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alute to the "QIAN Xuesen School"of Systems Engineering
1
作者 XUE Huifeng 《Aerospace China》 2018年第3期23-27,共5页
QIAN Xuesen published the article Technology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Engineering on September 27, 1978, pointing out that systems engineering is the technology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a... QIAN Xuesen published the article Technology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Engineering on September 27, 1978, pointing out that systems engineering is the technology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in all systems. The origin,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ccompanied QIAN Xuesen's whole life.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is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QIAN's achievements and theory in all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an xuesen 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ATICS
下载PDF
Promoting Spac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QIAN Xuesen Think Tank
2
作者 XUE Huifeng 《Aerospace China》 2018年第2期40-44,共5页
Today, the "division" thought of "Reductionism" makes people feel helpless and gradually recognize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ocial alienation. Based on 20 years' experience in America, 28 years&#... Today, the "division" thought of "Reductionism" makes people feel helpless and gradually recognize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ocial alienation. Based on 20 years' experience in America, 28 years' practice in China's space industry, and nearly 30 years' research in his later years, QIAN Xuesen integrated the Western Reductionism with the Eastern Holism to form the QIAN Xuesen think tank thought and the 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promoting space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an xuesen think tank HWME space internationalization
下载PDF
QIAN Xuesen Think Tan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ong'an New District
3
作者 NIU Guangyu WANG Deng 《Aerospace China》 2017年第1期64-64,共1页
The sixth QIAN Xuesen Forum'QIAN Xuesen Think Tan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ong’an New District'was held in Beijing on April 23,2017 before the arrival of the second Space Day.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 sixth QIAN Xuesen Forum'QIAN Xuesen Think Tan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ong’an New District'was held in Beijing on April 23,2017 before the arrival of the second Space Day.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CAE),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CASC)and the preparatory work committee of Xiong’an New District,the forum w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an xuesen Think Tan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ong’an New District CASC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QIAN Xuesen's Meta-Synthetic Wisdom System and Aerospace Hall for Workshop for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4
作者 ZHANG Wenyu XUE Yu +1 位作者 YANG Fengxia YU Qi 《Aerospace China》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is facing a major task of increasing the reform of aerospa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peeding up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which leads to an urgent demand for new aerospace think tank pr...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is facing a major task of increasing the reform of aerospa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peeding up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which leads to an urgent demand for new aerospace think tank products. Thankfully, with "information space" as the carrier, the "systems science" as the guidance, and QIAN Xuesen's "metasynthetic wisdom system" as the core, QIAN Xuesen think tank provides the decision support for China to develop an aerospac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space soft power". In this paper, the framework of the meta-synthetic wisdom system guided by systems science is presen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 ideas of QIAN Xuesen think tank and meta-synthetic wisdom system is explained and the construction items of aerospace hall of the workshop for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aerospace HWMSE) a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集成研讨厅 航空航天 管理系统 人工智慧 钱学森 空间决策支持 系统科学 航天工业
下载PDF
对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认识
5
作者 周满生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训练思维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建议以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了解国内外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为提升我国学生创造力、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钱学森之问 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型教师 创造力培养
下载PDF
将破解“钱学森之问”融入“大思政课”:意涵、挑战与路径
6
作者 魏崇辉 朱丽莎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
