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沟通——以“7·21”北京暴雨事件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郑智斌 王诗雨 陈冲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7·21"北京暴雨发生后,通过实证分析一周内网络舆情的重点、特点及其变化,可以发现"两个舆论场"在议题上的显著分化与矛盾。基于此,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和媒体必须做好区别于物质善后的"社会性善后... "7·21"北京暴雨发生后,通过实证分析一周内网络舆情的重点、特点及其变化,可以发现"两个舆论场"在议题上的显著分化与矛盾。基于此,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和媒体必须做好区别于物质善后的"社会性善后",树立善后问题前置的新意识,并制定善后沟通的基本策略,从而建立融多元主体于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社会性沟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1”北京暴雨 网络舆情 社会性善后
下载PDF
北京“23·7”特大暴雨对密云水库上游河道水质影响研究
2
作者 栾芳芳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7期74-80,共7页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导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天气,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普降大到暴雨。针对密云水库上游河道水体,选取北京“23·7”特大暴雨前后6个监测断面、9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北京“23·7”特大暴雨对密云...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导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天气,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普降大到暴雨。针对密云水库上游河道水体,选取北京“23·7”特大暴雨前后6个监测断面、9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北京“23·7”特大暴雨对密云水库上游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23·7”特大暴雨过程中,密云水库上游水体水质变化趋势显著。水库上游河道水体水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暴雨中期,pH下降趋势显著,浊度上升幅度较大。暴雨期间,水体理化环境发生改变,营养盐及有机综合指标浓度呈先上涨后渐趋于平稳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环境影响 北京“23·7”特大暴雨 密云水库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流域“23·7”特大暴雨洪水过程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家宏 梅超 +2 位作者 王佳 王东 王浩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9期50-55,共6页
2023年7月,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造成北京门头沟区等地出现特大山洪和城市内涝灾害。门头沟流域面积仅37 km2,无常设水文监测站,给洪水分析和灾害复盘带来挑战。结合关键断面的洪水视频监控数据,通过灾后现场调查、测量,结... 2023年7月,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造成北京门头沟区等地出现特大山洪和城市内涝灾害。门头沟流域面积仅37 km2,无常设水文监测站,给洪水分析和灾害复盘带来挑战。结合关键断面的洪水视频监控数据,通过灾后现场调查、测量,结合数字流域模型模拟等,推算得到门头沟流域7月31日最大洪峰流量为512.6 m3/s。洪峰通过期间,控制流域面积90%的中昂时代广场西北跨河桥三孔箱涵的过流能力为215.0~308.9 m3/s,远低于断面最大洪峰流量。建议下一步灾害重建时全面复核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城区山洪沟跨沟桥梁的设计过流能力,考虑极端暴雨洪涝风险,适当提高跨沟桥涵的过流能力,避免因洪水溢流蔓延而造成严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特大暴雨 洪水分析 数字流域模型 门头沟流域 北京
下载PDF
北京房山区“23·7”特大暴雨灾害的成因及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启义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43-47,共5页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房山区“23·7”暴雨历时长、雨强大,累计降雨量达到627.1 mm。房山区河道在“23·7”特大暴雨灾害中全部行洪,其中拒马河、大石河超标准行洪,大石河最大洪峰超20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对河道防...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房山区“23·7”暴雨历时长、雨强大,累计降雨量达到627.1 mm。房山区河道在“23·7”特大暴雨灾害中全部行洪,其中拒马河、大石河超标准行洪,大石河最大洪峰超20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对河道防洪体系造成较大冲击,洪水破坏的主要特征是上冲下淹,上游以山洪灾害为主,洪水携带大量漂浮物,冲击力大;下游以洪涝灾害为主,淹没水深大、历时长、淤积厚度深。“23·7”特大暴雨灾害暴露出我国超标准洪水的防御存在明显短板,应在强化洪水灾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洪水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以数字孪生和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为抓手,提升洪水灾害的预测能力、预警能力、感知能力和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台风“杜苏芮” 山洪灾害 超标准洪水 2012年“7·21暴雨 北京房山区
