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3+1+X”教学模式研究
1
作者 谭小芳 《新丝路》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文章首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分析;其次,探讨了高职劳动教育存在现实问题的原因,概括为顶层设计缺位、保障条件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劳动价值观异化等;最后,总结出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3+1+X”教学... 文章首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分析;其次,探讨了高职劳动教育存在现实问题的原因,概括为顶层设计缺位、保障条件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劳动价值观异化等;最后,总结出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3+1+X”教学模式实施方法,即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及专业特点,构建“3+1+X”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形成政府统筹推进、家校共育、社会积极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劳动教育 “3+1+x”教学模式
下载PDF
Zn_(3)(As_(1-x)P_(x))_(2)纳米结构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浩 孙乃坤 +5 位作者 庞超 王志帅 陈上峰 李武 田辉 岱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4-1939,共6页
Zn_(3)As_(2)与Zn_(3)P_(2)具有相同的伪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窄的直接带隙和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在光电器件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Zn_(3)As2-Zn_(3)P_(2)固溶体纳米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高气压烧... Zn_(3)As_(2)与Zn_(3)P_(2)具有相同的伪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窄的直接带隙和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在光电器件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Zn_(3)As2-Zn_(3)P_(2)固溶体纳米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高气压烧结技术得到Zn_(3)(As_(1-x)P_(x))_(2)(x=0、0.05、0.1)母合金,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合成出多种形态的Zn_(3)(As_(1-x)P_(x))_(2)纳米结构,包括宏观尺寸的纳米带(长度3~10 mm;宽度1~4 mm;厚度约20μm)、纳米帆、纳米棒及纳米银簪等。系统的研究了P掺杂对相组成、元素含量、微结构以及光谱特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Zn_(3)(As_(1-x)P_(x))_(2)宏观纳米带样品的主相为α′相,随着P掺杂含量的增加,(224)衍射峰向右发生偏移,表明晶格常数减小。电子能谱分析显示P理论值(光致发光光谱)掺杂含量值x=0.05和x=0.1的Zn_(3)(As_(1-x)P_(x))_(2)母合金纳米带中P的实际含量分别为x=0.026及x=0.062。微结构分析表明,Zn_(3)As_(2)宏观纳米带的生长模式为沿〈221〉晶面菱形层状生长,P掺杂使纳米带的宏观尺寸减小,生长模式由菱形层状生长转变为纳米颗粒堆积层状生长。纳米带样品的拉曼光谱在79、97、198、320、428和1107 cm^(-1)出现特征峰,P掺杂导致拉曼光谱中1107 cm^(-1)特征峰发生蓝移,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中1101和1599 cm^(-1)特征峰与PL谱中的300、422和635 nm特征峰也发生蓝移。Zn_(3)As_(2)与Zn_(3)(As_(0.974)P_(0.026))_(2)纳米带光电流与电压的线性关系良好,存在较好的欧姆特性,P掺杂后的Zn_(3)(As_(0.974)P_(0.026))2纳米带在900 nm条件下的光响应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3)(As_(1-x)P_(x))_(2) Zn_(3)As_(2) 纳米带 固溶体
下载PDF
关于“3x 1”问题的推证
3
作者 杨邦绥 《应用数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933-1936,共4页
对“3x 1”问题,通过[x]法、逆[x]法及其性质,确立[x]数,进行论证说明“3x 1”问题。
关键词 “3x 1 [x]法 [x]数 [x]数树枝
下载PDF
Ag/LaNi_(x)Co_(1-x)O_(3)触点材料的制备及电接触性能研究
4
作者 邵紫阳 杨芳儿 +4 位作者 王大帅 刘振武 沈涛 李跃 郑晓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电寿命服役能力的影响,对其电弧侵蚀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SnO2粉体增强Ag基触点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NCO纳米颗粒粒径为20-30 nm,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电学性能和电寿命都优于Ag/SnO_(2)触点材料,其电阻率低至2.10μΩ∙cm,电寿命性能达到51287次。表明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性能较佳,是一种可以取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点材料 力学性能 电弧侵蚀 电寿命 La_(2)Ni_(1-x)Co_(x)O_(3)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Li_(1+x)Al_(x)Ti_(2-x)(PO_(4))_(3)中Li+的迁移特性
5
