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zing the Impacts on East Asia of Trump’s Potential Return
1
作者 Wenwei Huang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The 2024 election is a pivotal and highly contested event in the United States.Donald Trump is expected to compete against Joe Biden without any doubts.A potential return of Trump to the White House would likely cause... The 2024 election is a pivotal and highly contested event in the United States.Donald Trump is expected to compete against Joe Biden without any doubts.A potential return of Trump to the White House would likely cause significant reactions in East Asia,particularly among the three major countries in the region.This analysis will explore the detailed implications of Trump’s retu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ald Trump RETURN east asia VETO CONFLICT Trade war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战略转型与韩朝关系缓和
2
作者 郑安光 谭云潇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2,共11页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冷战局势缓和的国际背景下,韩朝双方进行了首次对话。美国对此次韩朝对话持支持态度。然而,由于美韩两国对朝鲜半岛事务的战略认知不同,在对话进程中美韩同盟内部多次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随着朝鲜半岛冷战“本土化...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冷战局势缓和的国际背景下,韩朝双方进行了首次对话。美国对此次韩朝对话持支持态度。然而,由于美韩两国对朝鲜半岛事务的战略认知不同,在对话进程中美韩同盟内部多次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随着朝鲜半岛冷战“本土化”趋势的加强,美国为了保证韩国安全并遏制朝鲜,最终选择维持驻韩美军数量,同时援助韩国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相应的,韩国为自身发展谋求了更多的利益和空间。美国在韩朝对话期间的政策选择和回旋余地,与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实力和地位并不成正比,而美国政策本身的矛盾性又加剧了韩朝双方的冷战竞争。华盛顿最终未能阻止韩朝关系再度恶化,半岛局势走向与美国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亚战略 韩朝关系 朝鲜半岛 冷战
下载PDF
东亚南北地震带大震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圣睦 董瑞英 张永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11,共8页
根据中国南北地震带与青藏-印尼“歹”字型构造带在成因上的联系,提出东亚南北地震带的观点,认为该地震带包含蒙古、中国西部、缅甸和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研究了该带大地震活动的同步性、主体活动区的有序转移、大地震之间的多次相关... 根据中国南北地震带与青藏-印尼“歹”字型构造带在成因上的联系,提出东亚南北地震带的观点,认为该地震带包含蒙古、中国西部、缅甸和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研究了该带大地震活动的同步性、主体活动区的有序转移、大地震之间的多次相关迁移与重复等特征,并划分出了该带的5个大震活跃幕:1887-1912年、1913-1937年、1938-1957年、1958-1976年、1977-2005年。苏门答腊2004年12月26日8.7级和2005年3月29日8.5级巨震标志着该地震带最近一次以主体活动区南移到苏门答腊为特征的活跃时段即将结束。尽管未来一、两年内地震带的中部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有利时段,但结合强震图像异常指标反映的孕震状况分析,未来7级地震危险区尚不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南北地震带 大震活跃幕 地震活动图像异常 强震趋势预测
下载PDF
零口战国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春茂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并组、青铜时代的上马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口 战国墓 颅骨 人类学特征 东亚蒙古人种 陕西
下载PDF
何为中国:1919年的中国和世界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国琦 马楠 张春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3,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卷入了这场战争中。大战的经历和结果,迫使中国的精英重新思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国文明在世界上可能的地位。"一战"初期,严复支持中国加入世界大战,可是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卷入了这场战争中。大战的经历和结果,迫使中国的精英重新思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国文明在世界上可能的地位。"一战"初期,严复支持中国加入世界大战,可是欧战结束后,严复彻底幻灭了,认为唯有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才能解救中国和西方。与此同时,在欧洲游历的梁启超在亲眼目睹了战争的可怕影响之后断言,这场欧战近乎消灭了人类文明;他放弃了达尔文主义,认为东方现在可以提供一些西方所没有的价值,鼓吹东西方文明的融合。而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理与欲的和谐和平衡",中国文化处在一个高于西方文化的水平上,中国文化当引导西方人走向儒学之路。"一战"将全新的观念注入中国精英的思想中,形塑了他们之后如何思考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国族认同和中国文明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战 文明 觉醒 西方 东方
下载PDF
日俄战争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4
6
作者 安成日 刘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16,共10页
