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3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Blood SAA, IL-6, PCT, and CRP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1
作者 Jide Huang Yongkang Li +1 位作者 Guosheng Su Lihua Qin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4年第2期234-245,共12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blood SAA, IL-6, PCT, and CRP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Methods: 56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blood SAA, IL-6, PCT, and CRP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Methods: 56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54 children with other diseas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Echocardiography, blood SAA, IL-6, PCT and CRP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A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to compare the changes of various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ach indicator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ach indicator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were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a clearer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related imaging index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relevant imaging indicator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except for LMCA (P < 0.05). The comparison of imaging related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except for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MCA and RMCA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ll other indicator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results of relevant laboratory indexes in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results of relevant laborator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results of relevant laboratory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except for the results of SAA, IL-6 and PCT before treatment, which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s in all other indicato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echocardiography with blood SAA, IL-6, PCT, and CRP detection can establish the optimal evaluation plan for accurate and effectiv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providing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ethods and laboratory data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us providing strong protection for children’s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CARDIOGRAM kawasaki Disease SAA IL-6 PCT CRP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川崎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萌 杨轶童 +4 位作者 李翰文 孙文婷 赵苗苗 陈露萍 石曌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0-273,281,共5页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异常。通过使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异常。通过使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降低,某些菌种如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等的数量明显减少,而梭菌属等机会致病菌的数量增加。这些变化不仅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且还影响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和代谢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来影响KD的发生和发展。现就肠道微生物菌群与KD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肠道菌群 发病机制 免疫应答 全身炎性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婴幼儿川崎病急性期肠道菌群的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宏茂 张明明 +5 位作者 林瑶 刘杨 薛冠华 石琳 袁静 李晓惠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急性期肠道菌群的构成、丰度及功能差异,探索肠道菌群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例0~3岁KD急性期婴幼儿为KD组,选取... 目的分析婴幼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急性期肠道菌群的构成、丰度及功能差异,探索肠道菌群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例0~3岁KD急性期婴幼儿为KD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6例健康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并比较两组婴幼儿粪便样本的菌群结构及功能差异。结果两组样本肠道菌群在结构组成、多样性分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婴幼儿肠道菌群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斯特菌科、李斯特氏菌属)、鲁塞蒂双歧杆菌、海氏肠球菌、鸟肠球菌丰度高于健康对照组(|LDA|>2,P<0.05)。KD组中类固醇降解和细胞凋亡通路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细菌分泌系统、硫代谢、丁酸甲酯代谢、苯甲酸降解、β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通路显著减低(|LDA|>2,P<0.05)。结论0~3岁KD急性期婴幼儿肠道菌群在结构及多样性方面与健康婴幼儿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提示KD急性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尤其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海氏肠球菌、鸟肠球菌可能通过类固醇降解及细胞凋亡参与K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学 婴幼儿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川崎病诊断关键实验室指标预测研究
4
作者 王爱琼 萨日娜 +2 位作者 张巧丽 柴利娜 李爱月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2887-2891,2897,共6页
