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中间结构的界定--兼论“NP+V-起来+AP”句式的分化 被引量:37
1
作者 余光武 司惠文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8,共10页
现代汉语的"NP+V-起来+AP"句式一般被认为是汉语的中间结构。根据句中各成分间的语义层次关系,"NP+V-起来+AP"其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A(NP主+│V-起来状+AP谓)、B(NP话题+│V-起来主+AP谓)、C(NP主+│V-起来谓+AP补)... 现代汉语的"NP+V-起来+AP"句式一般被认为是汉语的中间结构。根据句中各成分间的语义层次关系,"NP+V-起来+AP"其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A(NP主+│V-起来状+AP谓)、B(NP话题+│V-起来主+AP谓)、C(NP主+│V-起来谓+AP补)三种句式,其中,只有句式C才可能是汉语的中间结构,句式C中的"起来"的功能其实就是中间化。汉语中间结构与受事主语句、"得"字句的区别也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句 中间结构 中间化 受事主语句
下载PDF
“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0
2
作者 齐沪扬 曾传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1,共9页
从共时角度看,"V起来"的功能已经分化,存在着一个由实到虚的连续统。本文重点讨论"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表达特点,并对"V起来"各个意义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联系做出解释。文章认为:"V起来"表示... 从共时角度看,"V起来"的功能已经分化,存在着一个由实到虚的连续统。本文重点讨论"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表达特点,并对"V起来"各个意义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联系做出解释。文章认为:"V起来"表示结果义、时体义与路径隐喻有关,前者是路径终点转喻路径整体,后者则凸显路径起点;"V起来"表示情态意义与起始时态的将来特征和"以身喻心"的隐喻有关;"V起来"的语义变化是一个主观性逐渐增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语义分化 主观性 隐喻 认知
下载PDF
论连动句式“V起来+VP”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楚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9-83,共5页
连动句式“V起来+VP”根据其前后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五小种,即分别是承接关系、目的关系、方式关系、条件关系、解释或说明关系;在形式上根据句式主语是否可以后移到“V起来”和“VP”之间,把“V起来+VP”分成两类,即典型的连动句... 连动句式“V起来+VP”根据其前后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五小种,即分别是承接关系、目的关系、方式关系、条件关系、解释或说明关系;在形式上根据句式主语是否可以后移到“V起来”和“VP”之间,把“V起来+VP”分成两类,即典型的连动句式和虚化的连动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动 “v起来 语义
下载PDF
“V起来”误代偏误的认知语义分析及教学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朱京津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93,共10页
本文以二语习得者“V起来”的误代偏误为出发点,认为造成此偏误的原因有二:一是习得者对“V起来”的语义核心不清晰;二是对与之搭配的动词语义特征不清晰。对此,本文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找出了串联“V起来”各语义项的语义特征核心脉络,即[... 本文以二语习得者“V起来”的误代偏误为出发点,认为造成此偏误的原因有二:一是习得者对“V起来”的语义核心不清晰;二是对与之搭配的动词语义特征不清晰。对此,本文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找出了串联“V起来”各语义项的语义特征核心脉络,即[+起点][+持续][-终点]。通过分析发现,与之搭配的动词皆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依据以上分析本文使用图示教学策略渗透认知理念,使语义核心始终贯穿整个“V起来”结构的语法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语义特征 隐喻机制 渗透认知理念
下载PDF
从致使性看“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表达功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红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24-131,共8页
"V上去/起来/来+AP/VP"表达在某认知条件(或情况)下认知对象(某实体或事件)状态特征被动引发认知者产生某认知结果,具有一定的致使性。由受事型到施事型,由空间型到时间型,由感知型、评价型到推断型,致使性逐渐减弱。"V... "V上去/起来/来+AP/VP"表达在某认知条件(或情况)下认知对象(某实体或事件)状态特征被动引发认知者产生某认知结果,具有一定的致使性。由受事型到施事型,由空间型到时间型,由感知型、评价型到推断型,致使性逐渐减弱。"V上去+AP/VP"、"V起来+AP/VP"、"V来+AP/VP"的主观化程度依次增加,其中受事型和评价型占优势,时间认知条件范围广,感官或言说类认知条件下易替换。"V起来+AP/VP"的使用频率最高,除感官类动作动词外,其它自主动词甚至是性质形容词均可进入该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 致使性 主观化 表达功用 语料库
