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离与重构:电影中“逃离言词”现象的意义生成
1
作者 肖艳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2,130,共7页
在以视听为特质的电影媒介中,言词作为听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情节叙事与主题阐释的双重作用。但随着电影浅薄地滥用言词行为的泛化,电影反而陷入言词无用的危机,从而导致了电影中“逃离言词”现象不断出现。电影的“逃离言词”现... 在以视听为特质的电影媒介中,言词作为听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情节叙事与主题阐释的双重作用。但随着电影浅薄地滥用言词行为的泛化,电影反而陷入言词无用的危机,从而导致了电影中“逃离言词”现象不断出现。电影的“逃离言词”现象指的是弱化电影听觉系统,消解台词对白、独白等叙事交流形式,即使出现话语声符,也不再对应具体的、有意义的表达。这种电影与话语关系的破裂,抽离了观影经验中的实在意义,弥漫极度无聊的情绪,继而让观众对电影产生倦怠感。但在电影不同艺术风格理念的驱动下,“逃离言词”式的电影在提升审美哲思、强调环境自主叙事等方面重构了电影意义的生成,深化了电影意义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言词” 意义抽离 意义重构
下载PDF
“逃离文化”视角下校园欺凌治理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蔡连玉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8,共5页
与传统的"反学校文化"理论不同,"逃离文化"视角启发我们以包容关怀的心态,去审视校园欺凌者群体产生的机理。"逃离文化"中的学生,因跟不上学校教育的运作,被过早地抛出教育生产流水线,不能从学校教育中... 与传统的"反学校文化"理论不同,"逃离文化"视角启发我们以包容关怀的心态,去审视校园欺凌者群体产生的机理。"逃离文化"中的学生,因跟不上学校教育的运作,被过早地抛出教育生产流水线,不能从学校教育中得到应有的愉悦,往往会逃进自我构建的天堂。这样,当其自我中心式生存时,往往易于深陷"逃离文化",形成欺凌个性。治理校园欺凌的长效机制在于构建包容性教育,即淡化教育竞争,落实教育目标的包容性;破除公平假象,尊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遵循教育节律,追求教育受益的终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文化” 校园欺凌 包容性 欺凌治理
下载PDF
汉语文学的“逃离”与自觉——兼论新世纪文学的“晚郁风格”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14,共18页
今天中国的文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似乎所有的事都不重要,重要的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好作品?关于好作品或伟大作品的焦虑,几乎又变成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理由。仿佛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文学的存在都成了问题。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逃离 汉语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风格 自觉 中国文学 作品
下载PDF
仇恨与逃离:都市文学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以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6,F003,共9页
关键词 都市文学 老舍 《骆驼祥子》 沈从文 《怯步集》 小说 仇恨思想 “逃离”心态
下载PDF
“生活在别处”——论70后小说的“逃离”母题 被引量:4
5
作者 邓芳宁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7,共7页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艾丽丝·门罗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舍伍德·安德森。兰波一句“生活在别处”a激动了多少不安分的心灵: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的运动中,这句诗被作...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艾丽丝·门罗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舍伍德·安德森。兰波一句“生活在别处”a激动了多少不安分的心灵: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的运动中,这句诗被作为标语刷在墙上;米兰·昆德拉把它作为一部小说的题目;美国“迷惘的一代”年轻作家们为积累素材,一度长时间旅居巴黎,过着“别处的生活”,以求写出堪与欧洲文学经典相媲美的作品;凯鲁亚克等“垮掉的一代”作家耽溺于“在路上”的生活、写作状态,未始没有这句充满魔力的诗的影响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 生活 小说 “迷惘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母题 “五月风暴” 1968年
下载PDF