目的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诊断模型,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区别于完全川崎病的关键实验室指标,以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率及降低其误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完全川崎病或不完全川崎病的患儿... 目的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诊断模型,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区别于完全川崎病的关键实验室指标,以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率及降低其误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完全川崎病或不完全川崎病的患儿145例,其中不完全川崎病34例(不完全组),完全川崎病111例(完全组)。比较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清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降钙素原(PC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多肽(CK-M)、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尿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诊断模型,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区别于完全川崎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模型结果显示,贡献度前5位的实验室指标依次为血小板计数(0.381)、尿白细胞计数(0.372)、淋巴细胞百分比(0.260)、凝血酶时间(0.255)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163),在区分川崎病类型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构建的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0.74。结论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得出,血小板计数、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凝血酶时间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关键实验室指标,这为患儿的诊断与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不完全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早期诊断 完全川崎病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5
作者 梁娟 马玉荣 +4 位作者 韩娜 郭方舟 王鹏飞 艾凯 张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崎病患儿的NCE-CMRA及超声资料。对比超声与NCE-CMR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分析NCE-CMRA技术的成像特点,总结NCE-CMRA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41例患儿NCE-CMRA检查整体血管节段显示率为75.6%;超声整体节段显示率为46.3%,两种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P<0.001)。针对冠状动脉中、远段的显示,NCE-CMRA较超声具有明确的显像优势(χ^(2)=57.98、161.47,P<0.001)。41例患儿中,25例(200节段)冠状动脉受损,94个节段表现为不同程度扩张,其中巨大冠状动脉瘤8段(8.6%),中型冠状动脉瘤35段(37.2%),小型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51段(54.2%)。结论NCE-CMRA技术能够客观、清晰地显示儿童冠状动脉,准确反映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受损程度,在诊断和评估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李绚 郑承宁 +4 位作者 王琨蒂 张琪 张静 周忠蜀 惠秦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5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KD组,分别在急性...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5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KD组,分别在急性期(起病5~10d)和恢复期(起病1个月)检测血清总IgE含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纳入健康对照患儿22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病前及患病后1年内KD患儿患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咳嗽、变应性皮炎等)的情况。结果:KD组恢复期血清总IgE水平[282.6(94.2,454.5)IU/m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3(0.23,0.63)×10^(9)]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7(2.4,6.8)%],均高于急性期血清总IgE水平[160.7(15.4,302.0)IU/m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0.1,0.6)×10^(9)]及百分比[3.3(1.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急性期、恢复期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血清总IgE水平[42.2(18.9,62.2)IU/m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4(0.09,0.19)×10^(9)]及百分比[2.7(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前患过敏性疾病的KD患儿3例,KD后1年内患过敏性疾病的患儿11例,较KD前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患儿嗜酸性粒细胞、总IgE水平增高,在恢复期升高更为显著,这可能与KD患儿后续易患过敏性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 过敏性疾病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的关系
7
作者 陈尚明 黄海英 +1 位作者 金爱琴 龚红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0-2385,共6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162例)和测试集(54例)...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162例)和测试集(54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将训练集患儿分为CAL组(45例)和NCAL组(117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KD患儿MHR与CAL的相关性。再按照MHR三分位数将CAL组患儿分为低MHR组(≤0.28)、中MHR组(0.29~0.42)和高MHR组(≥0.43),并进行分析比较。Cox回归模型分析KD患儿MHR与CAL风险的关系,并依据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62例KD患儿均有发热表现,且夏季为高发病期;与NCAL组相比,CAL组在年龄、性别、发热时间、KD分型、MHR、WBC、PLT、NLR、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R与CAL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43,P=0.001),高MHR组KD患儿并发CAL风险显著高于低MHR组(HR=2.857,95%CI:1.329~6.431,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发热时间、MHR、WBC、NLR及CRP是KD患儿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342+0.359×性别+0.181×发热时间+1.064×MHR+0.459×WBC+0.146×NLR+0.211×CRP,P=e logit(P)/1+e logit(P),该模型(AUC=0.874,95%CI:0.799~0.892),与测试集比较(AUC=0.881,95%CI:0.785~0.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R预测KD患儿并发CAL的AUC=0.796,灵敏度为0.896,特异度为0.824,其以作为KD患儿并发CAL的早期预测因子。结论:MHR在诊断KD患儿并发CAL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KD患儿并发CAL程度,因此临床上应及时关注KD患儿MHR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 早期识别 相关性
下载PDF
川崎病小鼠模型的超声心动图评估
8
作者 张雪梅 郝睿 +6 位作者 焦富勇 娄萍 张丹 赵欣 曹玲 赵颖 王俊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成分(LCWE)诱导的川崎病(KD)小鼠模型,利用连续高分辨率小动物心脏超声观察该模型冠状动脉成像及心功能变化,为KD小鼠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使用LCWE诱导KD... 目的建立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成分(LCWE)诱导的川崎病(KD)小鼠模型,利用连续高分辨率小动物心脏超声观察该模型冠状动脉成像及心功能变化,为KD小鼠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使用LCWE诱导KD小鼠模型,n=30)及对照组(无任何干预,n=20)。两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5,21,30天使用小动物超声诊断仪测量冠状动脉内径,M型超声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对照组及造模后第15,21,30天模型组分别处死1只小鼠并取出心脏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造模后第15,21天模型组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管壁与其周围出现高回声;造模后第30天模型组冠状动脉管壁弥漫性增厚。造模后第21天模型组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15和30天模型组左右冠状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第15天模型组LVEDD、LVESD、LVEF及LVFS均低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21天模型组LVEF及LVFS低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30天模型组LVEDD、LVEF、LVFS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造模后第15天小鼠心外膜间质水肿,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弥漫轻度增生,局部心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伴有固体钙盐沉着;造模后第21天小鼠心外膜局部可见多量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造模后第30天小鼠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弹力纤维不连续,内膜轻度增厚,局部玻璃样变性。结论LCWE诱导KD冠脉损伤与自然病程状态的患儿损伤情况相似,可以用来模拟KD冠状动脉损伤及心功能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冠状动脉损伤 小鼠 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成分
