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pular Science Publications Usher in a New Era
1
作者 DING MO 《China Today》 1999年第3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Popular science publications Usher in a new Era
下载PDF
An Automatic Method to Identify Citations to Journals in News Stories: A Case Study of UK Newspapers Citing Web of Science Journals 被引量:1
2
作者 Kayvan Kousha Mike Thelwall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19年第3期73-95,共23页
Purpose: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results to the public is essential to inspire future researchers and ensure that discoveries are exploited. News stories about research are a key communication pathway for this and ha... Purpose: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results to the public is essential to inspire future researchers and ensure that discoveries are exploited. News stories about research are a key communication pathway for this and have been manually monitored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press coverage of scholarship.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To make larger scale studies practic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utomatic method to extract citations from newspaper stories to large sets of academic journals. Curated ProQuest queries were used to search for citations to 9,639 Science and3,412 Social Science Web of Science(WoS) journals from eight UK daily newspapers during2006–2015. False matches were automatically filtered out by a new program, with 94% of the remaining stories meaningfully citing research.Findings: Most Science(95%) and Social Science(94%) journals were never cited by these newspapers. Half of the cited Science journals covered medical or health-related topics,whereas 43% of the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were related to psychiatry or psychology. From the citing news stories, 60% described research extensively and 53% used multiple sources,but few commented on research quality.Research Limitations: The method has only been tested in English and from the ProQuest Newspapers database.Practical implications: Others can use the new method to systematically harvest press coverage of research.Originality/value: An automatic method was introduced and tested to extract citations from newspaper stories to large sets of academic jour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ation analysis newS STORIES public engagement public impact UK newSPAPERS Web of science JOURNALS
下载PDF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a Long-term Task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被引量:8
3
作者 韩俊 《China Economist》 2007年第6期93-111,共19页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major changes i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elaborates on the prominent problem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China, and discusses some key policy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major changes i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elaborates on the prominent problem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China, and discusses some key policy issues concerning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underlying view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new countryside, a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must be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he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social mobility mechanism to remove th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the social mobility of farmers; establishing public finances to cover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narrow the gap in basic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between cities and the countryside; expedi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 security network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rural disadvantaged groups;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protecting land-us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armers; effectively organizing the mechanism of ensuring allocations for the building of a new countryside;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rural society to support self-organized farmers' groups; and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rural governance and the oper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COUNTRYSIDE SOCIAL mobility mechanism INSTITUTIONAL barriers public FINANCE SOCIAL security network.
下载PDF
新质公安战斗力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永峰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概念是顺应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而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新发展格局,也同时带来社会治安新常态,公安机关为适应这一社会治安新常态需要努力构建新安全格局,并从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方面着手进行实践。... 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概念是顺应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而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新发展格局,也同时带来社会治安新常态,公安机关为适应这一社会治安新常态需要努力构建新安全格局,并从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方面着手进行实践。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需要从关注其生成逻辑作为起点,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把握其理论逻辑,从公安工作的历史发展经验来分析其历史逻辑,从支撑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来认识其现实逻辑。新质公安战斗力的科学内涵需系统辩证地认识到“新”是工作起点,“质”是目标追求,“以新促质”是核心要义,而“战斗力”则是关键落脚点。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实践路径需要从思想政治、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创新发展等重要能力维度出发,为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动力,从而支撑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公安战斗力 以新促质 公安工作现代化
下载PDF