作者 李梅 钟淑英 +2 位作者 胡军平 孙宝珍 徐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6-366,共11页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定掺杂进入LiTi2(PO4)3(LTP)的晶体结构当中.当Al掺杂浓度x=0.16时,Li—O键的平均键长最长,成键强度最弱,而Ti—O键强度随Al掺杂浓度变化不大.Al掺杂浓度对LATP带隙的影响不大,但Al附近的O原子聚集了更多的负电荷,形成AlO6极化中心.Li^(+)不同的迁移方式(空位迁移、间隙位迁移和协同迁移)在Al掺杂浓度不同时展现出复杂的能垒变化,Li^(+)在空位迁移中迁移势垒随Al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在间隙位迁移中Li^(+)的迁移势垒变化相反,由于协同迁移中涉及空位和间隙位两种位点,Li^(+)的迁移势垒表现为随Al掺杂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的复杂变化.当x=0.50时,LATP具有最低的Li^(+)迁移势垒0.342 eV,这个势垒值是间隙位迁移的结果.因此,通过改变Al掺杂浓度,可改变间隙Li^(+)浓度及迁移通道结构,进而调节Li^(+)的迁移性能,提高LATP中的Li^(+)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Li^(+)电池 AL掺杂 Li_(1+x)Al_(x)Ti_(2-x)(PO_(4))_(3) Li^(+)迁移
下载PDF
具有Ruddlesden-Popper结构的杂化非本征铁电体(Ca_(1-x)Sm_(x))_(3)Ti_(2)O_(7)陶瓷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
6
作者 MARCO Antonio López-Aguila 柳志旭 +2 位作者 王守宇 黄聪 刘卫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为探究稀土离子掺杂对Ca_(3)Ti_(2)O_(7)物理性能的调控,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m^(3+)掺杂的(Ca_(1-x)Sm_(x))_(3)Ti_(2)O_(7)(x=0,0.02,0.04)陶瓷样品,通过XRD、XPS、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 为探究稀土离子掺杂对Ca_(3)Ti_(2)O_(7)物理性能的调控,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m^(3+)掺杂的(Ca_(1-x)Sm_(x))_(3)Ti_(2)O_(7)(x=0,0.02,0.04)陶瓷样品,通过XRD、XPS、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m^(3+)含量的增加,(Ca_(1-x)Sm_(x))_(3)Ti_(2)O_(7)的晶胞参数逐渐增大.Sm^(3+)掺杂导致氧空位减少,因此样品的漏电流随着Sm^(3+)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随着Sm^(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光学带隙呈现增大趋势.此外,第一性原理研究表明,Sm^(3+)掺杂可在体系中诱导出磁性能,进一步丰富了该材料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_(1-x)Sm_(x))_(3)Ti_(2)O_(7)陶瓷 铁电性 氧空位 光学带隙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基于“3+1+1+X”弹性培养模式下的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探究——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满根 牟洪善 +2 位作者 宁漾 胡宝群 曾金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课程思政新时代教育理念背景下,针对当前本硕博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尊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才个性化成长规律及基础性、连贯性和层次性的课程一体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建立“3+1+1+X”本硕博贯通的动态分流弹性培养... 在课程思政新时代教育理念背景下,针对当前本硕博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尊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才个性化成长规律及基础性、连贯性和层次性的课程一体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建立“3+1+1+X”本硕博贯通的动态分流弹性培养模式。基于此模式,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建立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课程体系。这种弹性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博一体化 弹性培养 课程体系 “3+1+1+x”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V_(3)O_(8)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辉 曹红霞 刘进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97-100,共4页
Li_(1+x)V_(3)O_(8)材料是一种新型锂离子正极备选材料,其具有比容量大,环境友好和制造成本低廉等优势,拥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就锂钒氧化物中Li_(1+x)V_(3)O_(8)材料的组成结构、充放电结构变化以及存在的优缺点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Li_(1+x)V_(3)O_(8)材料是一种新型锂离子正极备选材料,其具有比容量大,环境友好和制造成本低廉等优势,拥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就锂钒氧化物中Li_(1+x)V_(3)O_(8)材料的组成结构、充放电结构变化以及存在的优缺点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作了总结,指出了Li_(1+x)V_(3)O_(8)材料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Li_(1+x)V_(3)O_(8)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高本三二分段在线课程建设探索
9
