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ng Renjie and His'Manuscript of San Wei Zhai Play'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1年第4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wang Renjie and His’Manuscript of San wei Zhai Play
下载PDF
魏校《大学》诠释的学术取向及其意义
2
作者 李敬峰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魏校是明代中期与阳明并肩齐名的学者,然以往那种以阳明为中心来审视整个明代理学的研究,不仅遮蔽了魏校的学术贡献,也掩盖了明代理学的多元面向。魏校依循朱子、阳明由《大学》而入建构学术体系的路径,精心结撰《大学指归》,首先以还... 魏校是明代中期与阳明并肩齐名的学者,然以往那种以阳明为中心来审视整个明代理学的研究,不仅遮蔽了魏校的学术贡献,也掩盖了明代理学的多元面向。魏校依循朱子、阳明由《大学》而入建构学术体系的路径,精心结撰《大学指归》,首先以还原古文字的形式来试图恢复更“古”的古本《大学》,尔后通过对《大学》义理骨架“三纲、八目”的新诠来构建新的学术体系,显豁出“谴取朱、王,自立新说”的学术特质,成为明代中期“介于朱、王二本之间”的典范学者。魏校此举表征出,明代中期的学术绝非只是已有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非朱即王。相反,谴取、突破朱、王藩篱,早在阳明在世时就已有端倪,这就为我们理解和把握明代中期学术的多元面向提供一个典范的参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校 《大学指归》 朱子学 阳明学 谴取朱、王
下载PDF
《温热经纬》辨治疫病学术思想研究
3
作者 郑陆峰 陈广坤 +1 位作者 何畅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本文系统梳理现代学者关于《温热经纬》的研究概况,分析王士雄研究疫病的历史背景和引证诸多医家的评注,总结王士雄辨治疫病的学术思想。王士雄在大框架下遵从张仲景对于疫病的认识,同时补充陈坤、余师愚等多位医家的观点。本文从其补... 本文系统梳理现代学者关于《温热经纬》的研究概况,分析王士雄研究疫病的历史背景和引证诸多医家的评注,总结王士雄辨治疫病的学术思想。王士雄在大框架下遵从张仲景对于疫病的认识,同时补充陈坤、余师愚等多位医家的观点。本文从其补充张仲景疫病辨证理论体系、创新认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防变五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现代疫病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经纬 疫病 学术思想 王士雄
下载PDF
对抒情的皈依与叛离——沈从文与胡兰成比较
4
作者 陈丹瑜 袁勇麟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 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承,且都在革命的时代选择了用抒情标记心声,但是出于不同的立场与目的。通过对话比较,可以管窥抒情的历史作用,探索抒情的底色,理清诗与史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 王德威 沈从文 胡兰成
下载PDF
基于辋川图像的唐代王维辋川园居空间景境营造研究
5
作者 张志强 郑曦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通过对王维辋川别业营造背景考察,以宋郭忠恕《辋川图》为主要图像依据,并结合诗文描述,采用沉浸式的体验方法对辋川园居空间景境开展分析。揭示了辋川绘画图像背后所传递出的景境营造理念:1)在大尺度的风景空间景境营造上,辋川中反映... 通过对王维辋川别业营造背景考察,以宋郭忠恕《辋川图》为主要图像依据,并结合诗文描述,采用沉浸式的体验方法对辋川园居空间景境开展分析。揭示了辋川绘画图像背后所传递出的景境营造理念:1)在大尺度的风景空间景境营造上,辋川中反映了以山体为界域的空间序列营造,通过园居的风景感知产生了对于空间的情感体验;2)在小尺度的园居场所景境营造上,与友人社交、抚琴和奉佛是辋川图像中反映的主要园居活动,并且不同的园居活动所依托的空间景境营造不同,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表达。辋川园居包含了诗情、画意、园境三位一体的景境营造语意对后世文人园林绘画和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辋川图像 园林营造 景境 王维
下载PDF
十六国北魏初期的王言与中古北方文学传统的生成
6
作者 郭晨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王言作为一种文学文本,承载着中古北方文学特有的观念和精神。王言对国家、帝王权力的展现,成为北方政权争取正朔之利器,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北方社会地位最高、最具代表价值的文学样式。王言作为一种文学传统和制度... 王言作为一种文学文本,承载着中古北方文学特有的观念和精神。王言对国家、帝王权力的展现,成为北方政权争取正朔之利器,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北方社会地位最高、最具代表价值的文学样式。王言作为一种文学传统和制度化写作奠定于十六国和北魏初期,经由北朝历代一直延续至隋代,形成了悠久的文学传统,一是中古北方帝王亲撰王言;二是王言成为北方文人奠定文坛地位和突破仕途之捷径;三是北方王言形成了宏壮贞刚的文风,并对南方王言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其修辞技巧的提高,使得南方王言从原先行政工具的地位中逐渐摆脱出来,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言 十六国 北魏初期 文学传统
下载PDF
从王羲之到徐渭:越文化变革影响下的绍兴书法高峰
7