新质公安战斗力的现实背景、理论解构与质态提升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蔚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新质公安战斗力是中国特色公安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新范畴,它的提出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将公安队伍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而提出的重要概念,意味着公... 新质公安战斗力是中国特色公安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新范畴,它的提出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将公安队伍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而提出的重要概念,意味着公安核心战斗力质的变化和跃迁,具有动态发展的性质。新质公安战斗力科学客观地体现了公安工作现代化面对的政治方向之新、形势任务之新、构建理念之新、内涵要义之新、核心要素以及使命愿景之新。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要高站位强化政治建设,宽视野运用系统观念,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深层次提升科技赋能,全方位抓好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公安战斗力 中国式现代化 公安工作现代化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斌 杜松朴 +1 位作者 薛建春 孙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机理,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内蒙...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机理,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1年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空间分异明显。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升到2021年的0.69,生态安全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高到2021年的0.57,公共健康水平在2021年达到0.64;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与公共健康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由2005年的0.22上升到2021年的0.62,表现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其余盟市较低的空间格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制约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年均障碍度分别为17.32%、8.74%、7.33%。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 耦合机理 障碍度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我国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核心议题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侯睿 杨乃一 《情报探索》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客观观察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现状,尝试提出学科建设工作策略。[方法/过程]通过遴选与识读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主题核心文献,从学科定位、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工作方式等方面呈现公安情报学学科版图,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 [目的/意义]通过客观观察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现状,尝试提出学科建设工作策略。[方法/过程]通过遴选与识读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主题核心文献,从学科定位、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工作方式等方面呈现公安情报学学科版图,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层次与方式、继续教育等方面呈现公安情报学人才培养现状。[结果/结论]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始终围绕国家安全需要与公安实战展开,专业知识体系有待完善、主干知识有待进一步厘定,学科建设现阶段应以基层急需人才培养为攻坚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情报学 学科建设 基础理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粮食安全观视角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相关分析
8
作者 殷三 林丽华 +1 位作者 马卉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256-260,265,共6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粮食安全取得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粮食安全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我国粮食安全也面临新挑战、新问题,需要全面贯彻落实新粮食安全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政治、科技、人才、产业、法律、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从而为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新粮食安全观 农业科技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宇 《实验与分析》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认知科学和机器学习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显著影响。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具有鲜...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认知科学和机器学习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显著影响。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具有鲜明的公安特色,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暴力犯罪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时代,刑事科学技术的教学体系,尤其是实验教学正面临智慧化转型,突出体现在学生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本文分析了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剖析了人工智能对刑事科学技术教学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刑事科学技术教学改革的路径。为专业课程建设,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教育 刑事科学技术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公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理化检验”课程为例
10
作者 姚伟宣 柯星 +1 位作者 钱松 王继业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5期65-68,共4页
在“新公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下,从课程思政、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应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分析了“理化检验”课程改革驱动力。提出以培养符合现代警务工作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在“新公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下,从课程思政、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应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分析了“理化检验”课程改革驱动力。提出以培养符合现代警务工作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凸显课程的“两性一度”,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改革思路,分别从创新基础教学组织、系统性课程思政开展、多角度教学内容提升、多元化教学手段实施、多维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科 理化检验 两性一度 数字化教学
下载PDF
中国特色公安情报工作体系研究——基于20年探索的系统思考
11
作者 马德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52,共7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公安情报工作20年探索的系统思考,揭示当代公安情报工作的发展全貌和基本规律。[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调查和实践调研方法,分析20年我国公安情报工作体系建设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提炼中国特色,总结公安情报工作体系的基... [研究目的]通过对公安情报工作20年探索的系统思考,揭示当代公安情报工作的发展全貌和基本规律。[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调查和实践调研方法,分析20年我国公安情报工作体系建设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提炼中国特色,总结公安情报工作体系的基本规律。[研究结论]中国特色集中体现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安改革需求、坚持内外资源深度融合等方面。认为应构建“一体六翼”中国特色公安情报工作体系。“一体”指“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总体牵引的工作机制;“六翼”指情报应用在预防、管控、侦查、法治、服务、保障等公安工作六大综合功能和实战场景。最后,对学科专业建设、国家情报工作、公安实践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情报学 公安情报工作体系 公安情报战略 中国特色 文献分析法 调查研究法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的逻辑、价值和策略
12
作者 唐雪莲 陈瑛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0,共6页
随着公安工作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数据逐渐成为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引擎。对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进行理论阐释,既可以从理论、时代和行业三重逻辑角度分析大数据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内驱动因,从而回答“为什么”... 随着公安工作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数据逐渐成为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引擎。对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进行理论阐释,既可以从理论、时代和行业三重逻辑角度分析大数据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内驱动因,从而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厘清大数据与新质公安战斗力深度内嵌和全面耦合的价值,回答“要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深入探索具象化的策略,从而回答“如何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新质公安战斗力 赋能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研究
13
作者 孙斌 杜松朴 +1 位作者 薛建春 姜慧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9期1298-1306,共9页
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强黄河治理保护、促进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选取2002-2021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60个地级市(州)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探讨了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 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强黄河治理保护、促进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选取2002-2021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60个地级市(州)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探讨了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状况及其时空演化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2002-2021年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和公共健康子系统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②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在整体格局上,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系统发展水平较好,而其他城市群则较差;③预测2022-2026年黄河流域各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系统协调水平将整体显著提升。根据评估与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 BP神经网络模型 耦合协调机制 黄河流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构想
