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2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网络治理模式研究——基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麟 赵彦志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3-128,共16页
当前,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未能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如何治理提供充分的解释。基于网络治理理论,以“2011计划”四家案例中心为对象,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可提炼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网络治理模式运行的核心要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 当前,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未能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如何治理提供充分的解释。基于网络治理理论,以“2011计划”四家案例中心为对象,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可提炼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网络治理模式运行的核心要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其一,中心面临复杂多变的治理环境,承担任重道远的治理目标,具有多元协同的治理结构;其二,应明确多元创新主体的治理行为,并运用“刚柔并济”的治理机制,推动中心治理朝现代化方向发展。该理论模型的提出,为中心网络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解释,为其他各级各类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组织及网络组织的治理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网络治理 模式研究 扎根理论 多案例分析 理论模型
下载PDF
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化解——基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蒋兴华 吴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0,共5页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行业产业 困境化解 2011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
下载PDF
我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危怀安 疏腊林 聂卓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0-73,86,共5页
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创新组织模式。针对国内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以我国首批"2011计划"的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样本,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组... 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创新组织模式。针对国内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以我国首批"2011计划"的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样本,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过程及特点、协同创新中心的结构层次与主体成员的显著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据此得出结论与建议,以期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2011协同创新中心 组建
下载PDF
“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天佐 张顺衡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4-90,共7页
基于DEA-Topit模型对H省立项资助的3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5个协同创新中心投入产出高有效、3个弱有效、17个低(无)效率,显示H省立项的35个项目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 基于DEA-Topit模型对H省立项资助的3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5个协同创新中心投入产出高有效、3个弱有效、17个低(无)效率,显示H省立项的35个项目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各学科间绩效差异较大。学科排名、高校所在地域、高校层级分类以及项目所属学科类型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存在正相关性;学位点数量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呈显著负相关性。政府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尽量打破项目遴选校际间平衡的思维,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提升各协同高校的共享共建水平;着力提升学位点竞争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分类评价与指导,健全项目持续支持与淘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绩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探讨——基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情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武文霞 肖雪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76-81,共6页
"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必须立足雄厚的科研基础,成果丰硕是首要条件,领军人物和团队实力是必备条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核心任务,体制机制打通是关键因素。基于此,高校协同创新发展必须整合学科资源要素,立足区域社会... "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必须立足雄厚的科研基础,成果丰硕是首要条件,领军人物和团队实力是必备条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核心任务,体制机制打通是关键因素。基于此,高校协同创新发展必须整合学科资源要素,立足区域社会发展,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发展路径 “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下载PDF
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法人资格缺失利弊分析
6
作者 李军山 杨明 +1 位作者 贺睿博 刘秋旭 《科技促进发展》 2015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由于当前法律和政策限制,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其牵头单位自身利益考量等因素导致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这使中心对外业务不得不依赖牵头单位,加大了牵头单位压力和风险,也影响了其他参与单位的积极性。但中心... 由于当前法律和政策限制,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其牵头单位自身利益考量等因素导致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这使中心对外业务不得不依赖牵头单位,加大了牵头单位压力和风险,也影响了其他参与单位的积极性。但中心获得法人资格后又会带来税收增加、财政资金融通渠道堵塞等弊端。为保证中心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公益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组织管理模式,确保效率和公益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中心 法人资格 公益型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安徽省首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7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成立,2013年获批为安徽省首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也是全省唯一的教育类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教育改革与发展 创新中心 安徽省 协同 省级 教育类
下载PDF
“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8
作者 蒋望东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1,共1页
"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1年,由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牵头,联合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电子政务中心)、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地... "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1年,由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牵头,联合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电子政务中心)、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地方税务局、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深圳一米阳光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分行 创新中心 高等学校 资产开发 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同 利用 财经
下载PDF
上海高端装备企业协同外资研发中心突破性创新的机制探讨
9
作者 王宇露 黄祖伦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推动上海高端装备企业协同外资研发中心有效开展突破性创新,基于协同创新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视角,揭示外资方因素、创新环境、技术因素以及协同创新双方的差异等因素对上海高端装备企业协同外资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上... 为推动上海高端装备企业协同外资研发中心有效开展突破性创新,基于协同创新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视角,揭示外资方因素、创新环境、技术因素以及协同创新双方的差异等因素对上海高端装备企业协同外资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上海高端装备企业协同外资研发中心突破性创新的5个机制以及8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高端装备企业 外资研发中心 突破性创新 协同创新
下载PDF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10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湖南农业领域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湖南省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批准于2019年,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基地等为主要平台依托,集聚海内外茶叶功能成分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组建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也是以上述研究平台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农业 省属高校 协同创新中心 茶学 植物提取物 天然产物研究
