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续古今诗苑英华》考辨
1
作者 毛伟林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编撰者、编撰时间、书名、所续对象、选录时间范围、卷数、传播及影响等项,对诸家历史文献记载《续古今诗苑英华》的歧异信息进行考辨,考察造成歧异的原因,更正和补充已有研究成果的纰漏。
关键词 《续古今诗苑英华》 《诗苑英华》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释慧净 刘孝孙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大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6,共10页
先秦时期形成的服事制和“五方之民”思想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尽管“华”与“夷”在中国历史上所指的两大群体存在换位和涵盖范围变化的情况,但追求“大一统”“因俗而治”“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却是历代王... 先秦时期形成的服事制和“五方之民”思想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尽管“华”与“夷”在中国历史上所指的两大群体存在换位和涵盖范围变化的情况,但追求“大一统”“因俗而治”“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却是历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和治理体系的显著特点。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乃至中华文明的持续灿烂的深层次原因或许就深藏其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国家 国家治理 大一统 因俗而治 华夷之辨 用夏变夷
下载PDF
清末前诊舌色的含义及其概念的演变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松鹤 梁嵘 王召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39-1840,共2页
目的:探讨清末以前诊舌色的含义及其概念的演变。方法: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收集清末以前古医籍中诊舌色的内容。结果:清以前,诊舌色的内容包括舌质颜色和舌苔颜色。清代中晚期提出了舌质和舌苔的概念,从而使诊舌质颜色与舌苔颜色被区分... 目的:探讨清末以前诊舌色的含义及其概念的演变。方法: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收集清末以前古医籍中诊舌色的内容。结果:清以前,诊舌色的内容包括舌质颜色和舌苔颜色。清代中晚期提出了舌质和舌苔的概念,从而使诊舌质颜色与舌苔颜色被区分开来。结论:舌质与舌苔的区分,促进了舌诊理论与舌诊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舌诊 舌色 苔色 知医必辨
下载PDF
一枝黄花抗感颗粒抗菌抗病毒及解热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玉涛 何迅 +3 位作者 王爱民 李勇军 兰燕宇 王永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一枝黄花抗感颗粒的抗菌、抗病毒、解热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观察一枝黄花抗感颗粒的体内抗菌作用;采取流感病毒滴鼻致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其对小鼠的抗病毒作用;采用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内毒... 目的:研究一枝黄花抗感颗粒的抗菌、抗病毒、解热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观察一枝黄花抗感颗粒的体内抗菌作用;采取流感病毒滴鼻致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其对小鼠的抗病毒作用;采用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致热的方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一枝黄花抗感颗粒各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和临床株、流感病毒FM1和流感病毒B-黔防-252-2001感染小鼠致死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对流感病毒FM1致小鼠肺病变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内毒素所致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一枝黄花抗感颗粒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和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一枝黄花抗感颗粒 抗菌 抗病毒 解热
下载PDF
少数民族统治者与“华夷之辨”观 被引量:6
5
作者 齐春风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4,共7页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后抓住华夷区分的标准重文化轻血缘的特点,以自己文化上的进步来争取“华”的位置,将“夷狄”的帽子扣在其它政权的头上。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华夷观发生变化。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对三朝平等看待,各与正统,显示了元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已不看重华夷之辨。清王朝在完成中国的统一后,竟将夷狄的称呼加到西方国家身上,以至于与西方国家难以确立近代平等的中外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统治者 华夷之辨 影响
下载PDF
姚华曲学观的“诗统”意识 被引量:8
6
作者 唐定坤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晚近姚华适为"通人",他最为世人肯定的学问是曲学。姚华曲学在其"诗统"阐释中彰显出总结性、系统性,以其曲学专著《曲海一勺》为代表,"诗统"的主要内涵有:一、从曲学内部来看,依体制先《原乐》,辞乐合一... 晚近姚华适为"通人",他最为世人肯定的学问是曲学。姚华曲学在其"诗统"阐释中彰显出总结性、系统性,以其曲学专著《曲海一勺》为代表,"诗统"的主要内涵有:一、从曲学内部来看,依体制先《原乐》,辞乐合一,诗被管弦,乐变体变,故变而为曲;就诗本而《明诗》,诗关性情,千载未易,曲最能传情;论功用必《骈史》,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可"化民成俗",诗关世运,世变诗变,如是则曲最应时世。二、由是则形成诗——词——曲的发展统系,此统系皆薪火相传了"诗统"精神。三、今之曲当随世而"通变",以继"诗统"。三者间,前二者是有意识的阐释,此种"温故"为历代所无;后者是介于有意与无意间的"诗统"续建,此种"知新"则多付阙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曲学 《曲海一勺》诗统 通变
下载PDF
汉魏两晋诔文述论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厚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93,共13页
