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mchi and soybean pastes are risk factors of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8
1
作者 Hong-MeiNan Jin-WooPark +7 位作者 Young-JinSong Hyo-YungYun Joo-SeungPark TaisunHyun Sei-JinYoun Yong-DaeKim Jong-WonKang Heon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1期3175-3181,共7页
AIM: This case-control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kimchi,soybean paste, fresh vegetables,nonfermented alliums, nonfermented seafood, nonfermented soybean foods, and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some metabolic e... AIM: This case-control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kimchi,soybean paste, fresh vegetables,nonfermented alliums, nonfermented seafood, nonfermented soybean foods, and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some metabolic enzymes on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Koreans. METHODS: We studied 421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632 age- and sex-matched controls. Subjects completed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heir food intake pattern. Polymorphisms of cytochrome P450 1A1 (CYP1A1), cytochrome P450 2E1 (CYP2E1),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u 1 (GST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heta 1 (65777)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A decreas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was noted among people with high consumption of nonfermented alliums and nonfermented seafood. On the other hand, consumption of kimchi, and soybean paste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dividuals with the CYP1A1 Ile/Val or Val/Val genotype show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for gastric cancer. Increased intake of kimchi or soybean pastes w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the CYP1A1 lie/lie, the CYP2E1 c1/c1,the GSTM1 non-null, the GSTT1 non-null, or the ALDH2 *1/*1 genotype.In addition, eating soybean paste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individuals with the GSTM1 null type. Nonfermented alliums were significant in individuals with the CYP1A1 lie/lie, the CYP2E1 c1/c2 or c2/c2, the GSTT1 null, the GSTT1 non-null, or the ALDH2 *1/*2 or *2/*2 genotype,nonfermented seafood was those with the CYP1A1 lie/lie,the CYP2E1 c1/c1, the ALDH2 *1/*1 genotype or any type of GSTM1 or GSTT1. In homogeneity tests, the odds ratios of eating kimchi for gastric cancer according to the GSTM1 or 65777 genotype were not homogeneous. CONCLUSION: Kimchi, soybean pastes, and the CYP1A1 Ile/Val or Val/Val are risk factors,and nonfermented seafood and alliums are protective factors against gastric cancer in Koreans. Salt or some chemicals contained in kimchi and soybean pastes, which are increased by fermentation,woul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arcinogenesis of stomach cancer.Polymorphisms of the CYP1A1, CYP2E1, GSTM1, GSTT1, and ALDH2 genes could modify the effects of s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chi Soybean pastes Gastric cancer
下载PDF
高产苯乳酸菌株选育及发酵豆粕工艺优化
2
作者 王梅 谢全喜 +2 位作者 侯楠楠 王倩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该研究以泡菜为原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指示菌,通过溶钙圈法及牛津杯法初筛,苯乳酸产量检测复筛,从泡菜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性能的高产苯乳酸菌株,将其应用于发酵豆粕以评估其产苯... 该研究以泡菜为原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指示菌,通过溶钙圈法及牛津杯法初筛,苯乳酸产量检测复筛,从泡菜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性能的高产苯乳酸菌株,将其应用于发酵豆粕以评估其产苯乳酸性能,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8株具有抑菌效果的菌株,其中,菌株R69苯乳酸产量最高,为1.25 mg/mL,添加苯丙酮酸时,该菌株固态发酵豆粕的苯乳酸产量为425.70 mg/kg,该菌株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R69固态发酵豆粕时,添加0.2%蛋白酶、3%糖蜜和0.15%苯丙酮酸可提高苯乳酸含量,苯乳酸含量达到624.49 mg/kg,且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霉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苯乳酸 菌株筛选 鉴定 发酵豆粕