作者 陈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越文化具有原始的刚野性和谋变创新的基因,其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呈持续和稳定的创新变革现象,这种现象既具量的丰富,又有质的飞跃,其中两座高峰即是王羲之和徐渭代表的两次重大书法变革尤为突出。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以自然观的书法... 越文化具有原始的刚野性和谋变创新的基因,其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呈持续和稳定的创新变革现象,这种现象既具量的丰富,又有质的飞跃,其中两座高峰即是王羲之和徐渭代表的两次重大书法变革尤为突出。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以自然观的书法审美为宗,并分别将之向前推进了一步:王羲之将书法的“尚象”审美推进到了“意象”层面,完成了文人书法的表达;徐渭又将之推进到“崇真”层面,开创了纯艺术书法的表现。越文化的突进和变革,带动了哲学思想之转变,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对应越地的“玄学”流行和“阳明心学”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文化 王羲之 徐渭 书法变革 书法审美
下载PDF
唐宋审美转型中佛禅“空”境的文学书写新变——以王维和苏轼为中心
8
作者 杨吉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在唐宋审美转型背景下,王维与苏轼诗词中对于佛禅“空”境书写的新变,从写作手法、审美意蕴和内在精神追求三个层面,折射出佛禅“空”境文化气质的唐宋变化。王维通过以画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自我与宇宙万象浑然天成,圆融无碍,蕴含... 在唐宋审美转型背景下,王维与苏轼诗词中对于佛禅“空”境书写的新变,从写作手法、审美意蕴和内在精神追求三个层面,折射出佛禅“空”境文化气质的唐宋变化。王维通过以画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自我与宇宙万象浑然天成,圆融无碍,蕴含着一种空灵蕴藉的灵动之美,充满对宇宙自然世界美的发现的一往情深,是王维诗歌禅意盎然的重要体现。苏轼采用以禅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则大多于世事沧桑的自我人生经历中,伴随着对宇宙人生空幻寂灭的持久体验,始终关注对自我个体生命的内在超越,从而使其诗词中的“空”境,在具有形而上意义的空幻寂灭之悲剧色彩的同时,也蕴含着性命自得的内在精神追求,具有较强的禅理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境 佛禅文化 唐宋审美转型 王维 苏轼
下载PDF
杨慎对王维诗歌的选录与评析--以《升庵诗话》《丹铅总录》等为中心
9
作者 鲍蕾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162-166,172,共6页
作为明代中期的著名诗词评点家,杨慎对王维的研究可谓用功颇深。《绝句衍义》等唐绝系列选本所承载的选诗、序文等内容凸显出杨慎的独特的诗学观念,即重视绝句的音乐属性和体制要求,追求风雅格调,而这种观念与杨慎对王维绝句高手地位的... 作为明代中期的著名诗词评点家,杨慎对王维的研究可谓用功颇深。《绝句衍义》等唐绝系列选本所承载的选诗、序文等内容凸显出杨慎的独特的诗学观念,即重视绝句的音乐属性和体制要求,追求风雅格调,而这种观念与杨慎对王维绝句高手地位的话语建构实相呼应。《升庵诗话》《丹铅总录》两部著作共同呈现了作者对王维诗歌的多角度观照:在诗歌风格论中,重视王维浑融含蓄的审美倾向;在艺术手法论中,推崇王维精妙的字法与句法;在诗歌流变论中,辨析王诗的渊源与影响,还由此引发对宋诗价值的重新审察。通过“以经史考据之法治诗”,杨慎力图在重视原典、文字校勘、词句笺释三个层面把握王维等人的诗歌本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王维 选录 评析 《升庵诗话》
下载PDF
“出离”与“菩提”:论王维山水诗中的佛学意境——以《辋川集》二十首为例
10
作者 黎京焱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出离心”与“菩提心”作为佛教的两大核心思想,既是证入佛法智慧的元点,又是实修的根本着力处。而《辋川集》作为王维晚年“禅境诗”中的精品,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出他深邃的佛学思想及精深的美学造诣。因此,对王维《辋川集》二十首... “出离心”与“菩提心”作为佛教的两大核心思想,既是证入佛法智慧的元点,又是实修的根本着力处。而《辋川集》作为王维晚年“禅境诗”中的精品,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出他深邃的佛学思想及精深的美学造诣。因此,对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中“出离心”与“菩提心”这两大基本特征进行剖析和解读,冀以对王维的佛学思想以及诗歌创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辋川集
下载PDF
诗意般的生命沉思:《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比较
11
作者 陈苗苗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分别创作于王维与陆游各自闲赋在家,游览山水田园之际。两首诗歌在创作题材、叙事方式、心境变化、诗歌诗境等方面有其相似之处,但在诗歌体式、创作心境、创作意旨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由于王维与陆... 《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分别创作于王维与陆游各自闲赋在家,游览山水田园之际。两首诗歌在创作题材、叙事方式、心境变化、诗歌诗境等方面有其相似之处,但在诗歌体式、创作心境、创作意旨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由于王维与陆游人生经历与所处历史背景的不同,《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体现着不同的创作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呈现出了王、陆二人不同的生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陆游 《终南别业》 《游山西村》 异同比较