逃往何处——艾丽丝·门罗的《逃离》中的“逃离”主题探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0-121,共2页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讲述了多个女性不同层次的逃离的故事。通过分析多个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以及她们犹豫、无奈和迷惑的状态,进而深入挖掘小说的"逃离"主题,阐释女性始终要逃离的是...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讲述了多个女性不同层次的逃离的故事。通过分析多个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以及她们犹豫、无奈和迷惑的状态,进而深入挖掘小说的"逃离"主题,阐释女性始终要逃离的是家庭、是两性、是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逃离 “逃离”主题
下载PDF
逃离:“苦难”与“人性”的双重变奏——张存学小说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大伟 《兰州学刊》 2005年第2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张存学 小说评论 甘肃文学 当代 中国 文学批评 “人性” “苦难” “逃离”意识
下载PDF
论当代女性小说中的“逃离”女性书写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冬梅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文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女性 女性主体性书写 解构
下载PDF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逃离”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正春 《生活教育》 2018年第4期41-42,共2页
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能够适时适当、恰到好处而又充满机智地"逃离"课堂。基于教学实践,具体来说,要做到简单处可"逃离";关键处需"逃离";精微处须"逃离"三个角度。
关键词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逃离
下载PDF
在现实中挣扎的理想——艾丽丝·门罗《逃离》对女性生存方式的探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鸣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2-53,共2页
《逃离》是著名女作家艾莉丝·门罗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其同名小说集《逃离》之内的一个短篇小说。在这一作品之内,艾莉丝门罗塑造了卡拉这一人物形象,以其逃离—回归为线索,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揭示了现代女性在当前这一社会之... 《逃离》是著名女作家艾莉丝·门罗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其同名小说集《逃离》之内的一个短篇小说。在这一作品之内,艾莉丝门罗塑造了卡拉这一人物形象,以其逃离—回归为线索,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揭示了现代女性在当前这一社会之内的生存状态,通过对"逃离"这一行为的诠释,探寻了以卡拉为代表的女性的生存意义,她们通过逃离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逃离之后所得到的精神的净化,通过回归的动作代表她们对理想的坚持与精神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 生存方式 现实的挣扎
下载PDF
艾丽丝·门罗的“逃离”哲学思考
11
作者 黄欢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4-96,共3页
《逃离》作为艾丽丝·门罗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借助卡拉的命运劫数、情感历程以及痛苦经历,以神来之笔,一步步将女主人公数次逃离的故事展现到我们眼前。尽管"逃离"作为人们躲避命运捉弄的一种生存本能,但即便能够暂时挣... 《逃离》作为艾丽丝·门罗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借助卡拉的命运劫数、情感历程以及痛苦经历,以神来之笔,一步步将女主人公数次逃离的故事展现到我们眼前。尽管"逃离"作为人们躲避命运捉弄的一种生存本能,但即便能够暂时挣脱命运的现时"囚笼",无论下一次你遇见的是谁,也不过是由一个"囚笼"逃向另一个"囚笼",囚禁方式改变了而已,从而让我们捕捉到这样的哲学思想:与其"逃离"躲避,不如"归来"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逃离 哲学思考
下载PDF
国际资本“逃离”新兴市场?
12
作者 何春梅 《英才》 2010年第7期86-87,89,共3页
资金在流美国,真的是因为新兴市场优势不在,还是美国为了走出经济困局而设下的一个局?
关键词 市场优势 “逃离 国际资本 美国 资金 经济
下载PDF
让物体“逃离”维度的束缚
13
作者 朱晓飞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13年第9期12-13,共2页
本应该是平面的图片忽然之间变成了立体的雕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呢?这一组由日本艺术家Yuki Matsueda(松枝悠希)所创作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从2D平面图中跳脱出3D符号,颠覆了平面艺术的极限,创造出崭新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 “逃离 维度 物体 平面艺术 艺术风貌 平面图 艺术家 立体
下载PDF
“逃离”新三板:羊群效应还是理性抉择?
