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言的约定俗成性——以“空穴来风”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4期75-77,共3页
约定俗成是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通过分析“空穴来风”词义的逆转,即由原来“事出有因”的肯定意义转变为现在“没有原因、没有根据”的否定意义,可看出人们的使用,甚至有时是误解误用,也会导致词语意义的演变。演变的过程就是临时变化... 约定俗成是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通过分析“空穴来风”词义的逆转,即由原来“事出有因”的肯定意义转变为现在“没有原因、没有根据”的否定意义,可看出人们的使用,甚至有时是误解误用,也会导致词语意义的演变。演变的过程就是临时变化发展为集体行为的过程。与此类似发生词义演变的词还有很多,比如:“明目张胆、大放厥词、出尔反尔”等,另外,词形也可能因为社会约定的改变而改变,比如:“每况愈下、昨日黄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误解误用 约定
下载PDF
从“空穴来风”的误用谈词语俚俗化意义的产生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国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由于时代和语言的变仟,人们对古词语的理解,常常有错误之处,而这种错误的理解,却得到了人们的承认,这叫做俚俗化的解释。但回到古文中时,则必须还原其本来的词义,而不能用今天俚俗化意义去解释。
关键词 空穴来风 俚俗化 误解
下载PDF
“空穴来风”意义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国军 《语文教学之友》 2006年第4期49-49,共1页
“空穴来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一般辞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语出宋玉的《风赋》:宋玉对(楚襄王)日:“臣闻于师,枳旬来巢,空穴来风。”刘洁修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认为语出《庄子》... “空穴来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一般辞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语出宋玉的《风赋》:宋玉对(楚襄王)日:“臣闻于师,枳旬来巢,空穴来风。”刘洁修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认为语出《庄子》:“空门来风,桐乳致巢。”因此可以这么说,“空门来风”是这个成语真正的源头,“空穴来风”是后人在使用中修改定型的词形,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汉语 成语 中学 语文 释义
下载PDF
“空穴来风”等十个常用易错的成语
4
作者 晓言 《中国广播》 2008年第8期77-78,共2页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古语,以及表示完整意思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语或短语。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常见的错误是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望文生义,闹出不少笑话。笔者收集了十个常用易错...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古语,以及表示完整意思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语或短语。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常见的错误是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望文生义,闹出不少笑话。笔者收集了十个常用易错的成语,供同行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成语 望文生义 词语 简洁
下载PDF
“空穴来风”辨正
5
作者 赵清林 《语文教学研究》 2010年第2期49-50,共2页
先看一个摘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里的句子:这样的说法简直是空穴来风,完全没有事实根据。
关键词 空穴来风 辨正 语言文字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 事实根据 人教版 句子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空穴来风”释义商榷
6
作者 宋奇霞 《现代语文》 2020年第8期94-99,共6页
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空穴来风”的释义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变化,“空穴来风”的语义逐渐向“事出无因”“无根据”演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空穴来风”... 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空穴来风”的释义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变化,“空穴来风”的语义逐渐向“事出无因”“无根据”演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空穴来风”的释义变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这并未全面反映出旧义已经消亡、新义占据绝对优势的语言实际。现行辞书对这一类语义变化的词语的解释往往存在模糊性、滞后性的问题。建议词典针对语义变化的词语释义编写可采取“保留旧义,突出新义”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现代汉语词典》 词义演变 词典编纂 语言规范化
下载PDF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探“空穴来风”的误用之因
7
作者 唐乙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8期48-49,共2页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20世纪以来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与思维和文化关系的理论假说。本文旨在运用该假说解释"空穴来风"被误用的原因,进而对该假说产生新的认识。
关键词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空穴来风' 语言 思维 文化
下载PDF
空穴来风:一个已经“变质”的成语
8
作者 王娟 袁志文 《语文知识》 2002年第10期18-19,共2页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让我们首先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 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见于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没有原因的。 “空穴来风”典出战国时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让我们首先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 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见于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没有原因的。 “空穴来风”典出战国时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中的“来”作“招徕”“招致”解,意思是“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因此应该说上面的解释是正确的。而现实中人们又是怎样用的呢?请看下面这些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汉语成语 释义
下载PDF
异型人异型生物或世界末日并非空穴来风——环境急剧恶化对人类影响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学平 《中国经贸》 2012年第4期92-94,共3页
如果中国经济、中华民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真正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要从源头抓起核心要适度抑制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产品的过度消费进而适度地利用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重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有损环境和人的... 如果中国经济、中华民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真正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要从源头抓起核心要适度抑制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产品的过度消费进而适度地利用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重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有损环境和人的健康的产业无论利益多大都要严格控制;关键是加强法制,重塑道德;实现发展、治理同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环境 空穴来风 世界末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人类 恶化 生物 自然资源
