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长安画派”到“黄土画派”——论陕西中国画的地域文化特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西洁 刘英 万毅锋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8期174-175,190,共3页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中华版图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更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西周、秦、西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这些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为这块土地埋下了深厚的中华文脉根基...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中华版图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更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西周、秦、西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这些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为这块土地埋下了深厚的中华文脉根基,也留存了数量巨大的文化瑰宝。同时,陕西作为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运动的重要发生地,同样也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的革命历程,继承了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画派” “黄土画派” 中国画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方济众绘画艺术与“长安画派”三议
2
作者 应一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第10期23-24,共2页
回望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年)陕西美术的发展路径,以及当代"画派"现象折射的艺术生态,笔者从三个不同角度为切入点,梳理方济众绘画造型与风格、继承与创新和"长安画派"中坚力量的形成与定位等关联点... 回望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年)陕西美术的发展路径,以及当代"画派"现象折射的艺术生态,笔者从三个不同角度为切入点,梳理方济众绘画造型与风格、继承与创新和"长安画派"中坚力量的形成与定位等关联点,纵向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横向参证现代审美理念,通过美学表述和笔墨表述,解析二者相互链接、彼此作用的艺术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济众 “长安画派” 乡土文人画
下载PDF
论“长安画派”的笔墨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莹 《美术大观》 2012年第5期36-37,共2页
笔墨是生活,是写生加研习传统,而这个传统是中国绘画的灵魂。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长安画派"对笔墨的认识、发展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止过。
关键词 “长安画派” “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 新的生活 新的笔墨
下载PDF
“长安画派”研究及其对西北美术理论建构的影响
4
作者 屈健 刘艳卿 《西部文艺研究》 202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长安画派”对西北美术甚至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研究成果数量和研究内容等因素分析,“长安画派”研究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学术基础,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学术...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长安画派”对西北美术甚至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研究成果数量和研究内容等因素分析,“长安画派”研究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学术基础,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长安画派”研究为西北美术理论建构提供了典型案例,为中国现代美术在新的历史征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探寻出了一条独特的学术研究路径。其对黄土高原绘画题材的发掘和阐释,丰富了西北美术理论的建构内容,扩大了新中国美术的理论体系。其对传统画论与现代笔墨的理解,为西北美术语言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视角,促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画派”研究 西北美术理论 影响
下载PDF
“长安画派”拍卖市场有潜力
5
作者 好运 《理财周刊》 2005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长安画派”崛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定居或寄居在西安一带的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众济、康师尧等为代表,他们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上钟情于黄土高原的山水,从而形成具有浓郁陕西风味的特殊画风。
关键词 拍卖市场 “长安画派” 私人收藏 艺术风格 升值潜力
下载PDF
历见与重构——口述史方法与“长安画派”研究
6
作者 屈健 刘艳卿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3,共6页
"长安画派"是20世纪中叶崛起于西北地区的、极具个性和代表性的中国画流派。将"长安画派"的研究置于口述史视野的关照下,把相关历见者的记忆及其重构"长安画派"的方式谨慎地纳入画派历史的研究中,在抢救... "长安画派"是20世纪中叶崛起于西北地区的、极具个性和代表性的中国画流派。将"长安画派"的研究置于口述史视野的关照下,把相关历见者的记忆及其重构"长安画派"的方式谨慎地纳入画派历史的研究中,在抢救和深入挖掘"活历史"的同时,还原历史真相,从理论和实践上拓展"长安画派"的研究领域,为地域美术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方法 “长安画派” 历见 重构
原文传递
西部美术的历史起点 被引量:3
7
作者 卫戈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西部美术 民族艺术精神 历史起点 形式美 民族生活 文化生态 “长安画派” 文化背景
下载PDF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8
作者 李丹 《艺术探索》 2007年第2期31-31,35,共2页
本文从赵望云在抗战中(1937-1945)的艺术足迹入手,分析其独树一帜的国画笔墨形成于西北的原因。从编辑《抗战画刊》、“西北写生”到定居长安,赵望云的国画风格与抗战时期的艺术活动息息相关。对其笔墨风格的深入探索,必将更好地理解“... 本文从赵望云在抗战中(1937-1945)的艺术足迹入手,分析其独树一帜的国画笔墨形成于西北的原因。从编辑《抗战画刊》、“西北写生”到定居长安,赵望云的国画风格与抗战时期的艺术活动息息相关。对其笔墨风格的深入探索,必将更好地理解“长安画派”的崛起,并对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化运动有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望云 《抗战画刊》 西北写生 “长安画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