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互联网作为“铭刻型媒介”的“同时性”悖论
- 1
-
-
作者
江怡
-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群体传播对网络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ZD31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自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被提出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媒介就与传播的“同时性”的想象绑定在一起。作为一种“铭刻型媒介”,互联网媒介天然具有的历时性、权力化特征,使此种“同时性”想象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对于大众来说,在互联网遗迹之中的赛博巡游,而非与他人的即时沟通,才是他们互联网生存的核心状态。互联网的圈子化趋势是对整体化的数字遗迹进行的区域分割,而不是一个分众对话的乌托邦。在此背景下,网络直播以极端的形式满足了网民对“同时性”的欲求,或许带来了一种媒介逆转的可能。
-
关键词
同时性
“铭刻型媒介”
互联网生存
圈子
媒介逆转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TP39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