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气味活度值法的凌云白毫发酵茶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阳景阳
梁光志
李子平
梁贤智
陈远权
-
机构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36-343,共8页
-
基金
崇左市科技计划项目(崇科攻2020003)
茶叶产业科技先锋队专项(桂农科盟202206-1)
广西农科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164)。
-
文摘
为分析不同类型凌云白毫发酵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及呈香特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茶叶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对凌云白毫发酵茶香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8种香气成分,其中15种关键和修饰性风味组分(OAV>0.1),PCA模型(R_(X)^(2)(cum)=0.984,Q^(2)(cum)=0.846)和OPLS-DA(R_(X)^(2)(cum)>0.7,Q^(2)(cum)>0.9)模型拟合度高,主要差异成分为芳樟醇、异戊醇、2-甲基丁醛、β-紫罗兰酮、壬醛和茉莉酮。聚类分析将15种香气成分分为3类,Ⅰ类包含吲哚、脱氢芳樟醇,Ⅱ类包含芳樟醇、壬醛、苯乙醛、己醛、2-甲基丁醛、异戊醛、苯乙醇和异丁醛,Ⅲ类包含茉莉酮、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2-正戊基呋喃和二甲基硫,乌龙茶组表现突出的香气组分为Ⅰ类,红茶组为Ⅱ类,白茶组为Ⅲ类,黄茶组为Ⅱ、Ⅲ类,分析所得各茶类的香气特点与感官审评的香气评价相符。OAV法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数据,再结合PCA、OPLS-DA和聚类分析,可以实现不同工艺发酵茶的区分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凌云白毫多茶类的深入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凌云白毫
香气成分
气味活度值
发酵茶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tea
aroma components
odor activity value
fermented tea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区分凌云白毫古茶树鲜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小虎
贺愉岚
朱绮霞
周礼芹
-
机构
广西科学院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3年第2期30-35,共6页
-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0ZYZX3027)
广西重点研发项目(桂科AB2107601)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2016A25)。
-
文摘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广西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样品在400~4 000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在3 373 cm^(-1)、2 918 cm^(-1)以及指纹区处吸收峰的峰位置或形状或吸收峰大小方面出现差异,故可以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实现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的鉴别。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及聚类分析法对鲜叶样品进行分析,可将不同地域的鲜叶进行分类,从而快速准确地应用于古茶树鲜叶的鉴别。
-
关键词
凌云白毫鲜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raw te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凌云白毫茶品种特征特性及其加工白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杨春
刘晓东
庞月兰
汤周斌
蓝燕
林朝赐
-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428-4429,4448,共3页
-
基金
广西科技开发项目(桂科攻1222011-1A)
-
文摘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特有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其品种特性证明了凌云白毫茶鲜叶是制作高级白茶的原料。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加工凌云白毫白茶,只要掌握白茶在萎凋阶段的开青、拼筛、拼堆工序品质形成时的关键技术,就可以加工出外形、香味优良的白茶。
-
关键词
凌云白毫
加工
白茶
关键技术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Processing
White tea
Key techniques
-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凌云白毫茶组培无菌体系的建立与抗褐化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农艳丰
陆吉祥
李健
-
机构
百色学院
-
出处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
基金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0724)。
-
文摘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污染率最低;在此基础上,预处理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抗褐化效果和降低污染率都较明显,褐化率低至30%;选用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顶芽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 mg/L,能降低褐化率至16.7%。凌云白毫茶初代培养使用6-BA诱导腋芽效果好,浓度为2.0 mg/L的诱导率达到100%;对无菌芽增殖来说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7g/L琼脂+30 g/L蔗糖,增殖倍数为3.3,长势最好。
-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无菌体系
抗褐化
组织培养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Tea
Sterile system
Anti-browning
Tissue culture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凌云白毫茶红茶加工技术探析
被引量:5
- 5
-
-
作者
杨春
庞月兰
林国轩
刘晓东
汤周斌
林朝赐
-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广西柑橘研究所
