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
1
作者 王嘉天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9,共10页
“V下”用来表达汉语最基础的位移运动事件,其空间概念结构映射到其他认知域中,形成复杂的语义范畴。本文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探究汉语运动事件“V下”的概念结构,通过分析空间隐喻拓展路径的特征,从而构建隐喻网络模型,梳理汉... “V下”用来表达汉语最基础的位移运动事件,其空间概念结构映射到其他认知域中,形成复杂的语义范畴。本文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探究汉语运动事件“V下”的概念结构,通过分析空间隐喻拓展路径的特征,从而构建隐喻网络模型,梳理汉语运动事件“V下”的概念隐喻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运动事件 “v下”概念隐喻 语义拓展路径
下载PDF
V上和V下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绍愚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34,共11页
"V上"和"V下"各自可以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型,它们表达的语义不同,出现的时代也不同。这些不同类型的语义是有联系的,特别是和原型语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时用"V上"和"V下"似乎意思差不多,但... "V上"和"V下"各自可以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型,它们表达的语义不同,出现的时代也不同。这些不同类型的语义是有联系的,特别是和原型语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时用"V上"和"V下"似乎意思差不多,但仔细分析还是有差别的。在吴方言中,"V下"说成"V落",但《海上花列传》中,即使在对话中也多写作"V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v 语义类型 吴方言
下载PDF
“V不下”与“V不了”句法语义语用对比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季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0-73,共4页
"V不下"与"V不了"虽然都属于可能补语类型,但是它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又存在着交叉和不交叉的地方。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对等的方面。
关键词 语用 语义 句法 交叉 对等
下载PDF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红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21-127,134,共8页
基于驱动-路径图式理论,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V+上/下"最初表达受动者在施动者的作用下发生了相对于参照体的由低及高或由高及低的垂直向空间位移,表达返身致使或外向... 基于驱动-路径图式理论,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V+上/下"最初表达受动者在施动者的作用下发生了相对于参照体的由低及高或由高及低的垂直向空间位移,表达返身致使或外向致使。路径"向量"、"距量"与"标量"特征是分析"上/下"由空间到状态、时间认知域投射路径的重要因素,也与驱动的方向性特征具有双向选择关系。两者在空间域上具有上向与下向、依附与脱离、前向与后向的语义对立,在状态域与时间域上对称性较弱。两者产生中立化的语用选择性在于"上"具有难达成性,"下"具有易控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上/下” 驱动-路径图式 认知域 对称与不对称 语义体系
下载PDF
现代汉语“V+开”与“V+下”表容纳义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顾龙飞 唐厚广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现代汉语中的"V+开"和"V+下"都可表容纳义,但二者的关注点不同,语义也不完全一致。容纳事件可分为空间容纳、时间容纳和数量容纳,但"V+开"和"V+下"只能表达空间容纳和时间容纳。"V+开&qu... 现代汉语中的"V+开"和"V+下"都可表容纳义,但二者的关注点不同,语义也不完全一致。容纳事件可分为空间容纳、时间容纳和数量容纳,但"V+开"和"V+下"只能表达空间容纳和时间容纳。"V+开"表空间容纳时关注平面对物体数量的容纳,并强调物体的平展排列;还关注平面或容器对展开物体的容纳。"V+下"表空间容纳时也关注平面对物体数量的容纳,但强调物体的紧密排列;同时还关注容器对物体数量或体积的容纳。"V+开"表时间容纳时侧重对某时间段可安排的活动数量的描述",V+下"则侧重对某时间段内可安排的人员数量的描述。理清这些共性与差异性有助于对"V+开"与"V+下"的替换情况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开” “v+下” 空间容纳 时间容纳
下载PDF
朝鲜语“V+■■■”与汉语“V+下来”的对比
6
作者 南日 《东疆学刊》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The verb patterns “V+■■■” in Korean and “V+xia lai” in Chinese can both express some meanings of the perfect tense,so they can b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The article aim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v... The verb patterns “V+■■■” in Korean and “V+xia lai” in Chinese can both express some meanings of the perfect tense,so they can b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The article aim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verb patterns in their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semantic and pragmatic meanings,find out their matching conditions and laws,and point out whether one verb pattern can match the other depends on the verb in each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v+下来 对比
下载PDF
再谈“V上”和“V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卫芳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32-40,共9页
结果义"V上/V下"结构中的反方向趋向动词"上""下"都发生了语法化,变成了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表示"动作完结"的"上""下"是一种处于语法化早期阶段的语法... 结果义"V上/V下"结构中的反方向趋向动词"上""下"都发生了语法化,变成了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表示"动作完结"的"上""下"是一种处于语法化早期阶段的语法成分,其性质、功能都与类型学中的完结体标记十分类似。被重新分析为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之后,"上""下"都经历了"泛化"过程,其语义概括性不断增强,自身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在"上""下"的泛化过程中,其来源结构和词汇的某些语义特征一直滞留,始终制约着它们与动词的选择限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上/v下” 完结体 语法化 泛化
下载PDF
“V下”概念结构拓展机制及语义演变研究
8
作者 王嘉天 王振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7-143,共7页
随着不同时期“下”的历时演变,“V下”短语的语义经历了从单一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语义衍生过程与心理认知密不可分。本文在对“V下”短语语义结构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语义发展演变历程,构建“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网络... 随着不同时期“下”的历时演变,“V下”短语的语义经历了从单一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语义衍生过程与心理认知密不可分。本文在对“V下”短语语义结构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语义发展演变历程,构建“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网络模型。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对“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过程中的空间隐喻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V下”的发展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下” 拓展机制 语义演变
下载PDF
“V+上/下”结构中对称、不对称及其对动词的选择性考察
9
作者 张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0-33,共4页
"V+上/下"结构是现代汉语动趋式中很有特色的一对。运用描写和归纳法分析了"V+上"与"V+下"表现出的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发现了绝对、相对两种对称情况并作出扩展性考察,基于"上/下"的词汇意... "V+上/下"结构是现代汉语动趋式中很有特色的一对。运用描写和归纳法分析了"V+上"与"V+下"表现出的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发现了绝对、相对两种对称情况并作出扩展性考察,基于"上/下"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区别归纳出6种不对称情况,进而从语音、语法意义、语义等角度出发,考察了该结构中"上/下"搭配动词的限制性特征,具体归纳出音节重音位置的前后、音节数的多少,意义的实在与虚化、动词性质的不同等方面是其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上/下” 对称与不对称 动词的限制性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