下载PDF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危机治理多元参与机制研究——基于“7.21”北京暴雨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盖佳萌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随着公共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共危机已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力量进行化解,社会组织、公众和媒体等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治理各个阶段的作用日显重要。通过分析"7·21"北京暴雨事件应急中的经验和不足,对我... 随着公共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共危机已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力量进行化解,社会组织、公众和媒体等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治理各个阶段的作用日显重要。通过分析"7·21"北京暴雨事件应急中的经验和不足,对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机制进行探究。通过清晰界定各类参与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强化危机治理立法,完善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方式,促进多元化主体在政府的主导下依法、高效、有序地参与到公共危机治理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治理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7·21”北京暴雨
下载PDF
北京“7.21”暴雨雨团的发生和传播机理 被引量:85
6
作者 陈明轩 王迎春 +1 位作者 肖现 高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9-592,共24页
基于京津冀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5min自动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资料,通过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循环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和三维数值云模式对低层三维动力和热动力特征的模拟分析,为北京"7.21"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 基于京津冀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5min自动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资料,通过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循环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和三维数值云模式对低层三维动力和热动力特征的模拟分析,为北京"7.21"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结构特征和传播机理的分析提供了佐证。结果表明:(1)低层动力场和地形强迫对MCS的触发、增强和维持起到关键作用。在MCS形成阶段,地形强迫有利于低空偏南气流带来的暖湿空气在山前的辐合上升。随着MCS的加强,强降水区域呈现与地形走向接近的"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单体移动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而MCS整体则向东偏南缓慢传播。在MCS传播前沿(山前)形成强的出流风场,低层2 km以下均为深厚的辐合上升区且进一步加强,表明地形强迫和低层风辐合对偏南暖湿空气抬升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MCS长时间"列车效应"的维持和MCS的发展。MCS出流风场与平原地区近地面偏南风交汇,使得在距MCS传播前沿约50 km的、已经存在的一个接近"西西南—东东北"走向的出流边界明显增强。在MCS传播前沿存在较为明显的0-3 km风垂直切变,由MCS出流与低层偏南风形成的风向切变以及地形强迫造成的风速切变构成,切变区域与地形走向及MCS伸展方向密切相关,切变强度达到中纬度低层强切变阈值范围。低层风垂直切变与MCS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亦有利于MCS的长时间发展和维持。(2)低层热动力场为MCS的发展、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在MCS传播前方的环境低层是明显的暖湿区,而在传播后方的低层则是由于地面冷锋及MCS降水造成的冷区,冷暖空气交汇对MCS的高度组织化和强降水的持续起到重要作用。低层的热力层结不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MCS的南部到西南部地区,为MCS尾部风暴单体的不断新生和移动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最后,通过观测和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初步得出了与此次强降水MCS发展演变密切相关的低层热、动力配置的概念模型,为MCS"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特征的机制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7 21 北京 雷达资料 四维变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北京“7·21”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防御思考 被引量:40
7
作者 顾孝天 李宁 +1 位作者 周扬 吴吉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北京市1951-2011年6-8月逐日降雨量数据、1951-2012年7月总降雨量和日最大降水量以及2012年6-7月份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北京市不同暴雨等级的频次分布和重现期,利用波动和趋势双变量分析了1951-2012年7月总降雨量和日最大降雨量的稳... 利用北京市1951-2011年6-8月逐日降雨量数据、1951-2012年7月总降雨量和日最大降水量以及2012年6-7月份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北京市不同暴雨等级的频次分布和重现期,利用波动和趋势双变量分析了1951-2012年7月总降雨量和日最大降雨量的稳定性水平。结果表明:与1951-2011年的6-7月平均降雨量和降雨天数相比,2012年6-7月平均降水量属于异常多的状态,降雨天数属于正常现象;"7·21"暴雨事件中,2012年7月21日和22日总降雨量属于百年一遇的水平;1951-2012年北京市7月总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的波动随时间有逐渐稳定的趋势,即降水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虽然目前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1~3 a一遇水平,很难抵御"7·21"暴雨事件,基于对近60 a降水数据的分析,是否需要提高排水系统能力还需要对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和提高排水系统能力所需成本进行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1暴雨 城市内涝 降水频次 重现期 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北京“7·21”暴雨灾害前后公众的风险认知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凡 赵常军 苏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5,共8页
