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e Xunzi's Linguistic View through Zhengming
1
作者 汤易 《海外英语》 2010年第8X期374-375,380,共3页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has been dominated by Western linguists for such a long time during which the study of linguistics in China has made seemingly a little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omething noteworthy in anci...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has been dominated by Western linguists for such a long time during which the study of linguistics in China has made seemingly a little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omething noteworthy in anci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oughts for that they were also concerned with language phenomena while dealing with philosophy issues.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 school, Xunzi had discussed the social essence of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world and peop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etc. in his Zhengming, which possesses an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on nowadays study of linguistics among Chinese scholars.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is classic works, this paper wa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linguistic view of Xunzi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 and "shi" (name and nature), and that between language and human thought. His awareness of language cognition was touched upon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nzi’s LINGUISTIC VIEW zhengming
下载PDF
Rectifying Names Is a Must——Xun Zi's Linguistic Ideas in Zhengming
2
作者 易兰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X期251-252,共2页
In China,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imbued with chaos of wa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was in a state of ferment. The disordered phase in ideological area, as the most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was characterized b... In China,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imbued with chaos of wa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was in a state of ferment. The disordered phase in ideological area, as the most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at all the old ethical standard had been badly weaken, even failed to explain the moral facts. In terms of common people, they were confused and puzzled by the questions as "what is language?" and "what is the standard of speaking and behavior?" Some ancient scholars pinned these problems upon the reversal of "ming" (名) and "shi" (实). As a result, to rectify names and to clarify the name of ethics became a must for reconstructing the old proprieties and system. Among those scholars and thinkers, Xun Zi firstly proposed Zhengming to st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name and the thing it represents in a systematical way. This essay only sheds light upon the reason of rectifying names: to distinguish the rank and differenti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明贵贱,辨同异")which is the must of "rectifying na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UISTIC ideas Xun Zi zhengming "ming" (名) and "
下载PDF
沈周与文徵明的交游——以诗文书画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冯沁宇 张克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沈周与文徵明皆为有明一代最为重要的书画巨擘与文坛领袖,对“吴派”书画的崛起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沈、文两人情谊绵长,过从甚密,二人之间的交游并不局限于由师生关系所主导的诗文与书画往来,也有以朋友关系形成的日常生活化文艺... 沈周与文徵明皆为有明一代最为重要的书画巨擘与文坛领袖,对“吴派”书画的崛起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沈、文两人情谊绵长,过从甚密,二人之间的交游并不局限于由师生关系所主导的诗文与书画往来,也有以朋友关系形成的日常生活化文艺交游。沈周谢世几十年里,文徵明仍时常感念沈周,不断追和、摹临、题识或为他人补画恩师旧作,借以抒发对恩师的思念与敬重之情。沈、文之间交游影响深远,既体现为沈周对于文徵明画艺和品行方面的培养,也表现为文徵明及其后人门生对沈周的推崇与敬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周 文徵明 交游