-
出处
《广西农学报》
2014年第5期30-33,共4页
-
基金
广西科技开发项目"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茶研究与推广"(桂科攻1222011-1A)
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凌云白毫茶红茶加工工艺的技术研究"
-
文摘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特有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品种特征特性独特,内含物质丰富。文章根据多次试验探索结果,总结凌云白毫茶红茶加工技术,关键把握:萎凋程度宜稍偏轻,发酵程度春季宜偏轻,有利于香气的形成;夏季宜稍偏重,使多酚类物质转化充分,降低苦涩味;用提香机干燥,毛火温度110℃,有利于凌云白毫茶红茶品质的形成。
-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红茶
加工
技术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Tea
black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蒙药白蒿三味汤散剂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金军
莲花
那生桑
-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
-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11期7-9,共3页
-
文摘
目的建立白蒿三味汤散剂中绿原酸和盐酸麻黄碱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麻黄及小白蒿进行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0.13~0.5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8%,RSD为1.41%(n=5)。结论 TLC法鉴别该制剂中小白蒿和麻黄及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盐酸麻黄碱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白蒿三味汤散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关键词
白蒿三味汤散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麻黄碱
绿原酸
薄层色谱鉴别
-
Keywords
baihao - 3 Decoction Powder
HPLC
ephedrine hydrochloride
chlorogenic acid
TLC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红光和黄光萎凋对白毫银针及寿眉白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黄藩
张厅
尧渝
夏陈
刘飞
罗凡
张成
-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第3期17-23,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0YFN015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19)。
-
文摘
以白毫银针和寿眉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光、黄光、日光萎凋,探究光照萎凋对不同等级白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三个光照组对不同等级白茶的感官品质均有提升作用,且红光萎凋的白毫银针和寿眉白茶总分最高,黄光萎凋次之。红光组白毫银针和寿眉白茶的可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均显著高于其它萎凋组(p<0.05,下同),咖啡碱含量显著低于其它萎凋组,滋味因子得分高于其它萎凋组。黄光萎凋能显著提高白毫银针和寿眉白茶的非酯型儿茶素含量,而在儿茶素总量上与无光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咖啡碱含量显著降低。黄光组寿眉白茶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无光组,白毫银针则无此成分变化。相比无光萎凋,红光和黄光萎凋均可以提高白毫银针、寿眉白茶的感官品质,且红光萎凋的效果最优。
-
关键词
光照萎凋
白毫银针
寿眉白茶
生化成分
感官品质
-
Keywords
Light withering
baihao Yinzhen
Shoumei white tea
Biochemical components
Sensory quality
-
分类号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农孟勋
覃丽青
蒋琼
蒙健宗
-
机构
百色市农业局茶叶开发中心
广西浪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广西农学报》
2018年第6期11-13,21,共4页
-
基金
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南方农牧业副产物高值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Z201704)
-
文摘
【目的】为解决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成活率低、根系不发达等技术瓶颈问题,考察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成活率和根系发育等繁育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蚯蚓粪和黄泥为基质,设计6种不同蚯蚓粪配比水平,进行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试验。【结果】在6种不同水平蚯蚓粪的处理中,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的伤口愈合率、结瘤率、生根率,以及成活率、株高、茎粗、根数、根长都显现出积极的正向影响,各项指标随着蚯蚓粪在基质中的比重增加而显著提高,当蚯蚓粪在基质中的比重达到60%时,繁育成活率达93. 4%,[1]株高31cm,根长2. 79 cm。【结论】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极为显著,从生物效能和经济效用上考量,黄泥:蚯蚓粪的重量比4∶6的基质是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的适宜基质。
-
关键词
蚯蚓粪
凌云白毫茶
扦插苗
繁育
效果
-
Keywords
vermicompost
Lingyun baihao tea
cutting seedling
propagation
effect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白蒿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9
- 9
-
-
作者
梅全喜
-
机构
广东省博罗制药厂研究所
-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
文摘
经考证,在秦、汉之前白蒿与艾是指不同植物;秦、汉至唐,白蒿与艾及其邻近种混同使用,白蒿包括了艾及其邻近种;唐代以后,白蒿的主流种是蓬蒿,即大籽蒿。
-
关键词
白蒿
药用品种
本草考证
中药鉴定
-
Keywords
“baihao”
Medicinal species
Development
Herbological study.
