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为主要案例
1
作者 杨利慧 丁红美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3,153,154,共16页
自非遗概念正式进入中国社会和学界视野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学者们的研究已几乎涵盖所有的非遗领域,体现出以“保护实践”为出发点的特殊性,形成了多学科共同参与的“非遗学术共同体”。整体言之,这些探讨主要涉及五大方面的话题:对非遗... 自非遗概念正式进入中国社会和学界视野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学者们的研究已几乎涵盖所有的非遗领域,体现出以“保护实践”为出发点的特殊性,形成了多学科共同参与的“非遗学术共同体”。整体言之,这些探讨主要涉及五大方面的话题:对非遗保护工程的缘起、意义、机制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厘清和本土化阐释;对非遗保护对象及其传承规律的研讨;对保护主体的深究;对非遗资源转化发展的探索;对非遗语境下学科建设的省思。这些研究不仅为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装备、前行的路径与方法,以及规避风险、减少失误的警示器,也为在全球性框架中理解非遗保护在不同缔约国中的实践与意义,提供了重要而特殊的视角。不过其中也存在深度研究缺乏、研究不均衡以及分类体系相抵牾等问题,亟待未来予以修正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研究 中国遗保护20周年 学术史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
原文传递
“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耿涵 沈诗闻 李辛夷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2023年10月23日至24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联合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以... 2023年10月23日至24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联合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以非遗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为论域,来自国内外非遗保护领域和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崇论,为中国非遗学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学术论坛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会议综述
下载PDF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项兆伦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1期8-9,共2页
我从对工作任务的理解、科学建立名词及概念体系、重视学术规范这三方面,谈点想法。①第一,关于非遗名词审定工作的主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工作,目的是全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体系。前些年制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我从对工作任务的理解、科学建立名词及概念体系、重视学术规范这三方面,谈点想法。①第一,关于非遗名词审定工作的主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工作,目的是全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体系。前些年制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主要是着眼于为各级非遗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向和政策依据。截至目前,真正覆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门类和事项的完整的名词和概念体系尚未建立。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名词审定 政策依据 概念体系 学术规范 开创性 几点思考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 被引量:65
4
作者 高丙中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确立是新近发生的,它把原先分散的对象整合在一个范畴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概念的提出正在被证明是一种推陈出新,并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新领域。顺应“非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确立是新近发生的,它把原先分散的对象整合在一个范畴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概念的提出正在被证明是一种推陈出新,并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新领域。顺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国际社会正式确立下来的新形势,学术界首要的工作是用这个概念去整合原来分散的对象,以共同的对象为基础形成新的知识生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整合性的学术概念 成型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术创新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小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从活态历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研究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种文化考察和遗产保护的方法,同时也为传统人文学术研究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首先是田野工作方法,即把研究工作从文本扩...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从活态历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研究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种文化考察和遗产保护的方法,同时也为传统人文学术研究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首先是田野工作方法,即把研究工作从文本扩展到文化活动空间,进行文化活动过程的研究;其次是在田野工作基础上的体验,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深入探索研究对象的精神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学术创新 田野工作 体验
下载PDF
学术整合与文化自觉——南方丝绸之路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静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3,共8页
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纳入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视野之中,不仅具有学术整合的价值,还有促进各民族文化自觉和构建西南地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南方丝绸之路 物质文化遗产 学术整合 文化自觉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修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2010年11月5日至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西藏大厦举行。本次会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为主题。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人类学 学术会议 综述 2010年
下载PDF
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智英 马知遥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8,共5页
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主要侧重于:学者们的回顾与反思、整理与归纳;新理念、新方法与非遗保护传承相结合;对非遗四种现有保护手段的研究;具体民族、区域、地方、技艺的保护研究。对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进行综述,能让... 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主要侧重于:学者们的回顾与反思、整理与归纳;新理念、新方法与非遗保护传承相结合;对非遗四种现有保护手段的研究;具体民族、区域、地方、技艺的保护研究。对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进行综述,能让我们了解最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学者们的研究动向,知道研究的真空点和侧重点,有针对性地投入2015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学术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走向兼具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双重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范式——以传统技术与工艺类为例
9
作者 孙静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4期1-2,共2页
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注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历史上,传统手工艺曾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生活,但工业生产模式与资本市场已对它造成了巨大冲击。本专题正是为了呼应对传统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趋势,而形成的学术研究专... 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注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历史上,传统手工艺曾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生活,但工业生产模式与资本市场已对它造成了巨大冲击。本专题正是为了呼应对传统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趋势,而形成的学术研究专题。当我们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需要首先厘清保护对象的性质、特点与价值。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分为两大类:(1)传统机制与习俗类;(2)传统技术与工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双重性 学术研究 实践与理论 技术与工艺 保护对象
下载PDF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学术支持——读“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10
作者 吴文科 《艺苑》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保存和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奋斗目标,也是近年来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的全球性共识。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开展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保存和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奋斗目标,也是近年来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的全球性共识。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开展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发布活动,使得包括中国昆曲和古琴艺术在内的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物质遗产 丛书 文化遗产保护 代表作 人类 学术 古琴艺术 文化形态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钱永平 《文化遗产》 2008年第4期154-156,73,共4页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戏曲表演 戏剧表演 傀儡戏 古代戏曲 戏剧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视野