诔文的产生与古代的谥法有关。诔与谥,原本是给国卿与卿大夫的礼遇,后播及于士,诔文也就随之而发展。"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是诔文的基本体制。西汉诔文仅扬雄《元后诔》传世,东汉以张衡为诔文大家,三国则以曹植... 诔文的产生与古代的谥法有关。诔与谥,原本是给国卿与卿大夫的礼遇,后播及于士,诔文也就随之而发展。"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是诔文的基本体制。西汉诔文仅扬雄《元后诔》传世,东汉以张衡为诔文大家,三国则以曹植为其翘楚。曹植诔文不仅数量较多,且不再专注于"铭德",而更偏好于"述哀",有变体之功。两晋诔文以潘岳为第一,其文多笔端含情,摇曳多姿。二陆、张华等也堪称名家。经过诸人的努力,诔文成为抒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诔文 谥法 变体 曹植 潘岳
下载PDF
支移折变与宋代乡村社会生存秩序 被引量:2
8
作者 耿元骊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支移折变"是宋代两税征收重要构成部分,从一种实物意义上的"劳役"和"替代"逐渐演变为以"见钱"为主的"附加税"。其初始本意是为了降低管理和缴纳者双方的成本,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额度... "支移折变"是宋代两税征收重要构成部分,从一种实物意义上的"劳役"和"替代"逐渐演变为以"见钱"为主的"附加税"。其初始本意是为了降低管理和缴纳者双方的成本,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额度(或成本)不断增加,逐渐向"害民"方向转化,对乡村社会造成了重大烦扰。"支移折变"运行过程中,对朝廷与地方关系,基层官府与乡村百姓之间关系,以及乡民内部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乡村内部社会秩序能否平稳运行,朝廷、州县、乡村各级财政能否正常运转关涉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移 折变 宋代 乡村社会
下载PDF
顾植山谈“补土派” 被引量:10
9
作者 老膺荣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李东垣是"补土派"的创始人。后学对其建立的学说多归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一端,而对东垣当时经历金元之交"壬辰大疫"这一因素的影响缺乏进行系统深入的专业探讨。顾植山教授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的视角,... 李东垣是"补土派"的创始人。后学对其建立的学说多归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一端,而对东垣当时经历金元之交"壬辰大疫"这一因素的影响缺乏进行系统深入的专业探讨。顾植山教授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的视角,对东垣重视脾胃、强调补土的学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学术脉络、运气条件,流派发展等多个维度对"补土派"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顾植山指出:李东垣所经历的"三年化疫"所化的大疫为土疫,当时的大司天是寒湿,其遇到的疫病病机多属脾胃内伤。李东垣根据运气特点,抓住脾胃病机进行治疗,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顾植山认为:对古代学术流派的研究,要重视与五运六气的关系,不同的运气条件产生不同的疾病,造成不同的学术主张和学术流派。学术流派的传承,最终要完成其历史使命——融入主流学术中去,提升中医的整体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三年化疫 疫病 湿邪 补土 脾胃 顾植山
下载PDF
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纪立金 张美增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观察以强脾补精化瘀益智法组成的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对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兼气滞血瘀者 1 1 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 5 6例 ,治以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 ,对照组 5 4例 ,治以脑复康。治... 观察以强脾补精化瘀益智法组成的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对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兼气滞血瘀者 1 1 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 5 6例 ,治以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 ,对照组 5 4例 ,治以脑复康。治疗 3个月后 ,进行疗效评估 ,同时检测患者 LPO、SOD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达 76.7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 5 0 %;试验组 MID患者治疗后的 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清 LPO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对 MID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其清除自由基、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是防治 MID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脾补精化瘀益智法 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 多发梗塞性痴呆 LPO SOD
下载PDF
胡寅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11
作者 郑炜 石瑞霖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38-146,共9页
胡寅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思想家。胡寅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探求国家发展之路。正值北方陆沉,金兵南侵,民族矛盾尖锐之际,其民族关系思想逐渐成熟,主要表现在:“天命所钟”论华夷、反对“华夷之交”、“德能配位”为正统、力主北... 胡寅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思想家。胡寅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探求国家发展之路。正值北方陆沉,金兵南侵,民族矛盾尖锐之际,其民族关系思想逐渐成熟,主要表现在:“天命所钟”论华夷、反对“华夷之交”、“德能配位”为正统、力主北伐、号召复仇以及“内治民安,边圉得人”五个方面。胡寅的民族关系思想既反映了时代的特性,又具有强烈的“义理化”倾向,对南宋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和后世处理民族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寅 华夷之辩 民族关系思想
下载PDF
由《制艺丛话》看明清八股文生态
12
作者 陈才训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8,共8页
为"有裨于举业",梁章钜《制艺丛话》对清代官方"清真雅正"之衡文标准及"以古文为时文"的倡议予以特别强调;同时,《丛话》还以丰富的资料揭示了诸如心学、考据学等学术文化思潮对八股文的浸润;展示了明清... 为"有裨于举业",梁章钜《制艺丛话》对清代官方"清真雅正"之衡文标准及"以古文为时文"的倡议予以特别强调;同时,《丛话》还以丰富的资料揭示了诸如心学、考据学等学术文化思潮对八股文的浸润;展示了明清人对八股文之存废、截搭题、命意等问题的看法,并对由八股文引发的文字狱予以特别关注,这些都透示出明清八股文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艺丛话》 衡文标准 学术思潮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男越女界:论晚明两部同性恋小说集的性别意义
