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言《诗》以论学”与“即物以见道”——“鸢飞鱼跃”的多重意义
1
作者
张丰乾
《文化发展论丛》
2019年第1期89-107,共19页
孟子指斥杨墨“率兽食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大事件,而《诗经》是他重要的思想资源。人与禽兽的根本差别,也被视为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诗经》之中,也多有“鸟兽鱼虫”之名,但“鸟兽”不仅具有知识的意义,其习性和象征意义在...
孟子指斥杨墨“率兽食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大事件,而《诗经》是他重要的思想资源。人与禽兽的根本差别,也被视为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诗经》之中,也多有“鸟兽鱼虫”之名,但“鸟兽”不仅具有知识的意义,其习性和象征意义在不同的诗篇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这是孔子强调学习《诗经》的必要性所在。早期的孔门后学,多引《诗》明志说理,不仅没有回避“鸟兽鱼虫”,且比拟于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诗经》四书及四书学著作中经常引用鸟兽,特别是“鸢飞鱼跃”的情形来阐发多种思想,包括“恶人远去,不为民害”“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于上下”“民众各得其所,喜不自胜”“见得道体发见”“吾良知的流行不息”“子思吃紧为人处”等,大多与“君子之道”的具体含义有关。而其他经典如《周易》《庄子》等书中的相关内容,在“触类旁通”的解释之下也颇具启发性。从“言《诗》以论学”与“即物以见道”,我们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哲学的特色与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鸢飞鱼跃”
《四书》
君子之道
触类旁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鸢飞鱼跃”与中国诗学中的审美理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1,共10页
"鸢飞鱼跃"典出于《诗经》,却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中,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象喻,表征着自由、自然、自得的状态,且成为儒家仁学的核心观念。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象喻,"鸢飞鱼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审美蕴含。一是&q...
"鸢飞鱼跃"典出于《诗经》,却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中,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象喻,表征着自由、自然、自得的状态,且成为儒家仁学的核心观念。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象喻,"鸢飞鱼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审美蕴含。一是"鸢飞鱼跃"即是宋代哲学中"万物一体"的仁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后者是其所表征的渊深内涵,前者则是后者的形象呈现。二是"鸢飞鱼跃"也寓含着"物我兼体"的观念,在审美方面,就具有了主体间性的特征。三是"鸢飞鱼跃"以天地为背景,使人有了强烈的空间感。"诗中之理"指的是诗歌创作中那种区别于"经生之理""名言之理"的审美理性,更不是逻辑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方式,所得也非抽象的观念。"经生之理""名言之理"在诗中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植入,而"诗中之理",则是诗人在当下的审美感兴中生发的、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规律的独特认识,与审美殊相相伴。"诗中之理"是诗人在活泼泼地审美情境中所获得的,"鸢飞鱼跃"与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飞鱼跃
诗中之理
审美理性
活泼泼地
原文传递
俯仰宇宙审美观照源起之再追索--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谈起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锡坤
卢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源起不止于《易传》,还应上溯至殷周之际的《易经》。《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一兴象,标志着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确立和形成。《易经》之《观》卦,为其源起提供了三个前提条件:1)共同的...
