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法”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美灵 张思超 张义敏 《河南中医》 2020年第5期674-676,共3页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法” 外感热病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宣化湿热 辛凉甘润
下载PDF
从“透邪外出”法对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赵晓静 田满荣 王美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1,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从“透邪外出”法对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1月—2021年7月于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15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层抽样随机分为... 目的 研究分析从“透邪外出”法对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1月—2021年7月于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15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层抽样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营养心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透邪清心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和心肌酶谱。结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悸、发热、胸闷、咽痛等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K、nTnl及CK-MB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透邪外出”法治疗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心肌酶含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邪外出” 邪毒侵心型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功能
下载PDF
透视分离法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兼评《李氏音鉴音系研究》的方法论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方环海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研究方法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亟待创新的部分,杨亦鸣在对《李氏音鉴》音系的研究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获了“透视分离法”, 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研究方法,对此可从近代音研究的基本方法、透视分离法... 研究方法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亟待创新的部分,杨亦鸣在对《李氏音鉴》音系的研究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获了“透视分离法”, 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研究方法,对此可从近代音研究的基本方法、透视分离法的研究实践、透视分离法的影响三个方面对透视分离法在汉语音韵学上的方法论价值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研究 近代汉语 音系 汉语音韵学 尝试 李氏
下载PDF
杨兆刚教授应用“透刺法”临证举隅
4
作者 吕美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2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现介绍杨兆刚教授应用的 5种“透刺法” :横刺沿皮透、斜刺平透、直刺深透、定向深透、弯刺透穴。“透刺法”灵活多样 。
关键词 杨兆刚 “透法” 针灸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金芝勋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面瘫患者7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44例 ,采用透刺经筋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30例 ,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透刺经筋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经筋法... [目的]探讨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面瘫患者7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44例 ,采用透刺经筋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30例 ,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透刺经筋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刺经筋法” 面瘫 中医 “口眼歪斜” 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下载PDF
用极大似然法研究部分熔透十字接头疲劳性能
6
作者 王化坤 袁兆富 侯和涛 《焊接》 1998年第6期17-19,共3页
利用极大似然法测试疲劳寿命曲线,研究未熔透尺寸对十字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方法,可确定疲劳裂纹的开裂位置(焊根或焊趾)。经疲劳试验表明,极大似然法实用性及曲线拟合合理性较好,而且十字焊接接头存在一个临界未熔透尺寸,... 利用极大似然法测试疲劳寿命曲线,研究未熔透尺寸对十字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方法,可确定疲劳裂纹的开裂位置(焊根或焊趾)。经疲劳试验表明,极大似然法实用性及曲线拟合合理性较好,而且十字焊接接头存在一个临界未熔透尺寸,低于临界值,承受轴向载荷作用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不会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似然 未熔尺寸 十字焊接接头 疲劳强度
下载PDF
透刺吞咽针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宝予 谢里 夏雪莉 《四川中医》 2022年第9期202-205,共4页
目的:分析“透刺吞咽针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目的:分析“透刺吞咽针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实施“透刺吞咽针法”治疗,对比两组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等的具体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结果均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恢复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洼田饮水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最大波幅值明显升高而吞咽时间明显减少,观察组最大波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吞咽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透刺吞咽针法”可进一步提高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效率,改善其吞咽功能,增强相关吞咽肌群的恢复能力,且安全有保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刺吞咽针法” 普通针刺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基于“疮疡理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2
8
作者 谭宏韬 李广照 +2 位作者 刘凌伶 钟韵畅 钟启腾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469-474,共6页
【目的】结合舌象与临床特点探讨基于“疮疡理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总结惠州地区5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舌象与临床特点,分析新冠肺炎与疮疡的相似性,提出基于“疮疡理论”辨治新冠肺炎的治则。【结果... 【目的】结合舌象与临床特点探讨基于“疮疡理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总结惠州地区5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舌象与临床特点,分析新冠肺炎与疮疡的相似性,提出基于“疮疡理论”辨治新冠肺炎的治则。【结果】惠州地区58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舌象以红或红暗舌[53.45%(31/58)]、腻苔[86.21%(50/58)]为主,多数伴有齿痕舌[55.17%(32/58)]、裂纹舌[43.10%(25/58)]、胖大舌[24.14%(14/58)];首发症状以发热[62.07%(36/58)]多见,入院后常见症状有咳嗽[55.17%(32/58)]、口干口苦[55.17%(32/58)]、便溏[55.17%(32/58)]等;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有渗出灶者占94.83%(55/58)。【结论】根据舌象与临床特点,可知新冠肺炎的病因以“湿”为主,且多有“湿毒化热”之象,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冠肺炎与疮疡在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传变规律方面存在互通之处,提示基于“疮疡理论”,以“透、清、补”三法分期辨治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疮疡理论 舌象 临床特点 分期辨治 “透、清、补”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