下载PDF
禅意的再生——文化诗学视角下王维禅诗英译新探索
12
作者 钟铭恩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2,114,共8页
“诗佛”王维的诗歌中,禅宗思想、文学价值和美学的体现是其独特价值所在。因此,翻译王维诗歌需要兼顾语言层面的转换和文化层面的传达。已有研究在平衡文本研究和文化传达上还可更进一步。童庆炳提出的文化诗学涵盖微观的语言分析和宏... “诗佛”王维的诗歌中,禅宗思想、文学价值和美学的体现是其独特价值所在。因此,翻译王维诗歌需要兼顾语言层面的转换和文化层面的传达。已有研究在平衡文本研究和文化传达上还可更进一步。童庆炳提出的文化诗学涵盖微观的语言分析和宏观的文化批评,是达到这一平衡的理想框架。以文化诗学为视角,本文探讨王维诗歌英译的语言审美价值,禅宗美学和思想在译本中的体现,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禅宗思想 文化诗学 诗歌英译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王微对语文教育的贡献
13
作者 郭戈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1期1-5,F0002,共6页
王微(1914—1988)是20世纪我国语文教育家、书法家,既是优秀的国文教员,更是出色的语文编辑。他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参与编写或主编了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参与起草了1956、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出《古代散文选... 王微(1914—1988)是20世纪我国语文教育家、书法家,既是优秀的国文教员,更是出色的语文编辑。他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参与编写或主编了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参与起草了1956、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出《古代散文选》等一系列语文著作,还撰写了有关汉字演进和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著,对革命老区和新中国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微 语文教育家 书法家 中学语文
下载PDF
论王维和孟浩然对屈原的接受
14
作者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屈原崇高峻洁的人格品质和卓绝一世的文学成就对我国历代士人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王维、孟浩然深切同情屈子的不幸遭际,秉承了屈原忠洁、孤傲的高尚品质,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方面皆汲取屈骚营养,尤其是在山水诗中体现... 屈原崇高峻洁的人格品质和卓绝一世的文学成就对我国历代士人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王维、孟浩然深切同情屈子的不幸遭际,秉承了屈原忠洁、孤傲的高尚品质,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方面皆汲取屈骚营养,尤其是在山水诗中体现出了他们对屈骚幽寂阒寂意境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王维 孟浩然 接受
下载PDF
语图视阈下的元代《辋川图》题咏
15
作者 高林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17,共13页
元代文献中留存有大量的有关王维《辋川图》的专论、序跋、题记和题画诗等,广泛讨论了该图的艺术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人品节、“高人”风范、佛禅思想、雅趣清致、语图关系等。元人称述《辋川图》几为穷高树表之作,对其笔法技巧、布局结... 元代文献中留存有大量的有关王维《辋川图》的专论、序跋、题记和题画诗等,广泛讨论了该图的艺术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人品节、“高人”风范、佛禅思想、雅趣清致、语图关系等。元人称述《辋川图》几为穷高树表之作,对其笔法技巧、布局结构乃至气度神韵的总结和讨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甚于唐宋,可证该图画史地位和经典意义的真正确立不在唐宋,而在元代;从诗画一体、语图互融角度评述《辋川图》,亦始盛于元代。而基于德艺关系的《辋川图》论争、对《辋川图》情趣意绪的多重解读等,又与风行于有元一代的复古思潮、文人画观念的流行、易代之际对文人品节的高度敏感和特别关注等因素有关,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迹和深刻的人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辋川图》 元代 语图 题咏
下载PDF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再论王维《竹里馆》
16
作者 邵明珍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3期85-94,共10页
《竹里馆》一诗中,王维以“弹琴”“长啸”于“幽篁里”的阮籍自况,其中“独坐”“幽篁”“弹琴”“长啸”以及“月下”“不寐”等意象,源于对《诗经》《楚辞》以及汉魏六朝相关诗歌意象之传承,蕴含的是王维对现实政治之忧思,其中不无... 《竹里馆》一诗中,王维以“弹琴”“长啸”于“幽篁里”的阮籍自况,其中“独坐”“幽篁”“弹琴”“长啸”以及“月下”“不寐”等意象,源于对《诗经》《楚辞》以及汉魏六朝相关诗歌意象之传承,蕴含的是王维对现实政治之忧思,其中不无孤独与忧愤,而非“隐士”“高人”之悠闲自在。以往对《竹里馆》一诗的“误读”,不仅仅严重误解了王维,而且也严重割裂了相应的文化历史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竹里馆》 弹琴 长啸 孤独 忧愤
