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雄《剧秦美新》与汉代的王道观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允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44,共15页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奋三为一",李善和五臣均释为于《尧典》、《舜典》外,新作帝典一篇,合三篇而为一,这种解释实为误解。"奋三为一"源于"王道通三"观念。"王道通三"是汉人王道观中的...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奋三为一",李善和五臣均释为于《尧典》、《舜典》外,新作帝典一篇,合三篇而为一,这种解释实为误解。"奋三为一"源于"王道通三"观念。"王道通三"是汉人王道观中的核心命题,它在贯通天人的基础上,强调屈民伸君、屈君伸天,是与汉政治文化环境相应的原创理论。汉帝国不仅政治上超迈往古,思想上也涵括天人,具大一统特色。其王道观于思想领域集成众说,另辟新义,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三为一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王道通三
下载PDF
彝族“三道红”传统婚俗及其变迁——以石屏县牛街镇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银兵 白翠兰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8-23,共6页
彝族"三道红"婚俗具有极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出现迷失与偏离。之后,"三道红"传统婚俗完成了"回归"并得到重构,这是支撑彝族社会运行的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的作用。... 彝族"三道红"婚俗具有极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出现迷失与偏离。之后,"三道红"传统婚俗完成了"回归"并得到重构,这是支撑彝族社会运行的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的作用。这套伦理道德体系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新意义,从而保持了其原有的生命力。"三道红"传统婚俗变迁历程的背后,是"三道红"文化自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婚俗 彝族“三道红” 变迁
下载PDF
朝鲜汉文学家柳梦寅对柳宗元古文理论的接受与变通——以“文以明道”“旁推交通”为例
3
作者 曹春茹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5-98,共4页
朝鲜王朝中期著名汉文学家柳梦寅的散文理论深受柳宗元的影响,如反对骈文、倡导古文,赞同"文以明道"和"旁推交通"作古文等观点。但他又对柳宗元的理论做了适当变通,结合朝鲜的时代特征和创作实际,扩充了"道&qu... 朝鲜王朝中期著名汉文学家柳梦寅的散文理论深受柳宗元的影响,如反对骈文、倡导古文,赞同"文以明道"和"旁推交通"作古文等观点。但他又对柳宗元的理论做了适当变通,结合朝鲜的时代特征和创作实际,扩充了"道"的范畴和内容,辩证地探讨了"旁推交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从而形成了自己新的散文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梦寅 柳宗元 文以明道 旁推交通 接受 变通
下载PDF
焦富英益智聪明煎治疗脾肾两虚、痰瘀阻络痴呆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禹岐 焦富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8期2-4,共3页
焦富英教授认为脾肾两虚为痴呆发病基础,痰浊、瘀血为重要病理因素;当以补虚、除痰、化瘀为治疗大法;补肾健脾,填精充脑治其本,豁痰化瘀开窍以治其标;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标本同治,以古代名方"不忘散"为基础,创立"益智聪... 焦富英教授认为脾肾两虚为痴呆发病基础,痰浊、瘀血为重要病理因素;当以补虚、除痰、化瘀为治疗大法;补肾健脾,填精充脑治其本,豁痰化瘀开窍以治其标;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标本同治,以古代名方"不忘散"为基础,创立"益智聪明煎"(人参、茯苓、首乌制、益智仁、知母、石菖蒲、川芎等),治疗脾肾两虚、痰瘀阻络之痴呆,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脾肾两虚 痰浊 瘀血 益智聪明煎 不忘散 焦富英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论焦竑对王阳明“三教一道”思想的发展与转变——儒释道三教关系视域下的阳明心学思想建立之检讨
5
作者 米文科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13,共6页
“三教一道”是阳明学三教关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不同于王阳明认为三教在实际中存在着见道偏全的不同,焦竑则主张“道一教三”、殊途而同归,认为儒佛道三教尽管在具体的教法上不同,不能相混,但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教法而达到“道”的境... “三教一道”是阳明学三教关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不同于王阳明认为三教在实际中存在着见道偏全的不同,焦竑则主张“道一教三”、殊途而同归,认为儒佛道三教尽管在具体的教法上不同,不能相混,但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教法而达到“道”的境界。焦竑对“三教一道”的认识不仅反映了阳明学“三教一道”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同时也体现了晚明三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一道 殊途同归 焦竑 阳明学 三教融合
下载PDF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寓意与足太阳经功能相关理论渊源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宇 宋雪艾 +1 位作者 蔡昱 朱云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05-410,共6页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之"人面鱼身"寓意与《黄帝内经》对足太阳经功能的相关论述存在着渊源。如彩陶鱼纹中直线三角形是"力量"的寓意,而彩陶盆人面头顶的发髻也呈三角形,这与肾主发、"肾为作强之官"理论相符...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之"人面鱼身"寓意与《黄帝内经》对足太阳经功能的相关论述存在着渊源。如彩陶鱼纹中直线三角形是"力量"的寓意,而彩陶盆人面头顶的发髻也呈三角形,这与肾主发、"肾为作强之官"理论相符;彩陶盆"人面鱼身"恰好沿足太阳循行路线下潜,而"人面鱼身"象征的"后稷"图腾崇拜到周代演变为了农历寅月祭祀"后稷"的神道设教形式,这正符合《素问·脉解》的"正月太阳寅"及《素问·阴阳类论》之"三阳为父"等有关足太阳经功能的论述;古代船舵的发明源于对鱼尾鳍功能的模仿,而膀胱之"膀"字同"方",有船桨之意,船桨可正"四方",故"方"又引申为与中央政权相对应的藩镇"方国",这与《黄帝内经》所述"膀胱为州都之官"及"三阳为表"理论内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身 黄帝内经 “作强之官” “后稷” “正月太阳寅” “方国” “州都之官” “三阳为表” “神道设教” “三阳为父” 明堂
下载PDF
越南藏《交州志》的成书年代与资料来源新探
7
作者 陈国保 曾鸣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9,共15页
越南流传的多种抄本的《交州志》,或称《交州舆地志》,对于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历史地理、中越历史交通地理以及明代中越关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法国、越南学者曾相继对该文献的成书年代和资料来源进行考察。本文认为,要厘清《交州志》... 越南流传的多种抄本的《交州志》,或称《交州舆地志》,对于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历史地理、中越历史交通地理以及明代中越关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法国、越南学者曾相继对该文献的成书年代和资料来源进行考察。本文认为,要厘清《交州志》的资料来源与成书年代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其主体内容“入交道三”的史源问题。通过对中越相关文献的比照研究,笔者推测《交州志》的前一部分当出自明代“郡县安南”时期(1407-1427)的某种文献记载,而其主体部分的“入交道三”,则应源自明代“议征安南”期间(1536-1541),廉州知府张岳结合中国历代文献的记载和安南使臣头目的奏文供述,以及实地调研采访所得资料编制而成的“贼情地形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阯地图 交州志 入交道三 议征安南 张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