
-
文摘
在我国,"踏青"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即已出现,魏晋时期盛行,唐宋时期成为大众化春游活动。沐浴明媚的春光,人们结伴春游,在踏青中春赏景、感春意、沐春风,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做些荡秋千、踢足球、放风筝、竞龙舟、采百草、狩猎等运动,以消灾驱邪,健身壮体。干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踏青诗句。
-
关键词
“踏青”
诗话
春游活动
先秦时期
魏晋时期
唐宋时期
名胜古迹
大众化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踏青”诗话
- 4
-
-
作者
刘锴
-
机构
辽宁台安
-
出处
《审计月刊》
2011年第4期52-52,共1页
-
文摘
在我国.“踏青”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即已出现。魏晋时期盛行,唐宋时期成为大众化春游活动。沫浴明媚的春光,人们结伴春游,在踏青中赏春景、感春意、沐春风.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做些荡秋千、踢足球、放风筝、竞龙舟、采百草、狩猎等运动,以消灾驱邪,健身壮体。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踏青诗句.
-
关键词
“踏青”
诗话
春游活动
先秦时期
魏晋时期
唐宋时期
名胜古迹
大众化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呼吸文化的芬芳——湘潭市雨湖区校园文化建设走笔
- 5
-
-
作者
李旭林
李茂林
肖亚浪
-
机构
《湖南教育:中旬》编辑部
-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
文摘
阳春三月,记者一行在湘潭市雨湖区教育局局长喻少先的“导游”下开始了校园“踏青”之旅,领略了该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风采。当我们踏进一个个整洁有序、生机盎然的校园时,
-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湘潭市
湖区
呼吸
教育局局长
“踏青”
学校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开展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作文素材
- 6
-
-
作者
沈艳明
-
机构
绥化市永安中心校
-
出处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17年第3期29-29,共1页
-
文摘
1.走进大自然,学习观景。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踏青”“春游”“秋游”等活动,活动地点可以是植物园、公园、校园等,
-
关键词
作文素材
学生
“踏青”
大自然
学习观
植物园
教师
校园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花朝节
- 7
-
-
-
出处
《风景名胜》
2016年第3期13-13,共1页
-
文摘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一般于农历每年的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其节期因地而异,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花朝节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
关键词
花朝节
传统节日
节日期间
“踏青”
陶朱公
节期
春秋
游览
-
分类号
K892.25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二月节令行乐之踏青 岁岁春朝生 踏青正当时
- 8
-
-
作者
黄婵媛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紫禁城》
2019年第3期2-3,共2页
-
文摘
“踏青”在《辞海》中解释为:“习俗娱乐活动。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
关键词
“踏青”
节令
娱乐活动
《辞海》
放风筝
游戏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茶园踏青
- 9
-
-
作者
谢丽荣
-
出处
《北方作家》
2018年第2期67-68,共2页
-
文摘
踏青是指初春时节,到郊外散步游玩。古时候称为“踏青”。立春之后,阳光明媚,杨柳依依,春水盈盈。憋了一冬的人们至郊外游玩,可谓心旷神怡,精清气爽。踏青的日期,一般以二月二、三月三、或清明节前后为佳。
-
关键词
“踏青”
茶园
三月三
清明节
游玩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漫话古代的“踏青诗”
- 10
-
-
作者
李学开
-
机构
湖北英山县第一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09年第2期35-35,共1页
-
文摘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踏青”的习俗。古代踏青,也叫探春、寻春等。因诗人孟郊《长安》诗中有“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句,故“踏青”又被称为“花柳游”。
-
关键词
“踏青”
诗人
古代
-
分类号
G634.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春满人间正清明》
- 11
-
-
作者
孙楠
-
机构
中央电视台办公室
-
出处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
文摘
2016年4月4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直播了《春满人间正清明》清明特别节目。节目围绕“春天”“踏青”“追思”“团聚”“期望”立意,分为“春意盎然”“抚今追昔”“拾翠踏青”“花好月圆”“放飞希望”五个乐章,通过歌舞、
-
关键词
清明
满人
特别节目
“踏青”
中央电视台
综艺频道
直播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
- 12
-
-
作者
陈平原
-
机构
北京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
-
出处
《新华月报》
2009年第21期82-84,共3页
-
文摘
在一个注重知识、欣赏休闲、标榜品味的年代,“读书”会成为风景,“行旅”会成为风景,“踏青”也会成为风景。这一道道靓丽风景的背后,蕴含着我们对于知识、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新理解。当然,“风景”有大小、高低、雅俗之分。就让我们沿着这个思路,讨论这一道道“风景”是如何酝酿、怎样浮现、可否转化,以及是不是“即将消逝”的。
-
关键词
风景
读书
学问
“踏青”
知识
高低
-
分类号
G7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F592.9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世界
- 13
-
-
-
机构
东方IC
-
出处
《东方企业家》
2017年第4期10-11,共2页
-
文摘
万象更新印度民众喜庆胡里节当地时间2017年3月13日,印度高哈蒂,民众向彼此身上泼洒五颜六色的颜料和粉末以庆祝传统节日“胡里节”。胡里节象征着冬天结束,春天到来,同时也象征着正义对邪恶的胜利。现在,胡里节已演变成人们消除误解和怨恨,捐弃前嫌,重归于好的节日。(图/东方IC)踏青赏红疑是花神在人间农历二月上旬一过,便是中国传统的“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在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谓之“赏红”。
-
关键词
世界
传统节日
“踏青”
胡里节
中国传统
节日期间
花朝节
民众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寒食节”溯源话秋千
- 14
-
-
作者
孙廷华
-
出处
《社区》
2015年第11期39-39,共1页
-
文摘
现在很多人将“踏青”、“荡秋千”等活动归于清明节,这是有误的。二十四节气在秦汉年间确立,清明节在其中,它只是一个农事节,别无他意;而寒食节起源却在远古时代,称“祀火节”,它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二日。此日设供桌酹祭火神,这一天古人禁烟火,意味着让火神安歇赴宴。不许人们动烟火便吃冷食,故称“寒食日”。
-
关键词
寒食节
秋千
二十四节气
清明节
“踏青”
远古时代
火神
烟火
-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寒食节”溯源话秋千
- 15
-
-
作者
孙廷华
-
出处
《社区》
2018年第11期38-38,共1页
-
文摘
现在很多人将“踏青”、“荡秋千”等活动归于清明节,这是有误的。二十四节气在秦汉年间确立,清明节在其中,它只是一个农事节,别无他意;而寒食节起源却在远古时代,称“祀火节”,它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此日设供桌酹祭火神,这一天古人禁烟火,意味着让火神安歇赴宴。不许人们动烟火便吃冷食,故称“寒食日”。
-
关键词
寒食节
秋千
二十四节气
清明节
“踏青”
远古时代
火神
烟火
-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踩青与采青
- 16
-
-
作者
苑广阔
-
出处
《支部生活(山东)》
2011年第4期53-53,共1页
-
文摘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样的季节,“踏青”无疑是让人心动的词语。对于现代人来说,踏青就是春游的代名词,找一个悠闲的周末,呼朋唤友,陶醉于洋溢着花香、草香的春风中。
-
关键词
“踏青”
现代人
代名词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