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源起不止于《易传》,还应上溯至殷周之际的《易经》。《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一兴象,标志着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确立和形成。《易经》之《观》卦,为其源起提供了三个前提条件:1)共同的宇宙观背景:在易卦是上下四方的规范而有序,在《诗经》是上下四方观念之成熟;2)共同的核心观念:《观》卦之"观我生"与《旱麓》"岂弟君子"均指向道德自律、亲和臣民,及在此基础上六四爻辞"观国之光"、"岂弟君子,遐不作人"相应,可谓一脉相承;3)《观》卦之"观"首创"兴"的规范化形式,规范"兴"从自然物象向人文事象引申。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以上三个前提可视为"间接接受";"鸢飞鱼跃"兴象的整合对以"鸟、鱼"为兴象的爻辞,可视为"直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仰宇宙的审美观照
“鸢飞鱼跃”
《观》卦
“鸟焚其巢”
“贯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言《诗》以论学”与“即物以见道”——“鸢飞鱼跃”的多重意义
1
作者
张丰乾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文化发展论丛》
2019年第1期89-107,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15ZDB005)
中山大学“三大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孟子指斥杨墨“率兽食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大事件,而《诗经》是他重要的思想资源。人与禽兽的根本差别,也被视为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诗经》之中,也多有“鸟兽鱼虫”之名,但“鸟兽”不仅具有知识的意义,其习性和象征意义在不同的诗篇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这是孔子强调学习《诗经》的必要性所在。早期的孔门后学,多引《诗》明志说理,不仅没有回避“鸟兽鱼虫”,且比拟于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诗经》四书及四书学著作中经常引用鸟兽,特别是“鸢飞鱼跃”的情形来阐发多种思想,包括“恶人远去,不为民害”“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于上下”“民众各得其所,喜不自胜”“见得道体发见”“吾良知的流行不息”“子思吃紧为人处”等,大多与“君子之道”的具体含义有关。而其他经典如《周易》《庄子》等书中的相关内容,在“触类旁通”的解释之下也颇具启发性。从“言《诗》以论学”与“即物以见道”,我们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哲学的特色与魅力。
关键词
《诗经》
“鸢飞鱼跃”
《四书》
君子之道
触类旁通
Keywords
The Book of Odes
Kites Flying and Fish Leaping
The Way of Gentlemen
Comprehend by Analogy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鸢飞鱼跃”与中国诗学中的审美理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晶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1,共10页
文摘
"鸢飞鱼跃"典出于《诗经》,却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中,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象喻,表征着自由、自然、自得的状态,且成为儒家仁学的核心观念。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象喻,"鸢飞鱼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审美蕴含。一是"鸢飞鱼跃"即是宋代哲学中"万物一体"的仁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后者是其所表征的渊深内涵,前者则是后者的形象呈现。二是"鸢飞鱼跃"也寓含着"物我兼体"的观念,在审美方面,就具有了主体间性的特征。三是"鸢飞鱼跃"以天地为背景,使人有了强烈的空间感。"诗中之理"指的是诗歌创作中那种区别于"经生之理""名言之理"的审美理性,更不是逻辑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方式,所得也非抽象的观念。"经生之理""名言之理"在诗中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植入,而"诗中之理",则是诗人在当下的审美感兴中生发的、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规律的独特认识,与审美殊相相伴。"诗中之理"是诗人在活泼泼地审美情境中所获得的,"鸢飞鱼跃"与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鸢飞鱼跃
诗中之理
审美理性
活泼泼地
Keywords
kite-flying and fish-jumping (
鸢飞鱼跃
)
poetic rationality
aesthetic rationality
livel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俯仰宇宙审美观照源起之再追索--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谈起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锡坤
卢静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W014)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022)
文摘
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源起不止于《易传》,还应上溯至殷周之际的《易经》。《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一兴象,标志着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确立和形成。《易经》之《观》卦,为其源起提供了三个前提条件:1)共同的宇宙观背景:在易卦是上下四方的规范而有序,在《诗经》是上下四方观念之成熟;2)共同的核心观念:《观》卦之"观我生"与《旱麓》"岂弟君子"均指向道德自律、亲和臣民,及在此基础上六四爻辞"观国之光"、"岂弟君子,遐不作人"相应,可谓一脉相承;3)《观》卦之"观"首创"兴"的规范化形式,规范"兴"从自然物象向人文事象引申。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以上三个前提可视为"间接接受";"鸢飞鱼跃"兴象的整合对以"鸟、鱼"为兴象的爻辞,可视为"直接接受"。
关键词
俯仰宇宙的审美观照
“鸢飞鱼跃”
《观》卦
“鸟焚其巢”
“贯鱼”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言《诗》以论学”与“即物以见道”——“鸢飞鱼跃”的多重意义
张丰乾
《文化发展论丛》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鸢飞鱼跃”与中国诗学中的审美理性
张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3
俯仰宇宙审美观照源起之再追索--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谈起
张锡坤
卢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