14
作者 刘辉 《董事会》 2016年第10期77-78,共2页
维持较高的投资门槛可以降低新三板市场的投机氛围,倡导价值投资的理念。这种观点看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是对证券市场功能和运作机理的一种错误解读。降低投资者门槛是做大做强新三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三板市场 理性抉择 羊群效应 “逃离 证券市场功能 价值投资 运作机理 合理性
下载PDF
小说《暗笑》中黑色幽默中的“逃离”主题
15
作者 张乐洲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3年第11期126-126,共1页
舍伍德·安德森(1876年——1941年),美国小说家,其擅长于以“小城镇’为作品的背景,通过具有黑色幽默艺术特点的文学语言对小市民形象进行描绘。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品有《俄亥俄州瓦温斯堡镇》、《穷白人》、《黑色的... 舍伍德·安德森(1876年——1941年),美国小说家,其擅长于以“小城镇’为作品的背景,通过具有黑色幽默艺术特点的文学语言对小市民形象进行描绘。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品有《俄亥俄州瓦温斯堡镇》、《穷白人》、《黑色的笑》和《讲故事人的故事》等、.《暗笑》是舍伍德·安德森小说代表作品之一,描述了主人公布鲁斯·达德利和弗雷德·格雷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舍伍德·安德森小说《暗笑》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学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舍伍德·安德森特有的黑色幽默和其在作品中所欲表达关于人生“逃离”的主题,展示其在文学创作发展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 “逃离 小说家 代表作品 文学语言 安德森 舍伍德 市民形象
下载PDF
“逃离”房地产
16
作者 唐婷 《新经济》 2014年第9期44-45,共2页
当杭州站在舆论的风暴口时,“楼市崩盘论”己在全国传得沸沸扬扬。
关键词 “逃离 房地产 楼市
下载PDF
消极的反抗——论卡夫卡小说中的“逃离”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骞 《天中学刊》 2017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卡夫卡以其作品的独特风格、多义性内涵和对现代性的关注,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作品描绘了现代性的牢笼,同时又展现了敏感先知的消极反抗:既然无法在大地上继续生存,那么只能逃离。但"逃离"之后的彼岸却... 卡夫卡以其作品的独特风格、多义性内涵和对现代性的关注,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作品描绘了现代性的牢笼,同时又展现了敏感先知的消极反抗:既然无法在大地上继续生存,那么只能逃离。但"逃离"之后的彼岸却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幻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现代性 “逃离 悖论
下载PDF
评《逃离巫师》 被引量:2
18
作者 阮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5-80,共6页
1956年,著名英国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发表了《逃离巫师》(The Flight from the Enchanter)。英国文坛当时对这部小说的反应褒贬不一,贬多于褒。有些贬词简直近乎谩骂。《逃离巫师》的确不完美,但如许多小说... 1956年,著名英国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发表了《逃离巫师》(The Flight from the Enchanter)。英国文坛当时对这部小说的反应褒贬不一,贬多于褒。有些贬词简直近乎谩骂。《逃离巫师》的确不完美,但如许多小说家的创作实践所表明的那样,它里面的重要人物将在默多克以后创造的许多人物身上“转世”;许多重要场景经改头换面,也将在她以后发表的小说中复出。因此,对《逃离巫师》作一“原型”分析,对于全面把握作为哲学小说家的默多克,将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特 默多克 “逃离 存在主义 知识分子 哲学小说 施虐 人的本质 人性的弱点 后现代
下载PDF
门罗小说“逃离”主题的哲学思考——以《逃离》《机缘》三部曲为主要对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慧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门罗小说的"逃离"主题不是概念性的,有和我们自身相通的深奥。它与加缪的"荒谬"有交集,但主要源自门罗自己的生活而非哲思;这一主题所凝聚的现代人的痛苦具有古希腊文学的深刻背景,且唯能从后者中获得慰藉;对"... 门罗小说的"逃离"主题不是概念性的,有和我们自身相通的深奥。它与加缪的"荒谬"有交集,但主要源自门罗自己的生活而非哲思;这一主题所凝聚的现代人的痛苦具有古希腊文学的深刻背景,且唯能从后者中获得慰藉;对"逃离"的高度关注是作家对"逃离"人施以悲悯的方式。门罗小说内部的"作品存在"借助加缪、柏拉图等人的哲学作品得以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 “逃离”主题 哲学思考
下载PDF
西娅·夏罗克电影的“逃离”母题论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13-115,共3页
英国女导演西娅·夏罗克拥有较为丰富的创作视野,她的四部电影《遇见你之前》《呼叫助产士:2013圣诞特别篇》《亨利五世》以及《独一无二的伊万》看似风格与类型截然不同,甚至主人公还不一定是人类,但实际上它们基本都可以被统摄到... 英国女导演西娅·夏罗克拥有较为丰富的创作视野,她的四部电影《遇见你之前》《呼叫助产士:2013圣诞特别篇》《亨利五世》以及《独一无二的伊万》看似风格与类型截然不同,甚至主人公还不一定是人类,但实际上它们基本都可以被统摄到“逃离”母题之下进行观照。在夏罗克电影中,人物总有着脱离现状,生活在别处的主动意识,或是被迫撤离,处于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中。“逃离”是我们把握西娅·夏罗克电影的一个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导演 西娅·夏罗克 “逃离”母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