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伯与伯阳父是一个人吗? 被引量:2
1
作者 钱耕森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5-77,共3页
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时间是周幽王早期的第二年(前780年),记录在《国语·周语上》里。史伯提出"和生学",时间是周幽王晚期的第八到第十一年(前774-前771年)之间,因为郑桓公于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入朝任司徒之职,才有机会... 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时间是周幽王早期的第二年(前780年),记录在《国语·周语上》里。史伯提出"和生学",时间是周幽王晚期的第八到第十一年(前774-前771年)之间,因为郑桓公于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入朝任司徒之职,才有机会与史伯共商国是,该事记录在《国语·郑语》里。再说,史伯的"和生学",本应也含有阴阳化生万物的思想在内,特别是当他和伯阳父是同一个人,就更应该如此,但是史伯的"和生学"并没有"阴阳"这个重要理念。直到后来的老子传承他的"和生学",并把它发展为"道生说"时,才增加了阴阳化生万物的思想,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说,史伯与伯阳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 伯阳父 “和生学” “阴阳”
下载PDF
史伯“和实生物”说本义浅释——兼答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王殿明会长问 被引量:1
2
作者 钱耕森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8-53,共6页
"和实生物"说,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治国用人的原则,但具有精博的哲理与高深的智慧,回答了万物从何而来的形而上的问题。"和"何以能生万物?答案就是他说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其精深内涵:首先要具备有彼此... "和实生物"说,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治国用人的原则,但具有精博的哲理与高深的智慧,回答了万物从何而来的形而上的问题。"和"何以能生万物?答案就是他说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其精深内涵:首先要具备有彼此相异的他;其次不同的他之间在互动中又能达到平、平衡,即和、和谐;于是就能产生新事物。新事物决不是假、恶、丑的,一定是真、善、美的。这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对"和"所下的第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笔者简称之为"和生学"。它具有普世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 “和实生物” “和生学” “和” “他” “平” 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
下载PDF
晏子的“和生”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钱耕森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7-59,共3页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理论,创立了"和生"学。春秋初年的管子继承并发展了史伯的"和生"学,提出了"和乃生,不和不生"的...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理论,创立了"和生"学。春秋初年的管子继承并发展了史伯的"和生"学,提出了"和乃生,不和不生"的理论。晏子通过"可"与"否"的相异相生、相反相成,对君臣关系应持"和而不同"的关系,以及对"和羹"与"和声"都予以详加论述,这是他的新贡献,是他对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管子"和乃生,不和不生"理论的传承与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 和生 君臣关系 和而不同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
4
作者 黄晋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7-51,共5页
引申制度变革机制,推动新型城镇化,这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必然选择。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这是城镇化进程中... 引申制度变革机制,推动新型城镇化,这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必然选择。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以工代城,以物带人,人物并行,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历史过程,需要人与物共同繁荣发展,需要二元工业化全力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三要”辩证法则 二元工业化 生态契合
下载PDF
“大道和生”与佛教“缘起论”——评钱耕森教授的“大道和生学”
5
作者 陈坚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3-69,共7页
钱耕森教授回归中国哲学的原初意境,通过解读史伯"和实生物"的观点而提出了"大道和生学",自创新说,堪称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之老树发新芽。钱先生将"大道和生学"放在宇宙生成论的范畴来加以考察,指出世界不... 钱耕森教授回归中国哲学的原初意境,通过解读史伯"和实生物"的观点而提出了"大道和生学",自创新说,堪称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之老树发新芽。钱先生将"大道和生学"放在宇宙生成论的范畴来加以考察,指出世界不是由相同的元素而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的,而且各种不同的元素只有在和谐平等的状态下才能最终生成万物,这可与佛教的"缘起"论相互诠释相互发明,因为佛教的缘起论强调世界万法皆是众缘和合而成,而且参与缘起的缘与缘之间互相平等,唯其平等,才能缘起。无论是钱先生的"大道和生学"还是佛教的"缘起"论,都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世界和平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耕森 “大道和生学” 佛教 缘起 众缘平等
下载PDF
浅谈“两课”教师从哲学的视角运用和谐文化培育高职新生
6
作者 夏兰芬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和谐文化是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和谐理念为基础,净化心灵,追求善美、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文化。"两课"教师运用和谐文化引导高职新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 和谐文化是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和谐理念为基础,净化心灵,追求善美、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文化。"两课"教师运用和谐文化引导高职新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树立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的良好大学生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文化 培育 高职新生 新思维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大道和生学的思想魅力
7
作者 陆元祥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70-72,共3页
《大道和生学》的研究表明,史伯和生学思想经孔子、老子的继承和改造而臻于完善。和生学思想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一条重要规律,万物"和"而生,万事"和"而成。和生学思想在治国理政、道德修养、家庭和睦和生产管理等... 《大道和生学》的研究表明,史伯和生学思想经孔子、老子的继承和改造而臻于完善。和生学思想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一条重要规律,万物"和"而生,万事"和"而成。和生学思想在治国理政、道德修养、家庭和睦和生产管理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让和生学思想走出书斋,在构建和谐环境,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正能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耕森 和生学 道家和生学 儒家和生学 实践意义
下载PDF
紧扣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核心——钱耕森教授“大道和生学”的逻辑内涵
8
作者 陈驰山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4-46,共3页
"大道和生学"是钱耕森教授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精思慎为而得出来的科学结论,文章从中国传统逻辑与中国知识论关系中给予了内涵阐述,证实了钱耕森所构建的"大道和生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基础上的,与中国社会现... "大道和生学"是钱耕森教授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精思慎为而得出来的科学结论,文章从中国传统逻辑与中国知识论关系中给予了内涵阐述,证实了钱耕森所构建的"大道和生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基础上的,与中国社会现代发展中的思维关系是密切关联着的,对丰富与发展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是一个历史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耕森 "大道和生学" 中国传统哲学 人本核心 逻辑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