在东亚国际体系由传统的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的转型过程中,如果说甲午战争发挥了彻底解构传统的宗藩朝贡体系作用,那么日俄战争则起到了最终完成重构东亚殖民条约体系过程的作用。甲午战争后,大清王朝进一步积贫积弱,帝国主... 在东亚国际体系由传统的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的转型过程中,如果说甲午战争发挥了彻底解构传统的宗藩朝贡体系作用,那么日俄战争则起到了最终完成重构东亚殖民条约体系过程的作用。甲午战争后,大清王朝进一步积贫积弱,帝国主义列强趁机掀起了瓜分清帝国遗产的狂潮,把更多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在争夺在华权益和东亚主导权的过程中俄国成为日本和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了确保在华利益和东亚主导权,英美等欧美列强支持日本对俄开战。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强敌沙俄,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日俄两国在东北亚地区正式划分了势力范围。至此,在东亚地区正式形成了以欧美各国、日本、沙俄为中心,以近代条约规范各国关系的东亚殖民条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东亚 国际体系 朝贡体系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下载PDF
美西战争与美国向东南亚地缘政治扩张的历史脉络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江河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6,共9页
美国利用美西战争从菲律宾到东南亚的扩张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在地缘政治上,它是美国国内外相辅相成与相反相成关系形成合力的体现。美国进攻菲律宾与菲律宾所居地理环境、国内政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政治动机和地缘政治格局等相关... 美国利用美西战争从菲律宾到东南亚的扩张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在地缘政治上,它是美国国内外相辅相成与相反相成关系形成合力的体现。美国进攻菲律宾与菲律宾所居地理环境、国内政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政治动机和地缘政治格局等相关。美国从东南亚到亚太的地缘政治布局是从菲律宾到整个东南亚、亚太和中国三重纵横关系入手的,其运行是先布点后连线再占面,终使其地缘战略空间从东亚大陆广延到太平洋、印度洋并穿连大西洋甚或北冰洋。它对世界地缘政治型态、性质、价值和空间关系变化的深远影响至今犹然。现今,在应对美国不论是重返东南亚或亚太还是推行再平衡战略的挑战中,探溯美国利用美西战争从东南亚扩张到亚太的地缘政治和战略历程,不仅可填补国内对此研究之空白,而且可能有着重要的引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美西战争 美国 菲律宾 东南亚 亚太地区
下载PDF
关于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知 被引量:5
8
作者 冯绍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72,共14页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当代东北亚地区国际格局形成的一个起点。从政治思想史的若干范畴来探讨日俄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诸如帝国和帝国主义、"东方"和"西方"、民族主义和宪政革命、亚洲区域主义、战争...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当代东北亚地区国际格局形成的一个起点。从政治思想史的若干范畴来探讨日俄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诸如帝国和帝国主义、"东方"和"西方"、民族主义和宪政革命、亚洲区域主义、战争中的超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等等,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取得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发展和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东北亚国际关系 “东方”与“西方” 民族主义
下载PDF
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牛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6,共6页
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与东亚地区战略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在那个时期与诸多重大事态一起,塑造了该时期东亚国际政治格局,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美两国国内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历史进程,给世界政治也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些重... 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与东亚地区战略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在那个时期与诸多重大事态一起,塑造了该时期东亚国际政治格局,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美两国国内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历史进程,给世界政治也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些重要的后果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并不仅仅是指中美这两个超大型国家从对抗到合作的发生、发展和转变自然会给世界和地区政治带来的那种广泛而自然的变化,如紧张局势的发生和缓和、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动荡和稳定、经济和相互贸易的隔绝与增长、广泛丰富的文化交流被阻绝或蓬勃发展,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它促成了近四十年来世界历史进程中两个革命性的和最具持久影响的伟大事件。其一是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和平落幕,人类从随时可能被核战争毁灭的恐怖阴影中解脱出来;其二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东亚 冷战
下载PDF
竹内好鲁迅研究批判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52-67,共16页
