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世纪“70后”诗人群体的创作路径与诗学反思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波
-
机构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7,M0006,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世纪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再发现”(18BZW17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诗歌代际写作群体,“70后”诗人既继承了朦胧诗人和“第三代”诗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又对其审美范式进行了必要的反思与重构,从而形成了这一代际群体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优势。他们由日常经验写作入手,打破了过去的对抗式写作格局,开启了内在的对话式写作之门。而在专业素养逐渐提高的过程中,“70后”诗人也从简单的情绪化写作逐渐转向更为丰富的文化经验书写,并保持了自身的难度意识。在中国古典诗歌、西方现代诗歌和百年新诗这三大传统的压力下,“70后”诗人如何摆脱“影响的焦虑”,建构独属于自身的新传统,也是这一群体必然要面对的难题和继续突围的起点。
-
关键词
“70后”诗人
经验写作
对话性
文化转向
传统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21世纪诗歌:“代际”写作中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罗麒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4-199,共6页
-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1960年代出生诗人研究"(14CZW063)
-
文摘
代际划分是新诗研究理应具备的基本维度,新世纪诗歌格局中的"60后"诗人、"70后"诗人、"80后"诗人存在着明显的代际差异。"60后"诗人是诗坛的主力,往往以隐性叙事的手法刻写一代人的精神阵痛,有较为稳定的阅读群体和诗歌评论关注度,但创作中仍具有某种认同的焦虑;正值写作成熟期的"70后"诗人应变力强,当初的"身体写作"是对传统的反叛,而后兼顾"小我"情怀与集体出镜,表现出奇异的身份认同样态;身份认同的自由选择和多样化,使"80后"诗人更喜欢坚持个体存在的方式,用更为个性化的创作寻找属于自己的身份价值。
-
关键词
代际
“60后”诗人
“70后”诗人
“80后”诗人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