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ylistic Study into the Musicalit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oem “Jianjia”
1
作者 黄秋月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1X期144-146,148,共4页
"Jianjia"("蒹葭"),one of the most famous poems in Shijing(《诗经》), is characterized by balanced sound patterns and euphonious rhythm.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ylistic elements in both the source ... "Jianjia"("蒹葭"),one of the most famous poems in Shijing(《诗经》), is characterized by balanced sound patterns and euphonious rhythm.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ylistic elements in both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Jianjia"shows us the musicality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its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njia" SHIJING SOUND Patterns RHYTHM STYLISTIC
下载PDF
“诗书礼乐”与“强国之术”——在早期秦文化进程中透视《秦风·蒹葭》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尚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81,共12页
秦穆公自诩之“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表征了其在位中后期秦国于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秦国因此可以跟东方传统礼乐国家平等对待。穆公之后,秦国疾速衰落,东方诸侯再一次像秦始国之时那样,视秦为夷翟。经历长期衰弱不振,秦人... 秦穆公自诩之“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表征了其在位中后期秦国于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秦国因此可以跟东方传统礼乐国家平等对待。穆公之后,秦国疾速衰落,东方诸侯再一次像秦始国之时那样,视秦为夷翟。经历长期衰弱不振,秦人终于放弃“诗书礼乐”,重新专心追逐“强国之术”。《蒹葭》是上述政治和文化战略转折关头的作品,代表了秦人面临“诗书礼乐”和“强国之术”重大抉择时的迷茫、忧伤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诗书礼乐 强国之术
下载PDF
《蒹葭》四种译本的多视角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锐 赵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05-106,共2页
通过对《蒹葭》现行四种译本的比较分析,着重从风格、译者对原诗的解读、翻译策略、表意以及对模糊语处理等视角进行逐一阐述,旨在揭示多视角分析对诗歌翻译的方法论指导,尤其对于提高译文的质量和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蒹葭 多视角 风格 翻译策略 模糊语
下载PDF
《诗经》与牵牛织女故事——与李山先生商榷兼谈《诗经》的文本研究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龙文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笔者通过对传统文献的辨析 ,认为汉代的昆明池建造绝非循周、秦辟雍或灵台旧制 ,在《诗经》时代牵牛织女故事并未成型 ,李山先生的《蒹葭》是表现牛郎、织女传说 ,《大东》的牛、女二星应对的是姬、姜两姓婚配的观点证据不足。解释《诗... 笔者通过对传统文献的辨析 ,认为汉代的昆明池建造绝非循周、秦辟雍或灵台旧制 ,在《诗经》时代牵牛织女故事并未成型 ,李山先生的《蒹葭》是表现牛郎、织女传说 ,《大东》的牛、女二星应对的是姬、姜两姓婚配的观点证据不足。解释《诗经》 ,宜力求贴近诗歌文本 ,难坐实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牵牛织女故事 汉代 李山 《蒹葭》 诗歌 文本 《大东》
下载PDF
五首被误植为黄节集外佚诗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中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0,共2页
本文旨在考辨五首被马以君及郭长海误植为黄节《蒹葭楼诗》集外之佚诗。
关键词 黄节 《蒹葭楼诗》 马以君 郭长海
下载PDF
《雨巷》对《诗经·蒹葭》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敏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1-3,共3页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在核心意向、追寻主人公及音乐性上对先秦时期的《诗经·蒹葭》进行了继承,同时戴望舒的《雨巷》又有自己的发展,它不仅与晚唐五代诗词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而且借鉴和移植了西方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艺术...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在核心意向、追寻主人公及音乐性上对先秦时期的《诗经·蒹葭》进行了继承,同时戴望舒的《雨巷》又有自己的发展,它不仅与晚唐五代诗词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而且借鉴和移植了西方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这使《雨巷》成为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巷》 《诗经·蒹葭》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关于《髹饰录》钞本与初注者的讨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长北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4期41-44,共4页
作者在对《髹饰录》版本详细校勘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髹饰录》蒹葭堂钞本与德川钞本谁先谁后,需在对两钞本进行科学检测和对两钞本背景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获得科学检测结果和科学结论之前,全世界学者宜按照东... 作者在对《髹饰录》版本详细校勘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髹饰录》蒹葭堂钞本与德川钞本谁先谁后,需在对两钞本进行科学检测和对两钞本背景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获得科学检测结果和科学结论之前,全世界学者宜按照东北亚乃至欧、美流传《髹饰录》各版本的共同祖本——蒹葭堂钞本,恢复《髹饰录》初注者姓氏为"扬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饰录》 蒹葭堂钞本 德川钞本 扬明
