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汉语“手”的多义性及其认知动因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艳青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78-483,共6页
从词义结构来看,汉语"手"表现为复杂的多义结构,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手"的语义进行分析,梳理其引申脉络,归纳其语义范畴,揭示其在语义扩展过程中所运用的隐喻、转喻认知模式,并从语义特征角度解释其跨域...
从词义结构来看,汉语"手"表现为复杂的多义结构,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手"的语义进行分析,梳理其引申脉络,归纳其语义范畴,揭示其在语义扩展过程中所运用的隐喻、转喻认知模式,并从语义特征角度解释其跨域强引申力的动因。文章共梳理出"手"的义项15,包括本文和14项引申义,涉及10个语义范畴。"手"的词义演变总体呈现出以辐射为主,交织着连锁型的演变方式。"手"属于强引申力词,是明显的"功能"特征凸显型人体部位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手”
语义
语义范畴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与印尼语词语的隐喻义和转喻义对比——以含“手/tangan”词语为例
2
作者
全裕慧
彭爱加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2-58,69,共8页
文章对汉语和印尼语含“手/tangan”词语的隐喻义和转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一方面,两种语言既有一些相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也有一些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的完全对应的词语;另一方面,两种语言既存在一些不同的隐喻义...
文章对汉语和印尼语含“手/tangan”词语的隐喻义和转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一方面,两种语言既有一些相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也有一些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的完全对应的词语;另一方面,两种语言既存在一些不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也存在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的词语以及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的词语。形成两种语言上述异同的成因在于:两种语言共性的形成,源自人类“手”的生理特点和功能作用的相同性、人类隐喻和转喻的思维规律的普遍性、人类认知心理的相通性;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则是由于两国宗教信仰、生活条件、思维方式、语言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手/tangan”词语
隐喻义
转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周金文中的“勉”义词——兼论先秦汉语中的“勉”义词
3
作者
武振玉
易佳妮
《中国文字研究》
2019年第2期65-73,共9页
表达"勉"义的词,两周金文中有"懋、薄、农、■、敏、肈、享、勤"八词,传世先秦文献中有"懋、农、敏、肈、劝、勉、明、勖、励、勤、劭、蘉、黾勉" 13个词。将两者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勉"义场成...
表达"勉"义的词,两周金文中有"懋、薄、农、■、敏、肈、享、勤"八词,传世先秦文献中有"懋、农、敏、肈、劝、勉、明、勖、励、勤、劭、蘉、黾勉" 13个词。将两者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勉"义场成员的历时替代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各词词义引申和消亡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金文
先秦文献
“勉”义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
4
作者
林彦乔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4-99,共6页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大指""巨指""巨擘""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拇(姆、母)指(头)""大拇(姆、母)指(头)...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大指""巨指""巨擘""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拇(姆、母)指(头)""大拇(姆、母)指(头)""擘指(指擘)";元明清时期基本由"大指(头)""拇指(头)""大拇指(头)"表示"手的大拇指"义,也出现"指拇(姆)"形式;到现代汉语时期基本只用"拇指""大拇指"表示"手的大拇指"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的大拇指”义
同义聚合
历史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手”的多义性及其认知动因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艳青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78-483,共6页
文摘
从词义结构来看,汉语"手"表现为复杂的多义结构,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手"的语义进行分析,梳理其引申脉络,归纳其语义范畴,揭示其在语义扩展过程中所运用的隐喻、转喻认知模式,并从语义特征角度解释其跨域强引申力的动因。文章共梳理出"手"的义项15,包括本文和14项引申义,涉及10个语义范畴。"手"的词义演变总体呈现出以辐射为主,交织着连锁型的演变方式。"手"属于强引申力词,是明显的"功能"特征凸显型人体部位名词。
关键词
汉语“手”
语义
语义范畴
隐喻
转喻
Keywords
Chinese
word
"
hand
"
lexical
meaning
semantic category
metaphor
metonymy
分类号
H13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与印尼语词语的隐喻义和转喻义对比——以含“手/tangan”词语为例
2
作者
全裕慧
彭爱加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出处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2-58,6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关键语言战略’及其对中国面向东盟语言战略的启示”,项目编号:14BYY043。
文摘
文章对汉语和印尼语含“手/tangan”词语的隐喻义和转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一方面,两种语言既有一些相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也有一些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的完全对应的词语;另一方面,两种语言既存在一些不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也存在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的词语以及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的词语。形成两种语言上述异同的成因在于:两种语言共性的形成,源自人类“手”的生理特点和功能作用的相同性、人类隐喻和转喻的思维规律的普遍性、人类认知心理的相通性;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则是由于两国宗教信仰、生活条件、思维方式、语言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关键词
含“手/tangan”词语
隐喻义
转喻义
Keywords
words
including"shou/tangan(
hand
)"
metaphorical
meaning
metonymical
meaning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周金文中的“勉”义词——兼论先秦汉语中的“勉”义词
3
作者
武振玉
易佳妮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2019年第2期65-7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古汉语动词词义系统演变研究”(16BYY112)。
文摘
表达"勉"义的词,两周金文中有"懋、薄、农、■、敏、肈、享、勤"八词,传世先秦文献中有"懋、农、敏、肈、劝、勉、明、勖、励、勤、劭、蘉、黾勉" 13个词。将两者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勉"义场成员的历时替代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各词词义引申和消亡的情况。
关键词
两周金文
先秦文献
“勉”义词
Keywords
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 objects in Zhou Dynasty
Pre-Qin
hand
ed documents
words
meaning
"diligent”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
4
作者
林彦乔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4-99,共6页
文摘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大指""巨指""巨擘""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拇(姆、母)指(头)""大拇(姆、母)指(头)""擘指(指擘)";元明清时期基本由"大指(头)""拇指(头)""大拇指(头)"表示"手的大拇指"义,也出现"指拇(姆)"形式;到现代汉语时期基本只用"拇指""大拇指"表示"手的大拇指"义。
关键词
“手的大拇指”义
同义聚合
历史演变
Keywords
“hand thumb” meaning words
synonymous polymerization
diachronic changes
分类号
H031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汉语“手”的多义性及其认知动因探究
杜艳青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语与印尼语词语的隐喻义和转喻义对比——以含“手/tangan”词语为例
全裕慧
彭爱加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周金文中的“勉”义词——兼论先秦汉语中的“勉”义词
武振玉
易佳妮
《中国文字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
林彦乔
《安康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