提高公众的水灾风险认知,有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损失及风险。利用气象数据分析了2012年汛期北京的降水特点,以"7·21"暴雨灾害为分界点,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风险认知在灾前和灾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北京市2012... 提高公众的水灾风险认知,有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损失及风险。利用气象数据分析了2012年汛期北京的降水特点,以"7·21"暴雨灾害为分界点,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风险认知在灾前和灾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北京市2012年汛期降水次数和强度均高于常年水平,"7·21"大暴雨及其造成的严重损失,短期内迅速提高了公众的风险认知水平,表现为公众对暴雨风险的关注度以及采取防灾备灾措施的人数比例升高,但这是一种暂时的应激调整现象,灾后,警惕性显著提高的主要为受灾群众,而多数的公众作为"旁观者"尚未建立长久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公众的灾害风险意识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1暴雨 公众风险认知 认知变化
下载PDF
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的对比研究——以北京2012年7月21日暴雨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杰 彭丽霞 史培军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3期191-196,215,共7页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这次暴雨的落区、暴雨演变过程和24h累积降水;本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典型的华北暴雨环流形势,暴雨过程主要由低空中尺度系统造成,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是由中尺度系统随时间的移动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WRF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北京“7·21暴雨
下载PDF
北京“7·21”特大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海芝 曾庆利 +2 位作者 许冰 胡福根 于淼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125-132,共8页
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主要诱因之一,文章通过剖析降雨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典型案例,研究突发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点及规律,为极端气象条件下的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文中对北京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强度最大的“7·21”特大暴雨及其引发... 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主要诱因之一,文章通过剖析降雨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典型案例,研究突发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点及规律,为极端气象条件下的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文中对北京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强度最大的“7·21”特大暴雨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规模、灾情与降雨量及降雨强度之间的响应关系,重点研究了北京西部山区短时强降雨泥石流发生的阈值。结果显示,随着与降雨中心距离的增加,突发地质灾害的数量、种类及规模逐渐变少,降雨强度是诱发突发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突发地质灾害的激发雨量和雨强具有明显差别,泥石流、滑坡的触发雨量与雨强高于崩塌;北京山区诱发泥石流的累计降雨量阈值为187.4~257.2 mm,小时雨强阈值为51.2~62 mm。基于研究结果将“7·21”触发泥石流的实时数据与以往基于平均雨强的泥石流临界雨量进行对比,对北京基于平均雨强的临界雨量模型进行了修正,为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精度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维度 暴雨 诱发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7·21”特大暴雨
下载PDF
CRA40再分析资料在“21·7”极端强降水研究中适用性评估
11
作者 陈姝宜 高庆九 +2 位作者 谭桂容 孙玉婷 王辰 《气象科学》 2024年第1期82-93,共12页
