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售后警示义务——严格责任抑或过失责任?——试论美国《第三次侵权法重述:产品责任法》第10条的归责原则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承堂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3期74-78,共5页
1997年5月,争议长达四年之久的《第三次侵权法重述:产品责任法》终于出台了,但孕育于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第402条A款规定的严格责任的框架之下的售后警示义务,其归责原则仍是严格责任,还是过失责任,则不无疑问。本文从售后警示义务出台的... 1997年5月,争议长达四年之久的《第三次侵权法重述:产品责任法》终于出台了,但孕育于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第402条A款规定的严格责任的框架之下的售后警示义务,其归责原则仍是严格责任,还是过失责任,则不无疑问。本文从售后警示义务出台的背景出发,并运用汉德公式将其层层剖析,得出其是以过失责任构筑其归责原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第三次侵权述:产品责任 第10 归责原则 严格责任 过失责任 售后警示义务
下载PDF
也论法条竞合犯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中华 《法学论坛》 2000年第5期83-93,共11页
关键词 竞合犯 适用原则 优于
下载PDF
对法条竞合的一个反思性考察——以保险诈骗罪为例
3
作者 贺洪波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以保险诈骗罪为例,通过对法条竞合中"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批判性分析,指出法条竞合是对犯罪客体的误读,并认为犯罪客体在认定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竞合 优于 保险诈骗罪 犯罪客体
下载PDF
试论刑法中的法条竞合
4
作者 杜志娅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5-18,共4页
法条竞合是关于法条适用的一个重要的刑法理论问题。在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的条文中,存在着众多的法条竞合。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掌握法条之间的横向联系,正确地选择适用法条,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竞合 特殊 普通 规竞合 犯罪行为 社会行为 规定 犯罪对象 优于
下载PDF
评法条竞合重法优于轻法原则 被引量:9
5
作者 龚培华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7-83,共7页
本文作者认为,重法轻法关系是有其特定含义和适有范围的;法条竞合的法律本质决定了在法条竞合中不存在重法与轻法的竞合;在法条竞合特别法普通法关系上再赋予重法轻法关系是不科学的;有关司法解释中法条从重选择的解释,不能认为是法条... 本文作者认为,重法轻法关系是有其特定含义和适有范围的;法条竞合的法律本质决定了在法条竞合中不存在重法与轻法的竞合;在法条竞合特别法普通法关系上再赋予重法轻法关系是不科学的;有关司法解释中法条从重选择的解释,不能认为是法条竞合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依据。作者指出,对于我国现行法条竞合理论中重法优于轻法原则,必须予以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合 普通 特别 定刑 罪刑相适应原则 我国刑 适用原则 犯罪构成要件 解释
原文传递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刑事司法问题检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凯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3期63-68,共6页
新刑法第398条未予以完善之前,该条所规定之犯罪的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应确定为泄露国家秘密犯罪。该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特殊主体,其既未遂形态仅存在于直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之中;其法条竞合犯只能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与“... 新刑法第398条未予以完善之前,该条所规定之犯罪的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应确定为泄露国家秘密犯罪。该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特殊主体,其既未遂形态仅存在于直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之中;其法条竞合犯只能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与“重法优于轻法”原则,分别适用特别法法条与重法法条定罪处罚;其牵连犯形态应当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定罪处刑。要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种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科学适用法定刑,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故意犯罪重于过失犯罪原则与从严治吏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秘密 泄露 问题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检讨 刑事 罪刑原则 实践 特殊主体 直接故意 未遂形态 竞合 定罪处罚 处断原则 犯罪原则 故意犯罪 特别 新刑 自然人 普通 适用 牵连犯 定刑 罪名
下载PDF
对适用惩治伪劣商品犯罪《决定》第八条第二款的探讨
7
作者 曾芳文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4年第6期52-54,共3页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生产、销售本决定第二条至第七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
关键词 伪劣商品 竞合 定刑 优于 规定 八届全国人大 想象竞合 从一处断 犯罪行为
下载PDF
刑事案件中法条竞合适用原则的重构
8
作者 匡乃安 何正华 《法治论坛》 2010年第3期381-385,共5页
关键词 竞合 刑事案件 处罚原则 优于 规定 犯罪构成要件 罪刑相适应原则 危害行为 定刑
原文传递
法条竞合:成因、本质与处断原则 被引量:1
9
作者 庄劲 《刑法论丛》 CSSCI 2008年第1期370-383,共14页
目次一、问题:竞合本质的误读(一)通说的困局(二)二元说的困局(三)四元说的困局(四)困局的根源二、成因与本质:从逻辑关系到评价关系(一)法条竞合的形成(二)法条竞合的本质三、处断:全面评价法条的甄选(一)全面评价的基准(二)具体法条... 目次一、问题:竞合本质的误读(一)通说的困局(二)二元说的困局(三)四元说的困局(四)困局的根源二、成因与本质:从逻辑关系到评价关系(一)法条竞合的形成(二)法条竞合的本质三、处断:全面评价法条的甄选(一)全面评价的基准(二)具体法条的适用当前的理论认为,法条竞合的本质是刑法条文间逻辑关系的竞合,是"因法条的错综规定,出现数个法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在内容上具有从属或交叉关系的情形"。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合 交叉关系 逻辑关系 票据诈骗罪 行为犯罪 破坏军婚罪 招摇撞骗罪 优于