“大思政课”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课程。对“钱学森之问”的破解是“大思政课”的基本使命。阐明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基本价值是“大思政课”首先需要面对的。基于此,“大思政课”要讲清楚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基本意涵、基本挑战和基本... “大思政课”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课程。对“钱学森之问”的破解是“大思政课”的基本使命。阐明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基本价值是“大思政课”首先需要面对的。基于此,“大思政课”要讲清楚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基本意涵、基本挑战和基本实践。只有讲清楚破解“钱学森之问”的道理,才能有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大思政课 科学家精神 讲道理
下载PDF
基于三种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
7
作者 宋玉荣 吕成冬 王诗蕙 《科学文化评论》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推动钱学森精神生成的三种文化,它们既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彼此融合产生合力,最终经由钱学森98年人生道路上的伟大实践而内化为钱学森精神的重要内核。基于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推动钱学森精神生成的三种文化,它们既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彼此融合产生合力,最终经由钱学森98年人生道路上的伟大实践而内化为钱学森精神的重要内核。基于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旨在从历史性、逻辑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之角度,为如何进一步传承和传播钱学森精神提供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钱学森精神 文化视角 生成动因
下载PDF
对高等教育数学改革的思考
8
作者 杨义川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6期72-80,共9页
文章首先给出了“李约瑟之谜”的拿破仑之答,思量数学与创新、国家求存图强和个人求真务实的联系。继而找寻“钱学森之问”的新中国之答,思索高等教育数学在培养大师过程中应担之责。最后,正视中国高校数学育人普遍存在的诸如几何代数偏... 文章首先给出了“李约瑟之谜”的拿破仑之答,思量数学与创新、国家求存图强和个人求真务实的联系。继而找寻“钱学森之问”的新中国之答,思索高等教育数学在培养大师过程中应担之责。最后,正视中国高校数学育人普遍存在的诸如几何代数偏弱,科研高水平教授本科低年级学生评教得分偏低,学分标准不一、班级容量大、缺习题课等具体问题,思考高等教育数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学改革 “李约瑟之谜” “钱学森之问” 学生评教 习题课
下载PDF
从钱学森看杰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9
作者 周刚 汤俊 王浩森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3年第3期11-18,共8页
杰出科技创新人才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人才,其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收集钱学森相关生平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探索出了杰出人才培养的四点关键要素:文化底蕴是杰出人才培养的基础,宗师引路是杰... 杰出科技创新人才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人才,其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收集钱学森相关生平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探索出了杰出人才培养的四点关键要素:文化底蕴是杰出人才培养的基础,宗师引路是杰出人才培养的关键,实践求真是杰出人才培养的途径,学科交叉是杰出人才培养的支撑。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结论为新时代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回答“钱学森之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要素
下载PDF
浅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孟常 吴建华 +3 位作者 李建平 宋松和 陆彦文 沈志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年第B11期72-74,共3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钱学森之问"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者的关注。本文详细研究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理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钱学森之问
下载PDF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颖颖 赵桢 +1 位作者 佘秋生 谢朝晖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87-88,共2页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大师级的杰出人才应该是知识渊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远大理想,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人。因此,中学教育不...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大师级的杰出人才应该是知识渊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远大理想,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人。因此,中学教育不易过早分科;大学教育"传道"、"解惑"比"授业"更能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的创新力、凝聚力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教育 传道 授业 解惑
下载PDF
钱学森开拓的系统工程引导我国管理教育蓬勃发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应洛 李怀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从中国管理教育30多年来的巨变论述了钱学森作为中国管理教育复兴旗手的作用;回顾了钱学森倡导系统工程,引领中国管理教育在与理工科密切结合的道路上发展的历程,探讨了中国管理教育具有理工特色的原因和它的合理性;论述了钱学森提出的... 从中国管理教育30多年来的巨变论述了钱学森作为中国管理教育复兴旗手的作用;回顾了钱学森倡导系统工程,引领中国管理教育在与理工科密切结合的道路上发展的历程,探讨了中国管理教育具有理工特色的原因和它的合理性;论述了钱学森提出的系统工程———运筹学———系统学的三层次科学技术体系,为管理学科和教育指明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管理教育 管理数学 钱学森
下载PDF
超越因材施教 被引量:39
13
作者 卢晓东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7,共15页
文章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对因材施教的古老教学原则予以反思,指出在古代社会因材施教存在逻辑缺陷。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每一名教师因材施教实际既无可能,也必定无效。正是学生旺盛的好奇心、生命力以及自我持续一生的学习和追求,为其赋予... 文章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对因材施教的古老教学原则予以反思,指出在古代社会因材施教存在逻辑缺陷。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每一名教师因材施教实际既无可能,也必定无效。正是学生旺盛的好奇心、生命力以及自我持续一生的学习和追求,为其赋予了最终意义。教师对学生之材的判断局限于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力,刻板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成为我们所要培养的人,这样的人不是创新的人。去除框架而不去判断学生之材,学生不同的、生机勃勃的生长目标才会出现。因材施教蕴含着潜台词——学生和教师并不平等,教师是先行的觉悟者、知识和真理的掌握者,真理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超越因材施教则认识到学生在逐渐发展,教师即使年纪较大、经验丰富,但教师也在发展中,教师并不完全掌握真理。学生是教师,教师也是学生,师生完全平等。超越因材施教朝向学生变化的、超越想象力的未来,教师努力给予学生足够挑战。因材施教意味着规训,超越因材施教呈现出宽容,包括对学生不同于教师观点和研究方向的宽容、对失败的宽容,对学生不同于教师和家长发展目标的宽容。因材施教需要判断学生之材,然后决定施教的内容和方法。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帮助学生寻找自己,教什么不再那么重要,学生选择学习什么更加重要,因为选择基于学生现在的内在动因,可能生发出超越想象力的意义,因而教师持续支持学生偏离常规的自我学习。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意味着教师需要培养出完全超越自己的学生、具备并将创造力发展出来的学生,这是新的教学成功观念。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为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做准备、为学生必然将逐步变化做准备,而非将学生当作固定人才因材施教。国家教育系统也需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在人生不同阶段、在不同教育系统间、在不同学校间逐步选择、变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钱学森之问 教学原则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之道——童秉纲院士访谈 被引量:5
