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古代小说原型索隐——以唐传奇《李娃传》为例 |
李小龙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论李白赋的屈骚接受 |
刁生虎
班云雷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元白”的谏臣意识与文学实践 |
李艳艳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元白高古观考论 |
徐贺安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5
|
数字经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 |
李新天
杨玉琪
钟丽敏
|
《中国商论》
|
2024 |
1
|
|
6
|
从以诗证史到因史释诗——陈寅恪唐诗笺证的诗学价值导论 |
党大恩
党艺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对戊午科场案的考察 |
贾熟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中国古代用锌历史新探 |
周卫荣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
1991 |
6
|
|
9
|
赋之再发现暨元白的理论贡献 |
雷恩海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0
|
论《白鹿原》三段论手法的美学意义 |
赵德利
孟改正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1
|
“元、白”的无嗣之忧及其文化心理意蕴 |
肖伟韬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9 |
3
|
|
12
|
人格面具膨胀的启示——《白鹿原》人物形象的符号象征意蕴探析 |
王渭清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3
|
|
13
|
新乐府名义辨析 |
陈才智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4 |
3
|
|
14
|
《白鹿原》与现代家族文学比较 |
李兆虹
高天成
|
《唐都学刊》
|
2008 |
1
|
|
15
|
考古所见莱州湾南岸地区元明时期制盐工艺 |
燕生东
赵守祥
|
《盐业史研究》
CSSCI
|
2016 |
11
|
|
16
|
稼轩词的北归及其走向——兼论元好问在其中的作用 |
胡传志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7
|
都城文化视角下《三梦记》作者及相关问题新考 |
李小龙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8
|
多重批评理论视野下的《白鹿原》文本解读——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十年研究综述 |
李慧
汤玲
|
《唐都学刊》
|
2005 |
4
|
|
19
|
元稹制诰文简论——兼谈元白与中唐古文运动之关系 |
周艳波
岳五九
胡作法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20
|
从元稹、白居易艳诗看中唐诗歌的写实倾向 |
刘艳萍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