下载PDF
“空穴来风”新解
10
作者 张会光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5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空穴来风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语文》 《风赋》 白居易 张海涛 娱乐圈 成语 比喻 句子
下载PDF
"空穴来风"的尴尬——兼谈误用成语导致的语义演变现象
11
作者 张方镇 《学语文》 2005年第3期47-48,共2页
“空穴来风”是一个在各种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成语.但是对于它的理解和运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出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现象。
关键词 空穴来风 成语 语义 语文 中学 语言知识 用法
下载PDF
普遍用错的“空穴来风”
12
作者 郑权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与考试)》 2005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空穴来风 成语 高中 语文 用法
下载PDF
空穴来风
13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2011年第5期64-64,共1页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勾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意思是:我听我的老师说,枳树多弯曲的枝子会招鸟来做巢,门户上的空洞会透风,这是它们所依托的事物造成的,因而它们有所...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勾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意思是:我听我的老师说,枳树多弯曲的枝子会招鸟来做巢,门户上的空洞会透风,这是它们所依托的事物造成的,因而它们有所不同。后人多用来比喻流言乘隙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风赋》 成语 比喻
下载PDF
“空穴来风”误用了吗?——与徐孟民、王娟等先生商榷
14
作者 顾银乔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6期22-22,共1页
近来读到两篇文章,说的都是关于误用或错用成语“空穴来风”的问题。其中的一篇是徐孟民先生写的,题为《“空穴来风”用错了》(见《中国教育报》“社会周刊”2000年5月21日第二版),他认为,“空穴来风”即“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 近来读到两篇文章,说的都是关于误用或错用成语“空穴来风”的问题。其中的一篇是徐孟民先生写的,题为《“空穴来风”用错了》(见《中国教育报》“社会周刊”2000年5月21日第二版),他认为,“空穴来风”即“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义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用法 误用 徐盂民 王娟 成语 汉语
下载PDF
房贷政策又到调整窗口期,收紧并非空穴来风
15
《时代人物》 2016年第9期48-48,共1页
在8月17日静安史上单价最高地块诞生后的5天内,上海紧急中止了三幅地块的出让。北京则在年内3个月无宅地推出,4个月无宅地成交。深圳7月份没有住宅用地推出与成交,8月份的供地则集中于商办、工业类用地。此前,南京市在修改土拍政策... 在8月17日静安史上单价最高地块诞生后的5天内,上海紧急中止了三幅地块的出让。北京则在年内3个月无宅地推出,4个月无宅地成交。深圳7月份没有住宅用地推出与成交,8月份的供地则集中于商办、工业类用地。此前,南京市在修改土拍政策前,曾中止了8幅地块的出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贷政策 空穴来风 窗口期 调整 住宅用地 地块 工业类 南京市
下载PDF
也说“空穴来风”的“误用”
16
作者 宁源声 《阅读与写作》 2011年第5期4-4,共1页
最近,我买到一本《中国人最容易犯的2000个语言错误》(翟文明编著,华文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语言错误》)。该书以词条的形式列举了人们经常用到的、且误用率较高的2000个语言错误,进行逐一的讲解,并指出语言出错的原... 最近,我买到一本《中国人最容易犯的2000个语言错误》(翟文明编著,华文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语言错误》)。该书以词条的形式列举了人们经常用到的、且误用率较高的2000个语言错误,进行逐一的讲解,并指出语言出错的原因。它对读者无疑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不过,该书对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似乎关注不够,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对“空穴来风”等词语的新用法一概斥之为“错”。这种做法似乎有点不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来风 误用 语言错误 2010年 启发意义 研究成果 出版社 中国人
下载PDF
数字减排,是不是空穴来风?
17
作者 王尔德 《环境经济》 2014年第6期30-30,共1页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作为约柬性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工作实绩考核体系。总量减排制度实施以来,有力促进了污染物减排。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反映为“指标不合理”、“考核不科学...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作为约柬性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工作实绩考核体系。总量减排制度实施以来,有力促进了污染物减排。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反映为“指标不合理”、“考核不科学”和“配套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结果,就是让人感觉有一种矛盾,“减排数据上去了”而“环境质量却下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 空穴来风 污染物排放总量 地方政府工作 “十一五” 操作过程 环境质量 考核
下载PDF
绝非空穴来风——会展经济与航空经济协同发展的探索
18
作者 柴金艳 《中国会展》 2016年第9期68-69,共2页
会展发达城市的历史告诉我们:并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会展业最发达。城市主要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集中,依托其资源优势、相关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来发展会展业。航空运输的发展无疑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 会展发达城市的历史告诉我们:并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会展业最发达。城市主要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集中,依托其资源优势、相关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来发展会展业。航空运输的发展无疑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此形成的会展经济与航空经济也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并在实践中表现出两种经济形态的协同发展。从国内外实践来看,临空产业的高端定位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同发展 会展经济 航空运输 空穴来风 城市会展业 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实力 发达城市
下载PDF
阅读教学切忌“空穴来风”
19
作者 刘本武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7-48,共2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这里的感受、理解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其内涵更为广泛,它是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感受、理解是欣赏与评价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可能对文本进行欣赏和评价。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或淡化语言文字的教学,他们往往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表面,对语言的内涵不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似乎一提到语言文字教学,就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空穴来风 《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教学 语文教学 基本能力 引导学生
原文传递
“空穴来风”词义辨析
20
作者 邵泽春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04年第7期53-53,共1页
“空穴来风”这个词,新闻媒体用得很乱,人们日常使用也受到困扰,到底应该怎样使用,应先弄清词义。
关键词 空穴来风 词义辨析 成语 高中 语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