下载PDF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11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湖南农业领域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湖南省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批准于2019年,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基地等为主要平台依托,集聚海内外茶叶功能成分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组建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也是以上述研究平台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农业 省属高校 协同创新中心 茶学 植物提取物 天然产物研究
下载PDF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12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湖南农业领域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湖南省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批准于2019年,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基地等为主要平台依托,集聚海内外茶叶功能成分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组建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也是以上述研究平台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农业 省属高校 协同创新中心 茶学 植物提取物 天然产物研究
下载PDF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13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湖南农业领域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湖南省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批准于2019年,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基地等为主要平台依托,集聚海内外茶叶功能成分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组建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也是以上述研究平台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农业 省属高校 协同创新中心 茶学 植物提取物 天然产物研究
下载PDF
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新思路研究——基于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14
作者 何碧显 韩晶 康俊生 《标准科学》 2024年第7期84-88,共5页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科创中心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各国竞相追求的目标。在我国,科创中心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传统的科创中心建设模...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科创中心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各国竞相追求的目标。在我国,科创中心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传统的科创中心建设模式往往存在资源分散、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理论视角出发,在对科创中心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凝练出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研究得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机制,为推进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 科创中心
下载PDF
协同建设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
15
作者 潘娟 金春鹏 《群众》 2024年第2期52-53,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江苏要依托扬子江城市群集聚创新要素、凝聚创新动能,切实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和创新策源能力,积极将其建设成为全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培育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域,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资源 营商环境 扬子江城市群 全球影响力 要素资源配置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集聚创新 协同建设
下载PDF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省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16
《杂草学报》 2024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湖南省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牵头,以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等核心单位为主体,联合湖南振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以及国内外科研优势单位共... 湖南省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牵头,以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等核心单位为主体,联合湖南振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以及国内外科研优势单位共同组建。中心现设除草剂药害治理、新型除草剂研发、生物控草技术研发、杂草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入侵杂草生物学特性研究与利用、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6个研究方向,分别由柏连阳、欧晓明、周小毛、刘祥英、竺锡武、金晨钟担任方向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湖南省农科院 湖南农业大学 新型除草剂 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优势 监测与治理
下载PDF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17
作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遵循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精神,响应湖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2012年5月,由湖北经济学院牵头,协同多家单位,组建“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 为遵循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精神,响应湖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2012年5月,由湖北经济学院牵头,协同多家单位,组建“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7年12月,中心建设期满,评估结果为“优秀”。2018年,中心成立全国第一个低碳经济学院,开设湖北省第一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同年,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是湖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入选该索引的智库。2022年1月,中心入选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省属高校 湖北经济学院 协同创新中心 高等学校 低碳经济 绿色低碳发展 省部共建
下载PDF
郝海平 建设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18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第3期64-64,共1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在今年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建设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郝海平介绍,全国三分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长三角,贡献了全国医药产业近百分之三十的产值、百分之三十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在今年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建设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郝海平介绍,全国三分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长三角,贡献了全国医药产业近百分之三十的产值、百分之三十的药品销售额,但是目前长三角却存在创新要素流动不佳、区域协同能力不足、合作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医药产业 长三角 中国药科大学 生物医药 顶层设计 协同创新中心 三分之一
下载PDF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底层逻辑、协同特征与前景展望——基于层级、领域、强度的三维视角分析
19
作者 颜廷标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10年,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内容,也是利益调节难度大、协同带动力强的内容,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速度较快,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协同共享、...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10年,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内容,也是利益调节难度大、协同带动力强的内容,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速度较快,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协同共享、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京津冀协同创新呈现三个特征:京津冀协同创新全面展开,但创新协同深度参差不齐;政府功能与市场机制互动,构成了由表层走向深层的双重动力;完善共建共享利益机制是突破点,科学可行的协同创新模式是关键。未来京津冀协同创新目标将更加清晰、协同内容不断优化、协同模式呈多样化、协同政策统一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创新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研究:建构、演进及评价》书评
20
作者 刘霞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2期321-322,共2页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逐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作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我国区域中心城市普遍存在...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逐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作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我国区域中心城市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被提出以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地位被进一步凸显,逐渐成为保持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为了寻求突破性发展,开始建立创新生态圈。创新生态圈的建构和演进力量来自于创新要素的共生竞合,不同创新要素既相互竞争又协同演进,推动静态、线性、机械式的创新系统向动态、非线性、有机式的创新生态圈转变,能够解决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发展窘境,推进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创新生态圈 区域中心城市 协同演进 创新主体 创新要素 环境保护力度 科研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