作者 李洋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1+X证书制度对于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在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高职学段软件技术专业中,Java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是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突出实践性,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为本科学段的专业学习... 1+X证书制度对于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在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高职学段软件技术专业中,Java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是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突出实践性,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为本科学段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在线课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及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三二分段 1+x证书 在线课程 课程资源
下载PDF
拓扑绝缘体(Bi_(1-x)Sb_(x))_(2)Te_(3)薄膜制备及其电输运性能研究
10
作者 张哲瑞 仇怀利 +3 位作者 周同 黄文宇 葛威锋 杨远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80-1584,共5页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法,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于蓝宝石衬底上制备超薄的高质量拓扑绝缘体(Bi_(1-x)Sb_(x))_(2)Te_(3)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RHEED)仪、...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法,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于蓝宝石衬底上制备超薄的高质量拓扑绝缘体(Bi_(1-x)Sb_(x))_(2)Te_(3)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RHEED)仪、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仪、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micro confocal laser Raman spectromete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仪对不同Sb掺杂量的样品进行表征,并获得最佳的制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460℃时Bi和Te的流量比为1∶16左右;在Sb温度为350、360、370、380℃时,可以制得高质量的(Bi_(1-x)Sb_(x))_(2)Te_(3)薄膜。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系统测量样品的电阻率、霍尔系数、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测量结果表明,(Bi_(1-x)Sb_(x))_(2)Te_(3)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主要载流子类型随x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伴随着费米能级位置的调谐,随着x的增加,在x=0.53到x=0.68的掺杂过程中,费米能级从导带下移到带隙,最终进入价带,多数载流子类型也从自由电子转变成空穴,(Bi_(1-x)Sb_(x))_(2)Te_(3)实现了从n型到p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MBE) 拓扑绝缘体 (Bi_(1-x)Sb_(x))_(2)Te_(3)薄膜 霍尔系数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Fe_(1-x)S-BC/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芬顿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性能
11
作者 李嗣扬 曹仲 +3 位作者 申文娟 李霁 李建芬 秦振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42-4452,共11页
通过浸渍联合原位煅烧方法成功制备了Fe_(1-x)S-BC/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SEM、XRD、FTIR和XPS对Fe_(1-x)S-BC/g-C_(3)N_(4)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将其用于盐酸四环素(TCH)的光芬顿催化降解,考察了三聚氰胺加入量、催... 通过浸渍联合原位煅烧方法成功制备了Fe_(1-x)S-BC/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SEM、XRD、FTIR和XPS对Fe_(1-x)S-BC/g-C_(3)N_(4)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将其用于盐酸四环素(TCH)的光芬顿催化降解,考察了三聚氰胺加入量、催化剂投加量、TCH初始浓度、H2O2浓度和初始pH对TCH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H=3.0、H2O2=10 mmol·L^(−1)、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1),光照1 h后,Fe_(1-x)S-BC/g-C_(3)N_(4)-2对40 mg·L^(−1)的TCH降解率达到98.5%,且铁溶出量仅为0.5 mg·L^(−1).对照实验显示,Fe_(1-x)S-BC/g-C_(3)N_(4)-2的光芬顿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其光催化反应和非均相芬顿反应的66.6倍和2.9倍.杂离子干扰实验表明Fe_(1-x)S-BC/g-C_(3)N_(4)-2对常见的阴离子有良好的耐受性,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TCH的解率仍有87.1%.活性物种猝灭实验证实·OH和·O2−为主要的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1-x)S-BC/g-C_(3)N_(4) 盐酸四环素 光芬顿 催化机理
下载PDF