下载PDF
正明井田煤层气井排采效果分析
4
作者 田庆玲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左权县正明井田为高瓦斯矿井,严重制约着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通过分析正明井田煤层气地质条件,对比已投运的28口煤层气地面预抽井4种排采方式的生产效果,得出以下结论:正明井田7-10^(#)煤层适合合层排采;15^(#)煤层适合单层排采,而15^... 左权县正明井田为高瓦斯矿井,严重制约着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通过分析正明井田煤层气地质条件,对比已投运的28口煤层气地面预抽井4种排采方式的生产效果,得出以下结论:正明井田7-10^(#)煤层适合合层排采;15^(#)煤层适合单层排采,而15^(#)煤层直接顶板为砂岩,煤层气赋存能力差,形成逸散,使得15^(#)煤层排采效果不及7-10^(#)煤层;本井田灰岩不适于参与煤层的合层排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明井田 煤层气 单层排采 合层排采
下载PDF
贵州台江革一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初探 被引量:9
5
作者 达扬 彭进 +2 位作者 赵元龙 马海涛 谷雨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4-582,共9页
贵州台江革一杷榔组出露完整、富含化石,其中—上部层位产有类群组合多样的杷榔动物群,为杷榔动物群的一个重要产地。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结合生物化石保存情况及岩石薄片的分析结果,对革一杷榔组沉积环境及其海平面变化规律进行了... 贵州台江革一杷榔组出露完整、富含化石,其中—上部层位产有类群组合多样的杷榔动物群,为杷榔动物群的一个重要产地。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结合生物化石保存情况及岩石薄片的分析结果,对革一杷榔组沉积环境及其海平面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革一杷榔组的沉积位于盐度正常、较深水的陆棚环境,生物生活环境多为氧化—弱氧化环境,富含化石的层位经历了快速沉积事件,整组的沉积由底向上海水经历了由深至浅的变化过程,但其间经历2次小的波动,水体变深后变浅,并出现还原—氧化界面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杷榔组 杷榔动物群 沉积环境 寒武系 贵州台江革一
下载PDF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译学审思——“反向格义”抑或“中西会通” 被引量:8
6
作者 潘琳玲 朱守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5,共7页
"反向格义"与"中西会通"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存在的两种认知取向和方法选择。近现代中西学术交流在反向格义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国学术的形塑,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学术对西方话语的依附,给中国学术带来相当的片面性偏差。... "反向格义"与"中西会通"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存在的两种认知取向和方法选择。近现代中西学术交流在反向格义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国学术的形塑,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学术对西方话语的依附,给中国学术带来相当的片面性偏差。对中国学术而言,不能为了避免西方话语的反向格义而在学术上走向自我封闭,会通中西方已有学术资源进行思想创新是建设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应有的实践智慧和理性诉求。中国学术的发展道路不是简单地"去西方话语",而是要以中国立场寻求与西方学术的深度对话,唯此才能避免在格义天平首鼠两端,在中西会通基础上建立中国学术话语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格义 中西会通 构建 学术话语
下载PDF
正德性与兴礼乐——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方法学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1,共7页
正名的目标,指向"兴礼乐"的人伦价值系统重建。但它并非一般所认为的"复周礼"或以周礼矫正现实,而是一种以德性的回复为进路的价值重建。孔子正名论所要求的"言",是有德者必有言,言而世为天下则意义上的... 正名的目标,指向"兴礼乐"的人伦价值系统重建。但它并非一般所认为的"复周礼"或以周礼矫正现实,而是一种以德性的回复为进路的价值重建。孔子正名论所要求的"言",是有德者必有言,言而世为天下则意义上的言,体现了一种对至善价值的终极性指向。孔子正名,首先落脚于对社会德性及其表征的德目系统的正本清源,对涉及到为流俗所熟知,朱紫难辨,易于混淆其本质差异的德性及名目的区分界定,尤其严格。正名在孔子的思想系统中,具有一种方法学意义上的普遍性。"礼以义起",德性内涵的厘清和价值尺度的重建对于礼乐系统的奠基作用,赋予了"正名"之"兴礼乐"的人伦价值系统建构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德性 礼乐 知止 乡愿 闻达
下载PDF
孔子正名思想探源 被引量:10
8
作者 苟东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2,共8页
孔子的"正名"说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发端于前孔子时代人们对于"名"的深入思考。"名"这个观念受到重视与礼乐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名"的问题展现为两条进路:一、与名分义相关的政治进路;二、与名... 孔子的"正名"说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发端于前孔子时代人们对于"名"的深入思考。"名"这个观念受到重视与礼乐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名"的问题展现为两条进路:一、与名分义相关的政治进路;二、与名声义相关的道德进路,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两个方面。澄清了这个过程,就会看到,孔子正名思想不能简单地看做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起源,而应当看作儒家内圣外王之义理规模的发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早期名学 名分 名声
下载PDF