下载PDF
清瘟败毒饮颗粒结合双嘧达莫治疗儿童川崎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9
作者 曹小彩 宋文涛 +1 位作者 胡云芝 路楠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清瘟败毒饮颗粒结合双嘧达莫治疗儿童川崎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0月小儿内科收治的82例儿童川崎病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1例,西医组给予双嘧达莫治疗,... 目的分析清瘟败毒饮颗粒结合双嘧达莫治疗儿童川崎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0月小儿内科收治的82例儿童川崎病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1例,西医组给予双嘧达莫治疗,中医组治疗方法同西医组,并结合清瘟败毒饮颗粒治疗,各组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壮热不退、肌肤斑疹、唇赤干裂、咽红目赤、关节疼痛、手足硬肿等)积分变化、患儿冠脉损伤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四肢肿胀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及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C_(3)(complement 3,C_(3))等免疫指标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西医组高,P<0.05;中医组患儿冠脉损伤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四肢肿胀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西医组短,均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中医证候(壮热不退、肌肤斑疹、唇赤干裂、咽红目赤、关节疼痛、手足硬肿等)积分、PCT及CRP、ESR、IgG、IgM、C_(3)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医证候(壮热不退、肌肤斑疹、唇赤干裂、咽红目赤、关节疼痛、手足硬肿等)积分、PCT及CRP、ESR、IgG、IgM、C_(3)等指标均改善,中医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壮热不退、肌肤斑疹、唇赤干裂、咽红目赤、关节疼痛、手足硬肿等)积分、PCT及CRP、ESR、IgG、IgM、C_(3)等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均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颗粒结合双嘧达莫治疗儿童川崎病临床疗效显著,患儿症状改善,免疫功能提升,冠脉损伤发生率低,恢复快,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川崎病 清瘟败毒饮颗粒 双嘧达莫 治疗效果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Cav-1、sLR1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高建波 李娜 +1 位作者 郑伟伟 许丽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52-955,共4页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小窝蛋白-1(Cav-1)、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sLR11)与冠状动脉病变(CAL)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于济源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53例KD合并CAL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KD患儿CA...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小窝蛋白-1(Cav-1)、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sLR11)与冠状动脉病变(CAL)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于济源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53例KD合并CAL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KD患儿CAL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n=54)、双支病变组(n=68)和多支病变组(n=31)。对比三组患儿临床资料、血清Cav-1、sLR11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v-1、sLR11对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av-1、sLR11水平依次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发热持续时间(OR=1.772,95%CI:1.054~2.982,P=0.031)、血清Cav-1(OR=1.139,95%CI:1.080~1.201,P<0.01)及sLR11(OR=1.251,95%CI:1.105~1.417,P<0.01)均为影响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血清Cav-1、sLR11两者联合预测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AUC为0.910(95%CI:0.854~0.951,P<0.01)。结论 血清Cav-1、sLR11两者联合对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小窝蛋白-1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
下载PDF
LDH、NT-proBNP、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李喆 彭博 +1 位作者 王艳梅 王文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3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IKD患儿作为IKD组,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典型川崎病(KD)患儿...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IKD患儿作为IKD组,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典型川崎病(KD)患儿作为KD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检测LDH、NT-proBNP、ALB水平,对比IKD组与KD组一般情况和LDH、NT-proBNP、ALB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DH、NT-proBNP、ALB水平对IKD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将80例IKD患儿依照冠脉损伤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无损伤组(n=30)和损伤组(n=50),对比两组LDH、NT-proBNP、ALB水平。结果:IKD组和KD组性别、年龄及高热、多形性皮疹、口腔黏膜变化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热时间长于KD组,指端改变、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占比低于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LDH、NT-proBN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NT-proBNP、ALB三者联合对IKD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损伤组LDH、NT-proBN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NT-proBNP、ALB水平对IKD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且临床可考虑通过LDH、NT-proBNP、ALB三者联合来诊断I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白蛋白 不完全性川崎病 早期诊断 冠脉损伤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高艺伟 马莹莹 +1 位作者 张曼 储卫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317-2321,共5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尽早识别心脏损害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7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49例,女188例,年龄2个月~10岁。根据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尽早识别心脏损害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7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49例,女188例,年龄2个月~10岁。根据是否发生心脏损害分为心脏损害组(52例)和非心脏损害组(38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ogistic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心脏损害组发热持续时间≥10 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白细胞计数≥10×109/L、总胆汁酸>14μmol/L、C反应蛋白(CRP)>46 mg/L、血红蛋白(HGB)≥90 g/L患儿比例高于非心脏损害组(均P<0.05)。发热持续时间、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CRP、HGB是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均P<0.05);Logit(P)=-11.754+1.333×发热持续时间+1.520×IVIG治疗延迟+1.761×IVIG无反应+1.676×CRP+1.345×HGB。与单独的各相关因素比较,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心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95%CI:0.874~0.931),最佳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0.38%、90.65%。结论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主要与发热持续时间、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CRP、HGB等有关,对于具备上述临床特征患儿,及时给予治疗、更严格地监测和随访,以优化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心脏损害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小儿
