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儿”名称研究综述
1
作者 高彩荣 马洁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工作者对“花儿”都有诸多论述,其名称的由来也引起了颇多争议,如这类民歌为什么叫“花儿”?它与“少年”的关系是什么?还有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解释。本文对这些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综述...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工作者对“花儿”都有诸多论述,其名称的由来也引起了颇多争议,如这类民歌为什么叫“花儿”?它与“少年”的关系是什么?还有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解释。本文对这些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综述性的说明,并认为要给“花儿”正名,需进行综合考察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给“花儿”一个正确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 "少年" 名称 综述
下载PDF
青海“少年”悲情意识的产生与消解
2
作者 杨生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青海民歌"少年"产生于明代移民实边时期,"少年"自产生之日起就奠定了其悲情基调。而封建专制、军阀统治和封建礼教,又不断赋予"少年"厚重的悲剧意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民众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 青海民歌"少年"产生于明代移民实边时期,"少年"自产生之日起就奠定了其悲情基调。而封建专制、军阀统治和封建礼教,又不断赋予"少年"厚重的悲剧意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民众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革新,以及"少年"创作活动的开放性、多元化,使"少年"的悲情意识逐渐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悲情意识 民歌
下载PDF
河湟“少年”文化探源
3
作者 杨生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西北"花儿"有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之分。在洮岷地区,人们把"花儿"叫"花"或"唱花";在河湟地区,人们把"花儿"叫"少年"。学术界对"花儿"... 西北"花儿"有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之分。在洮岷地区,人们把"花儿"叫"花"或"唱花";在河湟地区,人们把"花儿"叫"少年"。学术界对"花儿"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少年"称谓的研究始终没有取得进展。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首次对河湟"少年"的源流进行了探索;从调令、古语方言、起兴程式、民歌结构、文化符号、修辞手段和民俗心理方面,对江南民歌和河湟"少年"作了比较。文章认为,随着明代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江南民歌步入河湟,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汉语、番风、回调"为基本特征的河湟"少年"。河湟"少年"又突出地体现为美"少年"、老"少年"、哭"少年"和花"少年"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文化 源流
下载PDF
旧调重弹:李白、杜甫开元年间初会确实证据——《昔游》诗中“少年”“是时”的时间坐标
4
作者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 2021年第3期23-30,共8页
李白、杜甫初会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是当今学界主流见解,个人认为宋人以二人玄宗开元间相会的说法更为可信,本文即就此点论证。文章先审察杜甫其他篇章中使用“少年”一词时所指的年岁时段和杜甫其他篇章对玄宗朝极盛情况的描写,然后... 李白、杜甫初会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是当今学界主流见解,个人认为宋人以二人玄宗开元间相会的说法更为可信,本文即就此点论证。文章先审察杜甫其他篇章中使用“少年”一词时所指的年岁时段和杜甫其他篇章对玄宗朝极盛情况的描写,然后对比《昔游》诗“少年”“是时”的相关文字,得出杜甫与李白同登单父台时,应在开元中后期,杜甫当时不超过三十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杜甫初会 《昔游》 少年 是时
下载PDF
少年红矾杏平喘糖浆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东 姚斌 +4 位作者 高兴亮 彭绪坤 杨吉忠 张郦 汪晖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少年红矾杏平喘糖浆(简称平喘糖浆)的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起小鼠咳嗽实验观察平喘糖浆止咳作用;通过小鼠酚红祛痰实验观察平喘糖浆排痰作用,通过磷酸组胺所致豚鼠哮喘及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实验观察平喘糖浆... 目的:观察少年红矾杏平喘糖浆(简称平喘糖浆)的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起小鼠咳嗽实验观察平喘糖浆止咳作用;通过小鼠酚红祛痰实验观察平喘糖浆排痰作用,通过磷酸组胺所致豚鼠哮喘及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实验观察平喘糖浆平喘作用。结果:平喘糖浆能明显延长引起半数小鼠咳嗽的氨水喷雾时间(EDT50),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出,显著延长豚鼠由磷酸组胺引起哮喘的潜伏期,明显抑制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结论:平喘糖浆有祛痰、止咳和平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糖浆 少年 实验研究 平喘作用 杏仁 镇咳 红矾 祛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