下载PDF
“V起来”构式的多义性及其话语功能——兼论英语中动句的构式特征 被引量:33
6
作者 吴为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共11页
现代汉语"V起来"构式可以形式化为"NP+V(O)起来+A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格式。本文立足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V起来"构式的历时承继、内部差异以及话语功能进行考察,并讨论该构式与英语中动... 现代汉语"V起来"构式可以形式化为"NP+V(O)起来+A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格式。本文立足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V起来"构式的历时承继、内部差异以及话语功能进行考察,并讨论该构式与英语中动句的差异,具体包括四个问题:(1)"V起来"结构的虚化及其句法分布;(2)"V起来"构式的构式义及其演变;(3)"V起来"构式的话语功能及其特征;(4)汉语"V起来"构式与英语中动句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构式义 承继链接 话语功能 中动结构
下载PDF
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 被引量:38
7
作者 贺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1,共9页
现代汉语动趋式“V起来”可以分为位移义、结果义和体貌义三种基本语义类型,这些类型的重合又可以产生若干歧义结构。 “V起来”的语义类型决定于V的语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动词分为若干次类,利用这些次类可以使“V起来”得到分化... 现代汉语动趋式“V起来”可以分为位移义、结果义和体貌义三种基本语义类型,这些类型的重合又可以产生若干歧义结构。 “V起来”的语义类型决定于V的语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动词分为若干次类,利用这些次类可以使“V起来”得到分化。位移义、结果义“V起来”与体貌义“V起来”在句法表现上存在着一系列对立,最为突出的是V的受事要求与位移义或结果义的“V起来”同现,而强烈排斥体貌义的“V起来”。这一现象可以概括为“受事同现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趋式“v起来 语义特征 句法分布 受事同现准则
下载PDF
“V起来”句作为有形态标记的话题句 被引量:20
8
作者 宋红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9,共6页
对汉语中动句式的研究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但是,现有的研究多从语义关系的描写入手。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关于"V起来"句式的研究。国内学者多把"V起来"句式看作中动句,也有人把它看作一般的话题句。自从生成语法... 对汉语中动句式的研究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但是,现有的研究多从语义关系的描写入手。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关于"V起来"句式的研究。国内学者多把"V起来"句式看作中动句,也有人把它看作一般的话题句。自从生成语法理论引入国内,不少学者尝试用该理论来研究汉语现象,这其中就包括对中动句式的研究。但是,把"V起来"句式看作中动句或一般话题句仍然存在着问题,也没有发现"V起来"句式的实质。本文基于Chomsky(1995)最简方案中的特征核查理论,深入探讨了"V起来"句,认为"V起来"句不是中动句,也不是一般的话题句,而是有形态标记的话题句。其中"V起来"中的"起来"是话题性语素,其功能是要求该句式话题性的强制实现。同时,文章认为,"V上去"和"V着"中的"上去"和"着"也都可以看作话题性语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句式 中动句 话题句 话题性语素 特征核查
下载PDF
表示起始义的“开始V”与“V起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明舒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101,共4页
从二语习得偏误中发现,留学生对现代汉语表示起始义的"开始V"与"V起来"两种常用格式应用不当。对这两种表达格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表示起始义的"开始V"的适应范围远远超过表示起始义的"V... 从二语习得偏误中发现,留学生对现代汉语表示起始义的"开始V"与"V起来"两种常用格式应用不当。对这两种表达格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表示起始义的"开始V"的适应范围远远超过表示起始义的"V起来"。对此进行分析,归纳出若干相关限制性条件,益于认识现代汉语起始义的表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始v v起来 起始义 限制性条件
下载PDF
评价性“V-起来”句的句法推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和玉 温宾利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2,共6页
