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争议会降低员工辞职率吗?——基于“退出—呼吁”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兆阳 《社会发展研究》 2015年第2期120-141,244,共23页
本文从"退出—呼吁"理论模型出发,利用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企业调查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劳动争议对员工辞职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呼吁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劳动争议与辞职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在员工呼吁... 本文从"退出—呼吁"理论模型出发,利用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企业调查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劳动争议对员工辞职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呼吁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劳动争议与辞职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在员工呼吁的过程中可以改善现状,提高员工忠诚程度和满意度,减少辞职行为;同时,工会和集体谈判等温和呼吁方式还能够减少劳动争议仲裁人数。因此,为减少劳动争议、罢工,降低辞职率,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集体呼吁的作用,强化工会代表、集体谈判、集体合同,推进企业民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 辞职率 工会 “退出—呼吁”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改革的政治动力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永年 黄彦杰 王海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7,159,共13页
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福利系统从一个国家全能体系逐渐向市场力量主导体系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的福利水平显示出极大差异,许多下层社会群体的福利水平下降。虽然本届政府在许多方面都作出了改革努力,但不同领域的改革成就迥... 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福利系统从一个国家全能体系逐渐向市场力量主导体系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的福利水平显示出极大差异,许多下层社会群体的福利水平下降。虽然本届政府在许多方面都作出了改革努力,但不同领域的改革成就迥然各异。运用Hirschman的"退出—呼吁"模型,考察社会群体对于政治体系的影响能力,可以解释不同社会领域改革的动力。呼吁(影响政治和舆论体系的能力)和退出(福利特权的存在)机会的社会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动力机制。在深层次上,政治强势群体在许多方面的福利特权决定了社会福利改革的结果。因此,作为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政策性结论,要做到福利均等意义上的包容性增长,必须做到福利特权化向福利公民权化的转轨。这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长远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改革 政策动力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退出—呼吁”模型
原文传递
暴力冲突与长期政治发展:中国与欧洲的比较
3
作者 马克·丁切科 王裕华(译) 杨端程(校)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20年第2期261-285,328-329,共27页
暴力冲突影响长期政治发展的传统逻辑具有普适性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比较了欧洲和中国。尽管对中国与欧洲的历史而言,战争非常普遍,但只有欧洲出现了代议制政府。本文指出,战争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取决于特定的政治地理环境。在欧洲,... 暴力冲突影响长期政治发展的传统逻辑具有普适性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比较了欧洲和中国。尽管对中国与欧洲的历史而言,战争非常普遍,但只有欧洲出现了代议制政府。本文指出,战争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取决于特定的政治地理环境。在欧洲,由于政治上高度的碎片化,所以冲突是外部化的(比如国家之间),并且军事攻击时常是多向度的。在这种情况下,精英有很强的退出能力。因此当君主开始新一轮的征税时,精英就可以与之讨价还价来争取政治代表权。相反,中国由于高度中央集权的性质,冲突时常发生在内部,加之外部的军事攻击时常是单向度的,并且精英退出的能力很低。皇帝无须在政治控制上做出妥协就能征收更多的税赋。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冲突强化了威权主义。此外,本文还简要地分析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地理环境、历史冲突与政治发展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地理 代议制政府 威权 国家形成 历史分析 “退出—呼吁—忠诚”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