下载PDF
论王维诗“简朴”技巧及其成因
17
作者 刘向斌 李帅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42,共5页
王维是山水田园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久负盛名。诗人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佛禅思想的渗透以及诗画意交融的创作理念,共同形成其诗歌简朴的技巧。其简朴的技巧主要体现在语言简洁、擅用白描、意象巧妙撷取、表达凝练等方面,蕴含着多层次... 王维是山水田园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久负盛名。诗人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佛禅思想的渗透以及诗画意交融的创作理念,共同形成其诗歌简朴的技巧。其简朴的技巧主要体现在语言简洁、擅用白描、意象巧妙撷取、表达凝练等方面,蕴含着多层次的内涵与深层次的意蕴,是一种超越技巧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简朴风格 人生经历 艺术追求
下载PDF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绘画美与音乐美
18
作者 李晓蕊 《梧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8-74,共7页
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王维凭借自身卓越的文学成就和高超的绘画艺术得以名传青史,被世人称为“诗佛”。王维的诗歌受唐朝时代环境、自身绘画才能以及禅宗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绘画中借助色彩、构图和光线的同时,又融入... 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王维凭借自身卓越的文学成就和高超的绘画艺术得以名传青史,被世人称为“诗佛”。王维的诗歌受唐朝时代环境、自身绘画才能以及禅宗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绘画中借助色彩、构图和光线的同时,又融入佛禅思想,所传达的意境风格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山水画。该文主要围绕王维“诗画”和“诗歌”两条主线对王维诗歌中体现的绘画美与音乐美进行分析,然后分别阐述其深层意蕴,并进一步分析其绘画与音乐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美 音乐美 诗歌 王维
下载PDF
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王维田园诗歌的语篇连贯认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敏 赵生学 徐善文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现有针对诗歌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文学、美学等视角,较少涉及其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围绕命题结构原则,意象图式结构原则,隐喻映射原则和转喻映射原则,从微观角度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连贯性进... 现有针对诗歌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文学、美学等视角,较少涉及其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围绕命题结构原则,意象图式结构原则,隐喻映射原则和转喻映射原则,从微观角度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连贯性进行阐释,揭示诗歌语篇连贯背后的认知机制,为诗歌语篇连贯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田园诗歌 理想化认知模型 语篇连贯 认知
下载PDF
中国山水诗对外译介效果研究
20
作者 黄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中国山水诗是始于谢灵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文章以中国山水诗的英文翻译和对外译介效果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山水诗代表诗人作品英文翻译历史,并从海外馆藏、亚马逊销量、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评价分析山水诗人英译诗歌集的译介效果... 中国山水诗是始于谢灵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文章以中国山水诗的英文翻译和对外译介效果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山水诗代表诗人作品英文翻译历史,并从海外馆藏、亚马逊销量、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评价分析山水诗人英译诗歌集的译介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山水诗在海外的关注呈上升趋势,在美国馆藏最多,其中王维诗歌的馆藏量、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评价最多,关注度最高;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在不同程度上关注山水诗哲学思想和译文质量,并愿意推荐书籍;辛顿在山水诗翻译领域积累了丰厚资本。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传播途径和译介受众角度提出山水诗译介的有效途径,推动中国山水诗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诗 译介效果 王维 谢灵运 孟浩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