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比较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之异同 |
屈婵媛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0 |
3
|
|
2
|
论司空图“韵味说”的意蕴和标准 |
和静
|
《保山学院学报》
|
2012 |
0 |
|
3
|
从“韵味”说来看汉语散文英译——以张培基译“故都的秋”为例 |
李梅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8
|
|
4
|
散文翻译的“韵味”说浅析——《风筝》原文与刘士聪译文比较 |
马福新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2 |
0 |
|
5
|
严羽“兴趣说”对司空图“韵味说”的继承与发展 |
刘畅
|
《视界观》
|
2022 |
0 |
|
6
|
论司空图的“韵味”说 |
袁炜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1 |
2
|
|
7
|
刘士聪译本《落花生》的韵味再现 |
丁如伟
董会庆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8
|
司空图的“意境说” |
杜海洋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1 |
0 |
|
9
|
英译散文的韵味再现——以刘士聪英译《野草》为例 |
詹丽宏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0
|
试论刘士聪的认知翻译观 |
吕新兵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1
|
“隐秀”对古典诗词理论发展的影响 |
刘新林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