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From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1
作者 Li Chu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4-224,共11页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identity or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a group.Individual,relational and communal identity are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s an example of communal id...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identity or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a group.Individual,relational and communal identity are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s an example of communal identity.A positiv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enhances national prestige,increases global understanding,reveals a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 and develop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world.However,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encounters some challenges.Cultural identity becomes fuzzy.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from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To construct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we should try to accommodate Chinese cultural inheritance with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modern society,enhance ful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roducts,rebuild people’s self-esteem on cultural identity,and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identity-constructing ability.A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promo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making use of mass media,performing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sports,encouraging heritage tourism and drawing upon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would be ess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下载PDF
The Construction of Irish Cultural Identity in Yeats’s Poetry
2
作者 ZUO Li-xi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年第7期554-559,共6页
W.B.Yeats(1865-1939),Noble Prize winner for literature in 1923,is an influential Irish poet,playwright and critic.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at Yeats is devoted to seek and construct Irish cultural identity in his poet... W.B.Yeats(1865-1939),Noble Prize winner for literature in 1923,is an influential Irish poet,playwright and critic.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at Yeats is devoted to seek and construct Irish cultural identity in his poetry because of the Irish cultural and identity crisis as well as his own identity anxiety.Yeats endeavours to establish a distinctly Irish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reviving Irish traditional folklore,myths and legends,hybridising English language,and absorbing oriental culture in his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B.Yeats POETRY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rish cultural identity Irish Literary Revival
下载PDF
Worker’s Helmet Recognition and Identity Recognition Based on Deep Learning
3
作者 Jie Wang Guangzu Zhu +1 位作者 Shiqi Wu Chunshan Luo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21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For decades, safety has been a concern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elmet detection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but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has been ignored in previous studies, which brin... For decades, safety has been a concern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elmet detection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but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has been ignored in previous studies, which brings trouble to the subsequent safety education of workers.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study of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which neglected safety detection.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mainly proposes a method based on deep learn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y of helmet detectio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nd human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can carry out helmet detection an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dentity recognition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puter vision-based worker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helmet recognition method. We collected 3000 real-name channel images and constructed a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You Only Look Once (YOLO) v3 model to extract the feat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face and helmet, respectively.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a high recognition accuracy rate, fast recognition speed, accurate recognition of workers and helmet detection,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upervision of real-name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Safety Human identity recognition Helmet recognition Computer Vision Deep Learning