下载PDF
清热化瘀养阴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儿童川崎病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冯东灵 苏梅艳 +1 位作者 段素娴 张英谦 《河北中医》 2024年第7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养阴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7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7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养阴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7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7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化瘀养阴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退热、手足肿胀消退、黏膜充血消退、皮疹消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调节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Th17/Treg]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64/70),对照组总有效率77.92%(60/7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Th17、Th17/Treg水平均降低(P<0.05),CD8^(+)、Treg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Th17、Th17/Tre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Tre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TNF-ɑ及IL-6水平均降低(P<0.05),CRP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NF-ɑ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14/70),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18%(14/77),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瘀养阴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川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儿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中西医结合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内皮微粒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机制探讨
14
作者 赵颖 赵欣 +1 位作者 娄萍 罗英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MP,并进行全基因组miRNA测序。在体外试验中,将VSMC或预转染miR-204-3p模拟物(AgomiR-204-3p)、miR-204-3p抑制剂(AntagomiR-204-3p)的VSMC与各组EMP共培养。结果 通过全基因组miRNA测序以及RT-qPCR分析证实miR-204-3p在KD EMP中显著增加,并且EMP中miR-204-3p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病理严重程度显著降低,顺序为NCAA>SCAA>MCAA>GCAA。与对照组EMP共培养相比,VSMC与NCAA EMP共培养48 h后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VSMC分化标志物(ACTA2和CNN1)表达显著增加(P<0.05),去分化标志物(OPN和PDGFRβ)表达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EMP中miR-204-3p在功能上靶向VSMC中的PDGFRβ。在与NCAA EMP孵育的VSMC中,使用AntagomiR-204-3p可显著降低分化标记物(ACTA2和CNN1)的表达,并增加去分化标记物(OPN和PDGFRβ)的表达。在与CAA EMP孵育的VSMC中,给予AgomiR-204-3p显著增加分化标记物的表达,并降低去分化标记物的表达。结论 EMP将miR-204-3p转移到VSMC并通过靶向PDGFRβ部分介导KD血管炎性损伤。因此,靶向miR-204-3p-PDGFRβ轴可能为KD诱导的血管病变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粒 miR-204-3p 川崎病 血管炎性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清瘟败毒饮加减对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改善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小平 杨蕊华 +2 位作者 杜丽芳 孙晔 马晓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心内科治疗的2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心内科治疗的2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司匹林联合丙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心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0.91%(100/110),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8.18%(108/11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等典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CD_(4)^(+)和CD_(4)^(+)/CD_(8)^(+)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D_(8)^(+)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D_(3)^(+)水平有上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心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及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儿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轻微,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干预效果较好,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不良反应有较好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瘟败毒饮 小儿川崎病 气血两燔证 丙种球蛋白 免疫功能 炎症水平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肝功能损害实施血清生化与免疫球蛋白M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16
