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女作家号”看文坛对女作家态度的分化
1
作者
谢维依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1929年《真美善》发行的周年纪念刊物“女作家号”,标志着女作家们首次以作家身份群体化地出现在文学史上。这不仅引起了文坛对于刊物本身和刊物编辑张若谷的讨论,更引发了对这一时期崛起的女作家的关注与讨论。从“女作家号”切入,可...
1929年《真美善》发行的周年纪念刊物“女作家号”,标志着女作家们首次以作家身份群体化地出现在文学史上。这不仅引起了文坛对于刊物本身和刊物编辑张若谷的讨论,更引发了对这一时期崛起的女作家的关注与讨论。从“女作家号”切入,可以分析出这一时期,上海文坛不同立场下对女作家的态度分化及背后蕴含的文学、商业等复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号”
张若谷
女作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女作家杰斯敏·沃德小说《拯救骨肉》的写实主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薄淑艳
马亚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美国年轻黑人女作家杰斯敏·沃德以她的第二部小说《拯救骨肉》摘得了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的桂冠。小说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巧妙地运用隐喻的修辞方法,大胆谈论争议话题,真实地描述了美国南部小镇的贫穷与人们在自然灾难...
美国年轻黑人女作家杰斯敏·沃德以她的第二部小说《拯救骨肉》摘得了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的桂冠。小说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巧妙地运用隐喻的修辞方法,大胆谈论争议话题,真实地描述了美国南部小镇的贫穷与人们在自然灾难中显示出的亲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杰斯敏·沃德
《拯救骨肉》
写实主义
争议话题
修辞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的“满洲想像”——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晓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后,大批东北作家逃亡到华北、上海等地。他们在他乡同样从事文学创作,并且时常以故乡为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例,考察辛嘉、吕奇、戈壁、梅娘、王则、共...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后,大批东北作家逃亡到华北、上海等地。他们在他乡同样从事文学创作,并且时常以故乡为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例,考察辛嘉、吕奇、戈壁、梅娘、王则、共鸣等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作品中关于故乡的想像,以此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缺失的这部分东北作家的心理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伪满洲国
东北作家
《青年文化》“华北文艺特辑”
满洲想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宗教议题——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为参照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7-24,共8页
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都推行多元的宗教政策,然而各国的宗教氛围却有较大差异,这对作家的宗教书写不无影响。新加坡华文女作家孙爱玲与印尼华文女作家袁霓都有涉及宗教关怀的小说,她们以宗教为核心议题,探讨华族的精神...
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都推行多元的宗教政策,然而各国的宗教氛围却有较大差异,这对作家的宗教书写不无影响。新加坡华文女作家孙爱玲与印尼华文女作家袁霓都有涉及宗教关怀的小说,她们以宗教为核心议题,探讨华族的精神信仰及宗教和谐等。她们虽然已踏入宗教书写领域,但其表现层面及题旨深度尚需挖掘。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坛,温玉华、晨砚、黎紫书有大量的基督教题材小说。在宗教书写方面,她们可谓是马华文学的重要代表。三人之中,黎紫书的批判性书写最为深入,其作品的艺术性也最高。宗教书写所表现的关怀意识,绝不仅限于文学层面,而是对众多宗教现实议题的独特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女作家
华人族群
宗教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美善》“女作家号”及其推动下的女作家研究热
5
作者
郭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源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实绩的不满和对法国文学的热爱,曾氏父子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真美善》书局和杂志,致力于译介外国文学。随着1929年元旦《真美善》“女作家号”的刊发,引起了对此专号的褒贬议论,受其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迎来了一...