下载PDF
Dynamic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a Paradigm for Interrogating Igbo Identity
4
作者 Chris Uchenna Agbedo 《宏观语言学》 2019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suffice as an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for interrogating 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Igbo identity within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text of Nigeria.As a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suffice as an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for interrogating 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Igbo identity within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text of Nigeria.As a function of individual,group and collective personality,the search for identity,which is both physical and transcendental,can hardly ignore the pivotal significanc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Nonetheless,realities of contemporary times have tended to provoke a number of issues,which sire a seedbed of identity crisis and by extension gnaws away the centrali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identity construction.This is the research problem identified,which we sought to address in this paper.To this effect,we identified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veritable tool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However,the corroding effects of modernity and intervening variables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have not only divested the latter of their instrumentality but advertently or inadvertently emboldened real-time disruptive tendencies and concomitant exigencies to alter the salient ontological relationships that characteristically define the typical African society.To reverse this ugly trend,we suggest a retooling/re-jigging Igbo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a manner that would reposition them to reclaim their‘lost paradise’and re-invent them as indispensible integers in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O LANGUAGE culturE identity construction
下载PDF
二重情境:数字视听文化中的身份构建与认同疏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梓轩 李政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数字视听媒介及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情境,推动用户产生新的媒介实践,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现象,即情境生成逻辑向流媒体用户让渡的转变、情境功能作为交往工具的偏移,以及情境秩序在去公共性过程中权力再结构化的取向。其中隐含着情... 数字视听媒介及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情境,推动用户产生新的媒介实践,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现象,即情境生成逻辑向流媒体用户让渡的转变、情境功能作为交往工具的偏移,以及情境秩序在去公共性过程中权力再结构化的取向。其中隐含着情境之于用户身份构建的二重性:一方面,流媒体用户依据情境构建身份,身份的构建过程进一步激发了情境的创造;另一方面,这些被构建的身份呈现出去情境化的流动趋向,造成了身份与认同的疏离。对此,文章在厘清数字视听文化新情境特征的基础上,阐释流媒体用户基于身份的情境互动过程,以及身份认同疏离的成因及危机。更进一步,文章尝试将新媒介—新情境—新行为的线性模式延展为更具解释力的用户主导循环模式,并提出通过共识的凝聚、公共性的重拾和共同体的重建,推动数字视听文化的良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视听文化 流媒体 媒介情境论 身份构建 认同疏离
下载PDF
数字化传承语境下的传统村落漫游艺术——建筑漫游课程再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汪俊琼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建筑漫游课程再设计尝试构建面向西部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建筑漫游艺术,通过选取西部传统村落场景课题进行传统村落数字漫游艺术产品创新设计,在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化分析、叙事逻辑设定、交互设计思维,并结合元宇宙概念对技术路线... 建筑漫游课程再设计尝试构建面向西部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建筑漫游艺术,通过选取西部传统村落场景课题进行传统村落数字漫游艺术产品创新设计,在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化分析、叙事逻辑设定、交互设计思维,并结合元宇宙概念对技术路线进行拓展创新,以期取得良好的文化空间表达和沉浸式体验效果,完成青年群体的参与式民族文化认同建构。通过特定场景下的课程设计,有望提升建筑漫游课程实践的社会文化传播效应,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 数字化传承 建筑漫游艺术 民族文化认同建构
下载PDF
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
作者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56-362,共7页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共生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重要表征符号、文化资源和身心支撑,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独特价值:一是中医药的多民族融合特征可为铸牢中华民族...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共生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重要表征符号、文化资源和身心支撑,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独特价值:一是中医药的多民族融合特征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素材;二是中医药蕴含的中华文明精华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基因;三是中医药对生命的呵护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身心支撑。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中医药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构筑中华民族生命共同体的保障体系;二是以中医药促进中国文化叙事的丰富和深邃,深化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特色内涵;三是以中医药展现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彰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身份认同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视野
8
作者 张晓萌 钟亮才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5,共8页
