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共在论”幸福观探赜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衣永红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8-33,共6页
-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4BSZ037)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8BLW029)
-
文摘
幸福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史中倍受关注而又充满争议的一个话题。哲学史上的众多幸福论之所以没有真正地使人类走向幸福,是因为它们在理论的发端处就为人类埋下不幸的"隐患"。这种隐患总体上可以概括为"非共在"性的思维,具体表现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性的存在,但是,"共在"先于"存在",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人们才能共同走向真正的幸福。事实证明,马克思是以一种"共在论"的视角,构建自己的幸福观,从而实现对传统"非共在"性思维的超越,最终使人类的真正幸福得以可能。
-
关键词
马克思
共在论
幸福观
“非共在”性思维
个人主义
整体主义
-
Keywords
Marx
co-existence
happiness
the thought of "non-coexistence"
individualism
holism
-
分类号
B02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