原文传递
法条竞合:存在根据、类型及处理原则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兵兵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正>法条竞合问题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自从德国学者宾丁提出法条之间的竞合现象之后,许多学者前赴后继投入到对法条竞合问题的研究中去,使得这一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了繁荣之景。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却是触目惊心的... <正>法条竞合问题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自从德国学者宾丁提出法条之间的竞合现象之后,许多学者前赴后继投入到对法条竞合问题的研究中去,使得这一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了繁荣之景。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却是触目惊心的混乱。'在我国刑法学中,犯罪竞合论的很多问题并未得到充分展开,现有的研究也充斥着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合 优于 想象竞合 宾丁 故意杀人罪 胁迫罪 规定 定刑 公私财产
原文传递
判非法经营罪还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11
作者 刘艳 《中国农资》 2011年第8X期16-16,共1页
案情2008年4月起,张某在没有取得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非法出版光碟。2009年12月26日,接群众举报,公安机关同文化市场执法机关现场查获光碟12000张,经鉴定,其中10000张属非法音像制品。检察机关以被告人张某犯非法经营罪情... 案情2008年4月起,张某在没有取得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非法出版光碟。2009年12月26日,接群众举报,公安机关同文化市场执法机关现场查获光碟12000张,经鉴定,其中10000张属非法音像制品。检察机关以被告人张某犯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提起公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罪 情节严 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 情节特别严 经营许可证 公诉机关 竞合 定罪处罚 优于
下载PDF
法条竞合犯的类型及其法律适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黄京平 陈毅坚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7年第4期20-24,共5页
法条竞合是一种条文形态,而法条竞合犯是在法条竞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犯罪形态。法条竞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法条竞合犯则必须依附于法条竞合而存在。法条竞合犯的类型与法条竞合的种类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独立竞合犯适用特别法优... 法条竞合是一种条文形态,而法条竞合犯是在法条竞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犯罪形态。法条竞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法条竞合犯则必须依附于法条竞合而存在。法条竞合犯的类型与法条竞合的种类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独立竞合犯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于交互竞合犯适用重法优于轻法原则,对于基于交叉关系的偏一竞合犯适用全部法优于部分法原则。对于基于补充关系的偏一竞合犯适用基本法优于补充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合 竞合犯 特别优于普通 优于 全部优于部分 基本优于补充
原文传递
法条竞合的学术演进——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被引量:66
13
作者 陈兴良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9,共10页
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学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理论问题,对于正确地解释立法以及正确地适用法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条竞合从概念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逐渐的学术演变进程,这也是我国刑法学术成长的过程。法条竞合理论讨论中涉及的重法... 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学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理论问题,对于正确地解释立法以及正确地适用法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条竞合从概念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逐渐的学术演变进程,这也是我国刑法学术成长的过程。法条竞合理论讨论中涉及的重法优于轻法等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无不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关。可以说,法条竞合的学术史恰是我国刑法理论发展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合 罪数论 竞合论 优于
原文传递
试析我国刑法中的法条竞合
14
作者 陈兴良 《学员之家(法律版)》 1986年第3期30-31,29,共3页
(一)在刑法理论上,法条竞合是指同一犯罪行为,因法条的错综规定,出现数个法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在其内容上的重合或者交叉。法条竞合理论所要解决的是在一个行为符合数个法条的情况下,适用哪个法条的问题。
关键词 竞合 优于 犯罪行为 想象竟合犯 罪刑相适应 规定 交叉关系 犯罪分子 行为规定 招摇撞骗罪
原文传递