-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凌云白毫古茶树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7
- 10
-
-
作者
王小虎
叶柳健
蒙健宗
叶靖平
农孟勋
周礼芹
-
机构
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西广茗投资有限公司
百色市农业农村局
-
出处
《茶叶通讯》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
基金
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2018-15Z03-1205)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0ZYZX3027)
+2 种基金
专项研发与联合攻关项目(KFJ-STS-QYZD-200)
广西重点研发项目(桂科AB2107601)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2016A25)。
-
文摘
凌云白毫古茶树作为广西本土古茶树资源,生长历史悠久,但其野生古茶树和古茶园的地理位置和数量并未得到有效记载。本项目经实地调查研究后发现,凌云白毫野生古茶树零散分布于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风香坪、先锋岭等地区,但数目所剩无几。野生凌云白毫具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甚至濒于死亡;在先锋岭地区发现了典型的现阶段存活的、最古老的凌云白毫古茶树,且从地理分布和茶树生长状况上看,这些野生凌云白毫古茶树就是近、现代用于人工栽培茶园的种子源头。本研究可为凌云白毫古茶树的溯源、原生境种质资源保护及其开发与利用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古茶树
朔源
原生境种质资源保护
开发与利用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tea
Ancient tea plants
Trace to the source
Original habitat germplasm resources protection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凌云白毫茶刺梨含片的研制
被引量:7
- 11
-
-
作者
黄云大
朱泰运
黄丽婷
邓钦锋
覃美仙
余彩玲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出处
《现代食品》
2020年第22期116-117,122,共3页
-
文摘
本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凌云白毫茶提取物、刺梨粉口含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考察和优化辅料的添加量,并以感官评价作为指标得出凌云白毫茶刺梨口含片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90%乙醇为湿润剂、凌云白毫茶提取物10 g、刺梨粉13 g、木糖醇90 g、填充剂50 g(玉米淀粉:麦芽糊精=2∶1)、柠檬酸3 g、硬脂酸镁0.5%,可制得表面光滑,具有凌云白毫茶风味、口感独特、酸甜适宜、硬度适中的凌云白毫茶刺梨含片。
-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刺梨
含片
生产工艺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tea
Rosa roxburghii Tratt
tablet
production process
-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凌云白毫茶’制茶的红外光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王小虎
王睿
叶靖平
覃福方
周礼芹
-
机构
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西广茗投资有限公司
-
出处
《茶叶通讯》
2022年第3期336-341,共6页
-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0ZYZX3027)
广西重点研发项目(桂科AB2107601)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2016A25)。
-
文摘
茶树品种‘凌云白毫茶’可用于加工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等六大茶类产品,但其加工的茶产品内含物差异并未被报道。野生‘凌云白毫茶’茶树濒临灭绝,对其加工茶产品进行光谱分析,可为‘凌云白毫茶’品种的推广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凌云白毫茶’加工的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2200 cm^(-1)~ 1680 cm^(-1)及800 cm^(-1)~ 500 cm^(-1)波数范围内,不同茶类产品的吸收峰的强度、具体位置以及形状不同。对‘凌云白毫茶’鲜叶及其制成的五种茶类产品的1800 cm^(-1)~ 900 cm^(-1)波长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图一阶导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可有效根据关键成分将其区分鉴别。‘凌云白毫茶’加工的绿茶和白茶保留了更多的原来生茶(鲜叶)的品性,而黄茶则改变了更多的原来生茶的品性。鲜叶经加工处理后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红茶和黄茶含有更多的多糖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茶叶
PCA
聚类分析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raw te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Processed tea
PCA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5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茉莉凌云白毫茶的研究
- 13
-
-
作者
韦静峰
王光良
-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
-
出处
《广西农学报》
1996年第3期33-35,32,共4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茉莉凌云白毫茶的研究目的,窨制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及结果。评审结果表明,茉莉凌云白毫品质超过部颁特级茉莉花茶的标准。
-
关键词
茉莉
凌云白毫茶
研制
-
Keywords
Jasmine
Langyun baihao Tea
Preparing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凌云白毫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及品质成分初探
- 14
-
-
作者
黎敏
庞月兰
胡启明
林国轩
邓倩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贵茶》
2023年第2期55-59,共5页
-
基金
广西六堡茶“八新双增”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六堡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桂科AA20302018-9)
广西茶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项目加工岗位(nycytxgxcxtd-18-03)
-
文摘
以凌云白毫茶树品种夏季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复炒、堆闷、干燥的加工工序,制成传统工艺六堡茶,在每个关键性工序节点取样检测分析,探究凌云白毫在加工传统工艺六堡茶过程中的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茶叶经过加工,香气提高,滋味变醇,叶色变黄,形成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品质特征;加工过程中,茶汤L^(*)值呈降低的趋势,a^(*)绝对值、b^(*)值呈增加的趋势,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无明显趋势;成品茶与鲜叶相比,茶汤L^(*)值下降1.97,a^(*)值、b^(*)值分别增加2.20、10.08,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分别高出8.4%、5.4%,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则无明显差别。
-
关键词
凌云白毫
六堡茶
加工
品质成分
-
Keywords
Lingyun baihao
Liupao Tea
Processing
Quality Ingredients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