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谢莉》:“进步”话语的解构和“通天塔”意象的建构
1
作者 殷企平 陈艳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6,共9页
对《谢莉》的批评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从艺术角度;二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然而,如果我们从对“进步”话语的解构这一角度切入,就会发现《谢莉》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小说。小说中“巴比伦通天塔”及其相关意象强烈地暗示了夏洛蒂·勃... 对《谢莉》的批评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从艺术角度;二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然而,如果我们从对“进步”话语的解构这一角度切入,就会发现《谢莉》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小说。小说中“巴比伦通天塔”及其相关意象强烈地暗示了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时代,是一个“进步”话语甚嚣尘上的时代。勃朗特把我们推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语言世界,无非是要我们和她一起去分辨良莠,区别真伪。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把叙述者的声音从那些嘈杂混乱的声音中剥离出来。许多对勃朗特的批评,其实都是把叙述者的声音跟叙述者戏仿的“进步”话语相混淆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莉》 建构模式 “进步”话语 “通天塔”意象 意识形态 夏洛蒂·勃朗特
下载PDF
“不真实的现实”:《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大众传媒的虚幻“进步”话语
2
作者 曹蓉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78-283,共6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于"真实性"的探讨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小说创作于美国进步主义时期,也是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进步主义大背景下,小说展示了大众传媒如何通过传播"成功"话语与都市生活方式发挥"...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于"真实性"的探讨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小说创作于美国进步主义时期,也是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进步主义大背景下,小说展示了大众传媒如何通过传播"成功"话语与都市生活方式发挥"教育"大众的功能。正是媒体传播的扭曲的"进步"话语激发了少年盖茨比的想象力,使他拒绝承认所处现实的真实性。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质疑了大众传媒的真实性,也批判了媒体对美国大众虚幻的身份形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大众媒体 “进步”话语
下载PDF
《黑暗的心》中的身体异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靖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82-85,共4页
身处后殖民运动的语境之中,不少学者从非洲土著的身体异化入手,将《黑暗的心》的殖民情结挖掘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这其实是一种情理之中的误读。由于对小说细节的忽略,学界习惯于抽象地给康拉德加上殖民主义者的名号。本文旨在廓清,通... 身处后殖民运动的语境之中,不少学者从非洲土著的身体异化入手,将《黑暗的心》的殖民情结挖掘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这其实是一种情理之中的误读。由于对小说细节的忽略,学界习惯于抽象地给康拉德加上殖民主义者的名号。本文旨在廓清,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康拉德不但对土著的身体进行了去人类化描写,还对白人的身体进行了同样的处理。对土著的去人类化描写,几乎都发生在白人征服土著的场景中,可见,康拉德借此表达他对非洲贸易的态度。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可以发现,用"殖民主义"的标签分析身体异化并不妥当,"进步"话语才是导致身体异化的真实动因。《黑暗的心》暗示的文化命题,是对"进步"话语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的心》 误读 身体异化 “进步”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