14
作者 马宁 韩孟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7-149,共13页
“新质公安战斗力”是新质生产力理论在公安中的应用,是传统公安战斗力的延续与创新,为更好地理解其产生基础,需要通过“内在逻辑”和“外部诱因”相结合来分析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提出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公安战斗力因其新内... “新质公安战斗力”是新质生产力理论在公安中的应用,是传统公安战斗力的延续与创新,为更好地理解其产生基础,需要通过“内在逻辑”和“外部诱因”相结合来分析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提出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公安战斗力因其新内涵而有别于传统公安战斗力,其关键特征为:创新性、渗透性、提质性、动态性、融合性。新质公安战斗力对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安全以及增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能力,完善公安体制机制,树立先进警务理念,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使新质公安战斗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公安战斗力 公安战斗力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质公安战斗力: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治理的实践创新——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为视角
15
作者 陈永峰 王慧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生产力发展,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反映出生产力的质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治安领域出现了新常态,而社会治安新常态又带来了新的社会治安治理需求,具体表现在安全新需求、效率新需...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生产力发展,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反映出生产力的质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治安领域出现了新常态,而社会治安新常态又带来了新的社会治安治理需求,具体表现在安全新需求、效率新需求、秩序新需求以及伦理新需求等方面。为了满足社会治安治理的新需求,公安机关应积极创新,以新能力、新模式、新关系、新措施以及新融合来助力形成新质公安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公安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公安战斗力 社会治安 治理 电信网络诈骗
下载PDF
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公安信访工作的思考
16
作者 刘良军 张翔华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公安信访工作体现了公安机关践行初心、履职尽责的重要使命,是公安机关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代,公安信访工作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词,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关... 公安信访工作体现了公安机关践行初心、履职尽责的重要使命,是公安机关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代,公安信访工作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词,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立足“两个经验”,创造性开展公安信访工作,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安信访工作队伍,推动公安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安信访工作 “两个经验” 专业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的路径
17
作者 陈秋菊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29,共6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公安工作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为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人工智能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涉及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以及战斗力提升等方面,其未...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公安工作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为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人工智能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涉及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以及战斗力提升等方面,其未来实现路径应从依托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实现警务数据智能化处理、构建智能警务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人工智能在警务应用场景中的建设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还需要从组织、人才、技术以及制度等多个层面给予相应保障,从而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公安战斗力 路径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科普短视频在医院宣传报道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诚 王蕾 +3 位作者 邸洋 孙琳 于涵秋 杜孟凯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科普短视频在医院宣传报道中的创新应用。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属5所医院在抖音平台上发布的科普短视频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包括视频总数、观看次数、点赞数、评论数和分享数;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短视频类型进行分... 目的: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科普短视频在医院宣传报道中的创新应用。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属5所医院在抖音平台上发布的科普短视频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包括视频总数、观看次数、点赞数、评论数和分享数;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短视频类型进行分类;利用关键词提取和文本分析技术对短视频主题进行分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短视频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结果:专业领域科普类短视频占比最大,观看、点赞、评论和分享数均较高;心血管科普和眼科科普主题的关注度和受众需求指数最高;动画和实际操作这两种表现形式在传播效果和受众接受度方面表现出色。结论:不同类型、主题和表现形式的科普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的优势,需要充分发挥其特点以提高传播效果。医疗机构在制作科普短视频时应关注受众关心的主题,提高其关注度和受众需求;同时,创新表现形式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和受众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科普短视频 医院宣传报道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优化公安组织结构论纲
19
作者 赵炜 胡杨慧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优化公安组织结构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以及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和挖掘内部潜力,对公安组织的职能结构、层级结构、部门结构、职位结构以及编制结构进行优化,从公安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 优化公安组织结构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以及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和挖掘内部潜力,对公安组织的职能结构、层级结构、部门结构、职位结构以及编制结构进行优化,从公安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七大要素、正确处理大部门大警种制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关系、探索建立警衔主导的等级制度、积极借鉴境外警察组织结构设计的有益经验、推动制定“公安机关组织法”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为优化公安组织结构提供全方位的理论和法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优化 公安组织结构 论纲
下载PDF
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从新型科研体系安全赋能新质生产力开始
20
作者 刘益东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意义]在高科技、高风险社会,应该强调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强调安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法/过程]揭示当代主流科学只是“现象—分析”二维构成的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是符合性真理,只能纠正理论与实验不一致... [目的/意义]在高科技、高风险社会,应该强调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强调安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法/过程]揭示当代主流科学只是“现象—分析”二维构成的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是符合性真理,只能纠正理论与实验不一致的错,不能纠正知识体系发展不合理的错,不能纠正知识应用不合理的错。因此,需要从源头抓起,变革科研体系以安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结果/结论]第一步是由科技专家与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共同组成研发与创新的主体;学术创新体系崛起,与技术创新体系相辅相成;甄选一流人才担任学术带头人;建议实施“批示后追加研究制”,让一流智库专家充分发挥作用,快速提升我国的智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的科学技术 新质生产力 科技风险 批示后追加研究制 云智库 致善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