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及其历时演变——以{鸣叫}的演变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练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9,96,共9页
基于语义的动态识解视角,历时描写和分析{鸣叫}概念在"凸现—框架"方面的变化,揭示汉语单音词所表征的概念在概念边界、概念域和概念层级等方面是如何变化的。上古{鸣叫}的概念结构主要凸显四种属性,即发声主体、发声动作、... 基于语义的动态识解视角,历时描写和分析{鸣叫}概念在"凸现—框架"方面的变化,揭示汉语单音词所表征的概念在概念边界、概念域和概念层级等方面是如何变化的。上古{鸣叫}的概念结构主要凸显四种属性,即发声主体、发声动作、发声响度和伴随情状,据此{鸣叫}域可分为三个子域。到中古,{鸣叫}域的结构发生变异,概念边界有了改变,各子域逐渐融合,衍生出上位概念,并产生相应的上位词"鸣3"。近代汉语时期,{鸣叫}的上位词"鸣3"被"叫2"取代,之后概念域进一步融合,形成了更高层级的上位词"叫3",用来表示人叫喊或动物鸣叫。个案研究表明,很多自古传承至今的单音词,在不同时期表征的是不同层级的多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叫”义动词 概念 概念域 概念层级 历时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