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人黄裳《墬理图》碑所绘金“御寨新京”考
1
作者 李秀莲 郭奥奥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83-87,共5页
学界称宋朝《墬理图》碑为《地理图》碑,碑刻绘制的宋朝政区地理信息极为重要,其中涉及辽金的地理信息也弥足珍贵。《地理图》碑右上角(东北)绘出的“御寨新京”近来辽河,而黄龙府到御寨不足四百里,到新上京是五百六十五里,故“御寨”... 学界称宋朝《墬理图》碑为《地理图》碑,碑刻绘制的宋朝政区地理信息极为重要,其中涉及辽金的地理信息也弥足珍贵。《地理图》碑右上角(东北)绘出的“御寨新京”近来辽河,而黄龙府到御寨不足四百里,到新上京是五百六十五里,故“御寨”与“新京”合称有误。“御寨”是阿骨打称帝建国的地方,“新京”是天会年间(1123—1135)建都的地方。阿骨打在御寨称帝建国,“大金”国号与环绕新京的按出虎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裳 《地理图》碑 《许奉使行程录》 《松漠纪闻》 《御寨行程》
下载PDF
“他者”眼中的“馔飨”——论朝鲜《燕行录》所见中国的饮食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之关联
2
作者 张雨雪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燕行录》中记载的中国饮食文化与作为“他者”的朝鲜使臣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之间存在关联。出使沿途所见明清中国的“馔食”,是朝鲜使臣对彼时中国形象认知的“透镜”;参加的各式“宴飨”,也是其与中国人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的饮食文... 《燕行录》中记载的中国饮食文化与作为“他者”的朝鲜使臣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之间存在关联。出使沿途所见明清中国的“馔食”,是朝鲜使臣对彼时中国形象认知的“透镜”;参加的各式“宴飨”,也是其与中国人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在其他民族语境中建构中国形象的一种认知体系。从中国饮食文化的角度,使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朝鲜使臣眼中中国形象的塑造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燕行使 《燕行录》 饮食文化 中国形象
下载PDF
浅谈徐霞客游记中的文化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卢长怀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2期31-34,共4页
从文化的视角对《徐霞客游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解读了《徐霞客游记》中所主要涉及的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在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徐霞客 游记 文化因素 旅游文化
下载PDF
旅行家的召唤--徐霞客及其西南边陲之旅 被引量:2
4
作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徐霞客生前通过史无前例的、系统性与大规模的艰苦旅行,对中国八方所有的名山景观进行了考察,并因其对边陲地貌的细致考察而享有盛名。当时他选择追求自己的志趣,而没有陷入腐败政治和官僚体制的俗世纠缠,由此就像许多同时代的优秀文人... 徐霞客生前通过史无前例的、系统性与大规模的艰苦旅行,对中国八方所有的名山景观进行了考察,并因其对边陲地貌的细致考察而享有盛名。当时他选择追求自己的志趣,而没有陷入腐败政治和官僚体制的俗世纠缠,由此就像许多同时代的优秀文人一样被誉为奇人。现代知识分子反将他视为一个早期科学家的模型。通过对徐霞客西南边陲之旅的系统性考察,与明末文人"奇"和"癖"的话语相关联,由此提出,只有考虑到中国游记写作的历代仪式伦理功能,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为何徐霞客游记行为与思想方面的启发,远远超越了东西、古今之别,并提供了跨文化的社会更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 游记 西南边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