下载PDF
情因景生,景以情合——对《蒹葭》意象含义的细读
8
作者 易卫华 刘华丽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1-54,共4页
《蒹葭》一诗中“蒹”与“葭”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据此理解诗意,诗作的画面感随之增强,“白露为霜”从古人对于节令的认识以及此诗整体诗境和意境营造的需要考察,不仅是对深秋时节的暗示,同时还有着一种悲伤的情感指向,而“伊人”的出现... 《蒹葭》一诗中“蒹”与“葭”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据此理解诗意,诗作的画面感随之增强,“白露为霜”从古人对于节令的认识以及此诗整体诗境和意境营造的需要考察,不仅是对深秋时节的暗示,同时还有着一种悲伤的情感指向,而“伊人”的出现,将人物拖入画面之中,使得秋景包含的情感指向更加清楚,情感与意象圆融地浇筑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意象 意境 细读
下载PDF
一幅淡烟轻笼的水墨丹青——析《诗经·秦风·蒹葭》
9
作者 崔志博 樊兰 《衡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4-36,共3页
《蒹葭》的美与山水画多有相似之处,它通过画面的远近结合,虚实变化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美仑美奂的,充满张力的画卷,在重章叠句的结构中,诗人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一唱三叹,全诗不着一个思字,却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对“伊人”那深深的... 《蒹葭》的美与山水画多有相似之处,它通过画面的远近结合,虚实变化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美仑美奂的,充满张力的画卷,在重章叠句的结构中,诗人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一唱三叹,全诗不着一个思字,却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对“伊人”那深深的企慕;全诗不着一愁字,读者却在诗中体会到了那求之不得的无尽的惆怅,可谓是“景外有景”“画外有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蒹葭》创造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完美意境,它是中国诗歌大画卷中的一幅淡烟轻笼的水墨丹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山水画 空白 意境
下载PDF
认知翻译观下《蒹葭》四种英译文的比较
10
作者 张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诗经》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蒹葭》拥有多个英文译本。本文选取其中四个英译文,以认知翻译观为理论指导,从译文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及译文体现的现实和认知"两个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认知... 《诗经》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蒹葭》拥有多个英文译本。本文选取其中四个英译文,以认知翻译观为理论指导,从译文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及译文体现的现实和认知"两个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认知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 《蒹葭》 源文本 目标语
下载PDF
试论《蒹葭》的人物与意境
11
作者 柴俊丽 《邯郸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0-51,共2页
《蒹葭》塑造了追求者及其目标两个独特的形象。抒情主人公执着地追求,开启了后世为信念、目标坚定不移、百折不挠追求的人格理想;追求的对象“伊人”虚处传神,意象朦胧,迷离惝恍,这与追求者意念相生、因痴生幻、执着追寻密切相关。《... 《蒹葭》塑造了追求者及其目标两个独特的形象。抒情主人公执着地追求,开启了后世为信念、目标坚定不移、百折不挠追求的人格理想;追求的对象“伊人”虚处传神,意象朦胧,迷离惝恍,这与追求者意念相生、因痴生幻、执着追寻密切相关。《蒹葭》极有意境,该诗将物境与情境、思绪意念完美地融合,塑造了追求理想的典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意境 虚实
下载PDF
《蒹葭》“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辨
12
作者 王厚怀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许多选注本将《诗经.蒹葭》中的"苍苍"、"淒淒"、"采采"全都解释为"茂盛(貌)",其依据值得怀疑。它们绝不是简单的"换韵"。作为变换的中心词,它们负载着特定的诗义信息;作为融情的景... 许多选注本将《诗经.蒹葭》中的"苍苍"、"淒淒"、"采采"全都解释为"茂盛(貌)",其依据值得怀疑。它们绝不是简单的"换韵"。作为变换的中心词,它们负载着特定的诗义信息;作为融情的景语,它们的意义变化,表明三章诗意的逐层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蒹葭》 换韵 诗意加深
下载PDF
从庞德意象主义翻译观解读英译《诗经》——以《蒹葭》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晓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9-94,共6页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文学史中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经》译本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方面匠心独具。在庞德意象主义翻译观的范畴内,从译文的"并置"诗法、译文的意境创造性重构和译文的接受关学阐释等三个方面...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文学史中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经》译本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方面匠心独具。在庞德意象主义翻译观的范畴内,从译文的"并置"诗法、译文的意境创造性重构和译文的接受关学阐释等三个方面,对庞德的《蒹葭》英译文本进行了解读,旨在分析庞德翻译理论和鉴赏翻译作品,领悟庞德如何用"以诗译诗"的原则去实现超越时空和语言界限的意境契合,再现诗歌翻译的意象主义的审美期待和诗性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意象主义 翻译:蒹葭
下载PDF
