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勇 隋洁 《河北职业教育》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3+2”贯通培养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而且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文章在贯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指出目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错位、... “3+2”贯通培养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而且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文章在贯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指出目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错位、转段考核机制存在缺口、专本贯通课程偏理论、专本贯通存在就业歧视等问题,并提出制定专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本贯通转段考核选拔机、专本贯通注重理论与实践地位对等、加大贯通培养就业支持力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人才 “3+2”贯通培养 专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高职“3+2”贯通培养本科《食品微生物》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石娜娜 顾颖慧 《学子(理论版)》 2017年第12期3-3,共1页
本文以高职“3+2”贯通培养本科班,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食品微生物》课程.以《细菌细胞壁结构及革兰氏染色》为例,从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入手,结合“3+2”本科班学生的特点,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并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了... 本文以高职“3+2”贯通培养本科班,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食品微生物》课程.以《细菌细胞壁结构及革兰氏染色》为例,从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入手,结合“3+2”本科班学生的特点,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并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了重点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贯通培养 信息化教学 食品微生物
下载PDF
“3+2”贯通培养本科段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琴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8-30,共3页
基于高职与普通本科"3+2"贯通培养的动因,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类型、专业及院校特点、课程体系及与高职专业的协同等方面解析了"3+2"贯通培养本科段人才培养质的规定性,进而从全面形成应用型高校的特色,丰富完... 基于高职与普通本科"3+2"贯通培养的动因,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类型、专业及院校特点、课程体系及与高职专业的协同等方面解析了"3+2"贯通培养本科段人才培养质的规定性,进而从全面形成应用型高校的特色,丰富完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努力提高吸纳高职毕业生的能力,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促进本科段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应用型本科 职业教育 “3+2”贯通培养
下载PDF
软件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实践
4
作者 姜远明 毕远伟 +2 位作者 潘庆先 童向荣 梁海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5期62-63,共2页
高职与本科衔接实现“3+2”贯通分段培养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构建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软件工程专业“3+2”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与本科 “3+2”贯通分段培养 软件技术 软件工程
下载PDF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3+2”贯通培养有效衔接建设研究——以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5
作者 缑亚楠 徐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32-135,共4页
“3+2”贯通培养模式是高职与应用本科两种不同类型教育之间衔接的桥梁。这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开展,旨在融合本科和高职两种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随着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在高职和本科衔接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两... “3+2”贯通培养模式是高职与应用本科两种不同类型教育之间衔接的桥梁。这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开展,旨在融合本科和高职两种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随着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在高职和本科衔接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两种模式简单叠加和生硬衔接。该文通过分析目前“3+2”贯通培养的发展现状和有效衔接存在的问题,从上层质量制度保障、中层三元联动机制、底层一体化教学过程三个层面着手,对贯通培养的有效衔接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质量保障体系和一站式协同育人机制,设计了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系。通过这些措施,将高职教育和应用本科更好地衔接融合,为推进职教高地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贯通培养 有效衔接 制度保障 三元联动 一体化教学 协同育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