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语境下地方音乐的传承与推广路径探索
1
作者 史新刚 《艺术家》 2022年第10期79-81,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地方音乐因其独特的地方气息、地方唱腔、地方文化等,受到人们广泛喜爱。此外,地方音乐在带给人们朗朗上口的旋律与节奏的同时,也饱含地方人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地方音乐因其独特的地方气息、地方唱腔、地方文化等,受到人们广泛喜爱。此外,地方音乐在带给人们朗朗上口的旋律与节奏的同时,也饱含地方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不仅展现了当地发展历程,还能让更多人认识到地方音乐的内涵与价值,有助于弘扬优秀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旋律与节奏 路径探索 “非遗”语境 不可替代 内涵与价值 传承与推广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葫芦笙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吴学源先生访谈实录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琼 《民族音乐》 2019年第6期36-40,共5页
葫芦笙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云南民族乐器,出土文物证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30多年前,云南省大多数地区,许多少数民族还保留有葫芦笙的制作技艺以及葫芦笙乐舞文化,受众面达50多个县,传播人数达数百万计。但是,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 葫芦笙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云南民族乐器,出土文物证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30多年前,云南省大多数地区,许多少数民族还保留有葫芦笙的制作技艺以及葫芦笙乐舞文化,受众面达50多个县,传播人数达数百万计。但是,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大变革中,葫芦笙乐舞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于葫芦笙制作技艺以及葫芦笙乐舞的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传承保护等,成为亟须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笙 传承保护 乐舞文化 制作技艺 社会生态环境 吴学源 民族乐器 “非遗”语境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评弹书场的振兴对策研究——无锡老龄书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芳 《江南论坛》 2020年第2期41-42,共2页
曾经遍布于江南大街小巷的苏州评弹,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非遗文化保护的兴起,以评弹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愈发丰硕。发源于苏州,兴旺于无锡——这是业内对评弹发展过程的普遍看法... 曾经遍布于江南大街小巷的苏州评弹,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非遗文化保护的兴起,以评弹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愈发丰硕。发源于苏州,兴旺于无锡——这是业内对评弹发展过程的普遍看法。无锡地处江南,毗邻苏州,作为曾经的“江南第一书码头”,在评弹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语境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弹 现状调查与思考 非遗文化 书场 振兴对策 无锡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设计类专业本土特色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云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第5期44-47,共4页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而“非遗”语境下本土特色课程建设是地方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基本建设的重要工作。文章围绕“非遗”语境下本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非遗”语境下本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及“非遗”语境下本...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而“非遗”语境下本土特色课程建设是地方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基本建设的重要工作。文章围绕“非遗”语境下本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非遗”语境下本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及“非遗”语境下本土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将“非遗”项目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方法及如何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建设本土特色课程,以期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发挥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服务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语境 设计类专业 课程建设 实践 思考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荣思宇 《运动》 2017年第6期147-148,共2页
对传统武术进行"非遗"视域的保护是当前传承和发展传承武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强化了传统武术的身份,重视了整个保护体系,扩大了宣传,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现实困境及传统武术"原生态"... 对传统武术进行"非遗"视域的保护是当前传承和发展传承武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强化了传统武术的身份,重视了整个保护体系,扩大了宣传,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现实困境及传统武术"原生态"的问题。因此,在"非遗"与传统武术的保护工作中,我们要理性地对待二者,关注其本体,让传统武术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让"非遗"焕发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语境 中国传统武术 传承 发展现状
下载PDF
论“非遗”语境下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 被引量:23
6
作者 朴永光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71,共10页
文化是手段,文化的目的是文化自觉,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在过往的历史语境中即如此,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更如此。因此,为了达成目的就必须强化手段,保护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亦然。本文拟讨论四个层面的话题,即关于传统民... 文化是手段,文化的目的是文化自觉,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在过往的历史语境中即如此,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更如此。因此,为了达成目的就必须强化手段,保护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亦然。本文拟讨论四个层面的话题,即关于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其一、保护什么?其二,为何保护?其三,如何保护?以及中国"非遗"保护取得的成绩和认识,以及保护"非遗"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语境 传统民间舞蹈 保护 中国经验
原文传递
非遗语境下南宁平话师公戏传承问题考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丰蕊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第5期75-83,共9页
要做好南宁平话师公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到思想根源上的转变,即对师公戏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而不能一味地将其视为封建迷信活动;其次要实现师公戏"神圣性"和"世俗化"之间的平衡,留住师公戏... 要做好南宁平话师公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到思想根源上的转变,即对师公戏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而不能一味地将其视为封建迷信活动;其次要实现师公戏"神圣性"和"世俗化"之间的平衡,留住师公戏的"本真性";最后要将师公戏传承工作纳入到地方社会整体文化体系建构过程中去。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以官方力量为主导,传承人为主体来加以推进,唯此,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平话师公戏 传承 “非遗”语境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安徽泗州戏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海燕 《音乐大观》 2014年第6期172-173,共2页
安徽泗州戏是皖北音乐的代表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凭借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艺术结构的多元化,泗州戏开始出现衰微的趋势,如何在保持泗州戏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成为戏剧... 安徽泗州戏是皖北音乐的代表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凭借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艺术结构的多元化,泗州戏开始出现衰微的趋势,如何在保持泗州戏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成为戏剧艺术家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来分析一下"非遗"语境下安徽泗州戏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泗州戏 “非遗”语境 保护与传承
原文传递
关于白族吹吹腔保护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云龙县为例
9
作者 孙聪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非遗"语境下,通过对云龙县白族吹吹腔保护的调查,分别从"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角度对其保护方案与保护现状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在白族吹吹腔的保护进程中,从方案制定到执行,乃至细节的把握,都无不体现... 在"非遗"语境下,通过对云龙县白族吹吹腔保护的调查,分别从"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角度对其保护方案与保护现状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在白族吹吹腔的保护进程中,从方案制定到执行,乃至细节的把握,都无不体现本土专家的智慧和责任。而在肯定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中的协调互补性,提倡政府主导性的同时,应加强"局内、局外"群体的参与性,让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担负起"非遗"保护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语境 白族 吹吹腔 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