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契机,日本学者竹内好释放了对侵华战争的负疚感,并通过解散中国研究会、废刊《中国文学》等行为,表达自己对"大东亚战争"的拥护。在"二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陷入绝境的现状下,竹内好将鲁迅... 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契机,日本学者竹内好释放了对侵华战争的负疚感,并通过解散中国研究会、废刊《中国文学》等行为,表达自己对"大东亚战争"的拥护。在"二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陷入绝境的现状下,竹内好将鲁迅塑造为一个回心于"无"的绝对文学者,以此来否定"哲学的结构"的西洋近代文化,建构"文学的结构"的"大东亚文化"。战后,竹内好则从作为"大东亚战争"之"意识形态翼赞"的"近代的超克"论述里,发明了反近代主义的"作为方法的亚洲"。追求东亚主体性的反近代主义的近代,既是竹内好之始终未变的思想轴心,也是其根本悖论之所在,并形成了一种反人道的文学主义的法西斯倾向。实际上,文学主义的法西斯不仅是竹内好个人的特点,而且是20世纪以来的各种激进主义的反近代性思想及其历史实践的普遍性特征,这使今日世界依然游荡着法西斯的幽灵。竹内好生发于"二战"时期的文学思想、政治思考和鲁迅研究,似乎印证了本雅明对法西斯美学的政治批判:近代社会中的"人类的异化已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它能把自身的毁灭当作放在首位的审美快感来体验。这便是法西斯求助于美学的政治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鲁迅》 “大东亚战争” 近代的超克 作为方法的亚洲
下载PDF
后冷战时期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少华 陶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冷战后,东亚地区涌现出大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东亚地区及东亚各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自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非传统安全的含义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为切入点,分... 冷战后,东亚地区涌现出大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东亚地区及东亚各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自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非传统安全的含义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东亚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合作的现状,对合作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冷战时期 东亚 非传统安全合作
下载PDF
中美安全观竞争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滕松艳 娄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133,共9页
安全观竞争是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亚,中国新安全观和美国现实主义安全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合作安全体系和军事同盟体系的并存兼容,并且二者的并存兼容已经成为东亚和平的基础。但是,这两种安全体系的兼容是不对等的,并存也... 安全观竞争是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亚,中国新安全观和美国现实主义安全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合作安全体系和军事同盟体系的并存兼容,并且二者的并存兼容已经成为东亚和平的基础。但是,这两种安全体系的兼容是不对等的,并存也是不平衡的,这是东亚"虽有和平、但地区热点频发"的重要原因。对中国来说,可以在合作安全的基础上构建强化型合作安全模式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取得"对等兼容"和"平衡并存"。未来东亚安全秩序的发展趋势取决于美国军事同盟的强化能够走多远和中美之间能否建成新型大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观 合作安全 军事同盟 新型大国关系 东亚秩序
下载PDF
从“合邦”、“一体”到“大亚细亚主义”——近代日本侵华理论的一种形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向远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7-84,共8页
“大东合邦”、“亚细亚一体”、“大亚细亚主义”是近代日本侵华理论的一种重要形态,它与武力犯华论相反相成,形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软硬两种理论形态,其实质都是并吞中国。其中,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主张以日本为盟主在东亚建立“... “大东合邦”、“亚细亚一体”、“大亚细亚主义”是近代日本侵华理论的一种重要形态,它与武力犯华论相反相成,形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软硬两种理论形态,其实质都是并吞中国。其中,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主张以日本为盟主在东亚建立“大东国”,其用心就是要中国成为日本的附属国。而小寺谦吉的长达12 0 0多页的《大亚细亚主义论》则集大亚细亚理论之大成,其核心是要中国放弃主权,任由日本来“改造”中国,最终是日本独霸中国和亚洲。“大亚细亚主义”实际上等于“大日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侵华理论 大东合邦 亚细亚一体 大亚细亚主义
下载PDF
美国在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的作用(1951-1965)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俊华 韩志斌 《唐都学刊》 2007年第2期89-94,共6页
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1951-1965)历时长达14年之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尤其受到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影响。反之,日韩会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演变。探讨美国在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的作用,可以分析美国为什么“... 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1951-1965)历时长达14年之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尤其受到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影响。反之,日韩会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演变。探讨美国在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的作用,可以分析美国为什么“搭台”以及如何“搭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韩关系 邦交正常化 东北亚 冷战
下载PDF
东亚的地缘政治特点与未来趋向前瞻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飞 丑则静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20期6-18,共13页