下载PDF
瑶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价值
12
作者 吴正彪 王贞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0-24,共5页
瑶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可以找到其科学的定位,而且在民族学、伦理学、红色文化传统教育、民俗学等各个方面都蕴含... 瑶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可以找到其科学的定位,而且在民族学、伦理学、红色文化传统教育、民俗学等各个方面都蕴含有相应的学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民间文学 物质文化遗产 学术研究价值
下载PDF
寻根传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舞蹈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罗婉红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对传统舞蹈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把握其动态特征,研判其发展趋势,可为当前的保护实践提供思想基础。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昆曲进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对传统舞蹈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把握其动态特征,研判其发展趋势,可为当前的保护实践提供思想基础。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昆曲进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标志性事件,可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进程分为"申遗"前、中、后三个阶段,对传统舞蹈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类分析。在国家文化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的推动下,传统舞蹈的学术成果体现出如下特点:研究定位从边缘走向中心;研究视野从单一学科走向综合学科;研究思路从采集体认走向田野实证;研究范式从国家话语走向乡土语境。未来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应加强对保护过程的关注,加强以舞蹈为核心物的扩展性研究;更需要关注的是作为舞蹈文化主体的人,他们的舞蹈行为以及背后的思维逻辑。增强传统舞蹈主体保护和传承它的文化自觉,才是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永续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 学术 评述
下载PDF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视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1-96,101,共7页
近年来,随着实际保护工作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亦不断深入。本文以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梳理32篇代表性学术论文,从广东"非遗"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等三方面研究进行总结,意在客观把握... 近年来,随着实际保护工作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亦不断深入。本文以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梳理32篇代表性学术论文,从广东"非遗"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等三方面研究进行总结,意在客观把握现阶段广东"非遗"研究的学术视点,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物质文化遗产 学术视点 历史性 地域性 传承性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志永 《民族学刊》 2011年第5期89-90,共2页
2011年7月16日至7月18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共同主办,... 2011年7月16日至7月18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共同主办,韩国亚细亚民族造型学会、日本亚细亚民族造型学会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经验 东亚 少数民族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术独立与学科新创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向云驹 《民间文化论坛》 2012年第3期76-83,共8页
本文话题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它的学术背景和知识体系,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缘起与发生。遗产的保护学方法、国际公约的出台利用了以前很多的知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涉及很多的学科。同时它也把众多... 本文话题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它的学术背景和知识体系,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缘起与发生。遗产的保护学方法、国际公约的出台利用了以前很多的知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涉及很多的学科。同时它也把众多学科优秀的学术传统、学术的成果和知识现成地加以运用,否则凭空架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很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应该具备这样几个框架和结构:最上是遗产学,下面是文化遗产学、自然遗产学,文化遗产学再下是物质文化遗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记忆遗产学等等。遗产学里面有对整个人类、世界、自然、文化的高度的认识。我们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建构,就是要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因为它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这个对象,让人们不要轻易放弃对文化的保护,另外也加深人们对文化多样性最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背景 学术框架 学科创建
下载PDF
对专业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思考——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史青岳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8期170-171,共2页
选题策划在学术行业期刊编辑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当今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是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该杂志的选题策划原... 选题策划在学术行业期刊编辑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当今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是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该杂志的选题策划原则和方法进行探索,期望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学术期刊仍可以保持自身优势得以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题策划 学术期刊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学术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参与侗族非遗保护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超 石霞锋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9-24,共6页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学术组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从当前情况看,学术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绩,例如开展非遗研究、组织非遗学术讨论、出版发表非遗研究成果、为政府非遗工作提供参考咨询等。但学术...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学术组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从当前情况看,学术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绩,例如开展非遗研究、组织非遗学术讨论、出版发表非遗研究成果、为政府非遗工作提供参考咨询等。但学术组织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需要从角色定位、组织完善、与其他保护主体协同联运等方面,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组织 湖南省侗学研究会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非物质:一个新文化视野的生成——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开去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修海 刘红娟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0,共4页
自从全世界兴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潮后,急于与世界接轨的大陆学术界、文化界和政府经济部门,也都连忙地赶上这趟车。尽管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赶的目的意图都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个困惑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什么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从全世界兴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潮后,急于与世界接轨的大陆学术界、文化界和政府经济部门,也都连忙地赶上这趟车。尽管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赶的目的意图都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个困惑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什么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大家都是各执己见,但又无法达成确切的共识。起码在学术界是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理论界定的。①2007年3月20日至23日.在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召开的“双三角论坛”上,②什么叫“非物质”,概念本身就引起与会者千奇百怪的困惑和无休止的激烈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视野 人类 经济部门 理论界定 中山大学 全世界 学术
下载PDF
关于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20
作者 项兆伦 《文化遗产》 CSSCI 2017年第4期41-43,共3页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来自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来自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传承人的传承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非遗在环境变化中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研究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非遗传承和发展水平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 传承人群 传承能力 传承环境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