下载PDF
一株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乳球菌对辣白菜风味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赵强 谷云静 +5 位作者 程伟烨 李子凡 张宝新 赵世浩 刘文丽 李华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2,共11页
辣白菜是北方常见的传统发酵蔬菜,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该研究从120株泡菜乳酸菌中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PG2-8(降解率为96.13%),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乳酸乳球菌。将该菌株应用于辣白... 辣白菜是北方常见的传统发酵蔬菜,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该研究从120株泡菜乳酸菌中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PG2-8(降解率为96.13%),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乳酸乳球菌。将该菌株应用于辣白菜发酵,分析其对辣白菜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辣白菜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检测出56种风味物质,确定其中8种风味物质为乳酸乳球菌PG2-8发酵辣白菜区别于自然发酵辣白菜的潜在标记物质。经乳酸乳球菌PG2-8发酵后,辣白菜的硫化物浓度降低,风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发酵周期缩短。该研究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PG2-8有作为发酵辣白菜启动菌株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亚硝酸盐 辣白菜 风味物质 启动菌株
下载PDF
臭氧协同金属氧化物对泡菜净味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曹衡 陆涛 陈开松 《家电科技》 2024年第S01期406-408,共3页
泡菜作为一种蔬菜发酵制品,含有大量的挥发性化合物,在冰箱储存过程中易导致间室产生较重的泡菜气味,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研究分析了常见泡菜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并研究臭氧与金属氧化物协同作用对泡菜的净味效果,以单系统泡菜冰箱为载... 泡菜作为一种蔬菜发酵制品,含有大量的挥发性化合物,在冰箱储存过程中易导致间室产生较重的泡菜气味,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研究分析了常见泡菜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并研究臭氧与金属氧化物协同作用对泡菜的净味效果,以单系统泡菜冰箱为载体输出泡菜净味模块,解决泡菜冰箱冷藏室泡菜净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协同金属氧化物作用对泡菜气味具有明显的净味效果,净味效果能满足消费者的感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挥发性气味 臭氧 金属氧化物 净味
下载PDF
市售泡菜制品的安全风险控制及保障研究
5
作者 王炜 杨丹 陈雯钰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7期157-159,共3页
泡菜是我国四川、贵州等地的传统美食,因酸辣可口的味道和爽脆的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针对泡菜制品的研究逐渐深入,泡菜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因泡菜制作工艺还未完全成熟,市售泡菜制品的安全问题不断涌现。本文重点从市售泡菜的原料... 泡菜是我国四川、贵州等地的传统美食,因酸辣可口的味道和爽脆的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针对泡菜制品的研究逐渐深入,泡菜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因泡菜制作工艺还未完全成熟,市售泡菜制品的安全问题不断涌现。本文重点从市售泡菜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食品安全风险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食品安全 风险控制
下载PDF
辣白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9
6
作者 孟令帅 张颖 +3 位作者 邹婷婷 乌日娜 岳喜庆 武俊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从沈阳市7个区25份朝鲜族家庭制作的传统发酵辣白菜中分离出81株乳酸菌疑似菌株,初步鉴定34株为杆菌,47株为球菌。进一步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对81株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序列分析进行属种鉴定。结果表明:81株菌均为乳酸菌,分别来自2个... 从沈阳市7个区25份朝鲜族家庭制作的传统发酵辣白菜中分离出81株乳酸菌疑似菌株,初步鉴定34株为杆菌,47株为球菌。进一步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对81株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序列分析进行属种鉴定。结果表明:81株菌均为乳酸菌,分别来自2个属6个种,45株为屎肠球菌,25株为植物乳杆菌,4株为干酪乳杆菌,3株为戊糖乳杆菌,2株为短乳杆菌,2株为坚强肠球菌。研究结果为我国东北辣白菜中乳酸菌作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白菜 乳酸菌 16S r DNA 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传统四川泡菜中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8
7
作者 曾骏 陈安均 +2 位作者 蒲彪 付莎莉 郭双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5,共5页