CXCL1通过促进蛋白激酶B磷酸化导致bEND.3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收缩和通透性增加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雨红 董逸舒 +6 位作者 李雪蒙 熊倩倩 陈晓芬 李柏青 汪洪涛 宋传旺 吴凤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炎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对脑内皮细胞骨架重排和通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脑病模型,ELISA检测全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炎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对脑内皮细胞骨架重排和通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脑病模型,ELISA检测全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XCL1含量。使用500 ng/mL LPS和200 ng/mL TNF-α刺激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XCR2的表达。以150 ng/mL CXCL1刺激bEND.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内皮细胞骨架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重排的变化。脑内皮细胞通透性实验中,将bEND.3细胞随机分为PBS对照组、CXCL1组、CXCL1联合选择性CXCR2拮抗剂SB225002组,Transwell^(TM)小室检测各组通透性变化情况。CXCL1刺激bEND.3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腹腔注射LPS导致小鼠全脑组织中TNF-α和CXCL1水平显著升高;LPS和TNF-α刺激可增高bEND.3细胞CXCR2蛋白的表达。CXCL1刺激bEND.3细胞使其细胞骨架收缩,细胞间隙形成增加,且细胞渗透性增加,而CXCR2拮抗剂SB225002预处理可显著抑制CXCL1引起的脑内皮细胞肌动蛋白应力纤维和细胞间隙的形成、以及通透性的增高,同时CXCL1(150 ng/mL)刺激使得脑内皮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XCL1通过AKT磷酸化激活引起脑内皮细胞骨架收缩、细胞通透性增加,CXCR2拮抗剂SB225002可有效抑制CXCL1诱导的细胞骨架收缩和通透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 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 脑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重排
下载PDF
高温扩散工艺制备带隙可调的β-(Al_(x)Ga_(1-x))_(2)O_(3)薄膜
13
作者 谭黎 张俊 +3 位作者 张敏 赵荣力 邓朝勇 崔瑞瑞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88,共8页
β-(Al_(x)Ga_(1-x))_(2)O_(3)因其优异的抗击穿及带隙可调节性在现代功率器件及深紫外光电探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直接生长工艺的复杂性和难度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文采用较为简单的高温扩散工艺在c面蓝宝... β-(Al_(x)Ga_(1-x))_(2)O_(3)因其优异的抗击穿及带隙可调节性在现代功率器件及深紫外光电探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直接生长工艺的复杂性和难度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文采用较为简单的高温扩散工艺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制备了β-(Al_(x)Ga_(1-x))_(2)O_(3)纳米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表征。由于高温下蓝宝石衬底中的Al原子向Ga_(2)O_(3)层扩散,β-Ga_(2)O_(3)薄膜将转变为Al、Ga原子比例不同的β-(Al_(x)Ga_(1-x))_(2)O_(3)薄膜。实验结果显示:当退火温度从1 010℃增加到1 250℃时,薄膜中Al的平均含量从0.033增加到0.371;当退火温度从950℃增加到1 250℃时,薄膜的厚度从186 nm增加到297 nm,粗糙度从2.31 nm增加到15.10 nm;当退火温度从950℃增加到1 190℃时,薄膜的带隙从4.79 eV增加至5.96 eV。结果表明高温扩散工艺能够有效调节β-(Al_(x)Ga_(1-x))_(2)O_(3)薄膜的光学带隙,为β-(Al_(x)Ga_(1-x))_(2)O_(3)基新型光电子器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Al_(x)Ga_(1-x))_(2)O_(3) Ga_(2)O_(3) AL掺杂 半导体薄膜 高温扩散 可调带隙 磁控溅射
下载PDF
微波焙烧对纳米Ce_(x)Zr_(1-x)O_(2)固溶体微观结构及其NH_(3)-SCR催化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江涛 李红霞 赵然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微波加热将通过水热法合成的Ce_(x)Zr_(1-x)O_(2)(0<x≤1)固溶体前驱体在500℃进行焙烧2 h,最终得到不同配比的纳米Ce_(x)Zr_(1-x)O_(2)固溶体粉末状样品.研究不同配比的Ce_(x)Zr_(1-x)O_(2)的结构和微观形貌对其NH_(3)-SCR催化... 采用微波加热将通过水热法合成的Ce_(x)Zr_(1-x)O_(2)(0<x≤1)固溶体前驱体在500℃进行焙烧2 h,最终得到不同配比的纳米Ce_(x)Zr_(1-x)O_(2)固溶体粉末状样品.研究不同配比的Ce_(x)Zr_(1-x)O_(2)的结构和微观形貌对其NH_(3)-SCR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炉合成的Ce_(x)Zr_(1-x)O_(2)固体粉末中,当CeO_(2)中掺入Zr元素形成Ce_(0.4)Zr_(0.6)O_(2)固溶体之后,Ce_(0.4)Zr_(0.6)O_(2)比表面积比CeO_(2)增加了1倍,NH_(3)-SCR最高脱硝活性也由42.4%增加到90.0%.当n Ce∶n Zr=4∶6时,其微观形貌最好,颗粒的分散度较高,同时,其NH_(3)-SCR脱硝活性达到Ce_(x)Zr_(1-x)O_(2)中的最大值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_(x)Zr_(1-x)O_(2) 微波焙烧 NH_(3)-SCR 水热合成
下载PDF