在东亚地区,中美双方在实力对比上所发生的此消彼长变化,在"后危机"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重塑地区权力结构的同时,也促使东亚地区出现安全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二元复合区域格局。这一格局的发展态势,同大国的东亚战略、区... 在东亚地区,中美双方在实力对比上所发生的此消彼长变化,在"后危机"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重塑地区权力结构的同时,也促使东亚地区出现安全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二元复合区域格局。这一格局的发展态势,同大国的东亚战略、区域热点问题的走向以及安全与经济领域的合作密不可分。目前,中美双方正在积极致力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这必将会为区域格局的发展演变释放出一系列正面效应。更好地推动东亚区域格局朝着更加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是域内各国及相关国际力量共同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格局 二元复合格局 大国战略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亚太再平衡
下载PDF
体育梦: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政红 杜娟 蔡宝家 《体育科学研究》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审视与剖析中国梦,发现体育梦是中国梦的内核,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擎柱。通过对中国梦、体育梦的解读,结合各时代背景,提出当代中国实现体育梦的路径:发挥中国梦对体育梦实现的引领作用;将注重民生作为实现体育梦的切入...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审视与剖析中国梦,发现体育梦是中国梦的内核,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擎柱。通过对中国梦、体育梦的解读,结合各时代背景,提出当代中国实现体育梦的路径:发挥中国梦对体育梦实现的引领作用;将注重民生作为实现体育梦的切入点和归宿点;倡导体育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创新深化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体育文化多元发展;深化体育改革,推动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梦 东亚病夫 体育强国 体育大国 中国梦
下载PDF
中国学界的日本反战文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中国研究界对于日本反战文学的关注自二十世纪初开始,经过世纪之交对日本反战文学是否存在的争论之后,在新世纪取得了实质性研究进展。在现阶段,研究者不应该只停留在价值判断的层面,探究日本反战文学复杂形态的内涵与原因才是研究的重... 中国研究界对于日本反战文学的关注自二十世纪初开始,经过世纪之交对日本反战文学是否存在的争论之后,在新世纪取得了实质性研究进展。在现阶段,研究者不应该只停留在价值判断的层面,探究日本反战文学复杂形态的内涵与原因才是研究的重点所在。日本反战文学这一课题的理论核心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研究者应该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并在宽阔的东亚文化视野之下,思考日本反战文学的实质、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反战文学 意识形态 民族-国家 东亚
下载PDF
2017年俄罗斯向东看政策评述——兼论欧亚伙伴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勇慧 《俄罗斯学刊》 2018年第4期15-29,共15页
2017年俄罗斯亚太外交在反思中逐渐凸显出清晰的线条和战略重点。对内,进一步落实超前经济发展区的政策,规划修建交通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外,整合自己的政治实力、战略谋划能力和军事外交资源,将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构想逐渐清... 2017年俄罗斯亚太外交在反思中逐渐凸显出清晰的线条和战略重点。对内,进一步落实超前经济发展区的政策,规划修建交通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外,整合自己的政治实力、战略谋划能力和军事外交资源,将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构想逐渐清晰化。通过朝鲜半岛事务继续扩大影响力,以能源合作为抓手进一步布局地缘经济共同体,发挥军工贸易的优势,抢占亚太市场。俄罗斯亚太外交折射出其对欧亚地区地缘战略、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的战略追求,反映了俄罗斯不会依附于西方或东方的独立外交思想。同时,向东看政策面临的不利因素仍将会长期存在,注定向东看的转向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向东看 大欧亚主义 亚太外交
下载PDF
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及其成因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81,共6页
战后日德两国政府的战争追悼理念明显呈现"内向型"与"外向型"之差异。只向本国的战争罹难者特别是战死"皇军"将士和被处决战犯表示哀悼而拒绝向被侵略国家为数更多的死难者致哀,是日本政府"内向型&q... 战后日德两国政府的战争追悼理念明显呈现"内向型"与"外向型"之差异。只向本国的战争罹难者特别是战死"皇军"将士和被处决战犯表示哀悼而拒绝向被侵略国家为数更多的死难者致哀,是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的主要特征。其成因主要有四:"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靖国史观"等错误的历史观,是其形成的思想根源;日本政要的右派构成和日本政权的保守性质,是其形成的政治基础;战后秉持错误历史观的日本国民的大量存在,是其形成的社会土壤;战后宽松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是其形成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府 战争追悼理念 “内向型” 东亚和平
下载PDF
战后东亚地区冷战格局的形成及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从 1 945年 8月 1 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 1 95 0年 6月 2 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 ,朝鲜战争是一... 从 1 945年 8月 1 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 1 95 0年 6月 2 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 ,朝鲜战争是一场由内战而引发但带有地区性战争特点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热战。在这 5年间的东亚政治格局演变形成过程中 ,多种类型的国际关系交错并存 ,国内政治斗争同国际关系密不可分 ,参预国众多且差异较大等特征 ,使东亚地区成为冷战时代的热点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东亚冷战格局 亚洲战略 朝鲜战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