本文基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分析ERA5、CRA40、CFSR和NCEP/NCAR四套再分析资料在“21·7”极端暴雨研究中的表现,同时采用ERA5作为资料对比的基准,对CRA40在极端暴雨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四套资料对台风“烟花”、副... 本文基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分析ERA5、CRA40、CFSR和NCEP/NCAR四套再分析资料在“21·7”极端暴雨研究中的表现,同时采用ERA5作为资料对比的基准,对CRA40在极端暴雨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四套资料对台风“烟花”、副高等关键环流系统的强度估计均偏低,CRA40与ERA5所分析的高度场流型总体一致,且环流更接近实况。ERA5对200 hPa高空急流的强度估计最高,CRA40与ERA5的差异最小。对流层低层风速的再现能力CRA40与ERA5相当。对于台风“烟花”的加强转折,四套资料均无法再现。(2)925 hPa温度场上,相较其他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ERA5温度较低,CRA40温度最高,对于弱冷空气侵入河南北部的过程以CRA40与ERA5的结果最为接近。CRA40对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描述与ERA5在分布形势以及数值上较为接近。(3)CRA40与ERA5资料均能刻画出“21·7”暴雨期间郑州站上空良好的动力条件,强度上CRA40基本略弱于ERA5,两套资料所表现出的经向/纬向环流和位涡总体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40 ERA5 21·7暴雨 再分析资料 资料评估
下载PDF
突发性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场分析——以北京“7·21”暴雨事件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涂光晋 陈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1,共4页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以及意见领袖微博在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在促进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微博舆论场中的上述三种主要力量进行分析,总结突...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以及意见领袖微博在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在促进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微博舆论场中的上述三种主要力量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舆论表达特点,为相关各方应对今后类似事件提出更多微博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7·21暴雨 微博 舆论场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单次降水对地下水位影响的初步认识——以北京“7·21”特大暴雨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元章 武强 +3 位作者 邢立亭 林沛 韩征 雷坤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6,共5页
通过对北京市平原区600余眼监测井水位动态资料的分析,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水位有明显响应的监测井仅有34处,约占总数的6%左右,比例较低,同时范围较为集中,且基本全为较浅的潜水井。反映出本次大暴雨对本区地下... 通过对北京市平原区600余眼监测井水位动态资料的分析,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水位有明显响应的监测井仅有34处,约占总数的6%左右,比例较低,同时范围较为集中,且基本全为较浅的潜水井。反映出本次大暴雨对本区地下水位的直接影响总体程度不深。通过对这些监测点的分布规律加以分析,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各大河的上游河道沿线区域,地层渗透性较好。并认为发生大面积的漫水,即来水量较大是使得地下水位响应明显的另一重要条件。并对单次降水对水位影响较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粘土类地层的阻隔、地表人为硬化及地层的沉积压实,尤其是差异性压实,都会影响流场的畅通性,阻碍地下水的垂向入渗及水平方向的补给,从而会导致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被大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北京“7·21”特大暴雨 地下水位 影响程度 粘土类地层
下载PDF
地面和探空资料的EnKF同化对北京7·21极端暴雨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孟智勇 唐晓静 +2 位作者 岳健 白兰强 黄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45,共9页
针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极端暴雨的业务预报误差,详细地考察地面和探空资料的EnKF同化对7·21极端暴雨总体时空分布和暴雨触发地面特征模拟的影响,进而揭示预报误差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资料同化显著地改善了北京地区降水时空分布... 针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极端暴雨的业务预报误差,详细地考察地面和探空资料的EnKF同化对7·21极端暴雨总体时空分布和暴雨触发地面特征模拟的影响,进而揭示预报误差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资料同化显著地改善了北京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的模拟结果,证实了前人基于观测和敏感性分析提出的"低涡是北京7·21暴雨的关键影响系统"的判断,揭示出低涡对应的地面低压东侧倒槽对北京7·21暴雨的直接贡献。研究结果显示,业务数值模式对此次极端暴雨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低涡和低涡对应的地面低压东侧倒槽强度和位置有较大的预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1暴雨 低涡 倒槽 极端暴雨 北京
下载PDF
从北京“7·21”特大暴雨看NGO在城市暴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营立成 《中国水利》 2013年第3期59-60,共2页