Synthe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 Novel Cobalt(II) Complex Based on 3-Methyl-1-Phenyl-4-(2-Thienoyl)-Pyrazol-5-One
15
作者 Emeline Sorelle Mefouegang Claudelle Sybilline Anensong Djadock +5 位作者 Golngar Djimassingar Gabriel Tchuente Kamsu Donald Raoul Tchuifon Tchuifon Alain Charly Tagne Kuate Dirk Bockfeld Jean Ngoun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3年第8期109-126,共18页
New cobalt(II) complex, [Co(O<sub>2</sub>C<sub>15</sub>H<sub>11</sub>N<sub>2</sub>S)<sub>2</sub>(OH<sub>2</sub>)<sub>2</sub>]∙2H<s... New cobalt(II) complex, [Co(O<sub>2</sub>C<sub>15</sub>H<sub>11</sub>N<sub>2</sub>S)<sub>2</sub>(OH<sub>2</sub>)<sub>2</sub>]∙2H<sub>2</sub>O (1∙2H<sub>2</sub>O), has been synthesized upon reaction of cobalt chloride hexahydrate (Co(Cl)<sub>2</sub>∙6H<sub>2</sub>O) with 3-methyl-1-Phenyl-4-(2-thienoyl)-pyrazol-5-one (referred as HL) in ethanol at room temperatur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XRD),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microelement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1∙2H<sub>2</sub>O. Compound 1∙2H<sub>2</sub>O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crystal system with a Pbca space group and with the cobalt atom being pseudo-octahedral coordinated. The broth microdilu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screen the free ligand (HL) and the complex (1∙2H<sub>2</sub>O)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HL has a low activity (MIC > 100 μg/mL) on all microorganisms, whereas compound 1∙2H<sub>2</sub>O displayed moderate activity (10 ∙2H<sub>2</sub>O exhibited bactericidal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respectively on all the bacteria and yeasts tested.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HL was enhanced upon coordination to Co(II) ion against all microorganisms (bacteria and fun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ACYLPYRAZOLONE x-Ray Diffraction Antimicrobial Activity 3-Methyl-1-Phenyl-4-(2-Thienoyl)-Pyrazol-5-One
下载PDF
Synthe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 Novel Cobalt(II) Complex Based on 3-Methyl-1-Phenyl-4-(2-Thienoyl)-Pyrazol-5-One
16
作者 Emeline Sorelle Mefouegang Claudelle Sybilline Anensong Djadock +5 位作者 Golngar Djimassingar Gabriel Tchuente Kamsu Donald Raoul Tchuifon Tchuifon Alain Charly Tagne Kuate Dirk Bockfeld Jean Ngoune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23年第8期109-126,共12页
New cobalt(II) complex, [Co(O<sub>2</sub>C<sub>15</sub>H<sub>11</sub>N<sub>2</sub>S)<sub>2</sub>(OH<sub>2</sub>)<sub>2</sub>]∙2H<s... New cobalt(II) complex, [Co(O<sub>2</sub>C<sub>15</sub>H<sub>11</sub>N<sub>2</sub>S)<sub>2</sub>(OH<sub>2</sub>)<sub>2</sub>]∙2H<sub>2</sub>O (1∙2H<sub>2</sub>O), has been synthesized upon reaction of cobalt chloride hexahydrate (Co(Cl)<sub>2</sub>∙6H<sub>2</sub>O) with 3-methyl-1-Phenyl-4-(2-thienoyl)-pyrazol-5-one (referred as HL) in ethanol at room temperatur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XRD),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microelement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1∙2H<sub>2</sub>O. Compound 1∙2H<sub>2</sub>O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crystal system with a Pbca space group and with the cobalt atom being pseudo-octahedral coordinated. The broth microdilu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screen the free ligand (HL) and the complex (1∙2H<sub>2</sub>O)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HL has a low activity (MIC > 100 μg/mL) on all microorganisms, whereas compound 1∙2H<sub>2</sub>O displayed moderate activity (10 ∙2H<sub>2</sub>O exhibited bactericidal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respectively on all the bacteria and yeasts tested.