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鸿儒”与“白了”
1
作者 倪修山 《语文教学之友》 2006年第3期49-49,共1页
刘禹锡《陋室铭》中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作者表示与他所交往的人多为儒雅有学问的人。这里的“鸿儒”一般指“渊博的学者”,“白丁”一般指“社会地位低下,字也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
关键词 《陋室铭》 社会地位 刘禹锡 “鸿儒” “白丁” 语文 中学
下载PDF
移动有声APP对红色文化传播的辅助作用研究——以大学生创新项目“鸿儒听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家凤 袁莉 王惠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8期23-25,共3页
文章通过对有声APP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有声APP对红色文化的传播缺乏内生动力,传播内容鲜有连续的红色文化专题且更新迟缓,缺少对红色文化的深度理解,传播方式缺少互动等,达不到应有的红色文化教育效果。文章以大学生创新项目“鸿儒听... 文章通过对有声APP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有声APP对红色文化的传播缺乏内生动力,传播内容鲜有连续的红色文化专题且更新迟缓,缺少对红色文化的深度理解,传播方式缺少互动等,达不到应有的红色文化教育效果。文章以大学生创新项目“鸿儒听书”的行动研究为例,通过设计,在喜马拉雅和知乎两个移动有声APP上创作“鸿儒听书”共两个专辑12个节目作品,得出有声APP具有解放双眼、节约时间,选择多元、激发兴趣,组合自由、传播广泛等传播红色文化的可行性;总结出有声APP传播红色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线上线下结合、公益性免费、便于用户推广等方面;最后提出开发软件、社群运营和资源优化等未来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有声APP 红色文化 辅助作用 大学生创新项目 “鸿儒听书”
下载PDF
对《陋室铭》的新评 被引量:1
3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36,共1页
对《陋室铭》的新评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名人书斋》,何满子先生为此书写了一篇《序》。序文对名篇《陋室铭》作了新的评价,摘编于下:这类诗文(指题咏书斋的诗文)中传播最广的,当推所谓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文章因... 对《陋室铭》的新评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名人书斋》,何满子先生为此书写了一篇《序》。序文对名篇《陋室铭》作了新的评价,摘编于下:这类诗文(指题咏书斋的诗文)中传播最广的,当推所谓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文章因为《古文观止》等通俗选本的传播,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陋室铭》 刘禹锡 《舆地纪胜》 《古文观止》 “鸿儒” 自我炫耀 诸葛亮 上海教育 白丁 书斋
下载PDF
初中古诗文中互文例谈
4
作者 张存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3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古诗文 《岳阳楼记》 文例 《醉翁亭记》 《沁园春·雪》 《木兰诗》 修辞手法 “鸿儒” 《出师表》 《陋室铭》
下载PDF
感悟“知青”
5
作者 聂华 《当代贵州》 1999年第5期37-37,共1页
翻开人生的年历,拂去岁月的尘埃,最值得我们这一代没有体味过枪林弹雨战争生活的人反复咀嚼品味的,莫过于那段令人兴奋令人新奇令人辛酸令人心碎而后令人欣喜如今仍刻骨铭心的“知青”生活。每当回首那段往事,便想从中悟出点什么,奉献... 翻开人生的年历,拂去岁月的尘埃,最值得我们这一代没有体味过枪林弹雨战争生活的人反复咀嚼品味的,莫过于那段令人兴奋令人新奇令人辛酸令人心碎而后令人欣喜如今仍刻骨铭心的“知青”生活。每当回首那段往事,便想从中悟出点什么,奉献给我那“不知愁滋味”的女儿和她的同龄人,让他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生活 三道茶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独幕剧 蹉跎岁月 上山下乡运动 天地 “鸿儒” 比喻 印记
下载PDF
美景·美情·美德——《陋室铭》赏析
6
作者 张懿 《初中生辅导》 2004年第8期29-30,共2页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典型的美文,它全文仅81字,却营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意境,从美景、美情、美德等诸方面让读者受到美之熏陶,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一、景物之美。文章开篇落笔不凡,作者以“
关键词 景物 刘禹锡 唐代诗人 思想内涵 人际交往 语言 句式 人情交往 音韵 “鸿儒”
原文传递
己未词科与清初“文”“学”之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7,共10页
康熙十七年"博学鸿儒"之征为清初政治史与学术史上一重要事件,然其科名流传,有"鸿儒""宏词"两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利用官方诏令、士人诗文、笔记杂著等资料,分析造成这种歧异的原因,指出康熙虽高悬"... 康熙十七年"博学鸿儒"之征为清初政治史与学术史上一重要事件,然其科名流传,有"鸿儒""宏词"两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利用官方诏令、士人诗文、笔记杂著等资料,分析造成这种歧异的原因,指出康熙虽高悬"鸿儒"之名,却并未接受理学士大夫"师儒"自任的姿态,实际所重,乃是文藻瑰丽的"词臣"。正缘乎此,汉族士大夫自觉或不自觉地转而采用"宏词"之名。通过梳理应考前后文士之舆论,本文希望揭示"文""学"二端在清初思想世界中的张力,并由此探讨理学、训诂、度数、辞章等不同知识和文化形态的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学鸿儒 博学宏词 理学 辞章 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