从《蒹葭》与《山鬼》看北南歌诗文化之不同
14
作者 陶思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蒹葭》与《山鬼》分别为《诗经》与《楚辞》中咏唱爱情的出色篇章,然而,这两篇内容相似的作品却向读者展示了《诗》与《骚》不同文体风格的差异,以及北与南不同地域风俗的差异。立足于这两篇作品,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歌、诗文化差异进... 《蒹葭》与《山鬼》分别为《诗经》与《楚辞》中咏唱爱情的出色篇章,然而,这两篇内容相似的作品却向读者展示了《诗》与《骚》不同文体风格的差异,以及北与南不同地域风俗的差异。立足于这两篇作品,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歌、诗文化差异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山鬼》 《诗》 《骚》 风俗 意象 歌诗文化 北方 南方
下载PDF
一种相思 别样风情——《蒹葭》与《湘夫人》之比照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靖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7-51,共5页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先秦时代的《秦风·蒹葭》与《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 的爱情诗。两诗在主题倾向与意境的勾画、渲染上颇有一致之处,但在诗歌整体的审美追求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美 学风貌,并且延伸出不同...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先秦时代的《秦风·蒹葭》与《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 的爱情诗。两诗在主题倾向与意境的勾画、渲染上颇有一致之处,但在诗歌整体的审美追求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美 学风貌,并且延伸出不同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 《蒹葭》 文学 《湘夫人》 九歌 美学风貌 主题倾向 先秦时代 解读 延伸
下载PDF
《诗经·蒹葭》新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建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5-66,共2页
《蒹葭》诗中“苍苍”一词,众多选本皆注为“茂盛的样子”或释为“青色”,但笔者认为“苍苍”一词作“灰白”讲,更符合植物生长的特性和时令特点,更有利于诗歌意境的创造,也能使诗歌的內涵得到拓展,比作“茂盛”讲更为妥贴恰当。
关键词 《诗经·蒹葭》 苍苍
下载PDF
王国维论《蒹葭》考辨
17
作者 王飞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16,共6页
《蒹葭》中“伊人”形象的象征性导致了《蒹葭》主旨解读的多义性,为个性化解读提供了可能。“风人体”民歌多用“双关借意”的表现手法,具有“隐含其事”的艺术效果。《蒹葭》体现了“风人体”的诗歌特点,为王国维的个性化解读提供了... 《蒹葭》中“伊人”形象的象征性导致了《蒹葭》主旨解读的多义性,为个性化解读提供了可能。“风人体”民歌多用“双关借意”的表现手法,具有“隐含其事”的艺术效果。《蒹葭》体现了“风人体”的诗歌特点,为王国维的个性化解读提供了文本基础。王国维“风人深致”一语借用了《世说新语》及《艺概》的相关表述,并有新变。通过对《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王国维独特个性品格的分析,可以彰显其评论中所寄寓的理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蒹葭》 伊人 风人 个性化
下载PDF
从《蒹葭》的赏析探微《诗经》的文艺美学思想和历史文化内涵
18
作者 罗如贵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2-66,共5页
《诗经》因具有多重阐释和解读的可能性而拥有经久不衰的艺术和思想魅力,评论界对其内蕴的真正所指历来莫衷一是,而新的内涵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出来,而且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诗歌层面上的解读。笔者仅抓住《诗经》的一鳞半爪,即通过对《蒹葭... 《诗经》因具有多重阐释和解读的可能性而拥有经久不衰的艺术和思想魅力,评论界对其内蕴的真正所指历来莫衷一是,而新的内涵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出来,而且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诗歌层面上的解读。笔者仅抓住《诗经》的一鳞半爪,即通过对《蒹葭》一诗的赏析,从一个角度透视《诗经》所蕴藏的文艺美学思想,从而探究民族文明史和思想艺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蒹葭》 赏析 文艺美学思想
下载PDF
《髹饰录》版本校勘记 被引量:9
19
作者 长北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22,共15页
本文以蒹葭堂本《髹饰录》为依据,对各版本《髹饰录》黄文、扬注详加校勘:凡属蒹葭堂本舛误、不得不更正处,予以更正并在校勘记中言明;古写字、通假字不予更换,也在校勘记中言明;各版本有违蒹葭堂本处, 一一校勘而出;以使读者准确认识... 本文以蒹葭堂本《髹饰录》为依据,对各版本《髹饰录》黄文、扬注详加校勘:凡属蒹葭堂本舛误、不得不更正处,予以更正并在校勘记中言明;古写字、通假字不予更换,也在校勘记中言明;各版本有违蒹葭堂本处, 一一校勘而出;以使读者准确认识漆器工艺经典著作《髹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饰录》 传世版本 蒹葭堂钞本 校勘
原文传递
《秦风·蒹葭》诗旨、季节、异文研究述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臧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5-82,共8页
《蒹葭》被称为"诗人之诗",其风格有别于《诗经·秦风》中的其他作品,在《秦风》中较为独特,因此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学者关注和讨论。近代以来,新方法的运用和新材料的出现扩大了《蒹葭》的研究范围,内容涉及诗旨、季节、... 《蒹葭》被称为"诗人之诗",其风格有别于《诗经·秦风》中的其他作品,在《秦风》中较为独特,因此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学者关注和讨论。近代以来,新方法的运用和新材料的出现扩大了《蒹葭》的研究范围,内容涉及诗旨、季节、异文等多个方面。集中对四十年来关于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可知未来对《蒹葭》的研究还是要注重出土文献和书面文献的结合,重视对考古成果和对新技术的运用。此外,诗旨方面结合赵逵夫、刘龙勋、樊靓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推论出《蒹葭》主旨是对当地盐神"盐婆婆"即"织女"祭祀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诗旨 季节 异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