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HL was enhanced upon coordination to Co(II) ion against all microorganisms (bacteria and fun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ACYLPYRAZOLONE x-Ray Diffraction Antimicrobial Activity 3-Methyl-1-Phenyl-4-(2-Thienoyl)-Pyrazol-5-One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3+1+X”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文香 李金成 《高等建筑教育》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在分析环境科学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制订了环境工程专业“3 +1+X”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表明 ,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可持续发展 “3+1+x”模式 环境保护 高校 人才培养 弹性教学体制
下载PDF
La_(1-x)Ca_xFeO_(3-δ)系阴极材料的GNP法合成及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永红 魏亦军 +1 位作者 刘杏芹 孟广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采用甘氨酸鄄硝酸盐(GNP)法合成了LaFeO3及La1-xCaxFeO3-δ(x=0.1 ̄0.5)系列粉体,用TG鄄DTA、XRD、TEM、SEM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系列样品均形成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在x≤20mol%的Ca含量范围内,... 采用甘氨酸鄄硝酸盐(GNP)法合成了LaFeO3及La1-xCaxFeO3-δ(x=0.1 ̄0.5)系列粉体,用TG鄄DTA、XRD、TEM、SEM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系列样品均形成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在x≤20mol%的Ca含量范围内,产物为正交钙钛矿结构;当x>30mol%时,转变为立方钙钛矿相。相同条件下产物的衍射峰强度、晶胞体积及晶粒尺寸都随Ca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采用直流四端子法测量了烧结体在中温(450 ̄800℃)区的电导率。掺杂使样品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电导率随Ca2+掺入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La0.6Ca0.4FeO3-δ样品的电导率最高。在低温段,各样品的导电行为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导电活化能为13.67 ̄22.7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研究 合成 阴极材料 GNP 钙钛矿结构 LAFEO3 衍射峰强度 Ca^2+ 导电活化能 电导率 形成过程 含量范围 钙钛矿相 晶粒尺寸 晶胞体积 导电能力 导电机制 小极化子 导电行为 样品 硝酸盐 甘氨酸 DTA xRD TEM 微结构 产物
下载PDF
La_xSr_(1-x)MnO_3超细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兵 张瑞海 +1 位作者 卢立柱 谢慧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0-503,共4页
LaxSr1-xMnO3超细粉末用喷雾热解法制备。EDAX法分析结果表明粉末化学组成与原料化学配比基本一致。焙烧前粉末为无定形,1200℃焙烧2h后转变为畸变六方-菱形钙钛矿结构。用SEM及TEM观察了粉末形貌,并测... LaxSr1-xMnO3超细粉末用喷雾热解法制备。EDAX法分析结果表明粉末化学组成与原料化学配比基本一致。焙烧前粉末为无定形,1200℃焙烧2h后转变为畸变六方-菱形钙钛矿结构。用SEM及TEM观察了粉末形貌,并测定了粉末的比表面积及粒度分布。粉末导电性能研究表明,粉末样品呈金属导电类型。在还原气氛中粉末将被还原而产生结构降解。粉末与5YSZ粉末1200℃共烧结5h,无新相生成,仍是畸变六方-菱形钙钛矿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xSr1-xMnO3 超细粉 燃料电池 空气电极
下载PDF
纳米晶材料SrMg_xTi_(1-x)O_3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富菊霞 邱法斌 +4 位作者 吴凤清 高伟 罗臻 徐宝琨 吴家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627-1630,共4页
采用硬脂酸法合成纳米晶 Sr Mgx Ti1 - x O3( x=0 .1~ 0 .5)材料 .用 DTA,TG,XRD,IR,XPS和 TEM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粉末粒径 d随 Sr Mgx Ti1 - x O3中镁含量、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烧结所产生的粉末粒度分布均匀、大小适... 采用硬脂酸法合成纳米晶 Sr Mgx Ti1 - x O3( x=0 .1~ 0 .5)材料 .用 DTA,TG,XRD,IR,XPS和 TEM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粉末粒径 d随 Sr Mgx Ti1 - x O3中镁含量、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烧结所产生的粉末粒度分布均匀、大小适中 ;Mg2 + 部分替代 Sr Ti O3的 Ti4+ 后 ,O的 1 s光谱随着 Mg2 + 含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法 复合氧化物纳米晶材料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