13
作者 陈静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弁而钗》与《宜春香质》作为明清书写男性同性情欲的代表性作品,其书写特色呈现出鲜明的性别越界的色彩。在男男同性情欲的语境中,这种性别越界通过以情摄欲来建立叙述的基础,在营造出情欲越轨的幻想空间的同时,也再度巩固了传统的性... 《弁而钗》与《宜春香质》作为明清书写男性同性情欲的代表性作品,其书写特色呈现出鲜明的性别越界的色彩。在男男同性情欲的语境中,这种性别越界通过以情摄欲来建立叙述的基础,在营造出情欲越轨的幻想空间的同时,也再度巩固了传统的性别规范与社会等级秩序,呈现出古代同性情欲书写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越界 同性恋小说 《弁而钗》 《宜春香质》
下载PDF
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扁鹊”内容考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净秋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5期385-399,共15页
扁鹊是著录于传世文献中的著名医家,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成文之后,对其所作考辨历代频出,然争议至今不绝。不难发现:先秦两汉之时"扁鹊"已广泛进入大众传播视域,成为口谈、笔录的重要对象;传世文献中,扁鹊形象多见... 扁鹊是著录于传世文献中的著名医家,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成文之后,对其所作考辨历代频出,然争议至今不绝。不难发现:先秦两汉之时"扁鹊"已广泛进入大众传播视域,成为口谈、笔录的重要对象;传世文献中,扁鹊形象多见于子部书,且相关故事均为寓言;世人多以扁鹊设譬作比,借此阐述个人观点。由《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书名命名方式出发,可证"扁鹊"实为上古神医之名。有关扁鹊之医书则多为伪托之作,鉴于文献的缺乏,其内容、传播不可确考。司马迁《扁鹊列传》当为扁鹊形象集大成之作,然囿于文献本身的复杂面貌、当时文史不分的史学风尚,以及史迁撰史原则、个人趣味、审美取向,《扁鹊列传》呈现出了内在的矛盾与龃龉、书写上的困境与序列上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 《史记》 《汉书·艺文志》 传世文献
下载PDF
二胡曲《一枝花》对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与发展
15
作者 王静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38-144,共7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物质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刻不容缓。鲁西南鼓吹乐是流行于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鼓吹乐种。二胡曲《一枝花》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物质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刻不容缓。鲁西南鼓吹乐是流行于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鼓吹乐种。二胡曲《一枝花》的创作流传过程中,无论音乐素材、音乐结构、演奏技法、音乐语汇等方面都显示了对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播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南鼓吹乐 《一枝花》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论《诗大序》在先秦两汉诗论中的重要地位
16
作者 卢翠琬 《德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2-15,共4页
《毛诗序》是先秦至两汉诗经学的一个总结,其中《诗大序》可以说是先秦至两汉第一篇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专著。《诗大序》的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一为风化说,二为诗言志说,三为六义说。这三点体现了汉代诗歌观念的两极分化。
关键词 《诗大序》 风化说 诗言志说 六义说
下载PDF
基于“文化整合”视阈的二胡曲和唢呐曲《一枝花》之比较
17
作者 王静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54-158,共5页
"文化整合"是文化地理学五大理论之一,原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章基于"文化整合"理论,从音乐素材的同一性谈到音乐结构的相似性,详尽的论述二胡曲《一枝花》和唢呐曲... "文化整合"是文化地理学五大理论之一,原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章基于"文化整合"理论,从音乐素材的同一性谈到音乐结构的相似性,详尽的论述二胡曲《一枝花》和唢呐曲《一枝花》的异同。对于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发展,结合谱例,具体从演奏技法的传承、艺术特点的传承、音乐风格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仔细的剖析,揭示了二者对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合” 二胡曲《一枝花》 唢呐曲《一枝花》
下载PDF
从《正音辨微》到《正音切韵指掌》
18
作者 周赛华 《中文论坛》 2021年第1期205-220,共16页
文章对《正音辨微》的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然后与《正音咀华》《正音切韵指掌》进行对比,指出后两者在音系上有哪些变化。
关键词 《正音辨微》 音系 《正音咀华》 《正音切韵指掌》
下载PDF
《益州记》佚文考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巧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任预、李膺所著的《益州记》 ,是常璩《华阳国志》后的六朝巴蜀地理名著。宋代以后二书已亡 ,在唐宋类书、地理书和诗文注中 ,留下大量的佚文。但唐宋以来 ,史书方志多误署作者 ,改窜原文 ,或者不能区分侨县与旧址 。
关键词 《益州记》 考辨 任预 李膺 《益州记》 《华阳国志》 《水经注》 《寰宇记》 佚文 地理学著作 作者 郡县 署名 书名 体例 引文
下载PDF
金代统治者与“华夷之辨”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申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8-71,共4页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经常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金代统治者对待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有着独特的演化,表现在实施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来淡化"华夷...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经常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金代统治者对待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有着独特的演化,表现在实施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来淡化"华夷之辨"思想,对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华夷之辨 演化 举措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