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元杂剧中的“加三硬”
1
作者
程志兵
赵红梅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80-86,共7页
学者对元杂剧中词语“加三硬”的现有解释均不妥,此词语不是“在秤戥上加三钱重物”的意思,而是“增加三成来称量”的意思。
关键词
元曲
加三
硬
增加三成
称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硬三字组的词性地位及“软/硬”的性质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秀文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7-82,共6页
软/硬三字组近年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其构成主要有"软/硬+名词"和"软/硬+动词(含兼类)"两种类型。通过对软/硬三字组的构成分析,厘清了软/硬三字组与软/硬三字词的界限。软/硬三字词中"软、硬"的性质有...
软/硬三字组近年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其构成主要有"软/硬+名词"和"软/硬+动词(含兼类)"两种类型。通过对软/硬三字组的构成分析,厘清了软/硬三字组与软/硬三字词的界限。软/硬三字词中"软、硬"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仍然是词根语素,有的已经是类词缀,其中"软"的类词缀性质更为明确。造成软/硬三字词增加的原因主要有隐喻引申和类推。总体而言,软/硬三字词呈现出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不对称将是软类三字词的发展趋势,但类词缀"软"很难再向纯粹的词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
硬
三字词
类词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3
作者
吴颖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重在表示偏出预期,强调违愿性;而"硬"是说话人站在动作行为者角度对客观情状的观察、叙述与刻画,重在强调行为人的意志性与执拗性。文章从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两方面入手,刻画语气副词"偏"和"硬"不同的主观化效应,以此证明主观性有其可靠的形式与功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偏”
“
硬
”
功能差异
主观化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语平遥方言副词“硬/硬硬”的主观性分析
4
作者
王绣棠
《晋中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硬/硬硬”是平遥方言中富有特色的评注性副词,主观性特征明显区别于普通话的“硬”。具体体现在:从描摹性副词到评注性副词的演变中;可位于句首,做高层谓语对句子进行主观评述,常与表结果和主观性的成分搭配,以使语义协调;具有表达情...
“硬/硬硬”是平遥方言中富有特色的评注性副词,主观性特征明显区别于普通话的“硬”。具体体现在:从描摹性副词到评注性副词的演变中;可位于句首,做高层谓语对句子进行主观评述,常与表结果和主观性的成分搭配,以使语义协调;具有表达情态、突出焦点和指明预设的语用功能;语篇中常有表态度情感的成分共现,以更好体现其主观性,也常用于适宜表达主观性的互动语境。“硬/硬硬”还具有交互主观性,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遥方言
“
硬/
硬
硬
”
主观性
交互主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预期标记“硬”“硬是”语法化的共时推演和对比探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殷思源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92,共13页
本文在共时语料的基础上,利用语法化"连续环境"理论,分别考察了"硬"和"硬是"由评注性副词语法化为反预期标记的环境和路径。文章发现"硬"的语法化是一个由[施事性]、[言者主语]、[可控]、[有界...
本文在共时语料的基础上,利用语法化"连续环境"理论,分别考察了"硬"和"硬是"由评注性副词语法化为反预期标记的环境和路径。文章发现"硬"的语法化是一个由[施事性]、[言者主语]、[可控]、[有界]等参数变化推动的重新分析过程,而"硬是"的反预期标记用法,则是受后接VP所指的困难程度和实现与否的影响,根据"质的准则"进行语用推理的结果。由于二者经历的语法化过程不同,因此不同阶段的语义特征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硬
”
“
硬
是”
评注性副词
反预期标记
语法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元杂剧中的“加三硬”
1
作者
程志兵
赵红梅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80-86,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号:12YJA740115)
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项目批号:110045)
文摘
学者对元杂剧中词语“加三硬”的现有解释均不妥,此词语不是“在秤戥上加三钱重物”的意思,而是“增加三成来称量”的意思。
关键词
元曲
加三
硬
增加三成
称量
Keywords
Yuan Dynasty dramas
"Jia San
ying
" (加三
硬
)
thirty percent increase
weight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硬三字组的词性地位及“软/硬”的性质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秀文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7-82,共6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0sk349)阶段性成果
文摘
软/硬三字组近年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其构成主要有"软/硬+名词"和"软/硬+动词(含兼类)"两种类型。通过对软/硬三字组的构成分析,厘清了软/硬三字组与软/硬三字词的界限。软/硬三字词中"软、硬"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仍然是词根语素,有的已经是类词缀,其中"软"的类词缀性质更为明确。造成软/硬三字词增加的原因主要有隐喻引申和类推。总体而言,软/硬三字词呈现出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不对称将是软类三字词的发展趋势,但类词缀"软"很难再向纯粹的词缀发展。
关键词
软
硬
三字词
类词缀
Keywords
ruan (软)
ying
(
硬
)
three-character word
semi-affix
分类号
H14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3
作者
吴颖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性质形容词主观化与结构功能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7BYY145)资助。
文摘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重在表示偏出预期,强调违愿性;而"硬"是说话人站在动作行为者角度对客观情状的观察、叙述与刻画,重在强调行为人的意志性与执拗性。文章从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两方面入手,刻画语气副词"偏"和"硬"不同的主观化效应,以此证明主观性有其可靠的形式与功能依据。
关键词
语气副词
“偏”
“
硬
”
功能差异
主观化效应
Keywords
modal adverbs
“pian”(偏)
“ying
”(
硬
)
functional differences
subjective effect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语平遥方言副词“硬/硬硬”的主观性分析
4
作者
王绣棠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晋中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文摘
“硬/硬硬”是平遥方言中富有特色的评注性副词,主观性特征明显区别于普通话的“硬”。具体体现在:从描摹性副词到评注性副词的演变中;可位于句首,做高层谓语对句子进行主观评述,常与表结果和主观性的成分搭配,以使语义协调;具有表达情态、突出焦点和指明预设的语用功能;语篇中常有表态度情感的成分共现,以更好体现其主观性,也常用于适宜表达主观性的互动语境。“硬/硬硬”还具有交互主观性,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
关键词
平遥方言
“
硬/
硬
硬
”
主观性
交互主观性
Keywords
Pingyao Dialect
“ying
/yingying
(
硬/
硬
硬
)”
Subjectivity
Interactive Subjectivity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预期标记“硬”“硬是”语法化的共时推演和对比探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殷思源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92,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意合语法框架下的词汇语义知识表示及其计算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8JJD740003)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北京自然口语语料库的强调标记研究”(项目编号:19YYC019)的资助。
文摘
本文在共时语料的基础上,利用语法化"连续环境"理论,分别考察了"硬"和"硬是"由评注性副词语法化为反预期标记的环境和路径。文章发现"硬"的语法化是一个由[施事性]、[言者主语]、[可控]、[有界]等参数变化推动的重新分析过程,而"硬是"的反预期标记用法,则是受后接VP所指的困难程度和实现与否的影响,根据"质的准则"进行语用推理的结果。由于二者经历的语法化过程不同,因此不同阶段的语义特征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
硬
”
“
硬
是”
评注性副词
反预期标记
语法化
Keywords
ying
(
硬
)
ying
shi(
硬
是)
commentary adverb
counter-expectation marker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元杂剧中的“加三硬”
程志兵
赵红梅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软/硬三字组的词性地位及“软/硬”的性质
岳秀文
《黄山学院学报》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吴颖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晋语平遥方言副词“硬/硬硬”的主观性分析
王绣棠
《晋中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反预期标记“硬”“硬是”语法化的共时推演和对比探究
殷思源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