格义的再现:法家学说与法学对等关系之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喻中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8,共16页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为了促成中国人对于佛教名相的理解,竺法雅开创了格义之法。清末民初,在西方法学传入中国的早期,格义之法再次浮现:外来的法学被理解为中国的法家学说,法家学说与法学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建构成一种虚拟的对等...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为了促成中国人对于佛教名相的理解,竺法雅开创了格义之法。清末民初,在西方法学传入中国的早期,格义之法再次浮现:外来的法学被理解为中国的法家学说,法家学说与法学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建构成一种虚拟的对等关系。其中,严复运用格义之法,以中国固有的"法家"解释西方的"法学家";梁启超、沈家本、胡适等人以外来的法学解释甚至取代中国固有的法家学说,则是对反向格义方法的运用。反向格义也是格义。无论是以法家学说解释法学,还是以法学解释法家学说,都表明格义之法乃是中国现代法学兴起的一个环节。回顾法家学说与法学对等关系的建构及其终结,省思格义与中国现代法学之间的隐秘联系,是当下及未来中国的法学实现理论自觉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义 反向格义 法学 法家 孟德斯鸠 严复
下载PDF
《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英译对比研究——以涂经诒译本与李又安译本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荣立宇 王洪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4,共11页
文章围绕着《人间词话》“境界”理论及其衍生的“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等核心概念,对该著涂经诒、李又安两个译本的相关英译做了系统、深入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从理解认知层面来看,较之涂... 文章围绕着《人间词话》“境界”理论及其衍生的“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等核心概念,对该著涂经诒、李又安两个译本的相关英译做了系统、深入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从理解认知层面来看,较之涂译,李译对于“境界”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更为细化的把握,这对于西方读者深刻理解“境界”说理论更加具有建设性的意义;从翻译策略层面来看,涂译应当属于“格义”处理,而李译则更加具有“正名”性质;在中国文论的国际传播方面,涂译在英语世界可以起到认知铺垫的作用,而李译在西方学界则可以更多地发挥概念还原的功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宏大背景之下,李译的“正名”译法较之涂译的“格义”处理更加贴合时代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文学批评 境界说 格义与正名
下载PDF
从《正名》看荀子的语言认知意识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渊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2-113,共2页
荀子《正名》折射出原初语言认知意识——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结果,语言是认知的工具和手段,或者说,语言成为“认知的窗口”。
关键词 苟子 《正名》 语言认知
下载PDF
义解:移花接木——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79,共10页
中国佛学对印度佛典的理解与解释近乎一种文化"嫁接"。最初的佛典讲解者必须将自己的理解与解释置入汉民族的生活语境中,因而采用了一种用中国儒道学说来比附印度佛教学说的"格义"的阐释方法。关于"格义"... 中国佛学对印度佛典的理解与解释近乎一种文化"嫁接"。最初的佛典讲解者必须将自己的理解与解释置入汉民族的生活语境中,因而采用了一种用中国儒道学说来比附印度佛教学说的"格义"的阐释方法。关于"格义"的使用年代与确切含义的理解,学界有不同看法,但考其精神实质,应是一种"傅会中西之学说"的方法。"格义"方法充分证明了存在的历史性决定了理解的历史性这一阐释学原理。自东晋至隋唐,阐释佛教教义的"疏"、"论"大量出现,学术争鸣通过对佛典文本的阐释差异表现出来:因对同一经典的不同阐释而形成派别,因对不同经典的阐释而形成各种师说,因对不同经典的尊崇与发挥而形成不同宗派。通过对《法华经》"方便"一词各种解说的考察,可发现中国佛教的经疏有四个特点,即阐释的附会性、扩展性、细密性、多元性。佛教义学的疏论,是中国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典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佛教疏论 格义 理解与解释 文化比附
下载PDF
“格义”之法与中国比较文学——一种跨文化传播的范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义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90,共5页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其教义、教理等很难为中国人所理解;但是,佛教的"空"跟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无"等概念形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共鸣;于是,早期佛教的传习者,特别是魏晋时期的佛教传习者,便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跟佛教思...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其教义、教理等很难为中国人所理解;但是,佛教的"空"跟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无"等概念形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共鸣;于是,早期佛教的传习者,特别是魏晋时期的佛教传习者,便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跟佛教思想相近的概念来解释佛教的"事数",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概念跟佛教的"事数"进行一一比配,于是便有了"格义"之法。"格义"在佛教传播中土初期起到了文化上的"摆渡"作用,为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某种"方便法门"。虽然后来佛教的传习不再需要借助于"格义"之法,但这种沟通两种文化的方法,仍然为后来的文人和学者使用;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便借助于中国经籍中的"天"向中国人解释"上帝"的观念。同时,"格义"一法作为古代中国融通中外文化的一个先例,也成为中国比较文学较早的源头之一,并对当今的中外文学、文化的交往和沟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格义”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国比较文学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以孔子正名思想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4
14
作者 苟东锋 《武陵学刊》 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