论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的关系——与张明楷教授商榷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溅泉 杜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严重的盗伐林木案件适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以盗窃罪论处的观点值得商榷。从客体属性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从刑罚量的需求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不必... 严重的盗伐林木案件适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以盗窃罪论处的观点值得商榷。从客体属性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从刑罚量的需求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不必要也不应当适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一些所谓的"不合理局面"其实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罪 盗伐林木罪 “重法条优于轻法条原则”
下载PDF
论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的关系——与张明楷教授商榷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红涛 张忠强 吴涛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期78-78,80,共2页
严重的盗伐林木案件适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以盗窃罪论处的观点值得商榷。从客体属性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从刑罚量的需求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不必要也不应... 严重的盗伐林木案件适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以盗窃罪论处的观点值得商榷。从客体属性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从刑罚量的需求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不必要也不应当适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一些所谓的"不合理局面"其实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罪 盗伐林木罪 “重法条优于轻法条原则”
下载PDF
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的罪数认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赛兰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81-83,共3页
对于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中的罪数无论是表现为受贿罪与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的数罪 ,还是表现为渎职犯罪中的数罪 ,均属于刑法理论上的法条竞合犯 ,是实质上的一罪 ,司法实践处理时 ,应坚持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 。
关键词 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 罪数认定 受贿罪 理论 优于原则
下载PDF
论背信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罪的犯罪构成
18
作者 贾楠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年第9期82-82,共1页
背信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增设的罪名,与之配套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但理论与实务界就该条规定已经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与研究,本文拟就从该罪的犯罪构成角度作出专门探讨。一、本罪的客体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主要... 背信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增设的罪名,与之配套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但理论与实务界就该条规定已经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与研究,本文拟就从该罪的犯罪构成角度作出专门探讨。一、本罪的客体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为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次要客体为上市公司财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信 上市公司利益 主要客体 复杂客体 管理秩序 构成角度 犯罪构成 解释 优于
下载PDF
论行政处罚规则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永清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42,共6页
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是一个对违法行为予以认定、评价和适用法律的复杂过程,既涉及到行为人的主客观因素和从重、从轻处罚事由,更涉到违法行为本身的复杂与多变,涉及到实施处罚的机关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比如,一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法... 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是一个对违法行为予以认定、评价和适用法律的复杂过程,既涉及到行为人的主客观因素和从重、从轻处罚事由,更涉到违法行为本身的复杂与多变,涉及到实施处罚的机关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比如,一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规范,依法应当由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处罚的怎么办?连续几个违法行为又应如何处罚?等等.我们把解决这些由于受处罚行为和行政处罚本身的一些特性引起的问题而形成的一套规则称之为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则,简称行政处罚规则.其中包括:行政处罚竞合规则,连续几个违法行为处罚规则,以及共同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罚 行使行政权力 律规范 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管理领域 优于 问题 竞合 管理秩序 免除处罚
原文传递
无证销售侵权复制品行为的罪名认定
20
作者 袁秀挺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8,共5页
案例刊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第9期【案情】公诉机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被告人:RANDOLPH HOBSON GUTHRIEⅢ(中文名顾然地),男,37岁,美国国籍,住上海市延平路。2004年7月29日被逮捕。被告人:吴东,男,23岁,上海市人。
关键词 经营罪 竞合 公诉机关 延平路 优于 犯罪对象 投机倒把罪 顾然 定罪处罚 定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