从文化视野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基因,进而阐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贡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以文化存在为单位,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形成了具有高度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文化视野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基因,进而阐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贡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以文化存在为单位,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形成了具有高度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不断强化的文缘纽带。各民族独具个性的文化中所孕育的共性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层面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养丰富资源。与此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蕴含着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文化理念,蕴蓄着超越意识形态之争、关切全人类共同命运、共建美好大同世界的中国智慧,彰显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文化构建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认同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大运河水文化传播研究
9
作者 张杰 王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水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为构建积极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基础和动力。新时代水文化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当前复杂传播环境下,水文化传播也面临困境。本研究基于认同理论... 水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为构建积极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基础和动力。新时代水文化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当前复杂传播环境下,水文化传播也面临困境。本研究基于认同理论,从传播学视阈考察大运河文化传播实践,对现阶段水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其在传播话语权、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个方面存在现实困境。为打破这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应以人民为中心,优化话语权结构;构建积极认同,优化传播内容;顺应融合趋势,优化传播渠道。本文可为大运河保护与传承、水文化有效传播提供可行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水文化 认同理论 认同建构 传播困境
下载PDF
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的学术张力——基于数位赣剧传承人口述史的再研究
10
作者 胡晓东 艾文婷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42,156,共13页
生命史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接通历史、社会、个人的文本阐释通道,是非遗传承人研究的重要利器。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作为赣剧艺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者,为赣剧艺术建立了鲜活的生命档案。通过对赣剧传承人群体深入访谈,将数位代表性传承... 生命史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接通历史、社会、个人的文本阐释通道,是非遗传承人研究的重要利器。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作为赣剧艺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者,为赣剧艺术建立了鲜活的生命档案。通过对赣剧传承人群体深入访谈,将数位代表性传承人的艺术生命予以裸呈,探究其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以及个人创造和文化体验,并从其文化身份构建中透视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群体生命史研究从群体叙事角度,关注群体的主体间性与共同主体性,突显集体记忆在群体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以通宏洞微的学术张力揭示文化群体的生命意义和社会语境的深度融洽,突破了以往个体生命史叙事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生命史 身份建构 赣剧 非遗传承人
下载PDF
国家赋权、社会形塑、自我体认:乡村医生身份建构三维考察
11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需要国家、社会和乡村医生自身共同发挥作用。国家需要通过制订确立乡村医生身份的法律制度规范、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事业编制等手段,以国家赋权形式对其身份予以确认;新闻媒体、文艺工作者、社科理论研究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发挥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合力形塑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乡村医生要发挥自我体认这一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医生身份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身份建构 国家赋权 社会形塑 自我体认
下载PDF
侨乡形象的话语建构及叙事研究
12
作者 周晓红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53-56,77,共5页
城市形象的建构是社会主体借助话语符号进行叙事的过程。在全球语境中构建具有情感黏合和文化认同的侨乡形象,是汕头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国际传播力的重要路径之一。以《魅力汕头活力特区》的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的话语分... 城市形象的建构是社会主体借助话语符号进行叙事的过程。在全球语境中构建具有情感黏合和文化认同的侨乡形象,是汕头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国际传播力的重要路径之一。以《魅力汕头活力特区》的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的话语分析方法,从词汇分析入手,在上下文语境及社会文化语境中考察话语的形象建构。研究发现提取城市文化符号引发身份认同、巧用叙事话语策略增强情感黏合、立足当代侨乡共塑集体记忆对于建构汕头侨乡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乡形象 话语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翱翔于现实与梦想之中——吕红博士访谈
13
作者 王冠含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吕红博士作为海外华文作家,在主编文学刊物《红杉林》、小说和散文创作及文学研究上多有建树,访谈即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吕红回顾了主办文学刊物的艰辛历程,并首次发布《红杉林》将在明年举办学术活动的重要信息;文中概述了其长篇小说《... 吕红博士作为海外华文作家,在主编文学刊物《红杉林》、小说和散文创作及文学研究上多有建树,访谈即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吕红回顾了主办文学刊物的艰辛历程,并首次发布《红杉林》将在明年举办学术活动的重要信息;文中概述了其长篇小说《美国情人》和《午夜兰桂坊》等中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叙事特征和艺术特色,并梳理了《女人的白宫》等散文作品的内容和主要特色;访谈也深入总结了其学术论著《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的跨文化视野和女性文学研究这两大特征及其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红 《红杉林》 《美国情人》 《女人的白宫》 《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
下载PDF
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被引量:9
14
作者 严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文化意涵集“文”(文明程度)与“化”(文明传承)于一体,是国家建设的魂脉。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创新从未间断,中华文化也不断影响、形塑着中华民族,深刻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文化认同深刻影响到对文化主体的认同,对先进文化代表... 文化意涵集“文”(文明程度)与“化”(文明传承)于一体,是国家建设的魂脉。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创新从未间断,中华文化也不断影响、形塑着中华民族,深刻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文化认同深刻影响到对文化主体的认同,对先进文化代表的认同。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明 文化认同 多民族国家建设 中华民族复兴