评价性"V-起来"句中,句首NP与"V-起来"和AP两个谓语同时存在题元关系。把"NP+V-起来"看作附加语,"NP+AP"是主要谓语,最简方案中的侧向移位和题元特征核查理论可为评价性"V-起来"句的... 评价性"V-起来"句中,句首NP与"V-起来"和AP两个谓语同时存在题元关系。把"NP+V-起来"看作附加语,"NP+AP"是主要谓语,最简方案中的侧向移位和题元特征核查理论可为评价性"V-起来"句的"附加语分析"提供形式化的理论工具。具体而言,"NP+V-起来"在句法运算时投射为独立的语段v P1/APPLP;v P1/APPLP的核心/非核心论元在推导过程中被拷贝后侧向移位与主句的轻动词形成v P2。在主句继续推导时,v P1附接于v P2,形成复杂谓语结构,为主句谓语事件的实现提供条件或情景。分裂式结构"V起NP来"也可纳入统一的"附加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性“v-起来”句 侧向移位 附加语
下载PDF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V起来”构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辉 孔凡冉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04-108,共5页
“V起来”是汉语比较常见的构式之一,其中的“V”主要由动作动词及心理动词充当,也有少量的存现动词符合要求,至于其他如趋向动词之类是不能进入这个构式的。“V起来”构式中“起来”的意义逐渐虚化,整个结构也经历了表示移动意义、推... “V起来”是汉语比较常见的构式之一,其中的“V”主要由动作动词及心理动词充当,也有少量的存现动词符合要求,至于其他如趋向动词之类是不能进入这个构式的。“V起来”构式中“起来”的意义逐渐虚化,整个结构也经历了表示移动意义、推测意义、结果意义的演变,而且最终形成一个固定构式。分析其语法功能可以发现这个构式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语法成分,且其语用价值具有多面性。在国际汉语教学过程中“V起来”的偏误种类有误用、误加等,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等因素,针对这些偏误可以采用语块教学理论等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构式 语法化 语用价值 偏误及教学策略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中的“V不起来”与“阿/还VP”——兼谈语法同中有异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春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4-47,共4页
南京方言中存在两种与普通话不完全对应的结构:“V不起来”与“阿/还VP”。它们与普通话之间的部分对应使得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很容易忽视二者的区别,直接把与普通话不同的方言用法带入普通话,因此,只有明确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南京方言中存在两种与普通话不完全对应的结构:“V不起来”与“阿/还VP”。它们与普通话之间的部分对应使得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很容易忽视二者的区别,直接把与普通话不同的方言用法带入普通话,因此,只有明确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在学习普通话时避免方言语法的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v起来 副词疑问句 阿/还vP
下载PDF
论“V起来”结构中“起来”的分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敏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4-77,共4页
语法学界一般把“V起来”中的“起来”分为位移义、结果义和体貌义三类,这种分类不尽科学,因为“位移”和“结果”并不是两个并列的区别性语义特征,而表示体貌义的“起来”在意义和功能上都已经虚化,所以三者很难鼎立。从共时平面看,“... 语法学界一般把“V起来”中的“起来”分为位移义、结果义和体貌义三类,这种分类不尽科学,因为“位移”和“结果”并不是两个并列的区别性语义特征,而表示体貌义的“起来”在意义和功能上都已经虚化,所以三者很难鼎立。从共时平面看,“V起来”中“起来”的意义和句法功能呈现出从趋向动词到动态助词的虚化,从而分化为“起来趋动”和“V起来助”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起来 趋向动词 动态助词
下载PDF
基于侧向移位理论对“NP+V-起来+AP”结构的句法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和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关于"NP+V-起来+AP"的句法研究有"中动说"和"话题说",但都只能解释部分语言事实。Nunes(2001,2004)的侧向移位理论(Sideward Movement)可为"NP+V-起来+AP"结构提供统一的附加语(Adjunct)分析... 关于"NP+V-起来+AP"的句法研究有"中动说"和"话题说",但都只能解释部分语言事实。Nunes(2001,2004)的侧向移位理论(Sideward Movement)可为"NP+V-起来+AP"结构提供统一的附加语(Adjunct)分析。具体而言,该结构是包含附加语"V-起来"的复杂谓语结构。"V-起来"在句法运算时投射为独立的语段vP1;"V-起来"的内/外论元在推导过程中被拷贝后与主句的轻动词形成vP2。在主句推导的过程中,vP1附接于vP2,形成复杂谓语结构。如果句首的NP不是动词V的核心论元,无侧向移位发生;但vP1同样附接于vP2,为主句谓语事件的实现提供条件或情景。采纳附加语分析,不同分布和句法表现的"NP+V-起来+AP"句子可获得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v-起来+AP"结构 侧向移位 附加语分析
下载PDF
NP(受事)+V起来+AP句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静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151-152,共2页