14
作者 童秉纲 李秀波 赵硕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6年第1期5-11,共7页
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中,工程科学研究人才具有特殊性,其培养需要特殊的理念与方法。在对力学家童秉纲院士的多次访谈中,他谈及了自己与工程科学思想的接触与体悟,论述了工程科学研究人才的定位、工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如何培养工程科... 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中,工程科学研究人才具有特殊性,其培养需要特殊的理念与方法。在对力学家童秉纲院士的多次访谈中,他谈及了自己与工程科学思想的接触与体悟,论述了工程科学研究人才的定位、工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如何培养工程科学博士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内容。他指出工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使学生掌握为工程技术创造科学理论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科学 钱学森 研究人才培养 研究方法论
下载PDF
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综合集成方法论 被引量:59
15
作者 于景元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11期10-18,共9页
文章介绍了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综合集成方法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横向上由 11个科学技术部门、纵向上由三个层次 ,即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所构成的矩阵式结构 ;综合集成方法论是由“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文章介绍了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综合集成方法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横向上由 11个科学技术部门、纵向上由三个层次 ,即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所构成的矩阵式结构 ;综合集成方法论是由“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所构成。文章还讨论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基础理论 综合集成方法 应用技术 社会主义建设 技术科学
下载PDF
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 被引量:42
16
作者 于景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40-47,共8页
钱学森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并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 钱学森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并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程构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这个体系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科学技术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综合集成体系 系统论 科学技术
下载PDF
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斯芬克斯之谜”的四大谜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明 王春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9,共4页
钱学森之问被称为"世纪之问",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斯芬克斯之谜"。从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要素与结构的视角,钱学森之问可以分解为四对玄机与谜题,即专业结构的单一性与复合性的矛盾、思维结构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钱学森之问被称为"世纪之问",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斯芬克斯之谜"。从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要素与结构的视角,钱学森之问可以分解为四对玄机与谜题,即专业结构的单一性与复合性的矛盾、思维结构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矛盾、学术结构的学与术的矛盾、教育结构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从高等教育学学科视角明确和分辨这四对玄机与谜题,既是中国高教学界不可回避的首要任务和时代责任,也是从高等教育内部进一步探讨危机形成与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斯芬克斯之谜 专业结构 思维结构 学术结构 教育结构
下载PDF
对沙产业科学内涵的认识——纪念钱学森沙产业论述发表20周年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沙产业理论是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利用技术装置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要求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过程组织严密,生产工序配合紧密,为创建新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这已被实践证明,但沙产业特定的发展空间是沙漠戈壁脆... 沙产业理论是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利用技术装置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要求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过程组织严密,生产工序配合紧密,为创建新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这已被实践证明,但沙产业特定的发展空间是沙漠戈壁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永恒的主题,是在技术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壮大,实现“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沙产业 沙漠治理 农业文明
下载PDF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一位科学家的独特见解——学习《钱学森书信》体会之二 被引量:8
19
作者 涂元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9,共5页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结合的,技术和艺术是伴生的。他提出科技工作者要有一点文学素养,文学艺术家也要懂一些科学技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都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文理相通、辩证统一的。钱老本人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是一位科学家,但...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结合的,技术和艺术是伴生的。他提出科技工作者要有一点文学素养,文学艺术家也要懂一些科学技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都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文理相通、辩证统一的。钱老本人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是一位科学家,但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对书画、文学作品、音乐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科学 艺术
下载PDF
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综合集成方法论——祝贺钱学森院士九十华诞 被引量:7
20
作者 于景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1年第4期267-275,共9页
介绍了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综合集成方法论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由横向 1 1个科学技术部门和纵向三个层次所构成的矩阵式结构 ;综合集成方法论是由“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所构成 .
关键词 钱学森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综合集成方法论 体系结构 社会主义建设体系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