为研究传统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传统四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从自制四川泡菜样品中共分离到5株不同菌落特点的酵母菌,采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酿酒酵母(Kazachstania e... 为研究传统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传统四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从自制四川泡菜样品中共分离到5株不同菌落特点的酵母菌,采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酿酒酵母(Kazachstania exigua)4株、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1株.结果表明:2种酵母菌都存在于泡菜发酵前期,初始数量为10~106 CFU/mL,随着发酵进行,泡青菜中2种酵母菌数量持续减少,泡萝卜中2种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泡白菜中没有检测到膜璞毕赤酵母,酿酒酵母数量先增加后减少.2种酵母菌在泡菜主要发酵时期的第3~5天减少最快,5d后消失,不同发酵原料和盐水中pH值变化是影响2种酵母菌动态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酵母菌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人工接种发酵制备平菇泡菜及其品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益 谢晓晓 +2 位作者 程钢 黄文 程水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8-162,共5页
以3种不同品种的平菇(糙皮侧耳、姬菇、凤尾菇)为原料,采用人工接种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方式,进行乳酸发酵,制作平菇泡菜,并测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亚硝酸盐含量、p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5个指标的变化以及对其进行感官评定。结... 以3种不同品种的平菇(糙皮侧耳、姬菇、凤尾菇)为原料,采用人工接种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方式,进行乳酸发酵,制作平菇泡菜,并测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亚硝酸盐含量、p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5个指标的变化以及对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平菇乳酸发酵状况均良好,所制备的平菇泡菜制品,其口感具有典型的泡菜风味。平菇泡菜的最终pH值在3.4~3.6范围内,与其他蔬菜类泡菜产品一致;以姬菇为原料制作的泡菜制品,其外观和感官品质要好于以糙皮侧耳和凤尾菇为原料的制品;平菇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2.5~3.1mg/kg,远低于我国关于酱腌菜的卫生标准GB 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中规定各类酱腌菜产品的亚硝酸盐卫生含量限量标准(20mg/kg),因此平菇泡菜是一种安全性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泡菜 乳酸菌 亚硝酸盐
下载PDF
泡菜等产品中寄生虫卵的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绍强 林祥梅 +4 位作者 葛建军 韩雪清 刘建 贾广乐 梅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3-174,177,共3页
泡菜等相关产品中携带寄生虫卵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在调查、取样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泡菜等产品中寄生虫卵分离方法的研究,并用模拟阳性泡菜样品进行了猪蛔虫卵的回收率实验。经采用泡菜、辣椒酱等样品进行验证,本研究建立了包括过... 泡菜等相关产品中携带寄生虫卵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在调查、取样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泡菜等产品中寄生虫卵分离方法的研究,并用模拟阳性泡菜样品进行了猪蛔虫卵的回收率实验。经采用泡菜、辣椒酱等样品进行验证,本研究建立了包括过滤、离心、漂浮、麦克马斯特(McMaster)虫卵计数板观察等程序的虫卵检验操作规程。回收率实验表明,本方法对泡菜样品中猪蛔虫卵的回收率为35.49%,可以满足相关产品的检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寄生虫卵 检验 回收率
下载PDF
韩国泡菜制作过程中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的变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甘奕 李洪军 +1 位作者 付杨 贺稚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6-171,共6页
为研究韩国泡菜制作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测定其在腌制、发酵过程中一系列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水分含量由96.23%降低为91.34%;pH值略微下降至6.46,而总酸含量上升至2.91 g/kg;硬度降低了19.26%,降低至188 6 N;菌落... 为研究韩国泡菜制作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测定其在腌制、发酵过程中一系列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水分含量由96.23%降低为91.34%;pH值略微下降至6.46,而总酸含量上升至2.91 g/kg;硬度降低了19.26%,降低至188 6 N;菌落总数、乳酸菌总数、酵母菌数量及大肠菌群略微上升。在发酵期间,水分含量持续降低,降至82.54%;pH值下降至3.87,而总酸含量上升至7.02 g/kg;硬度降低了68.08%至565 N;L*(亮度)值与a*(红度)值显著增加,而b*(黄度)值显著降低;菌落总数下降至3.3×102 CFU/g;乳酸菌总数达到1.3×107 CFU/g;酵母菌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最终降低为9.1×102 CFU/g;大肠菌群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93 MPN/g,随后迅速下降,低于3 MP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泡菜 理化特性 微生物
下载PDF
洋葱提取液对朝鲜泡菜亚硝酸盐的消除作用及风味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玉邯 陈宇飞 +1 位作者 杨柳 张一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55,共3页