源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实绩的不满和对法国文学的热爱,曾氏父子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真美善》书局和杂志,致力于译介外国文学。随着1929年元旦《真美善》“女作家号”的刊发,引起了对此专号的褒贬议论,受其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迎来了一次对女性作家的研究热潮,此次女作家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现代文坛,而且也关注古代文坛女作家和域外女作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美善》
“女作家号”
女作家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女作家号”看文坛对女作家态度的分化
1
作者
谢维依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基金
江苏省2021年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现代文学研究的评价机制量化研究(KYCX21_2069)。
文摘
1929年《真美善》发行的周年纪念刊物“女作家号”,标志着女作家们首次以作家身份群体化地出现在文学史上。这不仅引起了文坛对于刊物本身和刊物编辑张若谷的讨论,更引发了对这一时期崛起的女作家的关注与讨论。从“女作家号”切入,可以分析出这一时期,上海文坛不同立场下对女作家的态度分化及背后蕴含的文学、商业等复杂原因。
关键词
“女作家号”
张若谷
女作家
Keywords
“female writers special issue”
Zhang Ruogu
female
writers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女作家杰斯敏·沃德小说《拯救骨肉》的写实主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薄淑艳
马亚莉
机构
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5-508,共4页
文摘
美国年轻黑人女作家杰斯敏·沃德以她的第二部小说《拯救骨肉》摘得了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的桂冠。小说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巧妙地运用隐喻的修辞方法,大胆谈论争议话题,真实地描述了美国南部小镇的贫穷与人们在自然灾难中显示出的亲情。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杰斯敏·沃德
《拯救骨肉》
写实主义
争议话题
修辞手法
Keywords
American
female
writer
Jasmyn Ward
Salvage the Bones
realism
controversial
issue
s
rhetoric methods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的“满洲想像”——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晓丽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基金
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伪满洲国时期文学研究"(06CZW016)
文摘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后,大批东北作家逃亡到华北、上海等地。他们在他乡同样从事文学创作,并且时常以故乡为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例,考察辛嘉、吕奇、戈壁、梅娘、王则、共鸣等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作品中关于故乡的想像,以此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缺失的这部分东北作家的心理历程。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伪满洲国
东北作家
《青年文化》“华北文艺特辑”
满洲想像
Keywords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uppet Manchuria Regime,
writers
from the Northeast, "the
special
issue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North China" of Youth Culture, imaginations of Manchuria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宗教议题——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为参照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峰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7-24,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WKPY10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面上资助(2019M663342)。
文摘
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都推行多元的宗教政策,然而各国的宗教氛围却有较大差异,这对作家的宗教书写不无影响。新加坡华文女作家孙爱玲与印尼华文女作家袁霓都有涉及宗教关怀的小说,她们以宗教为核心议题,探讨华族的精神信仰及宗教和谐等。她们虽然已踏入宗教书写领域,但其表现层面及题旨深度尚需挖掘。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坛,温玉华、晨砚、黎紫书有大量的基督教题材小说。在宗教书写方面,她们可谓是马华文学的重要代表。三人之中,黎紫书的批判性书写最为深入,其作品的艺术性也最高。宗教书写所表现的关怀意识,绝不仅限于文学层面,而是对众多宗教现实议题的独特注脚。
关键词
东南亚
女作家
华人族群
宗教议题
Keywords
Southeast Asia
female
writers
Chinese ethnic
religious
issue
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美善》“女作家号”及其推动下的女作家研究热
5
作者
郭瑶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文摘
源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实绩的不满和对法国文学的热爱,曾氏父子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真美善》书局和杂志,致力于译介外国文学。随着1929年元旦《真美善》“女作家号”的刊发,引起了对此专号的褒贬议论,受其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迎来了一次对女性作家的研究热潮,此次女作家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现代文坛,而且也关注古代文坛女作家和域外女作家研究。
关键词
《真美善》
“女作家号”
女作家研究
Keywords
Zhen Mei Shan Magazine
female
writers
special
issue
female
research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Z6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女作家号”看文坛对女作家态度的分化
谢维依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国女作家杰斯敏·沃德小说《拯救骨肉》的写实主义
薄淑艳
马亚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的“满洲想像”——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中心
刘晓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宗教议题——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为参照
马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真美善》“女作家号”及其推动下的女作家研究热
郭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