下载PDF
社会同一性视角下基层图书馆的红色文化空间建设研究
15
作者 袁素霞 许魁义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5期72-78,89,共8页
加强基层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特色化、思想化、人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出于基层图书馆的在地化特征,其在推动以当地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此,文章从社会... 加强基层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特色化、思想化、人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出于基层图书馆的在地化特征,其在推动以当地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此,文章从社会同一性的理论视角切入,首先分析基层图书馆在构建红色文化空间时所具有的优势;其次,从建设理念和具体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出目前基层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同一性 基层图书馆 红色文化空间 空间建设
下载PDF
四川凉山州三线建设亲历者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研究
16
作者 罗怡畅 杨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184-188,共5页
三线建设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安全为中心的战略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凉山州的三线建设使得外来建设者与本地建设者及本地居民之间逐渐形成文化认同,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 三线建设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安全为中心的战略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凉山州的三线建设使得外来建设者与本地建设者及本地居民之间逐渐形成文化认同,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使得一些较为先进的文化传入西南地区,也使西南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得到流传。文化认同是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研究方向,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和先决条件。该文从三线建设中西南凉山州地区各方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文化认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发,主要运用口述采访进行资料收集,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从真实的三线人物中提取历史素材,反映真实的三线生活和三线文化。该文的目的是利用三线人讲好三线故事,助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集体记忆 三线建设 亲历者 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论中职学生文化的异化与矫治
17
作者 汪旭 魏凌览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63-68,共6页
中职学生文化是中职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中职学校仍存在刻意博取认同、被动循规蹈矩、价值认同不准、矮化自身定位等中职学生文化异化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 中职学生文化是中职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中职学校仍存在刻意博取认同、被动循规蹈矩、价值认同不准、矮化自身定位等中职学生文化异化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学生盲目汲取异质文化招致的精神迟滞、中职学校文化功能价值错置引致文化需求的坐标偏失、中职学生家庭不良教养方式催生的偏执行为、社会结构分层诱发中职学生的自我贬抑等。为了重塑健康和谐的中职学生文化,应引导中职学生塑构积极的身份认同和教育期待,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生态圈,发挥家庭教养和同辈文化对中职学生的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中职学生多元成才的批判性教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生文化 价值错置 身份认同 文化生态圈
下载PDF
取材之道:古纸的身份、特点与成因
18
作者 李雅璠 张丁伟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1,共6页
从“用纸”角度考察我国古纸的身份、使用特点和形成原因,为传统材料的当代转化以及纸制品创新设计与应用提供历史性视角。结合造纸断代史,对纸与用纸相关史料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类,探讨古纸的身份与特点,立足纸的材料属性剖析成因。发现... 从“用纸”角度考察我国古纸的身份、使用特点和形成原因,为传统材料的当代转化以及纸制品创新设计与应用提供历史性视角。结合造纸断代史,对纸与用纸相关史料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类,探讨古纸的身份与特点,立足纸的材料属性剖析成因。发现古纸在发展历程中主要以替代品的形式出现,并呈现出开放包容的使用特征,将成因聚焦于纸的属性,认为纸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造就了古纸的替代品身份与开放包容的应用特点,通过上述研究勾勒出我国古代的传统纸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纸 纸制品 传统材料 纸文化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从文化记忆到文化经济:资本助力下短视频平台的突围
19
作者 高梦彤 《经济论坛》 2024年第8期15-24,共10页
文化记忆在共同群体内部产生文化认同,人们对文化记忆的追寻是文化经济持续运行的内在动力;文化经济促进文化记忆再生,从而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需求拉动市场,新的文化记忆塑造进一步促进开发新的文化市场。文化经济作为交叉领域既... 文化记忆在共同群体内部产生文化认同,人们对文化记忆的追寻是文化经济持续运行的内在动力;文化经济促进文化记忆再生,从而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需求拉动市场,新的文化记忆塑造进一步促进开发新的文化市场。文化经济作为交叉领域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又受到文化内容的决定性影响,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发展。近年来,资本市场利用文化记忆包装的现象级事件频繁涌现,这究竟是对文化市场消费新能级的提升,还是泛娱乐化导致受众文化品位的贬值?文化空间受到网络传播的影响,给文化记忆的传承、再生、改造带来深刻变革。文章分析了文化记忆作为附着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神价值,对文化经济市场的作用机制,并抓取短视频平台相关数据作质性分析,论证短视频平台如何在资本驱动下成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利器,同时使用不当会留下影响社会文化治理的后遗症。文化经济的长期稳定繁荣,仍然要深耕有记忆点和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身份认同 大数据 商业化 记忆再生
下载PDF
审视“南方”:客家女性书写的主体阙如与文化经验
20
作者 高云球 韩山 《长白学刊》 2024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客家地区浓厚的宗族文化与因迁移形成的族群结构,使客家人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观念。客家人在“耕读传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传承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坚忍内敛的群体性格特征。同时,祖辈相传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 客家地区浓厚的宗族文化与因迁移形成的族群结构,使客家人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观念。客家人在“耕读传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传承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坚忍内敛的群体性格特征。同时,祖辈相传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客家人的精神之中,成为他们的人生规范和行为准则。客籍作家,以文学的方式将客家女性在旧的历史时代中的生存境遇与文化经验层层揭示出来,不仅反映出客家文化对女性的品格形成与个体命运的影响,而且与新社会、新时代的文化空间、生存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文章从“新南方写作”的视域,重新审视处于传统客家文化规约下的客家女性的人生选择与文化认同,旨在探知客家女性在历史化中主体构建的复杂性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南方写作 客家女性 主体构建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