在城市暴雨灾害的救助工作中.来自民间的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大多数学者同意将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mmentalOr.ganization)界定为由志愿者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公益价值目标实现,独立于政府、企业等组... 在城市暴雨灾害的救助工作中.来自民间的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大多数学者同意将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mmentalOr.ganization)界定为由志愿者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公益价值目标实现,独立于政府、企业等组织之外的社会性组织。很多学者已经就NGO在自然灾害防治、传染疾病控制、环境保护、弱势群体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对NGO在城市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7·21”特大暴雨 城市暴雨灾害 NGO 灾害救助
下载PDF
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框架分析——以北京“2012·7·21大暴雨”事件报道为例
16
作者 王玉 和方雄 《丝绸之路》 2013年第16期38-40,共3页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比较分析、实例分析等方法,以北京“7·21大暴雨”事件报道为例。论述了人民网与凤凰网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差异,以期提高新闻网站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从而加强舆论引导功能。
关键词 人民网 凤凰网 框架理论 重大突发事件 北京“7·21暴雨”事件
下载PDF
沙颍河流域贾鲁河“21·7”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志杰 王凯 +1 位作者 胡友兵 冯志刚 《治淮》 2023年第11期4-6,共3页
2021年7月沙颍河流域上游发生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贾鲁河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堤防、水库险情多发,部分城镇受淹严重。灾害发生后,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及时组织工作组开展了贾鲁河洪水调查分析工作,实地调查并勘测了水工程险... 2021年7月沙颍河流域上游发生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贾鲁河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堤防、水库险情多发,部分城镇受淹严重。灾害发生后,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及时组织工作组开展了贾鲁河洪水调查分析工作,实地调查并勘测了水工程险情情况,重点分析了洪水量级及重现期。针对贾鲁河“21·7”特大洪水暴露出的问题,结合现状防洪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颍河流域 贾鲁河 21·7暴雨洪水 洪水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一个公共议题的媒体呈现——基于北京7·21暴雨报道
18
作者 罗艺 《新闻传播》 2015年第3X期9-11,共3页
本文从公共新闻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文本分析:就国内部分报刊对2012年"7·21"北京暴雨的报道,对公共突发事件及媒体应负责任进行考察,认为,在此次暴雨报道中,媒体积极促进信息发布、普及公共知识、展现人文关... 本文从公共新闻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文本分析:就国内部分报刊对2012年"7·21"北京暴雨的报道,对公共突发事件及媒体应负责任进行考察,认为,在此次暴雨报道中,媒体积极促进信息发布、普及公共知识、展现人文关怀,并提供公共表达空间引发舆论关注,但在谋求与政府沟通、促进公众政治参与、增进民主意识方面尚显不足,其功能角色既积极又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新闻学 公共突发事件 北京7·21暴雨报道
下载PDF
北京房山黑龙关泉对7.21特大暴雨的水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雅琴 齐永强 +2 位作者 钟晔 王树芳 何锦 《工程勘察》 2014年第4期42-48,共7页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了61年来最强暴雨,为裸露岩溶含水层提供了清晰有效的水文刺激。本文选取了北京房山区全排泄型岩溶大泉——黑龙关泉,在7.21暴雨前后所进行的一个水文年针对性的研究。在泉域内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了61年来最强暴雨,为裸露岩溶含水层提供了清晰有效的水文刺激。本文选取了北京房山区全排泄型岩溶大泉——黑龙关泉,在7.21暴雨前后所进行的一个水文年针对性的研究。在泉域内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黑龙关泉流量及泉域内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刻画了7.21降雨过程在黑龙关泉域的分布,分析了黑龙关泉的水文响应,并划定了黑龙关泉补给区范围。同时采用水均衡法计算了黑龙关泉域内裸露碳酸盐岩含水层0.293的净入渗系数。研究成果为北京市岩溶区水资源评价工作提供了基础,对其他北方岩溶区评价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21暴雨 黑龙关泉 水文响应 入渗系数
下载PDF
“7.21北京暴雨事件”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青 陈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关于"7.21北京暴雨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立足新闻框架理论,通过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以量化数据分析媒体对事件的主题框架、时间反应框架、消息来源框架、新闻来源框架、报... 本文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关于"7.21北京暴雨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立足新闻框架理论,通过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以量化数据分析媒体对事件的主题框架、时间反应框架、消息来源框架、新闻来源框架、报道角度框架等方面的建构,从而探究新闻框架建构影响因素及其框架效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21北京暴雨事件 新闻框架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