基于对英语中动结构的研究,近年来对汉语相关句式的研究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其中讨论最多的是"NP(受)+V起来+AP"结构。但学界对此结构仍存在不同看法,在范晓三个平面语法观下,一般认为只有当AP语义指向V时,"NP(受)+... 基于对英语中动结构的研究,近年来对汉语相关句式的研究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其中讨论最多的是"NP(受)+V起来+AP"结构。但学界对此结构仍存在不同看法,在范晓三个平面语法观下,一般认为只有当AP语义指向V时,"NP(受)+V起来+AP"结构才是汉语的中动结构,并认为在语义平面上此中动结构可以是受事主语句,在语用平面可看做话题句,并尝试用生成语法的理论对此中动结构的生成进行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中间结构 界定
下载PDF
公众倡议:“V起来”在自媒体语境中的功能扩展
16
作者 李桂梅 《现代语文》 2020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从构式语法的角度,考察自媒体语境中广泛使用的新兴构式“V起来”的功能,并探索这一构式从常规“V起来”结构扩展的路径和动因。新兴构式“V起来”在常规“V起来”结构的基础上,扩展出“公众倡议”的功能。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语用推理和... 从构式语法的角度,考察自媒体语境中广泛使用的新兴构式“V起来”的功能,并探索这一构式从常规“V起来”结构扩展的路径和动因。新兴构式“V起来”在常规“V起来”结构的基础上,扩展出“公众倡议”的功能。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语用推理和类推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公众倡议 自媒体
下载PDF
“(NP)+V+起来+AP”结构评估认识情态意义及其来源
17
作者 冯军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0-84,共5页
"(NP)+V+起来+AP"结构主要用于表达说话人凭借一定经验和知识,通过"V起来"的评估方式,主观推断句子主语"NP"具有"AP"的性质,或者主观地认为做某事("V+NP")具有"AP"的特点... "(NP)+V+起来+AP"结构主要用于表达说话人凭借一定经验和知识,通过"V起来"的评估方式,主观推断句子主语"NP"具有"AP"的性质,或者主观地认为做某事("V+NP")具有"AP"的特点,具有表达说话人评估认识情态意义的功能,是一种言者取向的情态表达成分,其评估认识情态表达功能源于"起来"的语义演变和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v+起来+AP” 评估认识情态 来源 起来 语义虚化
下载PDF
“把NV起来”句式的成活机制
18
作者 刘楚群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0-53,86,共5页
“把NV起来”句式中的“V起来”如果仅以光杆的形式出现,那么“把NV起来”作谓语的句子往往难以成活为能独立进行有效表述的小句,它必须在一定的句内机制或特定句式的支撑下才能成活,其根本原因是小句成活离不开特定的时态需求。
关键词 “v起来 小句 成活
下载PDF
“(NP)+V+起来+AP”结构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军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3期59-61,共3页
关于“(NP)+V+起来+AP”结构,学术界有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所独有的中动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普通的话题句。本文运用主述位理论,从篇章功能学的角度,考察了“(NP)+V+起来+AP”结构出现的典型语用环境... 关于“(NP)+V+起来+AP”结构,学术界有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所独有的中动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普通的话题句。本文运用主述位理论,从篇章功能学的角度,考察了“(NP)+V+起来+AP”结构出现的典型语用环境,分析了“(NP)+V+起来+AP”的复项主位模式,认为“NP”是话题主位,“V+起来”是人际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v+起来+AP”结构 话题主位 人际主位
下载PDF
基于“NP+V起来+AP”句型的汉语中动结构考证
20
作者 张巨武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1-77,共7页
以汉语“NP+V起来+AP”句为切入点,搜集和整理汉语中各种“V起来”句,并基于英语和汉语中动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汉语“V起来”句进行归类、分析与对比,反思和总结汉语中动句的合法构句条件。通过对汉语“V起来”句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 以汉语“NP+V起来+AP”句为切入点,搜集和整理汉语中各种“V起来”句,并基于英语和汉语中动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汉语“V起来”句进行归类、分析与对比,反思和总结汉语中动句的合法构句条件。通过对汉语“V起来”句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的分析和考证,认为汉语中的“NP+V起来+AP”句和中动句并非一一对应,只有部分“NP+V起来+AP”句属于中动结构。汉语“NP+V起来+AP”中动句有三种构式:NP(受事)+V起来(行为动词)+AP,NP(受事)+V起来(感官动词/情感心理动词)+AP,NP(旁格)+V起来(行为动词)+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句 中动结构 句法结构 语义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