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慕与超越——夷齐在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群体中的重构与回响
1
作者 孙国柱 《普陀学刊》 2021年第1期213-242,共30页
本文以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群体的精神坐标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中国文化史上,夷齐为遗民之鼻祖,开隐逸之滥觞,为"逃禅"现象在后世的发生提供了文化机缘。从对于采薇子、陈佐才、南潜月涵(董说)、徐枋等人的研究中可... 本文以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群体的精神坐标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中国文化史上,夷齐为遗民之鼻祖,开隐逸之滥觞,为"逃禅"现象在后世的发生提供了文化机缘。从对于采薇子、陈佐才、南潜月涵(董说)、徐枋等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夷齐作为遗民"逃禅"群体的精神坐标,不仅能够为遗民"逃禅"行为提供合法性说明,而且能够为遗民"逃禅"群体树立一种高远的人格范式。"逃禅"现象中体现的天道精神,可以从夷齐那儿找到历史的渊源。虽然夷齐精神在明清之际的论述中出现了若干变形,但是从反面印证了夷齐精神所具有的不朽意义,是中国历代士人独立精神之所以绵延不绝的价值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齐 明清之际 “逃禅” 天道
下载PDF
觉浪道盛禅学思想新探——以“天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国柱 《佛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40-254,共15页
晚明以降,国运日衰,"世界坏极,人心坏极",引起了时人深深的忧虑。至于明清易代,在一般性的叙述中,"天崩地解"、"宇宙剥落"等词语更是常见的表达。但是,在这一时代洪流中,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激昂的声音,这... 晚明以降,国运日衰,"世界坏极,人心坏极",引起了时人深深的忧虑。至于明清易代,在一般性的叙述中,"天崩地解"、"宇宙剥落"等词语更是常见的表达。但是,在这一时代洪流中,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激昂的声音,这就是以觉浪道盛为代表的"反乾坤为再造"的自觉主张。通过研究可知,觉浪道盛对天地这一维度有着自觉而充分的关注,并进行了积极调整,不仅有着"为天下造新命"的现实关怀,还秉持"佛圣英雄"的人格理想,以"盘今"自任,在实践路径上自觉指向"天下人共成之天下"的精神维度,体现了强烈的共生精神。可见,在时代变迁中,佛教不再是一个消极的社会存在或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到时代洪流,甚至成为文化整合中最为积极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浪道盛 天地 “逃禅” 为天下造新命
下载PDF
八大山人论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8,共9页
八大山人以明末之贵胄而入清之后身居市廛、遁入空门。还俗后,其精神之裂变,使其心灵更趋近宁静和岑寂,其作品遂入旷古未有的博大之境。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西方之米开朗基罗相匹。
关键词 逃禅 冷逸 掣颠 无心 坐忘 徐渭
原文传递
居士佛教与居士词论略 被引量:2
4
作者 东方乔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40,共10页
以居士佛教为主体的大乘佛教对词学颇有影响,词人、词籍等多以居士命名,居士佛教的概念词汇被移植进入唐宋词的创作之中,扩充了词学的境界与容量。居士佛教中维摩诘信仰的流行影响到艳词的产生。居士佛教给词学注入忧患意识、苦空观念,... 以居士佛教为主体的大乘佛教对词学颇有影响,词人、词籍等多以居士命名,居士佛教的概念词汇被移植进入唐宋词的创作之中,扩充了词学的境界与容量。居士佛教中维摩诘信仰的流行影响到艳词的产生。居士佛教给词学注入忧患意识、苦空观念,促进逃禅遁空词的滋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士佛教 大乘佛教 古代文学研究 中国 忧患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