作者 王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合并肝功能损害实施血清生化和免疫球蛋白(Ig)M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66例KD患儿,根据肝功能指标是否正常分为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异常, 13例)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正常, 53例)。检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血常规和炎症指标...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合并肝功能损害实施血清生化和免疫球蛋白(Ig)M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66例KD患儿,根据肝功能指标是否正常分为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异常, 13例)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正常, 53例)。检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血常规和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MN)、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计数(RBC)]、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γ-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心脏功能指标[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体液免疫指标(IgM、IgG、IgA、IgE)。结果 观察组PCT、CRP、PMN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PLT、Hb、RBC、WBC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TBIL(16±14)μmol/L、总胆汁酸(76±74)μmol/L、GGT(109±60)U/L、AST(108±77)U/L、ALT(113±70)U/L均高于对照组的(6±3)μmol/L、(19±29)μmol/L、(29±36)U/L、(37±15)U/L、(25±23)U/L,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BDH(281±83)U/L、LDH(400.0±135.0)U/L、CK-MB(41.0±26.0)U/L、CK(73±60)U/L与对照组的(226±130)、(340.1±118.9)、(34.0±29.1)、(69±42)U/L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IgE(493±54)ng/ml、IgG(9±6)g/L、IgA(1±0)g/L与对照组的(523±62)ng/ml、(10±5)g/L、(1±0)g/L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IgM(0.9±0.3)g/L低于对照组的(1.2±0.2)g/L(P<0.05)。结论 KD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的PCT、PMN以及CRP水平均升高,但是血清IgM水平降低,说明KD会导致肝损伤,进而对体液免疫产生影响,在诊断、监测以及选择治疗措施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M 川崎病 心脏功能 肝功能 体液免疫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
17
作者 王燕燕 李丽红 李哲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189-193,共5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11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体检的7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使用16Sr RNA测序分析粪便菌群,通过α、β多样性和各菌群的门、属水平相...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11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体检的7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使用16Sr RNA测序分析粪便菌群,通过α、β多样性和各菌群的门、属水平相对丰度等分析川崎病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分布特点。结果观察组肠道菌群丰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Anosim分析明确两组肠道菌群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门水平,厚壁菌门在两组中均占优势,观察组中占比38.9%,对照组中占比46.7%。在属水平,拟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在观察组中的占比分别为26.50%、4.29%、14.10%、0.14%,在对照组中为3.73%、2.21%、30.60%、1.46%。在门水平,观察组拟杆菌门丰度增加(P<0.05)。在属水平,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丰度增加(P<0.05);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纤毛菌属丰度减少(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18
作者 侯颖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反应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00例川崎...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反应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时患儿的血清CaN、NFATc1水平,同时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IVIG治疗反应情况分为IVIG治疗敏感组与IVIG治疗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CaN、NFATc1水平及一般资料,采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血清CaN、NFATc1水平与IVIG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性检验二者对IVIG治疗反应的影响。结果100例患儿中有20例为IVIG治疗无反应,占比为20%(20/100)。IVIG治疗无反应组患儿入院时血清CaN、NFATc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IVIG治疗敏感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r>0,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显示高水平血清CaN、血清NFATc1是导致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风险较高,且与血清CaN、血清NFATc1存在关系,二者的高水平表达是导致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免疫球蛋白治疗 钙调神经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相关性
下载PDF
双嘧达莫联合免疫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
19
作者 崔新慧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联合免疫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静注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联合免疫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静注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发热、结膜充血、口唇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手足硬肿)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治疗期间冠状动脉损伤(CAL)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热、结膜充血、口唇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手足硬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PCT、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L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免疫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CAL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双嘧达莫 免疫球蛋白 阿司匹林 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指标 冠状动脉损伤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及sST2、PAI-1在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诊断中的研究
20
作者 陈晓光 窦冰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是否伴发冠脉损伤分...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是否伴发冠脉损伤分为两组,其中损伤组40例,未损伤组6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发热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25-羟维生素D3(25-(OH)D_(3))、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sST2、PAI-1]及动态心电图异常率,通过多因素分析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川崎病患儿伴发冠脉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损伤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CRP、CK-MB、NT-proBNP、sST2、PAI-1水平高于未损伤组,25-(OH)D_(3)水平低于未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60.00%,未损伤组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16.13%,损伤组高于未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持续时间、25-(OH)D_(3)、血小板计数、CRP、CK-MB、NT-proBNP、sST2、PAI-1、动态心电图异常是川崎病患儿伴发冠脉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以sST2、PAI-1、动态心电图异常及3项指标联合应用作为变量绘制诊断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的ROC曲线,sST2的AUC为0.789,PAI-1的AUC为0.729,动态心电图异常的AUC为0.719,联合检测的AUC为0.978。结论动态心电图及sST2、PAI-1水平诊断川崎病是否伴发CA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川崎病 冠脉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