研究了洋葱提取液对朝鲜泡菜(辣白菜)中亚硝酸盐的消除作用以及风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洋葱提取液的添加有助于朝鲜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消除,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减少。通过感官评定实验发现添加一定量的洋葱提取液不... 研究了洋葱提取液对朝鲜泡菜(辣白菜)中亚硝酸盐的消除作用以及风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洋葱提取液的添加有助于朝鲜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消除,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减少。通过感官评定实验发现添加一定量的洋葱提取液不仅可以使泡菜具有良好的口感,而且还会使泡菜的色泽更鲜亮,不易被氧化。综合感官评定和亚硝酸盐测定的结果,向泡菜中添加5%的洋葱提取液可使泡菜具有良好的口感,还可以消除泡菜中一定量的亚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泡菜 洋葱提取液 亚硝酸盐
下载PDF
韩国泡菜品质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甘奕 李洪军 +1 位作者 付杨 贺稚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25-127,共3页
为探究不同韩国泡菜品质特性的差异,揭示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本实验选取6种市售韩国泡菜,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泡菜产品的水分含量、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氯化钠含量、总酸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 为探究不同韩国泡菜品质特性的差异,揭示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本实验选取6种市售韩国泡菜,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泡菜产品的水分含量、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氯化钠含量、总酸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酵15d左右的韩国泡菜产品的乳酸菌总数均显著小于发酵23d左右的韩国泡菜的乳酸菌总数(P<0.05),而菌落总数和酵母菌总数均显著大于处于发酵23d左右的韩国泡菜产品的菌落总数和酵母菌总数(P<0.05),所有泡菜产品的大肠菌群均小于3MNP/g。不同品种韩国泡菜的品质存在显著差异,但均符合进口食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泡菜 理化品质 微生物
下载PDF
发酵过程中韩式泡菜质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刚 邓钱江 +3 位作者 汪淑芳 张晓喻 李学理 卢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为加强对韩式泡菜产品质量的控制、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含量、p H、总酸度和质构物性的变化。检测发酵过程中,韩式泡菜的乳酸菌含量、p H和总酸度,用质构仪测定质构特性指标,比较不同原材料、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部位,韩... 为加强对韩式泡菜产品质量的控制、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含量、p H、总酸度和质构物性的变化。检测发酵过程中,韩式泡菜的乳酸菌含量、p H和总酸度,用质构仪测定质构特性指标,比较不同原材料、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部位,韩式泡菜的质构差异性。结果显示:韩式泡白菜第4 d时乳酸菌含量最大,p H为3.48,总酸度是0.51%;韩式泡胡萝卜第6 d时乳酸菌含量才达到最大值,p H为3.40,总酸度是1.26%,它们的p H比较一致,但是韩式泡胡萝卜的总酸度比韩式泡白菜的高。茎叶类和根茎类蔬菜制成的韩式泡菜,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等质构特性有很大差异;发酵过程中,韧性、剪切力和剪切做功等质构特性也有显著差异。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发酵第6 d的韩式泡白菜与发酵第4 d的韩式泡胡萝卜,质构特性变化最明显。因此,茎叶类和根茎类的蔬菜原料、发酵时间的差异,都会显著影响韩式泡菜的乳酸菌含量、p H、总酸度和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式泡菜 质构特性 乳酸菌 发酵过程
下载PDF
韩国泡菜配方优化及杀菌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艳 杨道兰 +2 位作者 汪建旭 冯炜弘 尹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105,共7页
以娃娃菜为原料制备韩国泡菜,进行了发酵配方优化和杀菌工艺研究。通过对泡菜感官评分和乳酸百分含量(总酸)的定期测定,确定娃娃菜泡菜最佳配方为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3%的辣椒、2.5%的蔗糖、1%韭菜。通过比较2种巴氏杀菌和3种辐照杀... 以娃娃菜为原料制备韩国泡菜,进行了发酵配方优化和杀菌工艺研究。通过对泡菜感官评分和乳酸百分含量(总酸)的定期测定,确定娃娃菜泡菜最佳配方为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3%的辣椒、2.5%的蔗糖、1%韭菜。通过比较2种巴氏杀菌和3种辐照杀菌后真空包装泡菜的涨袋率、菌落总数动态、乳酸菌总数动态、感官评分变化、总酸变化、p H变化,确定巴氏杀菌65℃加热30 min能够有效杀灭腐败菌,保持泡菜较高的乳酸菌数,感官评价好,常温下货架期能达到18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韩国泡菜 配方 杀菌 货架期
下载PDF
辣白菜中分离含内源性质粒的魏斯氏菌及其鉴定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红星 杨希寅 成文玉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期77-79,共3页
为了探讨魏斯氏菌在辣白菜中起的作用和获得与明串珠菌相关乳酸细菌的质粒,从辣白菜中分离了魏斯氏菌。辣白菜是朝鲜民族的传统食品,在低温条件下大白菜经过乳酸细菌发酵而成的。将辣白菜汁液均匀涂布在含2%(m/v)CaCO3的MRS平板上,30℃... 为了探讨魏斯氏菌在辣白菜中起的作用和获得与明串珠菌相关乳酸细菌的质粒,从辣白菜中分离了魏斯氏菌。辣白菜是朝鲜民族的传统食品,在低温条件下大白菜经过乳酸细菌发酵而成的。将辣白菜汁液均匀涂布在含2%(m/v)CaCO3的MRS平板上,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36h,在中国内地首次分离获得了魏斯氏菌。通过对该菌进行镜检、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以及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其属于Weissella cibaria,命名为kimshi006,在NCBI上的登录号为HM369807。