在近代中西思想汇通的过程中,孔子"正名说"像一个孔道,以柏拉图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思想借助着这一孔道深入地浸入中国思想中。在此情况下,柏拉图主义的孔子正名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影响非常深远。但是,柏拉图主义的解释也遗传... 在近代中西思想汇通的过程中,孔子"正名说"像一个孔道,以柏拉图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思想借助着这一孔道深入地浸入中国思想中。在此情况下,柏拉图主义的孔子正名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影响非常深远。但是,柏拉图主义的解释也遗传性地带来了西方思想的毛病,亦即不能完全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所以,对孔子正名思想研究来说,超越柏拉图主义是一个迫切的任务。为此,彻底抛弃感性与理性二分的柏拉图主义的义理结构,回到儒家式的名实相依的义理结构去,才是一条康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柏拉图主义 孔子 “正名说”
下载PDF
《论语》正名章疏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苟东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孔子正名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是《论语》正名章,对于此章文义的疏解应当建立在对文本语境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文本语境的分析提示我们,正名一方面是孔子精心构思的儒家为政之本,另一方面则具有双重内涵。质言之,正名问题直接关涉政权合... 孔子正名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是《论语》正名章,对于此章文义的疏解应当建立在对文本语境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文本语境的分析提示我们,正名一方面是孔子精心构思的儒家为政之本,另一方面则具有双重内涵。质言之,正名问题直接关涉政权合法性问题,而正名的双重内涵实际上是两种通过立信而建立政权合法性的方式。这两重内涵,一种是对名分的外延的严格限定,一种是对名分的内容的克己践行。孔子对正名两重内涵的兼重表明儒家处理政权变化问题时在改良和革命之间存在一种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正名 立信 政权合法性
下载PDF
“格义”:唐代景教的传教方略——兼论景教的“格义”态势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振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9-31,共13页
唐代景教流播华土达两个多世纪,既苦其心志,又劳其筋骨,最终竟落得个"了无痕迹"的悲戚结局。既未能让华夏民族皈依上帝,成为基督的羔羊,也无法使中华文化吸纳福音的光芒,甚至自身的文化身份都无力获得全面的显彰。毫无疑问,... 唐代景教流播华土达两个多世纪,既苦其心志,又劳其筋骨,最终竟落得个"了无痕迹"的悲戚结局。既未能让华夏民族皈依上帝,成为基督的羔羊,也无法使中华文化吸纳福音的光芒,甚至自身的文化身份都无力获得全面的显彰。毫无疑问,如此的命运,同其效法佛教初传华土时的"格义"方略间不无关系。那么,景教"格义"的动因何在?景教"格义"的态势如何?此乃本文拟将开掘和阐释的论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教 格义 异质性 态势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残本《九章正明算法》录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兆华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2001年第1期66-76,共11页
文章介绍张爵《九章正明算法》四卷明万历十年 ( 15 82年 )重刊本之残本。该残本可以补充程大位《算法统宗》( 15 92年 )“正明算法”条之所略 ,并可据以辑得刘仕隆《九章通明算法》( 142 4年 )“难题”
关键词 张爵 《九章正明算法》 刘仕隆 中国 《九章通明算法》 数学史
下载PDF
从现代语义三角理论看先秦与古希腊名实论的异同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慧颖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5,共7页
语义三角理论是现代语言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它的出现彻底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名实"之争。本文参证现代语义三角理论,探讨先秦和古希腊名实论的异同,尝试剖析中西古人对语言符号性的各自认识程度。
关键词 语义三角 先秦正名论 柏拉图正名论 语言符号性
下载PDF
文本与图像构建的生活世界:项圣谟绘画中策杖图式的再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艳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5期39-48,共10页
项圣谟的山水画中常有一个策杖的文士,或踽踽独行,或与人谈笑。策杖行吟的形象是项圣谟所理解的人生羁旅,是他吟游生活的写照。策杖行吟这个古代文人的精神符号在吴门画家沈周、文征明的作品中沉淀为一种图式,微妙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 项圣谟的山水画中常有一个策杖的文士,或踽踽独行,或与人谈笑。策杖行吟的形象是项圣谟所理解的人生羁旅,是他吟游生活的写照。策杖行吟这个古代文人的精神符号在吴门画家沈周、文征明的作品中沉淀为一种图式,微妙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认识自身存在的不同视角。这种在文化、社会和个性结构三者互动的基础上建构的生活世界,使人的主观性、个性完整地存留在人与世界统一的图景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圣谟 记游 狂吟客 文征明 图式 生活世界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谷鹏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2,共1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成果,一直指引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成果,一直指引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发展,在学理方法上需要运用“新格义”阐释法,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各自所包含的观念逻辑与理论意涵进行“共现”“分梳”“比堪”“融通”阐释,最终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新内涵、新形态。由于此种新内涵与新形态是以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文学现实为基础,以文学批评的思想、内容、形式、功用为进路,通过打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性、历史性、审美性、人民性标准与中国文学批评“道”“文”“质”标准,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逻辑、情感逻辑、伦理逻辑与知识逻辑的统一,因而它可以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在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成为一种统一文学创作、鉴赏、教化、批判与行动五重目标的全新文学批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新格义”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