这一魏斯氏菌菌株含有2条内源性质粒,其大小分别为大约3000bp和8000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白菜 魏斯氏菌 内源性质粒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益生菌快速发酵技术制备泡菜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艳萍 朱海霞 +1 位作者 郗宏波 王金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为满足不同口味人群对发酵泡菜的需求,本文对人工接种发酵白菜泡菜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发酵时间、酱汁浓度、接种量对人工接种泡菜的影响并对其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发酵的最适时间为5d,最适酱汁浓度为5%,最适接种量为... 为满足不同口味人群对发酵泡菜的需求,本文对人工接种发酵白菜泡菜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发酵时间、酱汁浓度、接种量对人工接种泡菜的影响并对其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发酵的最适时间为5d,最适酱汁浓度为5%,最适接种量为5%,亚硝酸盐的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杀菌的最佳条件为80℃、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接种 发酵泡菜 工艺
下载PDF
辣白菜的辣度测定与分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盛 孙波 +2 位作者 赵晓 李海鑫 樊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辣白菜是以白菜、辣椒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的一类调味品,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是餐桌上的调味佳品。通过控制辣椒添加量,制作多种辣味程度的辣白菜。当辣白菜总酸含量达到0.4%时测定其辣度,品评人员依照所制定的辣度分级标准对辣白菜... 辣白菜是以白菜、辣椒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的一类调味品,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是餐桌上的调味佳品。通过控制辣椒添加量,制作多种辣味程度的辣白菜。当辣白菜总酸含量达到0.4%时测定其辣度,品评人员依照所制定的辣度分级标准对辣白菜的辣味进行感官评价。最终根据辣度值与感官评价结果,将辣白菜辣度划分为3个级别:微辣0<SHU<900、中辣900<SHU<1600、辣1600<SHU<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白菜 辣度 感官评价 分级
下载PDF
延边泡菜品质评价以及耐盐酵母菌的筛选 被引量:7
18
作者 乌日娜 孟令帅 +3 位作者 王茜茜 于美玲 岳喜庆 武俊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8,共6页
从延边11个泡菜样品中分离出37株酵母菌,根据其子囊孢子、假菌丝和细胞形态等生理生化特征,可将其分为爱尼拉酵母属、拿逊酵母属和毕赤氏酵母属等9个属。再从中筛选出6株耐盐酵母菌。对6株耐盐酵母菌的26S r DNA D1/D2区域进行测序,通... 从延边11个泡菜样品中分离出37株酵母菌,根据其子囊孢子、假菌丝和细胞形态等生理生化特征,可将其分为爱尼拉酵母属、拿逊酵母属和毕赤氏酵母属等9个属。再从中筛选出6株耐盐酵母菌。对6株耐盐酵母菌的26S r DNA D1/D2区域进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6株耐盐酵母菌分别来自两个属。LB1-3和YB1-3属于酿酒酵母属,LB1-3被鉴定为Kazachstania turicensis;YB1-3被鉴定为Kazachstania exigua。LD1-3、TB1-3、YL1-2和TL1-2属于酵母属,被鉴定均为赛瓦酵母(Saccharomyces servazz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酵母菌 26S RDNA 系统发育树 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传统中韩泡菜乳酸菌菌相分析与风味物质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欢欢 吕欣然 +1 位作者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190,共7页
通过对传统中韩泡菜的发酵原料与工艺,乳酸菌菌相和风味物质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了传统中韩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相的生态演替和风味物质组成。传统中国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乳酸菌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杆菌Lactobacillus、片球菌P... 通过对传统中韩泡菜的发酵原料与工艺,乳酸菌菌相和风味物质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了传统中韩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相的生态演替和风味物质组成。传统中国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乳酸菌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杆菌Lactobacillus、片球菌Pediococcus和肠球菌Enterococcus,产品的主体风味物质包括有机酸类、醇类和酯类。传统韩国泡菜发酵过程的优势乳酸菌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杆菌Lactobacillus、乳球菌Lactococcus和魏斯氏菌Weissella,其主体风味物质为含硫化合物。传统中韩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菌群演变和主体风味物质组成都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泡菜 传统韩国泡菜 乳酸菌菌相 风味物质 分析与比较
下载PDF
泡菜中产气乳酸菌分离鉴定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双 王向阳 +1 位作者 俞兴伟 顾青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了解泡菜中主要乳酸菌种类及其产气特性,从泡菜中分离14株乳酸菌,对菌落、菌体形态特征观察,进行接触酶、产H2S、明胶液化、pH值为4.5条件下生长、需氧、石蕊牛奶实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测试、产气测试。结果发现7菌株属乳酸杆菌属... 为了解泡菜中主要乳酸菌种类及其产气特性,从泡菜中分离14株乳酸菌,对菌落、菌体形态特征观察,进行接触酶、产H2S、明胶液化、pH值为4.5条件下生长、需氧、石蕊牛奶实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测试、产气测试。结果发现7菌株属乳酸杆菌属,分别为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食品乳杆菌(消化乳杆菌)、弯曲乳杆菌、米酒乳杆菌、坏发酵乳杆菌。1菌株是假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坏发酵乳杆菌都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腌菜 乳酸菌 乳菌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